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海洋经济的繁荣发展凸显海洋科技与人才建设严重的滞后。针对海洋经济和社会发展对海洋专业人才的需求,结合近年来大连海洋大学复合型海洋科技人才培养的实践情况,围绕学科专业建设、教学管理、实验室建设、师资队伍建设和学术研究方面对培养创新意识强、综合素质高的人才进行了一些实践和探索,为海洋类高校的未来发展提供一定借鉴和参考。
关键词:海洋类高校;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
作者简介:杨松(1977-),男,辽宁辽阳人,大连海洋大学教育技术与计算中心,副教授;李莉(1972-),女,辽宁锦州人,大连海洋大学理学院,讲师。(辽宁 大连 116023)
基金项目:本文系2012年度中华农业基金项目(项目编号:NKJ201203004)、辽宁省计算机基础教育学会项目(项目编号:LNAFCE201213)的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3)10-0025-02
一、海洋特色的战略意义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把海洋发展战略作为国家发展的重大决策,表明海洋经济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扮演着日趋重要的角色。开发利用海洋资源属于知识密集型、技术密集型的课题,其完全依赖于海洋高新技术的研发和复合型人才的培养。目前,全球陆地资源面临枯竭,但海洋资源丰富;我国的海洋开发程度和水平较低,严重滞后于发达国家;新产业对海洋高新技术及人才的需求量日益增加,这些现状要求把培养海洋类专业人才作为一项紧迫的战略任务。为此,国内各海洋类高校要肩负起培养高层次海洋科技人才、推进海洋科技创新、服务海洋资源开发利用的历史使命,要充分发挥其在人才培养中的基础作用,建立和健全复合型人才的培养体系,为实现“科技兴海”提供必要的科技和人才保障。[1]
大连海洋大学是我国北方地区唯一一所以海洋和水产学科为特色、“农、工、理、管、文、法、经”等学科协调发展的地方性多学科高等院校。进入21世纪后,学校在规模、教学条件等方面得到一些发展,但由于观念、资金和师资等方面的原因,学校的总体办学实力与综合性大学相比仍存在较大差距。要想在激烈的高校竞争中获得一席之地,要想在人才培养中脱颖而出,必须以鲜明的时代特色求生存促发展,这也是地方性海洋高校发展壮大的一条必然出路。
近年来,大连海洋大学明确以“海洋”为核心的发展战略,提出以“海洋”为特色的人才培养模式、课程体系设置及教学措施等相关建议,把培养具有海洋专业知识、综合素质的复合型人才作为培养目标,以满足社会对海洋类专业人才的迫切需求。本文在借鉴国内外诸多高校人才培养模式的基础上,结合大连海洋大学目前的改革情况谈谈对地方性海洋高校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的几点思考。
二、学科专业建设
1.建设思路及总体目标
高校的学科专业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必须在高校目标定位的框架下进行。[2]大连海洋大学未来发展的定位是“海洋特色”,在学科专业建设上制定了“控制规模,适度发展,注重内涵,严抓质量”的发展思路,紧密围绕海洋开发和利用的需要,调整优化各专业布局,适度增设一些与海洋发展前景相关的新专业,以形成数量适宜、结构合理、优势互补、交叉渗透的多学科专业体系。并计划在国家“十二五”规划实施期间将学校专业建设的重心转移到内涵建设,努力提高现有重点学科、重点(特色)基地建设水平,逐步形成了“农、工、理、管、文、法、经”和谐发展的人才培养体系。目前,学校有省部级重点学科4个、国家级特色专业3个、省级本科特色(示范)专业4个、本科专业达到47个,学科建设保持着持续、良性的发展势头。
2.培养方案的制订
人才培养方案是一所学校的教育思想和教育理念的集中体现,是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出发点和落脚点。[3]大连海洋大学在专业培养方案的制订上紧密围绕着专业学科的基本问题和发展主线,注重基础理论知识和基本技能的传授,注重学科内在发展规律及与海洋学科间的关联,注重科技创新思想和综合应用能力的培养。同时,培养方案还要兼顾鲜明的时代特色,每隔两年时间要进行调整,保证其满足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
3.课程群建设
以往的专业课程体系建设比较简单,即设置若干门主干课,再围绕它们扩展体系建设。这种做法的弊端是:较少考虑课程间的关联性,造成有很多课程内容重复,浪费宝贵的教学资源;课程的教学处于封闭状态,学生无法建立课程体系间的联系;缺乏对课程体系的系统规划,严重影响学科建设的发展。为此,近年来大连海洋大学采取建立课程群的方式,有效解决课程设置与学科建设的问题。课程群是为了完善同一施教对象的认知结构,将专业培养方案中若干门在知识、方法和问题方面有逻辑联系的课程加以整合的课程体系。[4]课程体系的建设原则为:把建设重点从单一课程转到课程群,把追求单课内容严谨完整的局部优化转为追求课程群的全局优化,有针对性地将一个专业内单一的教学活动组合成不同的模块,并围绕教学目标设置教学内容、授课时数、授课形式及考核方式,优化教学内容体系,突出专业性、知识点的合理选取,坚持理论和实际相结合,强调学生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为适应海洋类人才培养的需要,发挥大连海洋大学海洋技术特色,尽量将非海洋类学科专业与海洋应用领域相结合。为此,学校专门组建了很多海洋应用类课程群,例如海洋遥感观测、海洋信息技术科学、海洋生态科学、港口航道与近海工程、海洋环境治理、海洋水产食品等课程群,内容涵盖海洋生命科学、海洋资源开发利用、海洋环境和气候、海洋经济与文化等各个方面。通过课程群的建设努力把大连海洋大学建设成为面向21世纪的海洋科技人才的培养摇篮。
三、教学管理
教学管理是高校各项管理的核心。随着教学计划的调整、课程体系的优化,教学管理也必须创新,促进管理效率的提高。大连海洋大学实行课程群负责人管理制度,负责人要求具有高级职称和丰富的教学经验,能指导教学计划、教学大纲的制订,对教学过程进行有效监控,实现科学化教学管理。学校成立教学质量考核小组,由退休资深老教师组成,定期对中青年教师的教学进行考核,同时,安排学生作为教学信息员及时反馈教师的授课情况。组织教学效果评比,授课效果不佳的教师按教育部和学校的有关规定停止授课限期整改,合格后才能继续上岗。学校的各学院都成立学术质量评价小组,由学术骨干组成,负责课程设计、生产实习及毕业设计等大型学术实践活动的监控任务,按照学校制定的规范严格管理。 四、实验室建设
高校实验室为复合型人才的培养提供实验场所。为此,高校应该持续建设与完善一批先进、高水平的实验室来满足教学及科研的需求。目前,大连海洋大学建有国家级加工中心1个,农业部重点开放实验室1个,省级重点实验室7个,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4个,省级科技服务中心1个,省高校重点实验室4个。学校逐年加大实验室科研费用的投入比例,购买必要的实验设备和材料,将有限的资金用到实处,发挥实验设备最大的科研效率和经济效益。同时,实验室应尽可能参与社会化服务,[5]为自身发展提供资金支持。此外,学校的实验室建立了完善的使用和管理制度,常年对学生开放,为学生实验、实习提供良好的教学科研环境。
五、高素质师资队伍培养
从教学水平、血缘结构、科研能力、创新意识、团队精神等方面考察教师的综合能力,注重师资队伍的建设和培养。提高师资队伍的整体素质可以通过人才引进和自身培养相结合的方法,学校制订优惠政策吸引国内外的高学历、有深厚科研背景的杰出人才。同时,聘请各专业领域内专家、学者作为兼职教授、客座教授等,积极拓展学校科学研究的领域。定期选拔责任心强、能力突出的青年教师到国内外高校或科研院所进行培训、进修等,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提高其综合业务水平和科研创新能力。通过制订各项科研奖励政策,鼓励中青年教师申请与海洋学科交叉的科研基金课题,积极参与海洋热点问题研究,从而带动其他学科向前发展和教师科研能力的提高。近年大连海洋大学实施“青年英才工程”计划,累计共选出46名优秀青年教师,给予政策倾斜和资金资助,为青年教师的发展提供良好的外部环境。目前,在全校范围内共选拔47名45岁以下的学科带头人,评选出266名硕士生导师,逐步形成一支以学科带头人牵头、以中青年学术骨干为主体、具有稳定的科研方向和可持续创新发展的教学科研梯队。
六、学术研究
学术研究是一所大学存在之根本,学术研究为人才培养提供动力源泉。学术研究能力的培养需要日积月累的过程。大连海洋大学学生从入学伊始,在掌握本专业基础知识、专业理论的同时,对本学科的学术研究形成一定的认识,鼓励使用图书馆和资料室的资源,逐步培养学生的科研兴趣和学术研究能力。定期举办各类科研会议和讲座,让学生了解最新的学术成果和科研动态。学生可以成立科研兴趣小组,对本专业范围内的某些问题开展初步,并且安排学生收集整理科研资料、参与撰写项目申请书和科技短文等。教师在这一过程中应坚持启发诱导的原则,切不可大包大揽又不可放任自流。此外,教师要着重强调外语、数学、计算机对学术研究和人才培养的重要性,有针对性地进行强化学习。教师要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科研价值取向,使学生认识到搞学术研究是提高自身科研训练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有效途径。
七、结束语
随着对海洋开发利用的不断深入,对海洋从业人员的专业知识和技术水平的要求也逐步提高,海洋类高校应肩负起海洋人才培养的重任。海洋类高校首先要确立“海洋”办学理念,以“海洋”特色学科为支撑,带动其他学科的发展,努力做好海洋科技人员的培养和储备,对于促进海洋经济与海洋技术的协调发展、保障我国海洋经济发展战略的顺利进行有着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林年冬.彰显海洋特色:地方海洋高校发展的战略选择[J].海洋开发与管理,2007,(6):149-153.
[2]甘杰,杜环欢.地方高校目标定位与学科专业建设[J].中国电力教育,2009,(137):22-24.
[3]杨德森,赵琳,朱志伟.在研究氛围中培养学生资助创新精神[J].中国大学教育2009,(1):27-28.
[4]陆为群.高师院校课程群建设的原则和策略[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7,(11):110-112.
[5]候亚彬,王立,岳爱玲.深化改革,进一步提高实验室建设与管理水平[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9,(12):197-199.
(责任编辑:王祝萍)
关键词:海洋类高校;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
作者简介:杨松(1977-),男,辽宁辽阳人,大连海洋大学教育技术与计算中心,副教授;李莉(1972-),女,辽宁锦州人,大连海洋大学理学院,讲师。(辽宁 大连 116023)
基金项目:本文系2012年度中华农业基金项目(项目编号:NKJ201203004)、辽宁省计算机基础教育学会项目(项目编号:LNAFCE201213)的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3)10-0025-02
一、海洋特色的战略意义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把海洋发展战略作为国家发展的重大决策,表明海洋经济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扮演着日趋重要的角色。开发利用海洋资源属于知识密集型、技术密集型的课题,其完全依赖于海洋高新技术的研发和复合型人才的培养。目前,全球陆地资源面临枯竭,但海洋资源丰富;我国的海洋开发程度和水平较低,严重滞后于发达国家;新产业对海洋高新技术及人才的需求量日益增加,这些现状要求把培养海洋类专业人才作为一项紧迫的战略任务。为此,国内各海洋类高校要肩负起培养高层次海洋科技人才、推进海洋科技创新、服务海洋资源开发利用的历史使命,要充分发挥其在人才培养中的基础作用,建立和健全复合型人才的培养体系,为实现“科技兴海”提供必要的科技和人才保障。[1]
大连海洋大学是我国北方地区唯一一所以海洋和水产学科为特色、“农、工、理、管、文、法、经”等学科协调发展的地方性多学科高等院校。进入21世纪后,学校在规模、教学条件等方面得到一些发展,但由于观念、资金和师资等方面的原因,学校的总体办学实力与综合性大学相比仍存在较大差距。要想在激烈的高校竞争中获得一席之地,要想在人才培养中脱颖而出,必须以鲜明的时代特色求生存促发展,这也是地方性海洋高校发展壮大的一条必然出路。
近年来,大连海洋大学明确以“海洋”为核心的发展战略,提出以“海洋”为特色的人才培养模式、课程体系设置及教学措施等相关建议,把培养具有海洋专业知识、综合素质的复合型人才作为培养目标,以满足社会对海洋类专业人才的迫切需求。本文在借鉴国内外诸多高校人才培养模式的基础上,结合大连海洋大学目前的改革情况谈谈对地方性海洋高校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的几点思考。
二、学科专业建设
1.建设思路及总体目标
高校的学科专业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必须在高校目标定位的框架下进行。[2]大连海洋大学未来发展的定位是“海洋特色”,在学科专业建设上制定了“控制规模,适度发展,注重内涵,严抓质量”的发展思路,紧密围绕海洋开发和利用的需要,调整优化各专业布局,适度增设一些与海洋发展前景相关的新专业,以形成数量适宜、结构合理、优势互补、交叉渗透的多学科专业体系。并计划在国家“十二五”规划实施期间将学校专业建设的重心转移到内涵建设,努力提高现有重点学科、重点(特色)基地建设水平,逐步形成了“农、工、理、管、文、法、经”和谐发展的人才培养体系。目前,学校有省部级重点学科4个、国家级特色专业3个、省级本科特色(示范)专业4个、本科专业达到47个,学科建设保持着持续、良性的发展势头。
2.培养方案的制订
人才培养方案是一所学校的教育思想和教育理念的集中体现,是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出发点和落脚点。[3]大连海洋大学在专业培养方案的制订上紧密围绕着专业学科的基本问题和发展主线,注重基础理论知识和基本技能的传授,注重学科内在发展规律及与海洋学科间的关联,注重科技创新思想和综合应用能力的培养。同时,培养方案还要兼顾鲜明的时代特色,每隔两年时间要进行调整,保证其满足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
3.课程群建设
以往的专业课程体系建设比较简单,即设置若干门主干课,再围绕它们扩展体系建设。这种做法的弊端是:较少考虑课程间的关联性,造成有很多课程内容重复,浪费宝贵的教学资源;课程的教学处于封闭状态,学生无法建立课程体系间的联系;缺乏对课程体系的系统规划,严重影响学科建设的发展。为此,近年来大连海洋大学采取建立课程群的方式,有效解决课程设置与学科建设的问题。课程群是为了完善同一施教对象的认知结构,将专业培养方案中若干门在知识、方法和问题方面有逻辑联系的课程加以整合的课程体系。[4]课程体系的建设原则为:把建设重点从单一课程转到课程群,把追求单课内容严谨完整的局部优化转为追求课程群的全局优化,有针对性地将一个专业内单一的教学活动组合成不同的模块,并围绕教学目标设置教学内容、授课时数、授课形式及考核方式,优化教学内容体系,突出专业性、知识点的合理选取,坚持理论和实际相结合,强调学生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为适应海洋类人才培养的需要,发挥大连海洋大学海洋技术特色,尽量将非海洋类学科专业与海洋应用领域相结合。为此,学校专门组建了很多海洋应用类课程群,例如海洋遥感观测、海洋信息技术科学、海洋生态科学、港口航道与近海工程、海洋环境治理、海洋水产食品等课程群,内容涵盖海洋生命科学、海洋资源开发利用、海洋环境和气候、海洋经济与文化等各个方面。通过课程群的建设努力把大连海洋大学建设成为面向21世纪的海洋科技人才的培养摇篮。
三、教学管理
教学管理是高校各项管理的核心。随着教学计划的调整、课程体系的优化,教学管理也必须创新,促进管理效率的提高。大连海洋大学实行课程群负责人管理制度,负责人要求具有高级职称和丰富的教学经验,能指导教学计划、教学大纲的制订,对教学过程进行有效监控,实现科学化教学管理。学校成立教学质量考核小组,由退休资深老教师组成,定期对中青年教师的教学进行考核,同时,安排学生作为教学信息员及时反馈教师的授课情况。组织教学效果评比,授课效果不佳的教师按教育部和学校的有关规定停止授课限期整改,合格后才能继续上岗。学校的各学院都成立学术质量评价小组,由学术骨干组成,负责课程设计、生产实习及毕业设计等大型学术实践活动的监控任务,按照学校制定的规范严格管理。 四、实验室建设
高校实验室为复合型人才的培养提供实验场所。为此,高校应该持续建设与完善一批先进、高水平的实验室来满足教学及科研的需求。目前,大连海洋大学建有国家级加工中心1个,农业部重点开放实验室1个,省级重点实验室7个,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4个,省级科技服务中心1个,省高校重点实验室4个。学校逐年加大实验室科研费用的投入比例,购买必要的实验设备和材料,将有限的资金用到实处,发挥实验设备最大的科研效率和经济效益。同时,实验室应尽可能参与社会化服务,[5]为自身发展提供资金支持。此外,学校的实验室建立了完善的使用和管理制度,常年对学生开放,为学生实验、实习提供良好的教学科研环境。
五、高素质师资队伍培养
从教学水平、血缘结构、科研能力、创新意识、团队精神等方面考察教师的综合能力,注重师资队伍的建设和培养。提高师资队伍的整体素质可以通过人才引进和自身培养相结合的方法,学校制订优惠政策吸引国内外的高学历、有深厚科研背景的杰出人才。同时,聘请各专业领域内专家、学者作为兼职教授、客座教授等,积极拓展学校科学研究的领域。定期选拔责任心强、能力突出的青年教师到国内外高校或科研院所进行培训、进修等,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提高其综合业务水平和科研创新能力。通过制订各项科研奖励政策,鼓励中青年教师申请与海洋学科交叉的科研基金课题,积极参与海洋热点问题研究,从而带动其他学科向前发展和教师科研能力的提高。近年大连海洋大学实施“青年英才工程”计划,累计共选出46名优秀青年教师,给予政策倾斜和资金资助,为青年教师的发展提供良好的外部环境。目前,在全校范围内共选拔47名45岁以下的学科带头人,评选出266名硕士生导师,逐步形成一支以学科带头人牵头、以中青年学术骨干为主体、具有稳定的科研方向和可持续创新发展的教学科研梯队。
六、学术研究
学术研究是一所大学存在之根本,学术研究为人才培养提供动力源泉。学术研究能力的培养需要日积月累的过程。大连海洋大学学生从入学伊始,在掌握本专业基础知识、专业理论的同时,对本学科的学术研究形成一定的认识,鼓励使用图书馆和资料室的资源,逐步培养学生的科研兴趣和学术研究能力。定期举办各类科研会议和讲座,让学生了解最新的学术成果和科研动态。学生可以成立科研兴趣小组,对本专业范围内的某些问题开展初步,并且安排学生收集整理科研资料、参与撰写项目申请书和科技短文等。教师在这一过程中应坚持启发诱导的原则,切不可大包大揽又不可放任自流。此外,教师要着重强调外语、数学、计算机对学术研究和人才培养的重要性,有针对性地进行强化学习。教师要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科研价值取向,使学生认识到搞学术研究是提高自身科研训练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有效途径。
七、结束语
随着对海洋开发利用的不断深入,对海洋从业人员的专业知识和技术水平的要求也逐步提高,海洋类高校应肩负起海洋人才培养的重任。海洋类高校首先要确立“海洋”办学理念,以“海洋”特色学科为支撑,带动其他学科的发展,努力做好海洋科技人员的培养和储备,对于促进海洋经济与海洋技术的协调发展、保障我国海洋经济发展战略的顺利进行有着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林年冬.彰显海洋特色:地方海洋高校发展的战略选择[J].海洋开发与管理,2007,(6):149-153.
[2]甘杰,杜环欢.地方高校目标定位与学科专业建设[J].中国电力教育,2009,(137):22-24.
[3]杨德森,赵琳,朱志伟.在研究氛围中培养学生资助创新精神[J].中国大学教育2009,(1):27-28.
[4]陆为群.高师院校课程群建设的原则和策略[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7,(11):110-112.
[5]候亚彬,王立,岳爱玲.深化改革,进一步提高实验室建设与管理水平[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9,(12):197-199.
(责任编辑:王祝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