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来西亚流通货币的历史与现状

来源 :中国钱币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cwaw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引言
  
  马来西亚联邦,简称马来西亚(Malaysia),位于东南亚,由十三个州和三个联邦直辖区组成。马来西亚是一个多民族相互交融的国家,居民中马来人及其他原住民占66.1%,华人占25.3%,印度人占7.4%。马来西亚国语是马来语,也通用英语,华语。马来西亚的货币流通与我国有很多相似之处,通过对马来西亚货币流通的分析,或许可以为我们提供一些经验和启示。
  
  马来西亚货币简介
  
  马来西亚联邦成立之初仍沿用英属马来亚和北婆罗洲货币委员会(Board of Commissioners of Currency of Malaya and British Borneo)发行的货币。1967年,马来西亚国家银行(Bank Negara Malaysia/Bank National Malaysia①)作为国家中央银行获得了独家发行货币的特权,开始正式发行流通货币,主币单位为Ringgit(国际标准代码MYR,马来西亚官方简写RM),辅币单位为sen,进位关系是1Ringgit=100sen。
  主币单位Ringgit,单复数同形,在马来语中是“齿”的意思,来源于原在东南亚流通甚广的西班牙银币(该银币铸有齿边)。Ringgit在我国一般称为“林吉特”,但在马来语中,其末尾“t”并不发音,因此在马来西亚,Ringgit的正式汉语名称是“令吉”。
  谈到这个译名,需要说明的是一段有趣的历史,在2004年前Ringgit曾采用“零吉”作为正式汉语名称,但由于“零吉”中的“零”容易被误认为数字,用汉字书写时会造成歧义,且“零吉”亦可被解释为“无吉”,因此受到了部分人民的厌恶。故2004年后,马来西亚华语规范理事会(Majlis Pembakuan Bahasa Cina Malaysia/Chinese Language Standardization Council Of Malaysia,成立于2004年2月12日,隶属于马来西亚新闻部)规定,改用“令吉”作为Ringgit的正式汉语名称。
  在日常生活中,华人受传统习惯的影响,也常用“块”、“元”等口语叫法称呼Ringgit。而在日常书写中,受西方货币书写习惯的影响,“$”仍常被作为Ringgit的简写。(事实上,“M$”、“$”曾是Ringgit的官方简写,例如:1993年以前,1Ringgit硬币的面值书写即为$1,而1995年以前的纸币上的面值简写也是“$”。后来为强调本国意识、着力去除西方文化影响,马来西亚官方在1990年规定,以“RM”取代“M$”、“$”作为Ringgit的简写,并在以后的几年内相继更新了货币、邮票及其他官方印刷物上Ringgit的表示方法。)
  辅币单位sen,也是单复数同形,正式的汉语名称是“仙”。但是在日常生活中,华人仍按照传统习惯以“角”、“毛”来称呼10sen,以“分”来称呼sen,很少用到“仙”这个称呼。在日常书写中,和“$”一样,虽然已不被官方认同,“c”仍然是sen最常用的简写方式。(在“M$”、“$”作为Ringgit官方简写符号的时期,“c”也曾是sen的官方简写符号,后来这种情况同样发生了转变,sen全面取代了“c/”出现在邮票和其他官方印刷物上,不再被简写。不过这个转变要比“RM”取代“M$”、“$”晚一些,例如在1993年发行的马来西亚邮票上,我们就能看到“RM”和“c/”这两种新旧写法在同一套邮票中混用的情况。)
  
  马来西亚流通纸币发行概况
  
  马来西亚迄今共发行五套流通纸币。
  各套马来西亚的流通纸币正面人物均为联邦第一任最高元首端古•阿卜杜勒•拉赫曼(Tuanku Abdul Rahman),他原是森美兰州的太子,1933年接任世袭苏丹,作为马来西亚联邦的创建者,深受人民爱戴,被尊为国父,新首都的名称“太子城”即由他而来。
  第一套纸币设计较简单,除了正面的人物肖像外,主要由各种装饰性图案组成,其中每个面值均可细分为三个版别②,除1967年发行的初版外,1972年起纸币的马来文面值拼写发生了部分改变,例如10Ringgit的面值拼写由“SAPULOH RINGGIT”改为“SEPULUH RINGGIT”,1976年的再次改版将纸币正面左下角印刷的面值数字改为雕刻版隐形数字,增强了防伪功能。
  第二套纸币发行于1981年,由英国Bradbury Wikinson & Co.(即BWC公司)承印,而第三套纸币则发行于1986年,改由英国著名的私人印钞公司汤姆斯•德纳罗公司(Thomas De La Rue)承印,虽然这次新发行纸币的主体图案、色调与第二套纸币基本相同,但由于采用了完全不同的底纹,并且加大了对印图案,增加了开窗式安全线、金属油墨、横竖双号码等防伪手段,故一般均将其视为独立的一套纸币而非前一套纸币的改版。这两套纸币色彩艳丽,极富马来西亚民族特色,背面主图采用了首都吉隆坡的各处风景名胜,如王宫、国家清真寺、火车站等,宛如城市的旅游指南,笔者在马期间就按照此一一游览,极为惬意。值得指出的是,由于流通时间短,第二套纸币较为少见,在马来西亚的现代流通货币中具有较高的收藏价值,在收藏时应与第三套纸币认真区别。
  第四套纸币发行于1996年,主题为“展望2020”,着重反映马来西亚现代经济的勃勃生气和她在迈向发达国家进程中的突出成就③,设计新颖,极富时代感,也是目前流通中的纸币,故分面值详细介绍如下
  1Ringgit,尺寸120×65mm,背面主景为Gunung Kinnabalu山风景和马来传统风筝。首次发行于2000年,目前仅有一个版别。
  2Ringgit,尺寸130×65mm,第四套纸币中最早发行的面值,背面主景为吉隆坡电视塔和卫星通讯系统。首次发行于1996年,1999年发行的新版别改变了银行总裁签字的位置,由水印左侧竖向印刷改为水印右侧横向印刷,同时还缩小了背面部分文字的尺寸,因此该面值共有两个版别(整套纸币中,由于1、5、100Ringgit的纸币首次发行于1999年后,故无此改变,而先发行的2、10、50Ringgit则有此改变)。目前,2Ringgit的纸币已不再印制发行,但仍可流通。
  5Ringgit,尺寸135×65mm,背面主景为吉隆坡国际机场和吉隆坡国家石油公司双子塔楼。首次发行于1999年,2004年发行的新版改用了塑料材质,目前共有两个版别。
  10Ringgit,尺寸140×65mm,背面主景为吉隆坡的轻轨列车、马来西亚航空公司飞机和马来西亚国际航海公司的轮船,全面反映了马来西亚的现代交通。首次发行于1997年,除2001年发生过改变签字位置,缩小背面部分文字的改版外,从2004年起还增加了全息激光防伪条带(原本只有50、100Ringgit有此防伪技术),所以目前共有三个版别,是本套纸币中版别最多的面值。
  50Ringgit,尺寸145×69mm,背面主景为马来西亚国家石油公司的海上钻井平台。首次发行于1998年,1999年也发生过改变签字位置,缩小背面部分文字的改版,目前共有两个版别。
  100Ringgit,尺寸150×69mm,背面主景为马来西亚国产的Proton轿车及其生产线。首次发行于2001年,目前仅有一个版别。
  下表简明地归纳了这套纸币的版别分布及在目前流通中的常见版别:
  塑料材质1Ringgit*2Ringgit5Ringgit*10Ringgit*50Ringgit*100Ringgit*:该面值所发行的版别*:目前流通中的常见版别
  第五套纸币的50Ringgit,加印国庆纪念标志后,以建国50周年纪念钞的名义于2007年12月21日首次发行,并于2008年1月30日起流通,尺寸与第四套的50 Ringgit相同,印数为5000万张,背面图案为端古•阿卜杜勒•拉赫曼宣布国家独立式的场景。据马来西亚国家银行总裁Zeti Aziz称,尔后该行将发行不带国庆纪念标志的同版50Ringgit流通纸币,并逐步发行其他面值的新版流通纸币,全面取代目前流通的第四套纸币。
  在马来西亚国家银行发行的所有纸币上,均有一个由鹿、星、月组成的图案,这是该行的行徽,可作为快速识别该国纸币的一个标志。
  
  马来西亚流通硬币发行概况
  
  马来西亚迄今共发行两套流通硬币。
  表3 马来西亚流通硬币简表
  套数首发年份面值第一套19671sen、5sen、10sen、
  20sen、50sen、1Ringgit第二套19891sen、5sen、10sen、
  20sen、50sen、1Ringgit与第一套纸币一样,第一套硬币设计也较简单,正面均为国名和面值,背面为国会大楼和星月图案,除1sen的硬币为青铜(1976年后改为青铜包覆钢)铸造外,均为铜镍质。这套硬币从1967年到1970年为委托英国制造,从1971年起由本国造币厂制造,这个改变可以从50sen硬币上看出来,在委托制造时期它采用的是安全边(即两层齿边中间压印图案,类似于现在的印度5卢比和港币5元硬币),而由马来西亚本国制造的则是平边压印文字(类似于第五套人民币的1元硬币),为“BANK NEGARA MALAYSIA”(两遍)。另外,1Ringgit的硬币则是从1971年才开始发行的。
  第二套硬币是配合第三套纸币发行的,同样具有浓郁的民族特色,正面除了国名和面值外,主图采用马来西亚国花木槿花,背面分别采用各种传统器物,从1sen到1Ringgit分别为鼓、陀螺、游戏器具、食盒、风筝、短剑。除1sen为青铜包覆钢,1Ringgit为铝铜合金外,其余面值均为铜镍质。除自1993年11月15日起1Ringgit硬币面值由“$1”改为“1RINGGIT”外,其他面值的硬币在这20年来均未发生变化。
  这两套硬币中,1sen到50sen尺寸色泽相同,目前均在流通,但所有1Ringgit的硬币已于2005年12月7日停止流通并失去法定价值,另外,从2008年4月1日起,1sen硬币已停止制造(但目前仍可流通)。
  在上述流通货币之外,马来西亚国家银行还发行过一系列可流通的纪念钞和纪念币:1998年和2007年分别发行了第十六届英联邦运动会塑料纪念钞和建国50周年纪念钞,自1969年起发行了面值为1、5Ringgit的多种流通纪念币,材质有铜镍、铜锌、铝铜合金、铜包覆锌、铜锌锡合金多种。另外,2003年以来,马来西亚国家银行还发行了面值为25sen的系列旅游纪念硬币,以珍稀动物为主题,采用黄铜精工铸造,配以精美的包装在旅游景点发售。由于在流通中基本没有这些纪念钞和纪念币,本文就不对它们作详细介绍了,对它们或马来西亚贵金属纪念币感兴趣的读者可查阅克劳斯目录等相关资料。
  最后,还有一个非常有意思的现象值得关注,由于在经济、政治和历史上与新加坡都有着密切的联系,马来西亚的流通货币设计总是与新加坡的流通货币保持着一种若即若离的“统一”,例如硬币设计相近,同面值纸币色调一致、尺寸相近等。
  
  马来西亚货币流通现状和相关思考
  
  根据国际汇率1Ringgit约等于2元人民币(近期受金融危机影响,Ringgit币值略有下降,据www.xe.com,2009年1月29日,1Ringgit可兑换1.88813元人民币)。当地人特别是华人仍然偏爱现金交易,除外国游客外,在超市和商场很少看见刷卡付款的场面。马来西亚流通货币的很多特点(单位货币购买力、人民群众的交易习惯、社会文化背景等)与我国相近,对它的流通现状进行分析,也能为我们带来一些有益的启示。
  1.流通货币面值的变化
  马来西亚当前流通的第四套纸币与以前的纸币相比,在面值安排上有两个显著的变化。
  一是取消了500、1000Ringgit这两种大面值纸币的发行,最大面值改为100Ringgit。官方的理由是在1998年的金融风暴之后,为了配合对货币的管制(在此之前马来西亚货币是可自由兑换的),防止大额现金出入国境,取消了这两个面值的纸币。从笔者的亲身感受来看,这两个面值相对于当地的日常消费水平明显偏大,不仅使用不便,而且容易刺激伪钞集团的犯罪活动。至于日常生活中偶尔的大额交易,刷卡交易显然安全方便得多,即使不发行这两个面值的纸币,也能够通过货币电子化解决。由此联想,我国目前的人民币最大面值100元当是较为合适的。
  二是在2Ringgit纸币发行上的反复。目前世界上流通纸币的面值体系主要由1-2-5和1-5两大类,是否发行2Ringgit的纸币应该取决于实际交易的需要。在马来西亚第四套流通纸币发行之初,由于当时计划以同面值硬币全面取代1Ringgit的纸币,而若纸币最小面值为5Ringgit将显得过大,为平衡这种矛盾,作为第四套纸币中第一个面世的券种,马来西亚国家银行在1996年发行了2Ringgit纸币(而以前从未由此面值的纸币)。但在2000年因故恢复1Ringgit纸币发行后,该行即停止了2Ringgit纸币的发行,这说明从日常交易的角度来看,如果已经有1Ringgit面值的货币,2Ringgit面值的纸币实际上并没有发行的必要。对比思考,我国第五套人民币取消2元面值纸币的做法的确是明智之举。
  2.低值主币的制造与流通
  上面谈到的2Ringgit纸币在发行上的反复,其实与1Ringgit货币波折的命运紧密相关。自1971年发行1Ringgit硬币以来,它一直与1Ringgit纸币并行流通,直到上世纪90年代,为节约造币成本,马来西亚政府决定计划以同面值硬币全面取代1Ringgit的纸币后,才催生了2Ringgit纸币。然而,由于缺乏防伪(马来西亚第二套硬币中的1Ringgit纸币仅采用齿边,而没有像50sen那样在边缘压印文字),1Ringgit硬币被大量伪造,严重地干扰了货币流通,特别是一些自动售货、售票的场合,受害尤其严重。在这种情况下,马来西亚国家银行被迫于2001年重新发行1Ringgit纸币,但依然难以阻止假硬币的流通,不得不宣布居民持有的1Ringgit硬币需在2005年9月7日到12月6日期间兑换,并于12月7日起失去法定价值,单一流通1Ringgit面值的纸币。
  这个“事故”折射出一个问题,虽然现代纸币固然比硬币难以伪造,但毕竟成本偏高,在社会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印制低值主币的纸币从成本上已不再划算,但低值主币的硬币又易被伪造时,政府应当何去何从?我想,至少有三点应被考虑:一、以人民利益为重,杜绝假币,不能单单考虑货币制造的成本;二是尊重人民的交易习惯,在没有全面具备良好的硬币流通环境之前,不能取消纸币;三是即使发行硬币,也必须加强防伪技术的更新,因为目前的犯罪分子,已经把伪造货币的眼光从高额货币部分转移到了低面值的货币,如不加防范,硬币流通必然受阻,马来西亚1Ringgit的发行历史就是一个很好的教训。在这一点上我国就做得很好,在第五套人民币中高防伪技术的1元硬币与1元纸币并行,东部沿海经济发达地区以硬币流通为主,西部地区则以纸币流通为主,既最大限度地节约了造币成本,又能够较好地保护人民群众的利益,兼顾人民群众的交易习惯。
  3.低值硬币的制造与流通
  马来西亚流通货币的最小面值是1sen,一直以硬币的形式流通,期间虽然以青铜包覆钢材的原料代替了青铜,但是制造成本仍然偏高,据统计,在最近五年,1sen硬币的成本增加了300%,达到了4.2sen,而每年用于制造1sen硬币的总成本则为1400万Rinngit,已明显入不敷出。
  但是笔者2007年底在马期间却发现,无论在何处,总有充足的1sen硬币供应,不管是大型超市还是私人排档,找零时总是一分不差(由于标价尾数和15%消费税的存在,大量日常交易会存在分币零头),并有大量当年新铸的1sen硬币。这充分显示了当地政府和人民在货币流通方面的严谨态度,没有正式法律之前,绝不允许人为阻碍低值货币的流通。联想到我国的分币流通状况,这不能不值得我们学习。
  为合法合情地解决这个矛盾,马来西亚国家银行于2008年4月1日起不再制造1sen硬币,并颁布了新的流通规则:
  1)1sen硬币依然具有法定价值,可用于偿付2Ringgit以下的交易。
  2)采用“向5靠”的近似规则规范日常货币流通,即出现非5sen倍数的尾数时,1、2sen尾数忽略(舍),3、4sen尾数以5sen 支付(入),6、7sen尾数以5sen支付(舍),8、9sen尾数以10sen支付(入)。在这个规则下,入与舍的概率相等,交易双方均无损失(而传统的四舍五入方法,由于1、2、3、4舍,5、6、7、8、9入,入的概率多于舍,将造成商家不当得利)。
  3)新的规则适用于现金交易、支票交易和信用卡等卡类的人工交易,但网上电子交易则仍按照精确尾数进行。
  可以看到,这是一个精明而务实的折中政策,不直接取消10sen以下的货币流通,而是仅仅修改人工交易场合的sen尾数的流通规则,就大大降低了货币流通的成本。同时该政策保留1sen、5sen硬币的使用和sen尾数在电于交易的存在,又最大限度地维护了货币的严肃性。目前,除马来西亚外,新加坡、澳大利亚等国目前也采用了相似的辅币流通政策,对于我国当前的分币流通难题,这或许也是将来一个可行的解决办法。
  4.纸币的尺寸
  马来西亚现在流通的第四套纸币和将要发行的第五套纸币采用了相同的尺寸,与前三套纸币相比,不仅尺寸大大缩小,也一改不同面值纸币长宽均呈等差数列递增的设计思想。在这两套纸币中,1、2、5、10Ringgit被划为低值组,宽度相等为65mm,长度随面值增加,而50、100Ringgit被划为高值组,宽度相等,为69mm,长度随面值增加。这种分组安排的尺寸设计思想,于我国第五套人民币相同(1、5元,10、20、50元,100元分为三组,组内等宽,长度递增),既便于弱势群体和货币自动处理设备通过尺寸识别纸币,又能避免长宽均呈等差数列递增时大额纸币面积大所带来的流通不便,目前,这也是各国流通纸币尺寸设计的主流思想。
  5.货币的更新
  在马期间,货币流通中给笔者最深的印象就是实际中的流通纸币十分清洁,大都在八成新以上,且笔者发现各面值似乎只有最新版别参与流通,即第四套的1Ringgit、5Ringgit的塑料版、10、50、100Ringgit的横签字全息防伪版,银行总裁签字均为Zeti Aziz。第四套中2Ringgit的纸币和其他面值纸币的较早版别均难觅踪影,更不要讲前三套纸币了(在马近一周,笔者未在流通中遇见一张版别的上述纸币,当然,并不敢由此妄断整个马来西亚的情况)。这种现状不仅树立了良好的货币流通形象、清洁卫生,由于版别单一,也便于人民识别货币的防伪特征(实践证明,在不同版别纸币混合流通的时候,犯罪集团容易进行伪钞犯罪,因而会造成防伪技术较差的旧版纸币流通不畅,给日常经济生活带来不小的麻烦)。能做到这一点,一方面自然是因为马来西亚国家较小、人口不多,所以纸币更新容易,但另一方面也折射出了马来西亚国家银行在提高流通货币质量方面所付出的不懈努力。我国面临着人口众多、幅员辽阔等实际情况,考虑到传统习惯的影响,人民群众用钞量十分巨大,流通货币的质量要达到这种程度确实存在着困难,但在适当的时候,朝着这个方向努力,也是一件必须的工作。
  而在硬币流通方面,马来西亚也有其特色,与纸币流通迥然不同的是,两套硬币在流通中都能见到,不仅是第一套硬币并不少见,甚至60年代末委托铸币时期发行的早期硬币也不难发现。这说明马来西亚国家银行在促进硬币流通方面也做得较好,硬币利用率高,避免了大量沉淀,从而避免了金属原料和铸币人工的浪费,这同样值得我们学习和深思。
  总之,纸币更新快、利于卫生和防伪,硬币流通率高、利于节约金属材料是马来西亚货币流通的两大特色。
  6.塑料货币的使用
  最后需要介绍的一点是,从2004年起,常用的5Ringgit纸币改为了塑料材质(该塑料基片由澳大利亚独家生产),不仅提高了流通寿命和清洁度,也大幅度降低了流通成本。另外,由于5Ringgit面值较小,即使使用国外材料,也不至于给金融流通造成威胁,因此这种小额货币采用塑料材质的办法,在目前使用塑料钞的国家中是最常见的。我国虽然在1999年发行了塑料纪念钞,但出于种种考虑,尚未发行塑料流通钞。
  (在写作过程中参考了不少来源于互联网络的资料,大多已不可考证其最初作者,笔者在此致以深深的谢意。同时,还要感谢马来西亚理工大学(Universiti Tehologi Malaysia/University Techology of Malaysia)的Lee Zhi Sam博士对本文所提供的帮助。受马来西亚法律限制,本文不能提供马来西亚货币图片,感兴趣的读者可通过马来西亚国家银行网站www.bnm.gov.my 查阅)
  
  注释:
  ① 此处行名分别为马来文/英文(后面涉及两种文字的名称时均如此排列),其中英文行名系笔者按照马来文逐词翻译,在马来西亚国家银行的网站上,其英文行名为Central Bank of Malaysia,显系意译。
  ② 总裁签名的变化在本文中不计为纸币版别的变化。
  ③ 中国钱币博物馆编,国际货币流通全书,第120页,经济日报出版社1999年3月第1版。
  (责任编辑 高聪明)
其他文献
一个偶然机会,在邮肆购得一纸前清光绪廿一年间的台南官银票(如图)虽然是木版土纸,印刷粗陋,但浑身上下,满盖着各式大小关防、图记、押印,花花绿绿的一大堆,年月日编号齐全,骑缝左右皆有“勘合”可凭,相信它绝非赝造之物,而是道道地地的一张官银钱票,相当于现在的银行钞票。古意盎然,颇有史趣。  值得注意的是,这一银票的开发日期为“光绪廿一年七月十二日”。这一年就是中日甲午战争之后的第二年,也就是中日两国乙
期刊
北京方泉斋集币服务部迁址:由原来的西交民巷22号旁门迁至西交民巷17号,位于中国钱币博物馆西侧(中央银行旧址),由中国钱币博物馆向西走20米左右即到,欢迎各界钱币收藏爱好者光临,我们竭诚为您提供热情周到的服务。
期刊
民国时期纸币发行混乱,呈多元化货币发行的格局,但在各种主体发行的货币竞存中,乡村底层市场上流通的纸币,即县乡纸币,是最独特的一种。笔者有幸参与由戴建兵先生主编的《中国钱币大辞典县乡纸币卷》的编写,有机会对石长有先生等人收藏整理的民国时期县乡纸币有较全面而又直观的了解,其中经商会注册或由商会直接发行的纸币尤为引人注意。在政局不稳定,物价上涨,货币严重贬值或统一货币不能正常流通的情况下,商会票具有调节
期刊
最近我翻阅一叠新的美钞时,发觉怎么张张钞票的背面都是那么的脏,好像抹过桌椅一样。留心观察一下,原来是油墨未干的钞票,便进入了裁切及捆扎的工序。这是世界上任何国家或地区钞票从未见过的现象,包括一些落后国家钞票。  从钞票上美国联邦储备银行的字母“D”,认知它是俄亥俄州、克里福兰联邦储备银行发行的钞票,它的发行年份是2003年。从它印刷版模编号可看到,是4台印钞机共用一个裁切及捆扎的工序。钞票的油墨还
期刊
译者:古代生银与宝银的铸造说明,可见诸明人宋应星《天工开物》五金篇,至于清末沿海商埠以英美进口大银条改铸元宝之方法,杨荫溥《上海金融组织概要》中,亦有叙述,前者系指云南,后者乃以上海银炉为例,另《中国历史银锭》一书也有相当详细的解说,但三者均为概略性记载。  在大英博物馆1992年出版的《大英博物馆所藏中国元宝目录》内,摘录了两篇洋人描述晚清广州粵海关砝码锭及四川圆锭在成都铸造的过程,另有两张摄于
期刊
1998年,上海国际拍卖有限公司第三届钱币拍卖会上的第187号拍品,是一枚由江苏送拍的神泉监折三庆元通宝铜铸试样(插二下及图1)。这枚铜样的出现,使我们对南宋铸钱工艺中的软模祖钱第一次有了感观上的认识,并由此有了一个初步探讨的机会。    一、折三庆元祖模铜样的特征与性质    这枚折三庆元铜样,背素无文。直径33.7mm,重8.5g。正面钱文“庆元通宝”四字楷书旋读,文字神韵与流通钱一致,但与背
期刊
在今年2月号的《德国钱币杂志》上,公布了读者评选出的2007年度世界和德国名币。该杂志这种一年一度的评选活动,始于上世纪八十年代。其评选程序是:首先,在每个年度末即该杂志的第6期上,公布由编辑部初选的名币全图及相关简要资料,然后由读者自由欣赏比较并进行投票评选,编辑部依据得票率,于次年该杂志第二期上,公布入选的名币正面图案。由于这种评选,不仅可以为钱币专业人士和广大集币爱好者提供信息资料和参与的机
期刊
设计作品的过程,就像培养一棵树苗,枝叶繁茂时,还得有勇气修枝剪叶,为日后更好地成材。而剪下的枝条,就成了“幕后花絮”,也许不被人知,但是有时看到了、知道了,也会感觉到那些细枝末节也别有玩味(金币设计稿和定稿图见封三和本文插图)。    细枝末节1——晚到的消息    我与奥运金币的缘份,其实来的可不算早。  2004年春节前几天,我得知了中国人民银行向全社会征集第29届奥运贵金属纪念币设计方案的公
期刊
石长有编著的中国钱币丛书乙种本之六《纸币图解景物篇》已由中华书局出版发行。该书收录与纸币相同的景物老照片200余幅。采用一币一景的比对方式,为读者提供翔实、准确的图文史料,特别是在历史的变迁中被毁的老照片是难得一见的。  该书为32开本,共370页彩色精印,购书者请与作者石长有联系,书价58元(邮挂费)。  地址:北京市广安门内大街208号信恒大厦1708室  电话:010-63519249 13
期刊
锁骨骨折是唯一的上肢带骨和躯干连接的结构,当受到外力撞击时极易发生骨折,其发生率约占全身骨折的5.2%左右。选择合理有效的固定方式对于骨折预后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本研究通过对我院收治的锁骨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现报告如下: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