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下的艺术教育评价

来源 :中外教学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aya_tus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艺术课程作为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的必修课程,对学生的情感陶冶、智能提高具有重要价值。艺术课程综合了音乐、美术、戏剧、舞蹈、影视、书法、篆刻等艺术形式和表现手段,对学生的生活、情感、文化素养和科学认识等产生直接与间接的影响。艺术课程不仅仅培养学生的艺术能力,同时还培养学生的整合创新、开拓贯通和跨域转换的多种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因此对艺术课程的评价也是整个艺术教学的重要环节。新课程下的艺术教育应如何评价?下面笔者就自己设计的评价方案做一简单的阐述。
  
  一、指导思想
  艺术课程评价,要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理念为出发点来关注每个学生的全面发展、持续发展和终身发展。
  
  二、评价的目的
  艺术课程评价既是为了考察记录学生艺术能力提高的过程,又是为了检验和改进学生的学和教师的教、改善课程计划、完善教学理念、有效地促进学生艺术水平发展的过程。
  
  三、评价的原则
  1、评价内容多维化。
  2、评价主体多元化。
  3、评价方式多样化。
  
  四、评价的方式
  形成性评价与阶段性评价相结合。
  
  五、评价的内容
  不仅要关注学生艺术知识和技能的发展,还要促进学生的感知力、想象力、创造力、欣赏力、、及情感、态度、意志和个性的全面发展。
  
  六、评价的具体实施
  1、形成性评价
  形成性评价是对学生艺术知识、艺术能力发展过程及其结果的评价,并通过评价来影响其过程。它是建立在事实判断基础上的评价,因而它具有评价的差异性、针对性和即时性,它能及时地给学生提出改进的建议和发展方向。
  在评价的过程中主要采用学生成长记录袋和艺术素质发展手册相结合的办法。档案袋记录是通过收集反映学生发展变化的资料来表现学生成长的轨迹的。学生、教师、家长对档案袋记录内容的取舍都有参与权,但应以学生的意见为主。学生成长记录袋和艺术素质发展手册是对学生成长评定的正式文件,它们共同构成了整个评定过程的有形的资料,能比较全面地记录反映学生成长的足迹,展示学生的发展,引导学生自我反思、自我评定。
  (1)与教师评价相结合(聚星评价法)
  为体现评价及时性、准确性和针对性,教师可根据学生在校表现不定时地对学生进行评价,每位教师依据评价内容的特点,制作一定数量且具有激励性的评价卡片,根据学生在课上和课下的表现来发给学生相应的卡,以此来激励学生的发展,到一定阶段(一般4周一阶段)老师再根据学生手中积攒的卡的数量,在发展手册相应的栏加印小红星,学期末根据学生在该栏获得小红星数目的多少来打分划等。
  (2)与学生自主管理、家庭参与相结合(选择对位法)
  在学生感知力、想象力、创造力、欣赏力及情感、态度、意志和个性的发展栏中,我们开设了学生自评、学生互评、家长评价栏,家长、学生根据该生的具体表现在所应评定栏中做选择性的评价。这一点体现了评价主题的多元化。
  (3)设立交流平台(成长记录法)
  交流平台是给学校、家庭、社会搭建的一个互通的桥梁,是促进学生艺术成长的一个栏目,它包括:
  ①近期照片一张(镶入档案袋封面)。
  ②学生基本情况(含:我的爱好、最喜爱的人、最喜欢的一句话、我的理想、最难忘的一件事、最开心的一件事、最远的一次旅途)。
  ③教师寄语篇(含:A.红色的赞美;B.绿色的安慰;C.金色的期盼)。
  ④爸爸妈妈眼中的我(记录家长对自己孩的希望、嘱托、要求、鼓励及在家中的表现等等)。
  ⑤同学眼中的我(记录同学之间的希望、嘱托、鼓励及在学校中的表现等等)。
  ⑥我看我自己(记录学生本人的心里话、对自己的评语、成长誓言等)。
  ⑦成果展示篇(主要记录学生在重大艺术活动中取得的成果,包括奖励证书,奖状,照片等)。
  ⑧作品收藏篇(记录学生喜欢的、认为有手藏价值的书法、绘画、手工等作业、作品等等)。
  2、阶段性评价(期末总评法)
  阶段性评价是一种总结性评价,一般在学期末进行一次。
  (1)学校根据学生艺术发展手册中的自评、小组评、教师评、家长评等评价记录汇总后划等填入期末评价报告单。
  (2)综合性评语是一个充满人文关怀的评语。既要充分肯定学生在艺术成长过程中的闪光之处,又要指出学生的不足,同时还要为学生指明努力的方向。在指出学生不足时,要使用激励性语言表述,把存在的问题和努力方向融合起来,既有对客观事实的陈述,又不乏主观情感的自然流露,让教师对下一代的殷切希望跃然纸上。
  (3)学生毕业时、学校还要根据(学生六个学期)学生的艺术知识、艺术能力的发展情况画出曲线图,让大家对学生在初中阶段的成长过程一目了然。
  
  (作者单位:063307 河北省唐山市丰南宣庄中学)
其他文献
【摘要】阅读活动是从看到的言语向说出的言语的过渡,是经过内部言语用自己的话来理解和改造原文的句子、段落,从而把原文的思想变成自己的思想,是作者和读者两个心灵的情感交换。通过解读能力的结构,我们把阅读能力培养的相对集中性与全局整体性有机地结合起来,帮助学生循序渐进地提高阅读能力。  【关键词】阅读创新 语言实践  阅读是人理解世界、他人和自我的主要途径;而理解是阅读的核心。从语文心理角度说,阅读活动
期刊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与学生积极互动,共同发展,要处理好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的关系。要求教师,不但要更新教育观念,而且要对自己教学行为进行分析和反思,要不断提高教学艺术,以适应课改的发展形势。我觉得在教学中应该深化研究性学习,构建三维式课堂。  我结合自己的经验,提出几点体会。    1、“抛香诱鱼,满池开花”,实行课堂的开放性,把学生引进知识的殿堂    我以为,教书有如垂钓之事。垂钓者面临满目静水,
期刊
【摘要】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是21 世纪赋予教师的重任,是课改的新要求。为了适应时代的新要求,我们必须重视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本文从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热情、诱发创新等方面进行阐述。  【关键词】培养激发诱发  新世纪的教育是全面创新的教育,创新已成为时代的要求。创新教育需要渗透到各科教学之中去,并且只有对本学科不断创新,不断注入活力,学科教学才有发展前途,才有存在的必要,教师的
期刊
语文学习旨在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学习的过程不是孤立的,在学习中,各个方面互相渗透、互为影响,语文综合性学习是一种实践活动,教师在实践活动中起引导作用。综合性学习是一种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活动,教师的引导作用正确、完全实现,学生的主动性才能得到充分的发挥。强调教师的引导作用并不意味否定学生的主动性,离开了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教师的引导作用就失去了它的主要内涵,失去了它的对象和目的。
期刊
新形势需要新策略,新课程呈现新特点。作为语文中的阅读教学,在新时期、新理念下,也毫不例外地对自身实施提出了新的要求。针对阅读教学的现状,结合本人的点滴体会,我粗浅地谈一谈在阅读教学过程中应处理好哪几种关系:    一、要处理好教学和阅读    在阅读教学中,阅读是基础、是关键,教学是辅助、是手段。离开多种形式、活泼有效地阅读行为,再精彩、深刻地教学方式也不会产生理想的学习效果。忽视了阅读的教学课程
期刊
中学生作文创新,绝不等同于科学上的创造,不是要求中学生写出“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内容,而是要求他们写真情、说实话、有个性,避免假大空、胡编乱造、千篇一律、千人一面,语言运用上也不是要求他们另造新句新词,而是要求他们作文中的语句通畅、清新、朴实,有个性、有文采、有表现力。近年来,特别是现行考试制度下,语文教学愈来愈走向“科学主义”,忽视语文本身的多元性、丰富性、复杂性及浓烈的主观主义色彩与个人独创
期刊
近几年来,我就围绕如何提高语文活动课的质量这一问题进行了一些实践和探索,发现在活动课程中运用交往原则对学生的“学力的形成”和“个性特长的发展”具有重要作用,所以我从理论认识、实践探索、功能作用三方面来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交往原则在活动课中运用的理论认识    活动课的本质就是“在做中学,在实践中认识”,这里的“做”和“实践”是指具体的教与学的活动。在活动课的教学活动中,师生普遍处于自身与他
期刊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让学生学会学习是我们每位教师面临的问题。那么如何让学生学会呢?笔者认为应该从以下几点做起。    一、培养良好的习惯    叶圣陶老先生说:“什么是教育?简单一句话,就是要养成良好的习惯。”良好的学习习惯对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全面提高素质有重要作用。    1、要让学生养成用工具书的习惯  语文学习离不开工具书。为了帮助学生养成查字典的习惯,我从一年级学完拼音以后就开始锻炼一部分
期刊
在教改的大背景下,在实施新课标的今天,语文教学中的文言文教学如何接通文言文与时代的源头活水,架设文言文与学生生活的立交桥,构建开放而有活力的教学平台,让学生在浓厚兴趣与欲望下积累、整理、思考、探究,显得尤为重要。笔者为了改变传统文言文教学“高投入、低产出”的局面,根据学生的需求,从文言文教学的理论指导,活动化文言文课堂的共性、注意点、形式、途径等方面进行了文言文课堂教学活动化的探索。    理论篇
期刊
一、为什么要开设语文阅读课    1、开设语文阅读课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  语文教学的目的是:提高学生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在《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的指引下,近年来,随着课改的不断深入,语文课的教学效果得到了一定的改善。但是,要满足真正提高学生的语文素质,仅靠教科书或老师给提供的几篇课外阅读就会被历史所淘汰。因此要增加阅读量,要开设语文阅读课。    2、开设语文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