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语文教学是一台戏,教师只有演好自己的角色,才能提高这台戏的质量,然而许多教师在教学中往往越俎代庖代替学生思考或代替作者言论,这不是语文教师应扮演的角色,下面我谈谈对语文教师应扮演角色的几点认识:
一、 指路人
确定什么学习主题,采取何种组织形式,要达到怎样的预期目的,这些,教师心里应有一盘棋,方能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
一要根据年龄,科学安排。我们可以以《语文课程标准》各学段综合性学习的要求为依据设计学习主题。如低年级的“月亮”、“我的家”,中年级的“诗与画”,高年级的“对联赏析”、“超市调查活动”、“编撰本班的优秀作文集”等。其实以上提到的主题有许多是可以跨年段使用的,只不过所采取的形式和要达到的教学目标不同而已。
二要体现综合,注意整合。包括语文学科内部各学习目标的综合,跨学科领域学习目标的综合和学习方式的综合等。人教版七年级语文教材中的综合性学习《探索月球奥秘》涉及到天文、历史、数学、书法、美术、文学等诸多学科领域,学习方式包括阅读、写作、上网搜索、参观、讨论、竞赛等,并且如果学生真正投入到这一学习中去,他们可能用到的学习手段,激发出的创造潜能往往超出我们的预期。所以教师的眼界越开阔,教师越能立足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学生的创造才华就会发挥得越淋漓尽致。
三要联系生活,加强实践。学习内容的确定应当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因人制宜,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学校邻近景区,可以组织学生参观景区,写观后感;夏去秋来,不妨引领学生去“找秋天”;学生喜欢上网,可以让学生自己组织一个“网络作文大赛”……把“和生活相关的问题”“身边的问题”“共同关注的热点问题”作为学习的主题。
二、 导法者
综合性学习以其“综合性“实践性”的特点体现出这一学习方式的优势,同时也表现出一定的操作难度。尤其对于小学生,教师还要扶放结合。这个“扶”,很大程度上表现在学习方法的指导上。我曾在六年级学生学习课文《井阳冈》后布置了综合性学习作业:
看一看:
看看电视连续剧《水浒传》,把它与你读过的小说片断比较一下,你觉得电视剧对小说的改编是否成功?在日记本上写下你的想法。
演一演:
和几个要好的同学一起排一排这个课本剧,娱乐课上表演给大家看。
读一读:
课外阅读长篇小说《水浒传》的部分章节,也可以读一读评点《水浒传》的文章。
比一比:
把《景阳冈武松打虎》和《林冲棒打洪教头》、《鲁提辖拳打镇关西》、这两个水浒故事比一比,这些英雄好汉的性格有什么相同的地方,有什么不同之处?武打场面的描写又有什么相同和不同?
讲一讲:
选一个你最喜欢的水浒故事在我们班的“水浒故事群英会”上绘声绘色地讲给大家听,看谁讲得生动、精彩。
写一写:
学习本文以对话描写反映人物性格的方法,写一段人物对话,注意提示语中的用词要生动具体。
其中一、四两项属比较研究,有一定的难度。尤其第四项,对于学生今后读懂小说很有裨益,因此,我将其确定为指导要点。在学习课文《嫦娥奔月》时,我开始有意识地指导学生分析后羿,嫦娥,逢蒙三个人物的性格特点,并在课文中找词句说明,反复朗读体会。学到《林冲棒打洪教头》时,再使用这一方法,重点比较林冲和洪教头的性格,使学生能初步运用人物分析法读懂千余字的小说片段。在此基础上进行林冲、武松、鲁智深的比较研究,学生便饶有兴趣,不觉其难了。“给我一根杠杆,我可以撬起整个地球。”抓住难处,重点突破,潜移默化,重在领会,切忌面面俱到,这是“导法”要把握的“度”。
三、 设疑者
学生真正地学习下去了,往往会出现越学疑问越多的情况。“不启不悱,不愤不发”,从疑处学,从疑处导,教学效果常常能出人意料,有意外收获。学生研究“对联”,教师本意只希望学生能感知对仗手法,了解记诵一些对联。而有一组学生在深入学习中,却发现了律诗中的对联,教师因势利导,让学生搜集十几首律诗,寻找规律:哪几句两两成对?从而发现了律诗二、三两联对仗的规矩。另一组学生搜集到孟姜女庙前的著名楹联:“海水朝朝朝朝朝朝朝落,浮云长长长长长长长消。”对于其音义感到困惑,教师指点:古代“朝”通“潮”,“长”通“常”,学生又获得了通假字的粗浅知识。点拨疑难,有直接指点、启发思考、提供信息渠道等多种方式,可结合实际情况灵活运用。
总之,正确定位师生角色,综合性学习才能真正达到打破封闭,扩大语文学习的外延,变革学习方式的目的。越俎代庖或者弃之不顾都是不可取的。而要把握好这一个“度”,在理念上的更新,教学实践中的磨合上,要走的路还很长很长。
一、 指路人
确定什么学习主题,采取何种组织形式,要达到怎样的预期目的,这些,教师心里应有一盘棋,方能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
一要根据年龄,科学安排。我们可以以《语文课程标准》各学段综合性学习的要求为依据设计学习主题。如低年级的“月亮”、“我的家”,中年级的“诗与画”,高年级的“对联赏析”、“超市调查活动”、“编撰本班的优秀作文集”等。其实以上提到的主题有许多是可以跨年段使用的,只不过所采取的形式和要达到的教学目标不同而已。
二要体现综合,注意整合。包括语文学科内部各学习目标的综合,跨学科领域学习目标的综合和学习方式的综合等。人教版七年级语文教材中的综合性学习《探索月球奥秘》涉及到天文、历史、数学、书法、美术、文学等诸多学科领域,学习方式包括阅读、写作、上网搜索、参观、讨论、竞赛等,并且如果学生真正投入到这一学习中去,他们可能用到的学习手段,激发出的创造潜能往往超出我们的预期。所以教师的眼界越开阔,教师越能立足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学生的创造才华就会发挥得越淋漓尽致。
三要联系生活,加强实践。学习内容的确定应当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因人制宜,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学校邻近景区,可以组织学生参观景区,写观后感;夏去秋来,不妨引领学生去“找秋天”;学生喜欢上网,可以让学生自己组织一个“网络作文大赛”……把“和生活相关的问题”“身边的问题”“共同关注的热点问题”作为学习的主题。
二、 导法者
综合性学习以其“综合性“实践性”的特点体现出这一学习方式的优势,同时也表现出一定的操作难度。尤其对于小学生,教师还要扶放结合。这个“扶”,很大程度上表现在学习方法的指导上。我曾在六年级学生学习课文《井阳冈》后布置了综合性学习作业:
看一看:
看看电视连续剧《水浒传》,把它与你读过的小说片断比较一下,你觉得电视剧对小说的改编是否成功?在日记本上写下你的想法。
演一演:
和几个要好的同学一起排一排这个课本剧,娱乐课上表演给大家看。
读一读:
课外阅读长篇小说《水浒传》的部分章节,也可以读一读评点《水浒传》的文章。
比一比:
把《景阳冈武松打虎》和《林冲棒打洪教头》、《鲁提辖拳打镇关西》、这两个水浒故事比一比,这些英雄好汉的性格有什么相同的地方,有什么不同之处?武打场面的描写又有什么相同和不同?
讲一讲:
选一个你最喜欢的水浒故事在我们班的“水浒故事群英会”上绘声绘色地讲给大家听,看谁讲得生动、精彩。
写一写:
学习本文以对话描写反映人物性格的方法,写一段人物对话,注意提示语中的用词要生动具体。
其中一、四两项属比较研究,有一定的难度。尤其第四项,对于学生今后读懂小说很有裨益,因此,我将其确定为指导要点。在学习课文《嫦娥奔月》时,我开始有意识地指导学生分析后羿,嫦娥,逢蒙三个人物的性格特点,并在课文中找词句说明,反复朗读体会。学到《林冲棒打洪教头》时,再使用这一方法,重点比较林冲和洪教头的性格,使学生能初步运用人物分析法读懂千余字的小说片段。在此基础上进行林冲、武松、鲁智深的比较研究,学生便饶有兴趣,不觉其难了。“给我一根杠杆,我可以撬起整个地球。”抓住难处,重点突破,潜移默化,重在领会,切忌面面俱到,这是“导法”要把握的“度”。
三、 设疑者
学生真正地学习下去了,往往会出现越学疑问越多的情况。“不启不悱,不愤不发”,从疑处学,从疑处导,教学效果常常能出人意料,有意外收获。学生研究“对联”,教师本意只希望学生能感知对仗手法,了解记诵一些对联。而有一组学生在深入学习中,却发现了律诗中的对联,教师因势利导,让学生搜集十几首律诗,寻找规律:哪几句两两成对?从而发现了律诗二、三两联对仗的规矩。另一组学生搜集到孟姜女庙前的著名楹联:“海水朝朝朝朝朝朝朝落,浮云长长长长长长长消。”对于其音义感到困惑,教师指点:古代“朝”通“潮”,“长”通“常”,学生又获得了通假字的粗浅知识。点拨疑难,有直接指点、启发思考、提供信息渠道等多种方式,可结合实际情况灵活运用。
总之,正确定位师生角色,综合性学习才能真正达到打破封闭,扩大语文学习的外延,变革学习方式的目的。越俎代庖或者弃之不顾都是不可取的。而要把握好这一个“度”,在理念上的更新,教学实践中的磨合上,要走的路还很长很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