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与潭州臧玠之乱

来源 :船山学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larkkevin_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唐代诗人杜甫晚年饱经藩镇叛乱战争之苦 ,在他自安史之乱后长达 16年之久的逃难生涯中 ,大历五年潭州发生的臧之乱 ,是诗人最后经历的一次军事叛乱。这次叛乱只是一次小规模的地方武勇兵变 ,它与杜甫后半生经历的多次大型战争灾祸相比 ,并无惊人之处。但因此次兵变发生在杜甫的垂暮之年 ,且直接导致了诗人生存条件的最终恶化 ,因而在其生命绝唱中留下了创深痛巨的记忆。杜甫暮年讨伐臧之乱的诗作 ,即聚焦着安史之乱后长期的战争灾祸 ,在诗人心中层层积压的国难、民忧、家仇与友恨 ,也集中反映了杜甫的爱国襟怀、民本意识、善良人性和嫉恶如仇的刚强性格。 In the late years of the Tang Dynasty, his poet Du Fu suffered from the viceroy of the viceroyal vassal. In his sixteen-year fugitive career since the rebellion of the An-shih history, the chaos in Zang Zuo of the Taizhou during the five years of the Dali period was the last military rebellion the poet experienced . This rebellion was only a small-scale mutiny of the local armed forces and it was not surprising compared to the many major war wars that Du Fu experienced in the second half of his life. However, the mutiny occurred in the twilight years of Du Fu and led directly to the ultimate deterioration of the living conditions of the poets, thus leaving a deep memory in his life. In his old age, Du Fu’s poem about Zang Huo’s chaos, that is, focusing on the long-term war catastrophe after the An-shih chaos and the national disaster, worries, hatred and hatred accumulated in the hearts of poets, also concentratedly reflected Du Fu’s patriotic and people-oriented consciousness , Kindhearted human nature and atrocious personality.
其他文献
随着社会的进步与时代的发展,高校的教学实践活动需要充满灵动性,微时代下高等数学的教学实践活动正使得师生共同走进课程.课堂上,需充分发挥教师的积极性、创造性,通过良性
饮食器具是代表民族特征的一种直接表现形式,从灶到食器,关涉到饮食起居的基本生活层面的造物活动也是形成一地造物理念的基本反映。新疆地区的特殊地理位置决定了其饮食器具的
期刊
我国实施的“营改增”税改是税收政策的一大进步,能有力促进企业的税收减免,促进企业的经济增长。但就勘察设计单位而言,其结构特点及运作方式使其税改后的税负有所增加,降低
随着现代我国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上升,人们在物质生活得到满足的情况下,逐渐的开始追求精神生活的满足,在这种需求的推动下,各种各样的群众文化活动开始变得多了起来,使得群
钢结构是以钢材制作为主的结构,是主要的建筑结构类型之一.钢结构是现代建筑工程中较普通的结构形式之一.我国是最早用铁制造承重结构的国家.稳定性一直是钢结构设计的关键问
2006年7月国务院发布了,2007年3月商务部出台的更是将外资投资房地产列入了“严格限制”的范围,外商在中国投资房地产的难度比以往有了明显的提高.
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地提高,因此建筑行业面临着更加繁重且高质量的要求,我国建筑企业需要加强施工管理工作,不断提高管理水平,保证建筑工程施
近年来,我国发电装机高速增长,供应能力显著增强,但受世界金融危机和经济发展周期性影响,电力产能出现相对过剩,加之一次性能源紧缺、价格大幅上涨、环保要求愈加严格,以燃煤发电为主的电力企业相继出现大面积亏损,依靠单一火电规模快速扩张带动发展的传统模式已难以为继。与此同时,以绿色和低碳技术为特征的“能源革命”推动着电力工业向清洁化、集约化、智能化方向发展,又为发电企业转变发展方式、实现可持续发展开辟了新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