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乡村大地上诗意栖居

来源 :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ENYF200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做教师,也做诗人,用诗人的情怀做教育,用生命抒写人们最关注的明天的诗!
  ——题记
  我是一位乡村教师。不断走近孩子,我发现:低年级的孩子活泼真诚、善于言辞,高年级的孩子沉默寡言、流里流气。我不知道我们的孩子怎么会变成这样,我想知道我如何做才能拓展他们生命的长度宽度高度。
  我摸索。2011年我走进了新教育,遇上了晨诵,和孩子们轻吟《向着明亮那方》,看着沉浸其中的他们,我对自己说:我要用诗歌在他们的生命里种一颗美好的种子。2013年起,我一边学习着新教育的理念,践行着各种课程,一边寻找属于农村晨诵的声音,在教室里研发了自己的课程——那诗意在乡土的歌。
  不断地深入新教育,虽然,我相信行动就有收获,坚守遭遇奇迹!我还是有些犹豫,把新教育课程纳入我的学科课程行吗?在我们看来是无法拯救的事实面前,新教育能创造奇迹吗?晨诵的力量到底有多大呢?
  2016年1月6日,天,不时飘着阵阵细雨,空气中流淌着乡土特有的味道。
  “老师,小南写诗了——写《新年》了——”第一节课刚下,黄薇薇拿着我精心为每个孩子准备的《那诗意在乡土的歌》的创作本就跑来了,激动得小脸通红。
  这一周是2015年秋学期我们的《那诗意在乡土的歌》最后一周旅行,结合时令,围绕主题“新年”,我选择了叶圣陶先生的《新年》,周三是我送诗。
  我清楚地记得,我把孩提时代的新年印记与当下孩子的新年畅想融合起来,诵给了孩子们。他们对送诗既表达了深刻的共鸣也说出了不同的感受。小南还是默默地坐在座位上,眼神恍惚。
  这是我意料之中的。两年来,不管诗的语言多有趣,画面多么吸引人,她唯一能做的就是跟着我们断断续续地、含含糊糊地读着。
  我也清楚地记得,她入学的第一天起,她的父母就明确地表达了自己的想法:孩子有些……行行好,给带着吧!给带着吧!面对这对苍老夫妻的恳求,我没有任何理由拒绝这个生命的加入,即使是拿出考试拖后腿的理由我都觉得是天理难容。就这样,一个有些特殊的孩子成为我们班的一员。
  我知道,她无力计算,更不能阅读,字被孩子们称为天书,话被孩子们戏称外星人的语言,学校对于她来说只是一个和家不一样的世界而已,她以她自己的方式存在于我们的班级里。但是,在我的眼里,她只是上帝给了我一把难以打开的锁。
  我也不会忘记曾经的努力:为了她不再孤单,我常和她“聊天”,给她找了个温柔善解人意的同桌,动员孩子们找她游戏……动了不少脑筋,也运用了不少的新法子,但,我还是未能找到打开这把锁的钥匙。
  然而,我没想到,自《那诗意在乡土的歌》在教室里唱响后,她的眼睛里曾闪过一道亮光。
  我不知道那亮光意味着什么?但从那以后的每一个黎明,我都会拿出两分钟时间,单独教她读诗。
  虽然,她的朗读是那样地吃力,但她的表情告诉我她还是喜欢这样的诗歌的,或许这也是适合她的教育。
  发创作本时,那道亮光和那副表情,让我毫不犹豫地把本子也給了她,并不是想她也能写起来,只因我对生命的敬畏!
  一天两分钟,我和小南一起坚持了两年。两年来,在校的每一个清晨的两分钟累计起来,对于任何一个孩子来说都是微不足道的,而对于小南来说,这样的结果,就是在这个清晨,她写出了下面这首被同学们惊叹的诗:
  大姐上,
  人多少了,
  我就只到是心年来了。
  没花开了,
  一文,
  我就只到是心年来了。
  读着那让人费力辨认的又蹩脚的文字以及似乎来自地球之外的画面,难道,我找到了那把钥匙?我的心受到了极大的震憾,隐隐作痛,泪夺眶而出,好似这孩子竟是我的,而不是那对老夫妻的。
  我更没想到,这近800天1600分钟的累计,竟开启了一个不会计算、不能阅读的孩子那久封在生命深处的智慧,让她提起笔来写自己的生命之诗,我的泪越发汹涌难止。
  “老师,你教她读诗有用了!她也会写诗了!”黄薇薇和几个孩子看见我流泪,竟商量好了似的,有的替我擦眼泪,有的重复着这让人激动人心的话。
  这是一个我永远无法忘记的日子,这个清晨必将在我的教育教学生涯中留下最刻骨的印记。
  期末庆典上,我给予了小南这样的颁奖词:“你是一个让人心疼的孩子,你用仅仅几行,写出了自己的生命诗意,我们相信,那就是流淌在你心中最美的歌。这样的一次自我突破,足以让我铭记一生。你也是一颗沉睡的种子,但你以自己的方式正慢慢地醒来,花开有时,我们愿意再等三年!”
  看着她颠颠簸簸地走上讲台,脸上闪烁着异于同龄人的微笑时,持久的掌声中,我紧紧抱住了她,我的泪也再次滑落。
  这是她独有的两分钟儿童诗诵读缔造的奇迹吗?这是我们的新教育缔造的奇迹吗?尽管,我还不敢下这个结论,但她的点滴改变的确是新教育的晨诵带来的,而我对自己的课程有了更大的信心,踏实了我的新教育之旅。
  且思且行,我们沿着课程目标:通过乡土诗歌的吟诵,锤炼孩子的语感,培养自我教育的意识;通过作诗,培养孩子观察力、想象力、语言组织能力,形成合作意识;通过习诗,引导孩子表达内心真实的感受,学会梳理知识,掌握学习规律;最终,把孩子培养成懂得感恩,拥有乡土情怀,永葆真善美的人。
  且行且思,我们这样行走:周二诵诗,开启诗 — 复习旧诗 — 诵读新诗 — 简单赏析 — 诗配画。周三送诗,依据对孩子们生活学习的观察,我写儿童诗,周三早上把诗送给孩子们,引导他们赏析,对我的创作过程进行简单再现,并配画。周四作诗,引导孩子对乡土生活进行再现,确定诗歌主题,畅所欲言,集体作诗。周五习诗,先分别诵读前三首诗,接着以个人为单位说说本周收获,自由展示自己的创作,再说说创作小故事。周五寄诗,我用现象学思想,书写课程叙事。我们创生了自己的评价方式:主人公式,发表式,家人评价式,颁奖式,庆典式。
  且诗且行,我们学习了80首诗,集体创作了80首诗,孩子们几乎都能在诵诗结束十分钟内创作一首小诗,有的孩子兴致高时竟接连作好几首。刘铜硕等10人的诗歌创作先后刊登在诗刊《蓼风》上。而诗歌浸润中,孩子们的笑容更灿烂了,言语更纯净了,生命更丰富了;他们眼睛里流淌着自信及感恩;神情里流露出诗人潜质;作诗的快乐;学习的幸福……真的,非亲历者不可体会。
  且行且诗,我写了100多首儿童诗,多首刊发在《大别山晨报》,课程故事被霍邱县电视台报道;其叙事入围2015年新教育国际高峰论坛;同年10月被《中国教师报》“课改周刊”报道并推荐参加第四届全国教育改革创新典型案例评选;年底我从全年报道的50个课程研发者脱颖而出在“课改研究”版做了《生命的印记不敢忘》的课程独白;2016年4月《当代教育家》杂志对我的个人成长及课程进行了报道,5月《安徽青年报》对课程进行了报道。让我更感动的是:我的文字愈发接近诗意,人越发柔软,心渐渐干净起来!
  在乡土,在新教育晨诵的引领下,我用饱含着“土气”的诗歌开启每个乡村黎明,我坚信,它能够用诗意的语言及诗人浪漫的艺术情调、深邃的哲学视角、虔诚的宗教情怀塑造孩子,最终带着真善美的良好品质走向社会,成为自己,善待他人,更好生活。
  (作者单位:安徽省霍邱县户胡镇中心小学)
其他文献
灌淤土类是经过长期冲积淤积和人类灌溉、耕种培肥等多种因素累积而成,是红古区川水地土类中的主要土壤。通过对全区川水地土壤进行系统的普查,采用直观、化验、分析,了解灌淤土类成土过程、数量、质量和分布情况,查清剖面形态特征、生产性能和存在问题,相应提出物理性状的改良措施。
文章通过研究世界一流大学校园历史建成环境的再生案例,提出以"评估—执行—后评估"为循环的动态规划策略;并通过建筑组群的再生案例,论述了整体、共享、复合的系统化再生原
随着我国高等级公路的迅猛发展,质量是工程的生命已成为人们的普遍共识。而对公路工程施工质量的监理和控制是非常关键的一个环节。结合工作实践,围绕如何保证公路工程的施工质
公路工程建设具有工程量大、施工难度高、施工干扰因素多以及建设周期长等特点,因此在公路工程建设过程中应加强工程监理工作。公路工程的进度直接影响到建设单位和施工单位的
现在环境问题日益严重,大量的生活垃圾和工业垃圾涌向不同的地方,垃圾处理困难,进一步破坏了生态环境,垃圾在堆积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水分,并在不同的阶段释放出不同的有毒液
各区县(自治县)人民政府,市政府各部门,有关单位:根据《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财政部关于2012年调整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的通知》(人社部发(2012]5号)规定,结合我市实际,现将《重庆市
一、变频器的应用(一)电铲电铲用于装载矿岩,其工作条件非常恶劣,特别是在爆破不好的情况下挖根底作业,经常出现过大的冲击载荷,甚至堵转。
公路是国民经济建设的重要基础设施,公路养护管理的发展越来越重要。本文主要分析了高等级公路养护的特点,探讨了我国目前公路养护与管理上存在的问题,从而提出相应的对策。
加强社会管理,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社会管理体系,是党中央、国务院从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社会和谐的高度,为适应当前社会矛盾凸显期的新形势、新任务作出的重
随着当前社会经济正在不断进步,在园林建筑设计及施工中要确保园林植物配置符合当今时代的发展需求,充分考虑各项景观的搭配效果及生态环保效益。文章阐述了景观设计中园林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