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春来桃花水,中有桃花鱼;浅白深红画不如,是花是鱼两不知;花开正值游鱼嬉,鱼戏转疑花影移;渔人不敢下钓丝,怕逐春风上旧枝。——清·杨裕仁《桃花鱼歌》
桃花水母(也称桃花流水母,它们多在早春桃花盛开时节出现,有的为粉红色,状若漂浮在水面的桃花花瓣)产于淡水中,每到桃花怒放时,它们就结伴而出。它们有粉红色的生殖腺、透明的伞顶,缓缓地一张一缩,悠悠然漂荡上下,有如落水桃花。我国对桃花水母的发现与认识,至少有400多年的历史。明万历三十七年(公元1609年)版《归州志》中就有“桃花鱼”的记载,这是世界上有关桃花水母最早的记录;1826年,《忠州直隶州志》记载:“桃花鱼淡墨色,形如桃花,桃花开放时,出皇华城折尾滩积水中。”清道光十九年(公元1839年)版《归州志》记载更详:“桃花鱼出叱溪河,桃花开时始见,有红白二种,花落后即无。”桃花水母在自然环境中,“现于社日前后,桃花开时,始逐队而出,入夏日即化去”。
动物界的“活化石”
桃花水母的出现比恐龙还早,可追溯到6.5亿年前的前寒武纪时期。桃花水母以自己独特的生命形成记录着地球生命的发展历程,其特有的基因对现代基因工程的研究具有重要价值,同时也为研究和了解物种的遗传、进化提供了条件,是名副其实的“活化石”。
不过,桃花水母的科学记录却被外国人首次完成。1880年英国人兰科斯特根据索沃比在伦敦一公园的人工水池采到的标本,首次定名桃花水母属,并将采到的标本命名为索氏桃花水母。1907年,日本人川井正方在我国湖北宜昌附近的长江沿岸采得淡水水母标本,由日本学者丘浅次郎研究,1922年定名为宜昌桃花水母,它被认为是我国淡水水母的首次科学记录。
自1907年以来,我国很多省市都发现桃花水母的分布,但是大多数仅出现一次或连续存在的年份不长,大约有6种自首次记载后,未再发现。2003年7月,在北京昌平虎峪自然风景区内的虎峪水库发现大量桃花水母,引起了舆论的轰动。据专家考证,虎峪水库发现的桃花水母是目前已知中国分布最北的种群。
湖北秭归的桃花水母是我国记录最早的,秭归县也是桃花水母出现最频繁的地方。秭归的桃花水母共有3种,包括中华桃花水母、秭归桃花水母和短手桃花水母。2003年6月,三峡水库蓄水,水位高达175米,秭归桃花水母的产地被淹没,生存环境遭到破坏,人们一直担心这三个稀有物种极有可能灭绝。不过,2004年4月,湖北秭归桃花水母的重现让所有人松了一口气。成千上万只桃花水母出现在秭归县九畹溪风景区的“青钟地缝”内。此处是三峡蓄水后形成的一段天然河汉,长约800米,平均宽度约1.5米,其上游约16千米处是蓄水前桃花水母栖息地——秭归县归州镇鸭子潭。该河汉两岸悬崖绝壁,地理环境相对封闭,峡谷内气候水质及水中微生物等自然条件都较适宜桃花水母生长,尤其是两岸许多石壁适合桃花水母产卵繁殖,故大量桃花水母迁徙至这里定居。
行踪“神秘”
桃花水母多生活在与河流隔绝的小水潭、小沟渠、人工水池中或水库里,特别容易出现在采石坑或采沙坑,偶尔也出现在大型河流系统和天然的湖泊中。从1880年命名第一种桃花水母至今,人类对它的研究基本上停留于描述外形、分类及描述生存环境方面,其主要原因是这类动物的“行踪”实在难以琢磨。桃花水母在一个地方出现和存在的时间一般都很短,而且在同一水体中很少年年出现,有的地方几十年仅出现一次,要采集到它并不那么容易。
在桃花水母分布的水体中,有些地方常年可见桃花水母,而更多的地方则常常在某年某个季节满目皆是,然而“昙花一现”(大多只能维持2个月左右)之后,它便会“隐身匿影”,直至多年后才可能再次出现(不一定还是原来的那个种群),或者是此处水体中以前从未有过分布记录,而今突然大量出现(来源不清);或者是它曾经在某水体中大量出现,但此后再也不见(去向不明)。
日本的伊势桃花水母(日本学者ka等人命名了1921年在日本中部的一口古井里采到的桃花水母标本)被发现后,仅仅采到一次标本,再也不知所踪。据统计,桃花水母具有水螅型体(在世代交替中占据较长时间,固着或附着生活,身体相对较小)和水母型体(世代交替中出现的时间较短,漂浮生活,身体相对较大)。
水螅型体不太发达(圆柱形,体长不足2毫米,直径约0.2毫米),而水母型体较发达(伞形,伞径可达25毫米)。由于桃花水母的水螅型体甚小,故难以被发现,我们所能见的通常是其水母型体。在不利条件下(如低温),其水螅型体会收缩并分泌出一层保护膜而形成休眠体(容易被其他生物“携带”而传播开来);条件改善时,休眠体才会萌发成水螅型体。水螅体对环境要求极低,而一旦分离出水母则对环境和水质要求很高。生长最佳环境是无污染、人为痕迹少的弱酸性水质,若水质受污染,它们有可能在数日之间灭绝。环境适应时,水螅体便自然分离出水母;环境不利时,水螅体便长期吸附于水下或岩石缝中世代生存下去。这可以解释桃花水母为何突然出现,经数日或十数日后又悄悄地消失。
“谜”样生活
桃花水母对水质变化很敏感。科学家将桃花水母培养在水槽内,使水温保持在28℃。当用冰块使水槽一侧的水温降到27℃时,水母即游向水槽的另一侧。用热水使这侧水温升高时,水母又游了回来。再用热水使水温继续升高时,水母即游向水槽的中央部分。研究表明,当水温降为8℃或升高到36℃时,桃花水母即停止所
世代交替
一般发现的透明扇状物为成熟的水母体,水母体进行有性生殖产生水螅体,水螅体进行无性生殖产生水母体,这在动物学上称为世代交替。有活动。温度恢复后,水母仍可活动。其次,水母对日光有正向反应。虽然科学家已经初步掌握了桃花水母的一些生活习性(如水的pH值需为中性偏酸,水温不超过35℃,水质良好、无污染),但目前的情况是,人们在大多数符合“条件”的地方根本就见不到它,有时却在一些污水池内发现了它,说明对桃花水母的“习性”掌握得还不够充分。
此外,桃花水母之水母型体有性别之分:触手细长,伸向上方的为雌性;触手短粗,垂向下方的为雄性。出现水母型体是有性生殖的标志,但桃花水母究竟在什么条件下开始有性生殖,目前尚不十分清楚。而且在各水体中统计的水母型体之性比结果有所不同,要么是雌雄比例相当,要么是全雄或全雌。要么是雌多雄少,其缘由仍不清楚。
淡水中的“大熊猫”
桃花水母是地球上低等级的生物,基因组较小,分析基因比较容易,是研究物种进化比较好的对象,同时,对探索生命的发展史、动物胚胎演化史等具有极其重要的学术意义和科学价值。作为生物进化过程形成的一个独特物种,桃花水母的地位丝毫不遜于大熊猫。
桃花水母主要捕食枝角类、剑水蚤或轮虫等浮游生物,包括其他的水母、小蝌蚪、小型鱼类。当遇到猎物时,触手上的刺丝囊即射出刺丝,刺中被捕获物,顷刻将其麻醉,以触手送入口中,吞入胃内。大多数桃花水母通体透明,或如淡墨,或粉红透明;游动时伞体缩张,缘膜飘忽,时上时下,其形其貌楚楚动人;微带乳白,触手约260条,依长短可分为7级,触手上有丝状的剌;口在伞盖下面的中央,口周围有四条腕与胃腔相通;由伞部收缩及触手上下运动而浮沉水中。
国外对桃花水母的研究较我国有所深入,主要集中在索氏桃花水母上。他们对索氏桃花水母的形态结构、生存环境、分布和生殖过程的研究较多;也有对其化学组成、生物量以及与其他种群之间的关系等生态学方面的研究,但比较少。因此,对桃花水母的深入研究迫在眉睫。世界上的桃花水母已发现11种,除英国的索氏桃花水母和日本的伊势桃花水母两种外,其余9种均产在我国。虽然我国的桃花水母资源丰富、种类繁多,但是由于我国以前从事桃花水母研究的人员匮乏,加上桃花水母难见真容,至今未做出详细研究。目前范围主要是对所发现的一些新种进行外部形态的描述以及分布和分类的研究,但对桃花水母生殖过程的研究很少,对其结构和功能以及保护遗传学和繁殖生物学等方面的认知仍属空白。(责任编辑:曹伟 责任校对:白玉磊)
桃花水母(也称桃花流水母,它们多在早春桃花盛开时节出现,有的为粉红色,状若漂浮在水面的桃花花瓣)产于淡水中,每到桃花怒放时,它们就结伴而出。它们有粉红色的生殖腺、透明的伞顶,缓缓地一张一缩,悠悠然漂荡上下,有如落水桃花。我国对桃花水母的发现与认识,至少有400多年的历史。明万历三十七年(公元1609年)版《归州志》中就有“桃花鱼”的记载,这是世界上有关桃花水母最早的记录;1826年,《忠州直隶州志》记载:“桃花鱼淡墨色,形如桃花,桃花开放时,出皇华城折尾滩积水中。”清道光十九年(公元1839年)版《归州志》记载更详:“桃花鱼出叱溪河,桃花开时始见,有红白二种,花落后即无。”桃花水母在自然环境中,“现于社日前后,桃花开时,始逐队而出,入夏日即化去”。
动物界的“活化石”
桃花水母的出现比恐龙还早,可追溯到6.5亿年前的前寒武纪时期。桃花水母以自己独特的生命形成记录着地球生命的发展历程,其特有的基因对现代基因工程的研究具有重要价值,同时也为研究和了解物种的遗传、进化提供了条件,是名副其实的“活化石”。
不过,桃花水母的科学记录却被外国人首次完成。1880年英国人兰科斯特根据索沃比在伦敦一公园的人工水池采到的标本,首次定名桃花水母属,并将采到的标本命名为索氏桃花水母。1907年,日本人川井正方在我国湖北宜昌附近的长江沿岸采得淡水水母标本,由日本学者丘浅次郎研究,1922年定名为宜昌桃花水母,它被认为是我国淡水水母的首次科学记录。
自1907年以来,我国很多省市都发现桃花水母的分布,但是大多数仅出现一次或连续存在的年份不长,大约有6种自首次记载后,未再发现。2003年7月,在北京昌平虎峪自然风景区内的虎峪水库发现大量桃花水母,引起了舆论的轰动。据专家考证,虎峪水库发现的桃花水母是目前已知中国分布最北的种群。
湖北秭归的桃花水母是我国记录最早的,秭归县也是桃花水母出现最频繁的地方。秭归的桃花水母共有3种,包括中华桃花水母、秭归桃花水母和短手桃花水母。2003年6月,三峡水库蓄水,水位高达175米,秭归桃花水母的产地被淹没,生存环境遭到破坏,人们一直担心这三个稀有物种极有可能灭绝。不过,2004年4月,湖北秭归桃花水母的重现让所有人松了一口气。成千上万只桃花水母出现在秭归县九畹溪风景区的“青钟地缝”内。此处是三峡蓄水后形成的一段天然河汉,长约800米,平均宽度约1.5米,其上游约16千米处是蓄水前桃花水母栖息地——秭归县归州镇鸭子潭。该河汉两岸悬崖绝壁,地理环境相对封闭,峡谷内气候水质及水中微生物等自然条件都较适宜桃花水母生长,尤其是两岸许多石壁适合桃花水母产卵繁殖,故大量桃花水母迁徙至这里定居。
行踪“神秘”
桃花水母多生活在与河流隔绝的小水潭、小沟渠、人工水池中或水库里,特别容易出现在采石坑或采沙坑,偶尔也出现在大型河流系统和天然的湖泊中。从1880年命名第一种桃花水母至今,人类对它的研究基本上停留于描述外形、分类及描述生存环境方面,其主要原因是这类动物的“行踪”实在难以琢磨。桃花水母在一个地方出现和存在的时间一般都很短,而且在同一水体中很少年年出现,有的地方几十年仅出现一次,要采集到它并不那么容易。
在桃花水母分布的水体中,有些地方常年可见桃花水母,而更多的地方则常常在某年某个季节满目皆是,然而“昙花一现”(大多只能维持2个月左右)之后,它便会“隐身匿影”,直至多年后才可能再次出现(不一定还是原来的那个种群),或者是此处水体中以前从未有过分布记录,而今突然大量出现(来源不清);或者是它曾经在某水体中大量出现,但此后再也不见(去向不明)。
日本的伊势桃花水母(日本学者ka等人命名了1921年在日本中部的一口古井里采到的桃花水母标本)被发现后,仅仅采到一次标本,再也不知所踪。据统计,桃花水母具有水螅型体(在世代交替中占据较长时间,固着或附着生活,身体相对较小)和水母型体(世代交替中出现的时间较短,漂浮生活,身体相对较大)。
水螅型体不太发达(圆柱形,体长不足2毫米,直径约0.2毫米),而水母型体较发达(伞形,伞径可达25毫米)。由于桃花水母的水螅型体甚小,故难以被发现,我们所能见的通常是其水母型体。在不利条件下(如低温),其水螅型体会收缩并分泌出一层保护膜而形成休眠体(容易被其他生物“携带”而传播开来);条件改善时,休眠体才会萌发成水螅型体。水螅体对环境要求极低,而一旦分离出水母则对环境和水质要求很高。生长最佳环境是无污染、人为痕迹少的弱酸性水质,若水质受污染,它们有可能在数日之间灭绝。环境适应时,水螅体便自然分离出水母;环境不利时,水螅体便长期吸附于水下或岩石缝中世代生存下去。这可以解释桃花水母为何突然出现,经数日或十数日后又悄悄地消失。
“谜”样生活
桃花水母对水质变化很敏感。科学家将桃花水母培养在水槽内,使水温保持在28℃。当用冰块使水槽一侧的水温降到27℃时,水母即游向水槽的另一侧。用热水使这侧水温升高时,水母又游了回来。再用热水使水温继续升高时,水母即游向水槽的中央部分。研究表明,当水温降为8℃或升高到36℃时,桃花水母即停止所
世代交替
一般发现的透明扇状物为成熟的水母体,水母体进行有性生殖产生水螅体,水螅体进行无性生殖产生水母体,这在动物学上称为世代交替。有活动。温度恢复后,水母仍可活动。其次,水母对日光有正向反应。虽然科学家已经初步掌握了桃花水母的一些生活习性(如水的pH值需为中性偏酸,水温不超过35℃,水质良好、无污染),但目前的情况是,人们在大多数符合“条件”的地方根本就见不到它,有时却在一些污水池内发现了它,说明对桃花水母的“习性”掌握得还不够充分。
此外,桃花水母之水母型体有性别之分:触手细长,伸向上方的为雌性;触手短粗,垂向下方的为雄性。出现水母型体是有性生殖的标志,但桃花水母究竟在什么条件下开始有性生殖,目前尚不十分清楚。而且在各水体中统计的水母型体之性比结果有所不同,要么是雌雄比例相当,要么是全雄或全雌。要么是雌多雄少,其缘由仍不清楚。
淡水中的“大熊猫”
桃花水母是地球上低等级的生物,基因组较小,分析基因比较容易,是研究物种进化比较好的对象,同时,对探索生命的发展史、动物胚胎演化史等具有极其重要的学术意义和科学价值。作为生物进化过程形成的一个独特物种,桃花水母的地位丝毫不遜于大熊猫。
桃花水母主要捕食枝角类、剑水蚤或轮虫等浮游生物,包括其他的水母、小蝌蚪、小型鱼类。当遇到猎物时,触手上的刺丝囊即射出刺丝,刺中被捕获物,顷刻将其麻醉,以触手送入口中,吞入胃内。大多数桃花水母通体透明,或如淡墨,或粉红透明;游动时伞体缩张,缘膜飘忽,时上时下,其形其貌楚楚动人;微带乳白,触手约260条,依长短可分为7级,触手上有丝状的剌;口在伞盖下面的中央,口周围有四条腕与胃腔相通;由伞部收缩及触手上下运动而浮沉水中。
国外对桃花水母的研究较我国有所深入,主要集中在索氏桃花水母上。他们对索氏桃花水母的形态结构、生存环境、分布和生殖过程的研究较多;也有对其化学组成、生物量以及与其他种群之间的关系等生态学方面的研究,但比较少。因此,对桃花水母的深入研究迫在眉睫。世界上的桃花水母已发现11种,除英国的索氏桃花水母和日本的伊势桃花水母两种外,其余9种均产在我国。虽然我国的桃花水母资源丰富、种类繁多,但是由于我国以前从事桃花水母研究的人员匮乏,加上桃花水母难见真容,至今未做出详细研究。目前范围主要是对所发现的一些新种进行外部形态的描述以及分布和分类的研究,但对桃花水母生殖过程的研究很少,对其结构和功能以及保护遗传学和繁殖生物学等方面的认知仍属空白。(责任编辑:曹伟 责任校对:白玉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