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游上《万里桥边的爱情迷雾》写道:“陶毂《清异录》说:薛涛见元稹手持笔和砚,信手写下《四友赞》……” 其实著《清异录》者当为“陶毂”。史料记载,陶毂字秀实,强记隽弘,博通经史;入宋,历任礼、刑、户部尚书。 《论语》朱熹注:“毂之始生日苗,吐华日秀,成毂曰实。”古人讲究名与字的意义关联。因此陶毂因名“毂”而得字为“秀实”。若名为“毂”,则其字必将与“车”关联(如苏轼字子瞻,苏辙字子由),而不会字“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游上《万里桥边的爱情迷雾》写道:“陶毂《清异录》说:薛涛见元稹手持笔和砚,信手写下《四友赞》……”
其实著《清异录》者当为“陶毂”。史料记载,陶毂字秀实,强记隽弘,博通经史;入宋,历任礼、刑、户部尚书。
《论语》朱熹注:“毂之始生日苗,吐华日秀,成毂曰实。”古人讲究名与字的意义关联。因此陶毂因名“毂”而得字为“秀实”。若名为“毂”,则其字必将与“车”关联(如苏轼字子瞻,苏辙字子由),而不会字“秀实”。
其他文献
摘要:美国的中国哲学研究目前正处于一个危机与机遇并存的“有趣的时代”。在过去十年甚至更长一段时间里,美国的中国哲学研究似乎深陷难以摆脱的泥潭,问题主要在于我们对哲学研究内容的认识,即时哲学的“核心”与“边缘”的划分。与中国哲学研究在美国哲学院系受到冷遇成为鲜明对比的是,中国哲学在如宗教学系、历史系、东亚学系等其他院系方兴未艾,这意味着我们的中国哲学研究失去了哲学家们解读文本及观点的独特哲学方法与工
摘要:司马相如离开长安赴梁孝王“梁园文学”集团学习辞赋,有两个原因:一个是梁孝王具有继承皇位的可能性,另一个是“梁园文学”具有上层贵族喜爱的“神仙不死”思想。这是“皇权”与“不死”对汉初辞赋写作影响的结果。后来“梁园文学”等地方辞赋与汉武帝的宫廷辞赋相结合,产生了文学史上真正意义的“汉赋”。“皇权”与“不死”就成为司马相如以及其他赋家早期书写汉赋的两大主题。“梁园文学”在汉赋生成过程中具有不可忽视
摘要:公私德之辨的背后,不是已成定局的“古今之变”,而是中国古代和西方现代各自政治体制不同的“中西之争”。中西之争在规则(政治秩序)与执行规则之能力(德性)的双重张力中展开。这首先体现为对规则执行者是否应当具有道德之善的不同态度:中国古代的礼乐政刑秩序源自天道性理之善、具有先验性,由性理而孝悌修身则有性德,即可执行礼乐政刑秩序而治国平天下,由此公私一德、家国一体;西方现代的法律法规源自理性自由平等
个人的解放和兴起是新文化运动期间的重要现象,与五四运动的广义和狭义相关。所谓广义,基本指新文化运动,而狭义则是名副其实的五四学生运动。两者在倾向上有不小的差别,连基本口号都不一样。个人解放主要是新文化运动所侧重,针对着时人心目中群体的束缚。而以政治为目标的学生运动,正代表着群体性的国家和社会的兴起。这中间存在着明显的紧张和冲突,需要进一步的探索和认识。关于五四期间的个人,相关研究已经不少,最近就有
编者按:伴随着“改革开放”的社会转型,近四十年来的中国古代史研究经历了学科的重建、论域的扩展、方法的更新、议题的转化,取得了前所未有的辉煌成就和日漸扩大的社会影响。四十年来,古代史研究以断代史的形式展开,几乎在每一个知识点上都获得了新的认识,但这些进展似乎又未形成新的整体性认识,甚至给人以“碎片化”的印象。站在历史新的节点上,如何评估近四十年中国古代史断代研究的总成绩?成为研究者必须直面的问题。有
安宁河发源于四川冕宁菩萨岗南,南流经西昌、德昌、米易,在米易以南汇入雅砻江,其地下断裂延伸至云南北部一些地区。安宁河断裂带所涉地上面积10多万平方公里,人口500万左右,以彝族居多。这片地区古称巂州(唐代治所先在今西昌市东,后移今冕宁县南),在历史上经常发生震级不等的大小地震,造成重大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今仅摘数次有文字记载的大地震,供今人参考,对这个广袤地区的经济开发或有点滴鉴戒和启迪。 一
巴蜀地区曾发现大量的属于战国时期的青铜器,器上多有这样一类纹饰:一个桃形带尾符号,旁边一只人的手掌(图一)。此前学界多称“心手纹”。它们有的在器物上单独出现,有的与其它图腾,如斗、蛇、神共出。古代大凡在一个地区中稳定、重复出现在重要器物上的图纹,多属当地族人信仰、供奉的图腾。这一符号也应该是图腾之一。那么,它是一种什么符号呢? 冯广宏先生曾在《巴蜀文字的期待》一文中,总结了学界对此纹的几种看
摘要:儒家伦理思想是一种美德伦理学,尽管在很多方面不同于亚里士多德的美德伦理学,而现代以来对公德与私德的区分必然导致公德压倒乃至摧毁私德的局面,这正是现代社会在美德问题上面临的普遍困境所在。公德与私德的问题,实际上就是古今之争在伦理学上的直接反映。顺着陈来的思路,对现代社会公德压倒私德的批判还有进一步推进的不小余地,既然公德概念的提出和提倡是为现代社会张目,那么,公德与私德的关系就不可能只是一个失
《山海经·中山经》“中次七经”载:“又东二百里,日姑嫍之山。帝女死焉,其名曰女尸,化为薯草……”《中山经》“中次七经”有16座山,山问之水多入伊水、洛水,其地理位置当在河南西部,其中的“姑嫍之山”也应在河南西部,它与长江边的巫山南北相距约280公里。《山海经》里姑嫍之山的帝女(名“女尸”)死后化为蓞草,嗣后,逐渐演变成巫山的瑶姬神女故事,真有点南辕北辙的味道。 《史记·五帝本纪》载:“轩辕氏之时
中国人说起中国来往往就是“地大物博,人口众多”。说起中国的文化来就是“上下五千年,纵横八万里”。这话是对的,但怎么个“地大物博,人口众多”,怎么个“上下五千年,纵横八万里”,能说上来的人就不多了。这固然是因为人会短于自知,而更重要的原因恐怕还在于“中国文化”这个对象的博大和精深。 我们不妨换个说法,来谈一下更有讲头的“文化中国”。唐诗专家闻一多先生就曾反其道而形之,提出了“诗唐”的概念。他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