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早产儿校正月龄24月龄内体格生长分析

来源 :中华儿科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ingwaaa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分析超早产儿校正月龄24月龄内体格的生长特点和规律。

方法

选择2013年8月至2020年4月南方医科大附属深圳妇幼保健院新生儿出院后门诊或高危儿门诊随访的超早产儿311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按照出生胎龄(23~24+6周、25~26+6周、27~27+6周)以及出生体重(<750 g、750~999 g、≥1 000 g)进行分组,观察超早产儿校正月龄24月龄内体重、身长及头围变化,并分别按照实际月龄及校正月龄对体重、身长及头围进行拟合曲线分析,绘制生长曲线并与世界卫生组织(WHO,2006年版)足月儿生长曲线进行对比并分析。

结果

共纳入311例超早产儿,其中男184例、女127例,出生胎龄23~27+6周,出生体重480~1 430 g。按不同出生胎龄及出生体重分组,各组随访至校正月龄24月龄,实际月龄与校正月龄曲线均未达到重叠。生长曲线看无论实际还是校正月龄,各体格指标出生胎龄27~27+6周组曲线均高于25~26+6周组,23~24+6周组曲线均最低;出生体重≥1 000 g组曲线均高于750~999 g组,<750 g组曲线最低;出生胎龄分组较出生体重分组追赶趋势差异更明显。生长曲线看超早产儿男女体重、身长在校正月龄24月龄内均达到适宜追赶;头围女童在校正月龄24月龄内均达到适宜追赶,男童在校正月龄9月龄内可达适宜追赶,校正月龄9月龄后落后于同期同性别胎龄儿第25百分位数(P25)。男女童实际24月龄体格曲线均落后于WHO(2006年版)P25水平,各体格指标无论校正或实际月龄,女童均低于男童指标。

结论

校正月龄6月龄内为超早产儿的快速追赶期,出生体重及出生胎龄越小,各月龄段对应的体格指标越低,完成追赶所需要的时间越长。出生胎龄较出生体重对超早产儿童持续追赶影响更大。在校正月龄24月龄后超早产儿仍需要校正月龄。女童的体格发育水平整体低于男童。

其他文献
分析一个以心肌病为主要表现的中国人线粒体肌病家系的临床、病理及致病基因特点。该家系4代共有患者8例,先证者以双下肢水肿为首发表现,伴有胸闷、气喘及运动后肌肉酸痛无力,其余患者表现为运动耐力下降或运动后肌肉酸痛无力,其中2例伴胸闷、气喘;所有患者体形消瘦、精神运动发育正常。先证者头颅MRI正常,肌电图提示神经源性改变,肌肉病理可见破碎红纤维及坏死、再生和核内移肌纤维;全外显子测序未见与疾病相关的基因
目的探讨肥厚型心肌病合并感染性心内膜炎(IE)病例的临床特征。方法2006年8月至2018年6月阜外医院收治肥厚型心肌病(HCM)患者7 427例, IE患者668例,其中HCM合并IE者14例,回顾性分析其临床特征,描述14例患者的临床表现、病原学特征、超声心动图发现、治疗及出院转归等。结果HCM合并IE发生率为0.19%,在HCM患者中IE的发病率为0.15/1 000人年;HCM合并IE 1
二代测序对少见感染、新型及复杂病原体感染的检出具有明显优势,对感染性疾病的诊断及抗感染治疗有一定的指导意义。本文报道1例二代测序在鹦鹉热衣原体重症肺炎患者诊治中的辅助作用。
骨关节炎(OA)是最常见的关节疾病,亦是引起关节功能障碍、甚至残疾的主要原因,其高昂的治疗费用不仅带来了沉重的经济负担,同时亦增加了社会负担。既往的传统治疗策略,主要是针对软骨退变,侧重于改善关节软骨结构为主要目标,不能有效改善患者关节的疼痛和功能,阻止关节破坏和增生。随着OA发病机制的深入研究,OA作为全关节疾病,其治疗策略应以改善患者关节疼痛、功能为主的个体化治疗,从而实现对OA患者的科学管理
目的分析幼年皮肌炎(JDM)中肌炎抗体情况,并探讨其与临床特征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至2020年5月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收治的76例JDM患儿临床资料,均行肌炎抗体检测,包括肌炎特异性抗体(MSAs)及肌炎相关性抗体(MAAs)。应用Kruskal-Wallis检验和Logistics回归模型分析MSAs各抗体亚型与临床特征的关系。结果76例JDM患儿中男39例,女37例。MSA
目的分析结缔组织病相关间质性肺疾病(CTD-ILD)患儿临床资料。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9年12月上海儿童医学中心风湿免疫科住院治疗明确诊断为CTD-ILD患儿共24例的所有病例资料,包括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影像学改变、肺功能、治疗转归等,并采用描述性方法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收集有效病史资料24例(男4例,女20例),临床表现为咳嗽10例(42%),气促10例(42%),安静状态下心
血管置管是ICU常规操作,传统的操作方法是通过体表定位法进行操作,常出现操作相关并发症。随着重症超声的开展,许多临床医生开始应用超声引导下行置管操作,但仍会出现相关并发症。只有理解超声基本原理,规范操作方法,同时强化练习,可以真正实现“一针、一眼、一导管”的重症治疗标准。
目的了解化脓性无菌性关节炎-坏疽性脓皮病-痤疮(PAPA)综合征的发病特点及诊治情况。方法收集2017年香港大学深圳医院诊断的1例6岁男性PAPA综合征患儿的临床资料,监测生物制剂治疗前后血红细胞沉降率(ESR)、C反应蛋白(CRP)及白细胞介素(IL)1、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等指标改变。以“PAPA综合征”“PSTPIP1基因”为关键词在Pubmeb、万方及知网检索1997年1
近年研究表明,血糖波动与糖尿病心血管并发症密切相关,是糖尿病血糖管理的重要内容之一。随着穿戴式血压、心率监测设备的兴起,使研究者重新聚焦于糖尿病患者血压、心率变异度与心血管并发症的关系。此外,糖尿病患者通过改变生活方式减重过程中易出现体重反弹,其所导致的体重波动可能与糖尿病心血管并发症也有关系。
肠道菌群在肿瘤治疗中发挥重要作用,不仅可提高抗癌效果,还可减轻相关毒副反应。粪菌移植(FMT)作为重建肠道菌群的重要方法,其治疗适应证已从肠道疾病(如艰难梭菌感染、炎症性肠病)扩展到肠道外疾病。除了适应证的拓展,FMT领域在应用策略和粪菌制备上更加标准化、安全、可控。肠道菌群在肿瘤治疗中的有益作用促使微生态制剂迅速发展,但肠道菌群的复杂性、矛盾性和特异性又增加菌株制品研发的难度以及疗效和安全性的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