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通过搜集整理自2008至今十年间有关大型体育赛事中大学生志愿者志愿服务相关文献,重点研究讨论志愿者志愿服务的心理动机,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取其精华,继承创新,进一步论述了在国内大型体育赛事中大学生志愿者志愿服务过程中的心理影响,旨在为今后大型体育赛事的志愿者招募、选拔以及培训提供相应的理论基础和参考。
关键词:体育赛事;大学生志愿者;心理动机;研究综述
随着各项大型体育赛事落户国内城市并且成功举办,例如2019年第七届世界军人运动会在湖北武汉圆满落幕,已成功申办的2022 年北京——张家口冬季奥运会,进入倒计时的2021年第十四届全国运动会等等。每一项大型体育赛事的成功举办都离不开大学生志愿者这个群体的参与和志愿服务,体育志愿者成为重大体育赛事的重要组成部分。
近年来,关于大型体育赛事中志愿者志愿服务的学术探究不断增多,研究内容和方向也更加精细,但对于大学生志愿者在服务过程中的心理动机与激励机制是如何变化以及影响的研究却并不充分。透过志愿者来评价一项大型体育赛事举办的成功与否,这使得赛事主办方在对志愿者的招募、选拔以及培训显得格外重要。笔者搜集整理自2008年至今,这十二年间我国举办的大型体育赛事大学生志愿者志愿服务相关文献30余篇,研究了前人在志愿者志愿服务过程中的心理动机,以及在志愿者团队管理中被广泛应用的激励机制。
一、相关概念
笔者在查找相关文献时,发现前人对“大型体育赛事”进行定义时侧重点不同,如唐晓彤和杨炯的《大型体育赛事的相关经济效益问题研究》一文中,对大型体育赛事定义时侧重于赛事的包含地域范围及国际影响力[1];吴惠明和陈锡的《对当今国际性重大体育赛的价值认识及其发展趋势的研究》侧重于大赛的竞技水平[2]。依据前人的研究定义,同时结合当前国内社会对大型体育赛事的认知,本文对“大型体育赛事”的界定,是指在中国由一个权威体育机构组织主办的某个地区、城市承办的正规比赛,包括亚运会、全运会、各国际单项体育联合会单项或综合的体育赛事[3]。
“大型体育赛事的志愿服务水平已成为衡量一个城市乃至一个国家文明程度、社会风尚的指标和影响赛事运作成功与否的一个关键环节[4]。”而志愿者是体育赛事志愿服务的实施者,据《2015年度大学生公益现状调查报告》[5]显示,大学生中志愿者人数达八成,这两年更是稳中有进。大学生志愿服务意识和参与度不断提升,已成为志愿服务的重要群体之一。对于“志愿者”这一名词含义的描述在以往的研究中各有不同,在本文中志愿服务行为所设置的场景为“大型体育赛事”,因此在这里的志愿者特指的是在大型体育赛事期间为比赛提供自己的时间和技能的志愿者,为体育赛事的顺利举办提供服务[6]。
二、志愿者的心理动机相关研究
动机(motivation)是指激发和维持有机体的行动,导向某一目标的心理倾向和驱力。这个概念是建立在多种动机理论的基础上形成的。动机理论是指心理学家对动机一概念所作的理论性与系统的解释,用以解释行为动机的本质及其产生机制[7]。关于志愿者的心理动机或者说志愿动机的研究,在2008年之后才逐渐开始并进行深入细致研究的。北京奥运会的成功举办,对于志愿服务工作起到了很大的推动作用,社会大众对志愿服务的意识变得清晰,参与度也有所提升,同时国内学者对志愿者群体中大学生志愿者的关注和研究逐渐增多。
笔者通过整理近十年来体育赛事志愿相关研究,重点查找志愿者志愿行为的心理动机,总结得出志愿者的志愿动机大致可分为以下五类:①理想型动机。例如来自奥林匹克精神的感召,“能在志愿过程中帮助别人,感到很开心”等;②回报型动机。大型体育赛事的举办对主办城市(地区)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甚至会代表一个国家和民族的精神面貌。作为大赛志愿者的会着眼于对民族、国家、社会的贡献。例如“我觉得这是显示中国城市魅力和人文精神的重要时刻,我能够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很满足”等;③学习型动机。为了个人的提升与发展,包括“可以提高自身的綜合能力”“可以积累实践经验,为未来的工作做好准备”等;④交往型动机。进行人际交往和社会资本的积累,例如“在志愿者服务中能结交很多朋友,扩大交往圈子”等;⑤盲目型动机。参与志愿服务的动机几乎都来源于外部,更多的是受外部环境或他人影响,主观意念不强烈,这类动机带有较大的随意性和投机性。
根据李欢[3]的《国内大型体育赛事大学生体育志愿者服务研究》一文中的数据分析结果显示,志愿(服务)动机对体育志愿者持续服务此次赛事意向的影响最大,根据研究的结果可以认为大学生体育志愿者的服务行为,起主导作用的是大学生体育志愿者自身的内部动机,如自我理想实现的价值感,为了回馈社会或者提高自身综合素质。
三、志愿者团队的激励机制相关研究
根据相关的文献研究,在体育赛事中对志愿者的激励方式主要包括物质和精神激励两个方面,物质激励主要有前期给志愿者集中发放与大赛相关的帽子和衣物,可以使志愿者们通过身上的物品实实在在地感受到自己正参与其中,有了主人翁的意识投入到志愿行为中;另一方面就是在赛事举办过程中,为志愿者提供每日三餐和部分住宿,同时有些大赛还会给志愿者发放少量的补助。精神方面的激励包括在志愿服务过程中,能够使参与其中志愿者收获成长,培养使命担当和责任感,增强团队间的协作能力,个人的表达和服务能力;在志愿服务结束之后,由主办单位出具志愿者服务时长证书,从而获得认同感,按照一定比例评选出优秀志愿者获得荣誉感,这些激励措施能够使志愿者觉得自己被社会大众所关注和认可,进一步激励他们全身心地投入到赛事的志愿服务中。但往往由于赛事主办方在志愿者管理和培训方面的不足,导致一部分志愿者在团体中感受到不公平,而这种态度会迅速在团队中蔓延扩散,进而造成志愿者在服务工作中动力不足,甚至在早期就出现志愿者流失。“志愿者的表现在某定程度上能够反映出此次赛事举办成功与否。”这句对大赛志愿者的评价并不是夸大其词。每一项体育赛事的无论是在组织构建,内部管理和监督机制都相对完善,但如何能够激发每一位志愿者的潜能,这是志愿者团队管理需要重点去思考和研究的地方。
四、总结与建议
通过梳理分析相关研究发现,大学生志愿者的志愿动机多大是为满足其内部动因的需要,但由于大学生志愿者的志愿行为受各方面因素的影响,在服务动机方面表现出的归因特点不尽相同;今年受疫情的影响,众多大型体育赛事延期或推迟进行的现状下,关于体育志愿者的激励机制需要更多样化的、有效的激励措施才能使志愿者能更好地完成志愿服务行为,例如在当前网络时代的大背景下,赛事主办方应利用好微信、微博、抖音短视频等网络新媒体多途径地进行宣传,增强大学生参与志愿者服务的意识和兴趣,从而扩大赛事志愿者的招募范围;政府有关部门适时地出台进一步规范社会(志愿者)组织发展的指导性意见,同时逐步建立起大型体育赛事志愿者的招募、选拔和培养流程体系。
参考文献:
[1]杨炯,唐晓彤.大型体育赛事的相关经济效益问题研究[J].中国体育科技,2006,42(3):16–17.
[2]陈锡尧,吴惠明.对当今国际性重大体育赛事的价值认识及其发展趋势的研究[J].广州体育学院学报,2003,24(4):33–36.
[3]李欢.国内大型体育赛事大学生体育志愿者服务研究[D].西安:西安体育学院,2018,6.
[4]张毅.青年群体:我国志愿者的主力军[N].中国产经新闻,2017–05–04(002).
[5]周游.大型体育赛事志愿者的管理研究[D].湘潭:湘潭大学,2011.
[6]周启迪.奥运会志愿者服务行为和待遇分析——兼论 2008 北京奥运会志愿者行为和待遇[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6,29(6):744–746.
[7]殷小川,田惠芬.大型体育赛事志愿者的动机分析与2008北京奥运会志愿者的管理对策[J].首都体育学院学报,2006,18(1):29–31.
关键词:体育赛事;大学生志愿者;心理动机;研究综述
随着各项大型体育赛事落户国内城市并且成功举办,例如2019年第七届世界军人运动会在湖北武汉圆满落幕,已成功申办的2022 年北京——张家口冬季奥运会,进入倒计时的2021年第十四届全国运动会等等。每一项大型体育赛事的成功举办都离不开大学生志愿者这个群体的参与和志愿服务,体育志愿者成为重大体育赛事的重要组成部分。
近年来,关于大型体育赛事中志愿者志愿服务的学术探究不断增多,研究内容和方向也更加精细,但对于大学生志愿者在服务过程中的心理动机与激励机制是如何变化以及影响的研究却并不充分。透过志愿者来评价一项大型体育赛事举办的成功与否,这使得赛事主办方在对志愿者的招募、选拔以及培训显得格外重要。笔者搜集整理自2008年至今,这十二年间我国举办的大型体育赛事大学生志愿者志愿服务相关文献30余篇,研究了前人在志愿者志愿服务过程中的心理动机,以及在志愿者团队管理中被广泛应用的激励机制。
一、相关概念
笔者在查找相关文献时,发现前人对“大型体育赛事”进行定义时侧重点不同,如唐晓彤和杨炯的《大型体育赛事的相关经济效益问题研究》一文中,对大型体育赛事定义时侧重于赛事的包含地域范围及国际影响力[1];吴惠明和陈锡的《对当今国际性重大体育赛的价值认识及其发展趋势的研究》侧重于大赛的竞技水平[2]。依据前人的研究定义,同时结合当前国内社会对大型体育赛事的认知,本文对“大型体育赛事”的界定,是指在中国由一个权威体育机构组织主办的某个地区、城市承办的正规比赛,包括亚运会、全运会、各国际单项体育联合会单项或综合的体育赛事[3]。
“大型体育赛事的志愿服务水平已成为衡量一个城市乃至一个国家文明程度、社会风尚的指标和影响赛事运作成功与否的一个关键环节[4]。”而志愿者是体育赛事志愿服务的实施者,据《2015年度大学生公益现状调查报告》[5]显示,大学生中志愿者人数达八成,这两年更是稳中有进。大学生志愿服务意识和参与度不断提升,已成为志愿服务的重要群体之一。对于“志愿者”这一名词含义的描述在以往的研究中各有不同,在本文中志愿服务行为所设置的场景为“大型体育赛事”,因此在这里的志愿者特指的是在大型体育赛事期间为比赛提供自己的时间和技能的志愿者,为体育赛事的顺利举办提供服务[6]。
二、志愿者的心理动机相关研究
动机(motivation)是指激发和维持有机体的行动,导向某一目标的心理倾向和驱力。这个概念是建立在多种动机理论的基础上形成的。动机理论是指心理学家对动机一概念所作的理论性与系统的解释,用以解释行为动机的本质及其产生机制[7]。关于志愿者的心理动机或者说志愿动机的研究,在2008年之后才逐渐开始并进行深入细致研究的。北京奥运会的成功举办,对于志愿服务工作起到了很大的推动作用,社会大众对志愿服务的意识变得清晰,参与度也有所提升,同时国内学者对志愿者群体中大学生志愿者的关注和研究逐渐增多。
笔者通过整理近十年来体育赛事志愿相关研究,重点查找志愿者志愿行为的心理动机,总结得出志愿者的志愿动机大致可分为以下五类:①理想型动机。例如来自奥林匹克精神的感召,“能在志愿过程中帮助别人,感到很开心”等;②回报型动机。大型体育赛事的举办对主办城市(地区)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甚至会代表一个国家和民族的精神面貌。作为大赛志愿者的会着眼于对民族、国家、社会的贡献。例如“我觉得这是显示中国城市魅力和人文精神的重要时刻,我能够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很满足”等;③学习型动机。为了个人的提升与发展,包括“可以提高自身的綜合能力”“可以积累实践经验,为未来的工作做好准备”等;④交往型动机。进行人际交往和社会资本的积累,例如“在志愿者服务中能结交很多朋友,扩大交往圈子”等;⑤盲目型动机。参与志愿服务的动机几乎都来源于外部,更多的是受外部环境或他人影响,主观意念不强烈,这类动机带有较大的随意性和投机性。
根据李欢[3]的《国内大型体育赛事大学生体育志愿者服务研究》一文中的数据分析结果显示,志愿(服务)动机对体育志愿者持续服务此次赛事意向的影响最大,根据研究的结果可以认为大学生体育志愿者的服务行为,起主导作用的是大学生体育志愿者自身的内部动机,如自我理想实现的价值感,为了回馈社会或者提高自身综合素质。
三、志愿者团队的激励机制相关研究
根据相关的文献研究,在体育赛事中对志愿者的激励方式主要包括物质和精神激励两个方面,物质激励主要有前期给志愿者集中发放与大赛相关的帽子和衣物,可以使志愿者们通过身上的物品实实在在地感受到自己正参与其中,有了主人翁的意识投入到志愿行为中;另一方面就是在赛事举办过程中,为志愿者提供每日三餐和部分住宿,同时有些大赛还会给志愿者发放少量的补助。精神方面的激励包括在志愿服务过程中,能够使参与其中志愿者收获成长,培养使命担当和责任感,增强团队间的协作能力,个人的表达和服务能力;在志愿服务结束之后,由主办单位出具志愿者服务时长证书,从而获得认同感,按照一定比例评选出优秀志愿者获得荣誉感,这些激励措施能够使志愿者觉得自己被社会大众所关注和认可,进一步激励他们全身心地投入到赛事的志愿服务中。但往往由于赛事主办方在志愿者管理和培训方面的不足,导致一部分志愿者在团体中感受到不公平,而这种态度会迅速在团队中蔓延扩散,进而造成志愿者在服务工作中动力不足,甚至在早期就出现志愿者流失。“志愿者的表现在某定程度上能够反映出此次赛事举办成功与否。”这句对大赛志愿者的评价并不是夸大其词。每一项体育赛事的无论是在组织构建,内部管理和监督机制都相对完善,但如何能够激发每一位志愿者的潜能,这是志愿者团队管理需要重点去思考和研究的地方。
四、总结与建议
通过梳理分析相关研究发现,大学生志愿者的志愿动机多大是为满足其内部动因的需要,但由于大学生志愿者的志愿行为受各方面因素的影响,在服务动机方面表现出的归因特点不尽相同;今年受疫情的影响,众多大型体育赛事延期或推迟进行的现状下,关于体育志愿者的激励机制需要更多样化的、有效的激励措施才能使志愿者能更好地完成志愿服务行为,例如在当前网络时代的大背景下,赛事主办方应利用好微信、微博、抖音短视频等网络新媒体多途径地进行宣传,增强大学生参与志愿者服务的意识和兴趣,从而扩大赛事志愿者的招募范围;政府有关部门适时地出台进一步规范社会(志愿者)组织发展的指导性意见,同时逐步建立起大型体育赛事志愿者的招募、选拔和培养流程体系。
参考文献:
[1]杨炯,唐晓彤.大型体育赛事的相关经济效益问题研究[J].中国体育科技,2006,42(3):16–17.
[2]陈锡尧,吴惠明.对当今国际性重大体育赛事的价值认识及其发展趋势的研究[J].广州体育学院学报,2003,24(4):33–36.
[3]李欢.国内大型体育赛事大学生体育志愿者服务研究[D].西安:西安体育学院,2018,6.
[4]张毅.青年群体:我国志愿者的主力军[N].中国产经新闻,2017–05–04(002).
[5]周游.大型体育赛事志愿者的管理研究[D].湘潭:湘潭大学,2011.
[6]周启迪.奥运会志愿者服务行为和待遇分析——兼论 2008 北京奥运会志愿者行为和待遇[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6,29(6):744–746.
[7]殷小川,田惠芬.大型体育赛事志愿者的动机分析与2008北京奥运会志愿者的管理对策[J].首都体育学院学报,2006,18(1):29–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