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工复课来了,该如有效缓解焦虑情绪

来源 :心理与健康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zjg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家驻扎小半年,马上上班了,想想之后的工作感觉自己没精神,没干劲,没状态,担心饭碗不保!”还有各种类似的担忧,相信这是大家现在生活中出现频率很高的对话。
  近期,各地陆续复工复课。在抗击疫情居家半年之后,大家陆续开始准备奔赴工作、学习岗位,若出现紧张不安、烦躁焦虑、情绪恐慌、忧郁等精神症状,甚至还出现了失眠、心悸、精力下降等躯体化症状,别担心,您只是在受焦虑症状的影响。
  近年来,多项数据表明,我国以抑郁障碍为主的心境障碍和焦虑障碍患病率呈上升趋势,《健康中国行动(2019-2030年)》也针对此现象提出相关举措。

那么,针对这段特殊时期出现的焦虑情绪,我们该如何平稳度过呢?


  调整认知,理性接纳
  首先我们应当认识到,当个体面对压力时产生焦虑情绪是正常反应,而适度的焦虑能提高个体的适应能力,促进问题的解决。疫情的高风险性以及不确定性不可避免地会使我们不自觉地关注更多的负面情况,让我们更加焦虑,而随着抗疫阶段化成果的不断取得,我们对新冠病毒了解得越多、防控举措越有力,焦虑情绪将会得到很好的缓解。
  其次复工复学既然已经提上日程,坦然接受这个现实不仅会让自己避免不必要的焦躁,内心更踏实,也可以更理性地开展下一步各项准备工作。

            系统脱敏,提前考虑 


  这是心理学上一种比较专业的克服焦虑和恐惧的方法,基于返工复学的实际情况,我们可以进行如下操作:
  ● 设想引起焦虑的种种情况,并按照紧迫程度以从低到高的方式写下来;
  ● 对照清单上的事项情景模拟想象,逐条进行,将让自己满意的解决方案记录下来。
  进行以上的练习能够增加自信心,减少不可控感,通过对种种情况解决方法的了然于胸,可以提前充分准备,很大程度上缓解焦虑情绪。
  寻觅意义,积极思考
  这是指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以积极向上的态度面对生活,努力寻找和發现健康的精神追求。精神追求可以使人全身心投入事业,不乏勇于直面困难的勇气,在更多关注未来的同时可以忽略微小的心理波动。而积极的思考方式可以提升控制感,有效消除消极心态产生的负面影响,增强身心免疫力。
  当我们更多地关注治愈人数以及疫情发展情况时,我们就会得出疫情已经得到较好控制的结论,那会极大地增进返岗复课的信心。其实,能够具备返岗复课条件本身就是一种胜利,这表明居住地、工作学习地已经相对安全,做好科学、必要的防护,我们就是安全的,应该为之感到骄傲,充满信心。
  放松自己,合理释压
  ● 渐进性肌肉放松:在产生焦虑情绪的同时肢体也会产生相应的变化,如肌肉紧张、手足无措、心跳加速等。在进行肌肉放松训练时,要按照先使肌肉紧张后逐渐放松的顺序进行,比如选择舒适的环境使自己先放松下来;然后,慢慢逐渐紧握右手拳头,在握的过程中感受手、臂的肌肉紧张感;之后,慢慢放松,体会手、小臂、大臂的感觉,然后再来一遍,用心体会其中的不同。用以上动作放松左手、左臂、面部、肩颈等身体不同部位。
  ● 深呼吸放松:焦虑情绪的产生不时伴有呼吸急促的现象,此时不受时间和场所限制的深度呼吸放松法就是缓解焦虑的最佳选择。这种方法可以通过增加肺活量提高氧气摄入,从而改善心肺功能,使呼吸平稳下来。
  ● 一般身心放松:我们在生活不经意间已经采用了很多身心放松的方式,比如用于身体放松的有慢跑、跳操、游泳、瑜伽、洗热水澡等,适量的运动可以促进身体的新陈代谢,增进食欲,提高睡眠质量;用于精神放松的方法有听音乐、读书、写毛笔字、冥想等,通过将注意力集中到这些舒缓的项目上,使人心态更加平和。



  寻求专业帮助
  在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新闻发布会上中国疾控中心研究员李涛说,因为疫情期间复工,很难避免员工出现紧张情绪,所以企业应该早做应对,并提出解决方法。不论对于复工的员工还是复课的学生,如果无法进行有效的自身调节,或者出现其他情况,要主动寻求专业人员的帮助,以便及时有效地解决情绪问题。
  情绪,作为一种主观感受本身就具有波动性,并没有好坏之分,无论如何波动,都会让人们感受到或多或少的压力,但同时也提供了成长的机遇。敏锐感受、坦然接纳、适当表达、合理缓解,更有益于身心健康。
其他文献
一位妈妈说:“我的孩子坏毛病一大堆,只要不談学习,干什么都行,不爱写作业,见人也不爱打招呼,整天就黏着电视和游戏,为了让他有好行为习惯,我们也是各种办法都用了,全没用,愁死我们了!”  中国有句古话“训子千遍,不如培养一个好习惯”。著名教育家叶圣陶也说过:“什么是教育,简单点说就是养成好习惯”。父母在孩子成长中如果为孩子养成了一个好习惯,那就相当于为孩子的人生储存了一笔财富,如果孩子养成了一个不良
期刊
前几年有一条热点新闻,报道的是当年清华毕业的“考霸”考研失败,毕业多年无法自立。主人公张非4次参加高考4次被录取,两次清华,一次北大,一次复旦,在任何人眼里都可以算作“学霸”了吧?但你可能会发现哪里不太对劲—为什么他会有4次高考经验?2002年,张非第一次参加高考,他的志愿是北京大学,遗憾落榜后复旦大学向他发送了录取通知,可张非拒绝了复旦大学,选择复读一年。2003年,他以高分被北京大学信息科学技
期刊
说到自恋,很多人都会在脑海里勾画出一个这样的形象来:自命不凡、唯我独尊、从不将他人放在眼里,所有的注意力都放在自己身上。虽然这种形象我们更多都是在电视剧或者小说中见到,现实中很难一一对应,但自恋型人格其实比我们想象的更广泛,只是他们隐藏于芸芸众生之中,常常只有身边的人才会深有感触。◢ 自恋型人格的特征  以上这些标准,符合五条就足以做出诊断。而通过这些标准,我们也可以这样去理解自恋型人格:他们是一
期刊
小楠是一個15岁的初三女生,其班主任是30出头的男老师。他看小楠很内向,不太合群,平时就有意多安排她参与一些班级的活动,小楠性格也开朗了许多。可是不久,小楠上课时,只要一看到老师的眼睛,就有一种触电的感觉。她警告自己别盯住老师看,可是管不住自己,越不看越想看,就是用手捂住眼睛,仍旧能感到眼睛的余光在看老师。老师讲的什么却一句也听不进去,学习成绩一落千丈。女孩子爱上男老师有何心理特点  初中阶段情窦
期刊
分儿,分儿,学生的命根儿,我们多希望学校没有考试,或者考试成绩只用来反馈学习成效,不用来比较谁更优秀。然而,我们小到单元测试,大到期中、期末考试,几乎无法逃脱考试的魔掌,考试让我们本该快乐的校园生活背负了沉重的压力。考好了固然能尝到成功的喜悦,但谁都有过考砸了的经历,最近,然然正为自己这次期末考试的糟糕成绩而烦恼呢。莫名其妙的压力  然然可是个品学兼优的好学生,他的每一次成绩都名列前茅,这也使然然
期刊
前不久朋友向我说起她的一位女同事,因去年的衣服穿在身上都紧了,照镜子也觉得自己身材走样很难看,百感交集地购买了减肥药(具体药名不详)。服用减肥药物几天后,在上班时突发全身乏力,头晕、眼花,胸闷、气促后出现晕厥,由120接诊入院。经过一系列急救措施后,她最终苏醒,但仍感觉全身乏力、胸闷气促。  朋友说,虽然这位女士平时总念叨自己胖,但结合她个人的身高和体重来衡量,她跟减肥一词其实完全沾不上边,只是当
期刊
随着社会现代化进程的加速,越来越多的人被睡眠问题困扰。有调查显示,在我国大概有45.5%的人存在不同程度的睡眠问题,其中失眠障碍是最常见的一种睡眠问题,以持续睡眠时间过短、早醒以及入睡困难为最主要的三个症状,大概有50%的患者同时表现出两个及以上的症状,严重影响患者的情绪、社会功能以及生命质量,并且失眠障碍与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呼吸疾病、精神障碍等多种慢性疾病密切关联。失眠障碍俨然成为了大众普遍
期刊
《都挺好》播出后,大家一提到苏大强就觉得特别“作”,特别是被保姆骗婚那一段,宁愿被保姆骗,也不愿相信子女的话。这部电视剧折射出一部分老人的现状,为什么会这样呢?  小倪,我就信你,只要你提议,我们就去做。”社区老人志愿者常常这样对我说,我作为他们口里的“小倪”,是昆明市西山区泉源社会工作服务中心的执行主任,一个有25年公益项目经验的老社工。2015年开始接触老人服务,看到了社区困境留守老人的孤独与
期刊
在心理门诊经常会遇到因为厌学而来求助的家长与学生。很多学生厌学的背后往往是因为情绪问题、家庭问题、人格问题等。  伊一的成绩总是名列前茅,在老师和家长的眼里一直是“好学生”。而这样的好学生突然有一天说不去上学了,这仿佛晴天霹雳一般,让母亲崩溃了。在来心理门诊之前,她的母亲已经尝试了各种办法,跟她谈过心,骂过,打过,也把电脑手机全部没收,家里人轮班上阵,但都没有成效。最后来到心理门诊求助。初识—难以
期刊
Q老师您好!  我是一位高二学生的妈妈。孩子中考成绩优秀,高一时分在一个很好的班,但成绩明显没有了初中的排名优势,孩子似乎有些不能接受自己的这个状态,于是写作业不愿意思考,往往直接用手机搜索网上的答案,慢慢地,她的成绩也一路在往下滑。  高二按照选科分班,她被分到一个普通班,我以为孩子学习状态会有改进的,但孩子还是相当被动地学习,对什么都提不起兴趣。最近一段时间以来,孩子学习状态很消极,生活也十分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