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危型HPV DNA检测在未明确意义的非典型鳞状上皮细胞分流中的应用效果

来源 :中华预防医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uishouzhong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评价高危型HPV(HR-HPV)DNA检测在未明确意义的非典型鳞状上皮细胞(ASC-US)分流中的效果。

方法

研究对象来源于2017年4—5月在河南省济源市建立的宫颈癌筛查队列,选取其中有完整阴道镜召回信息及细胞学诊断为ASC-US的女性作为研究对象,共393名。采用自制问卷收集研究对象一般情况和宫颈癌病史等信息,采集其宫颈脱落细胞标本进行HPV DNA检测,同时进行阴道镜检查,病变处取活检行组织病理学诊断。将病理学诊断作为金标准,计算HPV DNA检测的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PPV)、阴性预测值(NPV)及其95%CI值。

结果

393名研究对象的年龄为(50.81±9.22)岁,其中HR-HPV、HPV16/18的阳性率分别为35.62%、10.69%和2.80%。将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CIN)2级及以上(CIN2+)作为疾病终点时,HR-HPV分流ASC-US人群的灵敏度、特异度、PPV、NPV分别为84.38%(68.25%~93.14%)、68.70%(63.74%~73.26%)、19.29%(13.61%~26.61%)、98.02%(95.46%~99.15%);HPV16/18分流的灵敏度为59.38%(42.26%~74.48%),特异度为91.14%(87.75%~93.65%),PPV和NPV分别为59.38%(25.32%~50.98%)和91.14%(93.61%~97.77%)。

结论

HR-HPV作为ASC-US人群分流措施的效果优于HPV16/18,可以通过增加特异性的HR-HPV型别来提高HPV16/18的分流效果。

其他文献
期刊
期刊
目的基于北京某垃圾焚烧厂周边区域二噁英检测结果,评估当地居民面临的健康风险。方法选取北京某垃圾焚烧厂附近人民政府、中心小学和居民小区三处代表性点位,于2016年3—12月期间分别采集4次空气样本以及1次土壤样本,检测二噁英浓度,计算居民通过呼吸、皮肤接触、泥土摄入和食用动植物产品等途径摄入的二噁英的量,根据已有流行病学研究,评估居民的终身致癌风险。结果北京某垃圾焚烧厂附近人民政府、中心小学和居民小
期刊
目的分析北京市东城区5岁以下人群感染性腹泻的病原学特征。方法通过传染病监测技术平台信息管理系统,以北京市东城区2012—2015年在第二妇幼保健院就诊的感染性腹泻患儿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为5岁以下且发病3 d内未使用抗生素的门急诊病例,共1 977例;收集其年龄、感染时间、临床症状及实验室检测结果等信息。采用χ2检验比较不同性别、时间和年龄间患儿腹泻病毒和细菌检出率以及单纯检出病毒和单纯检出细菌者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