野心的回报

来源 :山西文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sdfghjk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以大运河为主题或依托的创作形成声势,从诗词、散文、报告文学、长篇小说、话剧、音乐剧到电视剧,争奇斗艳;甚至唐家三少和梦入神机两位网络文学大神,也都各自在构思一部以大运河为背景的现实题材作品,成为引人注目的现象。同题写作正表现为一类时代潮流,表现出毋庸置疑的竞争色彩;刚结束不久的第七届鲁迅文学奖报告文学评奖,有几乎四分之一申报作品为扶贫选题,以代表性作品《乡村国是》问鼎告终。因此,争奇斗艳之中,未来运河题材创作中哪部作品最为深孚众望,值得比较。徐则臣长篇小说《北上》的问世,似乎让人们看到答案一种。
  创作的比拼终究是眼光、才华、经验和投入的较量,在这一点上,徐则臣尽占优势。
  徐则臣生长于运河旁,从小沐浴大河的哺育之恩,此种深切的感情无以名状,随伴他始終,是《北上》最重要的由来,也浸透在全部篇幅的字里行间。不了解这一点,就无从理悟评说作品的真实基础。尽管《北上》具有纵横开阖的构建和繁复多元的意蕴,单纯之处仍在于生命的感性冲动,其质地是支撑这部文学作品感染力度的根本。
  由南顺河北上,时光倒转,沿途描摹出一幅长长的再现清末时间河畔两岸风土民情的《清明上河图》,应是作者很大的写作野心,也是他向母亲河的莫大回报,他基本做到了。他人想象一下,也能估量到,完成这项工程可能耗费多大心力。大到当年的社会氛围、生活景象,小到人们的衣着打扮、举止言语,细到一器一物,作者都需要考察完备,不出破绽。书里写小波罗吸的雪茄是什么样的,火柴盒里盛18根火柴,当地民众认为相机里装有小孩的眼睛,渔民用铁环箍住鸬鹚的脖子防止它把鱼吞咽下去等,无一不出自作者艰苦的调查劳作。这些工作的认真详尽,使我们无法不由衷钦佩作者的写作态度。倘若由专家们证明,书中写照,确绝大部分经得起推敲,那么凭有这一条,《北上》也已经成为经典化的历史小说,因为复活一个时代与穿越一个时代不可同日而语,不是谁都能做到。
  当然,作者的野心不仅限于重现河流与流域的原貌,更要展现这条河流与一个古老民族生存方式休戚相关的历史与文化,这是他必须走出家乡河段,遍访全程,加深体悟文明整体的缘由。以后在小说中,他特意设置了以意大利小波罗兄弟为主的视角,通过他们充满好奇和惊叹的眼光观察沿河领域,陌生化地呈现了特色的文明。小波罗乘船穿越了南北中国,抵达统治中心,这时他大概能够理喻,这条由人工开凿的巨流,不仅对全国经济发展与融合发生非常效用,也有力地强化和巩固了全国的政治统一。可以说,大运河本身便是东方社会模式的实体象征,埋藏着数千年民族文化绵绵延续的秘密。就在小波罗抵京不久,漕运废止,正透示出封建王朝的风雨飘摇、行将倾覆,悠久古国在外来侵略的冲击下面临蜕变与革命。此时,小波罗的弟弟迪马克则处在八国联军的行伍中。作品书写运河,精心选择了两个特殊的时间点,第一个便是近现代史上运河与国家命运同时发生转折的时刻,运河的国度与外来世界发生了重大遭遇和碰撞,这种选择生成作品更强烈的张力,激活了运河故事的特殊历史内涵。
  凹眼高鼻的小波罗是旅途中唯一的洋人,一路上他像动物一样被人观赏议论,对应了那个时期的典型情境:普通中国人开始亲眼目睹和接触来自大洋彼岸的人种与器物。许多人对小波罗们产生不掩饰的敌意,孩子们向船上扔掷石块,要洋鬼子去死;有人冲进妓院,用雕版打破小波罗的脑门;义和拳们则抓住小波罗,要将他送往北京处死。这与八国联军的入侵有关,也与朝廷的怂恿有关,虽然小波罗更是出于对中国文化的痴迷置身异邦。此时,便凸显出小说中另一主人公谢平遥的价值。谢平遥是那个年代里少有的精通意大利语的翻译人员,他尽力保护和协助了小波罗,不仅出于责任,也出于自己的教养与观念。事实上,他是一个维新派,早已看到变法对于这个古老帝国生存图强的必要,但只是由于他有能力将洋人的话翻给中国人听,以后便处于被悬赏通缉之列。他和小波罗一样,同样处于相对孤立的境况之中,他为朝廷着想,朝廷却视他为危险的敌人,他想普济众生,而芸芸百姓视他为异类,他是谁呢,他便是清末的知识分子。所以,《北上》又可视为一部关于国运与中国知识分子命运的作品。
  这样一段对于运河、对于国家至关重要的历史,今日已没有多少人感兴味、也没有多少人了解三四了,因为历史未成为镜像,也不会重复。但小说依然制造了另一个时间点,那就是历史申遗的成功。当年,小波罗确是把这条大河当作世界文化遗产来膜拜的,弟弟迪马克甚至爱上这片土地上的女人,脱离联军隐瞒身份安家立业。可惜的是,如今这份遗产终于被国际上承认之后,给更多国人带来的是商机而不是民族文化根性的追寻与反思。只有少量人在执着地默默做着形而上的工作,他们是谢望和和胡念之等,他们仍是知识分子。有趣的是,谢胡等直到研究了沉船上的每件遗物、钩沉出一封封书信和文字记载后,始终不知自己便是谢平遥和迪马克的后代。呜呼,这便是历史与现实的隔绝,仅仅不过百年,仅仅经过三至四代,往日的喧嚣与熙攘就似乎未曾发生,一切归于烟消云散。却也正由于如此,谢胡等人的努力弥足珍贵,而将前后所有这些连贯集合起来,记叙在一部文学作品里、使人们阅后有所思索的作者,也就颇为令人尊重。
  缺失爱情描写,仿佛就无法形成长篇,《北上》也是如此。书中迪马克与秦如玉、谢望和与孙宴临两段情感事迹的确滋润了文本,调剂了读者的心态。迪马克战火中爱上秦如玉近乎传奇,但可以解释为异域的浪漫;谢望和爱上孙宴临不足为奇,但与主题的推进并无必然牵连。这也反映出作品整体构想的某种风范:小说混杂有多种叙事板块与讲述方向,不预设显著的主人公与题旨,三组人物在两个时间段交错出场,都表明徐则臣已大幅度跳出传统小说的例行规则,重“呈现”而不是“表现”,重客体而不是主观,重感觉而不是逻辑,赋予作品以丰富的可能性及广阔的意义空间。这不是平庸作家敢于贸然实行的尝试。
  另一方面,作者的实验也保持有底线,他仍在争取多数读者,明白他们想看和看得进什么。他重视形象的魔力,借修辞使作品中所有虚构人物景象鲜活可感,触目可及,哪怕一个偶尔露面的角色如妓女,也要以一颗虎牙生动人们的印象。所以,这三十万字又是好读和顺畅的。
  【作者简介】胡平,文学评论家、作家、研究员。1986年起在中国作家协会创作研究部工作,历任副研究员、创作研究处处长;1999年调鲁迅文学院任副院长、研究员、常务副院长;2008年调中国作家协会创作研究部任主任。现为中国作协全委会委员,中国作协小说委员会副主任。发表文学理论专著《叙事文学感染力研究》、评论集《理论之树常青》及文学批评著述百余万字。发表长篇小说《末世》《犯罪升级》《原代码》,撰写长篇电视剧本《犯罪升级》《白日》《威胁》《内幕》《松花江上》《洪武大案》等。《松花江上》获全国“五个一”工程奖。多次担任鲁迅文学奖、茅盾文学奖等国内重要奖项评委。
其他文献
二十世纪的俄罗斯,在精神分裂中缓缓  驶过  人间需要月亮矫正灵魂与身体  翠绿欲滴的花园、杂色马驹驰骋的赛马场  孕育文学初识的记忆  彼得堡一生与她紧密相连  俄罗斯诗歌的月亮并不要和太阳对垒  而是古米廖夫站在她的對面,亲吻脚踝  做她忠诚的爱人奴仆  散文锻造诗歌的百炼成金  一生颠沛流离,阿克梅派形影相吊  生命被打成筛子,灵魂也要举起枪来  散发纯洁光芒。艺术焊接在现实的脊骨上  无边
这款烧烤炉通过快速火焰点火系统和电动元件简化了木炭烹饪,可帮助木炭在理想温度下持续燃烧。更妙的是,这种创新能让烧烤炉在十分钟内升温到你喜歡的温度。它将木炭和燃气烧烤结合起来,更容易使用。  (设计师:Heston Blumenthal for Everdure)
我的晴天。和晴天娃娃  在更多的战争中写下约定  用悲伤,用亲吻,用齿痕  赞美春天的深红,初见的飞翔  多少美妙一闪而过,奔腾中遇见彩虹  需要沉醉,享用空中的弧度  在不安中享用,她困于封锁了消息的城堡  而月亮随夜色来临睁开皎洁  我的清风,拂面,徐徐注入  掩盖脉搏跳动,Angel  (一切都由于大段抒情变得面目狰狞  不是更美,是秀美经不起等待  飞翔消耗翅膀最好的储备)  请你再次用深
《局外人》  阿尔贝·加缪(著) 邹笃双(译)  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  閱读分类:小说  《局外人》是1957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奖者阿尔贝·加缪的代表作之一,也是20世纪最具划时代意义的著名小说之一。小说通过塑造莫尔索这样一个行为惊世骇俗、言谈离经叛道的“局外人”形象,充分揭示了这个世界的荒谬性及人与社会的对立状况。莫尔索的种种行为看似荒谬,不近人情,实则正是他用来抗击这个荒谬世界的武器。  《我们
1  从针织厂出来就是机械厂了,两厂之间隔着一堵墙,针织厂坐西朝东,机械厂坐北朝南,两家厂子合成一个九十度的直角。  机械厂是个小厂,拢共百十来人。公私合营前是手工作坊,和老五的铁匠铺差不多,规模比铁匠铺大些,雇了十几个工人敲敲打打。那会儿叫“黑白铁社”。晋绥军在的时候,被管押着打造过土制的三八盖,作坊主解放时因为这个事情被执行枪决,作坊归手工业管理局接管。当年作坊里出过几个能人,早些的不说,后来
李白喜欢的鸟  唐朝的鸟  深山密林里的鸟  向我飞来  它拖着长长的尾巴  像一个幽灵  脸颊鲜红的幽灵  嘴唇嫩黄  双腿带着血色  眼睛鼓起  我的白鹇  我梦中的李白的幽灵  向我飞来  降落在洞庭湖边  一个回家的人的床边  不要起得太早  不要起得太早  不要拉开窗帘  不要眺望東方  玻璃后站着一个人  他是我亲爱的父亲  他将与太阳一同升起  死亡也有醒来的时候  我躺在木板床上 
1  我们张家老院,靠近河槽边。正房是三孔石砌窑洞,东房三间,西房三间,没有倒座南房。我父亲兄弟七人,长大成人,渐次成家,老院就过分窄憋,住不开了。爷爷生前就动心要购买地基起造新居,兵荒马乱的,一直没有付诸实施。家族的这个愿望,直到建国后才由我父亲实现。  1952年,年初开始三反运动,父亲在太原发电厂被打成大老虎,开除党籍,退赔贪污款。我在这儿说的“打成”,因为那确实是一个冤案。到年底,运动后期
在西高原,我喝烧开的水  咸味很重的水,杯壁附着白色的密码  杯底的沉淀物,是苦涩的时间  午后,我在房间走动  四壁是火红的岩石  古老的傳说变成簇新的文字  在摊开的书页间走动,树叶哗哗  我出土我的杯子,斑驳岩壁上白色的花朵  啜饮来自古老的习惯,一种无解的渴  西风瘦马不易,那偈语在嘴唇上刻下凹痕  而泉水从手背上渗出,漫过杯子  漫过这个坡度很大的午后和沙碛  那石缝里泌出的嘴唇,和花朵
和儿子回老家看望父母,是每年暑假的规定动作。  今年暑假,看望之后,返程时,我开车拉着儿子赶往火车站,恰好迎着夕阳。落日彤红,辉映得旁边漂浮的朵朵白云如火焰一般嫣红。  很多年没有看到乡村小道上这样的夕阳美景了,我正感叹之际,儿子突然说了句:“爸爸,爷爷特别有耐心。”  原来,儿子中午和爷爷奶奶一起看电视《今日说法》,讲的是一起杀人案件。奶奶目不识丁,也听不懂普通话,每一个细节,每一个过程,都要问
一路走来。在阔大的华严寺  相遇高耸的宝塔,我已疲惫;  用五秒钟化解犹豫,举步上阶  对佛界,充满神秘和敬畏。  地宮内舍利闪烁千佛迷蒙  塔阶天梯般陡峭,一层层旋升;  如在幽暗的时光隧道穿越  梯层拐角处,天光乍泄似佛光幽微。  吾辈红尘中人,只配管窥  今天就当一回古人,循着这光亮  如夜行人头顶斑驳星斗  匍匐攀行,寻找出口晓色曙辉。  一层一层登顶。凭栏远眺  秋风拂面,我欲望穿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