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题记——
她应该平凡的名字却因她所创作的舞蹈作品《雀之灵》·《两棵树》·《云南映象》·《云南的响声》·《藏谜》·《孔雀》而变得异常不平凡……她所呈现的特殊舞蹈文化现象最大程度的影响了我们这个时代的舞蹈艺术。
舞蹈,到底是一种怎样的艺术?优美的身体及其动作到底是一种赏心悦目的“色相”还是关乎着人类最深的灵魂?这些问题一直困扰着20世纪以来中国现当代舞蹈的发展。今天“身体的?人的”自我觉醒成为一个宏大的主题,舞蹈的历史进程也从此被极大地行前推进了一步。这种人的觉醒促成了舞蹈本性的自觉,成为了舞蹈本性被发现的重要前提。这也是人们对长期以来舞蹈现象的反思和追问的结果。因为这种追问,艺术家不再是娱人的工具,供人消遣的对象,而是作为特殊的存在,带着超越常人的眼光和态度,为被物欲和金钱宰割的现实人类提供了一方诗意的天空,一片精神栖息的家园!这是舞蹈的尊严,也是舞蹈家作为艺术家的尊严。
她应该平凡的名字却因她所创作的舞蹈作品《雀之灵》·《两棵树》·《云南映象》·《云南的响声》·《藏谜》·《孔雀》而变得异常不平凡,许多评论称她是“原生态”的代名词?“仙女”的化身?从深山里走出的“巫女”,但依笔者来看,她是善用肢体说话的人,是用灵魂舞动生命的“舞神”!纵观杨丽萍所创作的舞蹈作品,目睹着杨丽萍的舞蹈逐步俘获了绝大多数人的心,我们不得不承认,她所呈现的特殊舞蹈文化现象最大程度地影响了我们这个时代的舞蹈艺术。
1986年自编自演的独舞《雀之灵》,因获第二届全国舞蹈比赛创作表演第一名而应邀参演当年的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并从此成为杨丽萍的艺术代言。多数人赞扬杨丽萍舞蹈中手臂的美,她充分发挥了舞蹈本体的艺术表现能力,指·腕·臂·等在优美幽远的音乐中有节奏,每一关节都在诉说!她的胸?腰?骻之律动似是柔美却有力。然而,杨丽萍超越时代的力量,却在于她舞蹈时对一种灵魂状态的揭示,她是“一只孤傲、冷峻,始终在远离人间的净土让万人抬头仰望的神鸟”。她完全打破了之前人们习惯的、傣族舞传统审美着重形似的外化型的孔雀形象,而是达到了“物我合一”的境界,孤独地伫立、忘我的舞蹈,每一次瞬间的停顿就演绎一个极富雕塑感的,富有灵性的美丽孔雀,美得让人心颤!
杨丽萍关注自我身体的表现力,对于她来说,身体的每一块肌肉、每一块骨骼都是可以舞蹈的,然而她的身体乃至她的心更会舞蹈,在动作中点燃所有欲望的生命之火;《月光》里她是一条婀娜的蛇,蜿蜒在银色的月河。闪亮的身躯舞动着舌,夜晚的星空唱着歌;《火》中诉说着一个女人的丰富内心。从其舞蹈形态的角度来看,杨丽萍的舞蹈语言显要动作部位常常集中在腰腹,次显要动作部位是她的上肢和头部,舞动的节奏类似心跳的节律,传递的是来自内心的冲动,对自然心灵的信仰。应该说杨丽萍独创属于她自己的、关注舞蹈本体的感性舞蹈语言,而这语言是具有强烈视觉冲击力的和心里震撼力的。
也许是太久的封闭式自恋的不满足,也许是对自己肢体语言的扩展,1992年创作双人舞《两棵树》,赴台演出引起轰动,1993年再次应邀登上中央电视台春节晚会,获得最受观众喜爱春晚节目投票第一名。在这个作品里,表现了“树缠藤,藤绕树”这一在西双版纳原始森林并不新鲜的景致,杨丽萍从她的视觉展现了两位相恋的人不能相爱,死后也没能葬在一起,但他们的坟墓却各长出一颗树并紧紧的缠绕在一起的连理枝传说,舞动中的翻转、游离、拥抱以及二者生根似的移动无不传达着“你是我的根,我是你的叶”、“生死相依,不离不弃”的爱情誓言。男女的那种灵欲交溶在手、腰、骻的接触中,承载的爱意凸显。较之《两棵树》之前的作品,我们注意到她的舞蹈从某种孤独自恋转向了稍微开放的互恋情愫,动作形态仍再现形式的逼真,主体对生活刻画的真实同时传递了对树的信仰。这个作品成功的另一个因素是作曲家田丰为杨丽萍量身定做的音乐衬托,如此契合的音乐使《两棵树》的意境更加空灵,富有质感。
1993年的《两棵树》之后,杨丽萍沉浸了近十年,期间没有更多的创作作品,处于舞蹈事业的低谷、创作的瓶颈状态,在这样的情况下她和《两棵树》的作曲田丰一起走入云南的村寨和田间地头,寻找灵感,并开始关注着云南民间音乐舞蹈文化的传承与保护。1993年田丰创办了“传习馆”,杨丽萍担任副馆长。1997年一次偶然的机会,笔者和一个在深圳的朋友拜访了当时颇受云南人景仰的田丰老师,“传习馆”不过是昆明安宁县郊外的一个农家小院,“传习馆”的人员生活上自给自足,不看电视,就好像是生活在世外田园。田丰老师营造的是一个民间文化的乌托邦,但从交谈中也明显感觉到经济上的拮据,在场的周培武、许淑英提出了让“传习馆”的那些民间艺人到外演出的建议,但田丰非常的反对。2001年“传习馆”因田丰老师的逝去而解散,与民间艺人的音乐舞蹈朝夕相处使少言寡语看似柔弱的杨丽萍有了太多的积累和感悟,发现民间艺人们用生命来崇拜艺术的虔诚,由此担起了发展这些艺术的重任,萌发了创作《云南映象》的意图。
2003年的8月杨丽萍出任艺术总监和总编导,创作了大型原生态歌舞《云南映象》并在昆明演出获得成功。在歌舞集里,大量出现了“传习馆”里原生、古朴的民族歌舞,作品里透露出她对名族文化传统忧患和担当的同时,大胆运用影像舞蹈等新锐的艺术表现,带来了前所未有的《云南映象》。在《云南映象》里展现了大量原汁原味的民族歌舞;百分之七十的演员是云南的少数民族,他们着朴素的生活装,唱来自天籁的歌声,舞酣畅淋漓的舞段,《云南映象》中的道具:牛头、玛尼石、转经筒、六十二面鼓、120个面具来自民间,传递着对神的崇拜。
整个《云南映象》由序混沌初开、太阳、土地、家园、火祭、朝圣和尾声雀之灵的组成,它由西双版纳州基诺族的太阳鼓、沧源佤族的铜芒、绿春县牛孔乡彝族的神鼓、建水县哈尼族的芒鼓、德宏州景颇族的象脚鼓作为通天的舞器争相竞技,营造了神秘原始的氛围;常常以女性为主题——月光下的婀娜女子、如花绽放的花腰姑娘、拿心肝去山路上垫着的女人、打歌场上不歇脚的彝家女孩,让人感受到的是云南女人的美丽、隐忍、超然与活力。作品仍然延续了杨丽萍探索人类内心的作品特色,动作之“我”和“我的心”是舞蹈的最大主角!“丛林和幽谷,又充满静谧朦胧的辉光;我的整个心灵,再次获得了期待已久的解放。”对于杨丽萍来说,来自民间的舞者,就是她的兄弟姐妹,与她共有充满神性的状态,对民间艺术充满敬畏之情。作品对人类内心的探索还自然地触及到宗教的信仰,藏族的玛尼堆、经幡、红色的水袖,老者、幼童传达着对祖先的赞颂,生命延续的祈祷等等。整个尾声中杨丽萍把她从孤独的“雀之灵”和雀之舞群共舞,并结合了声、光,使整段舞蹈充满着恬静的灵性及和谐的生命意识,此刻,她是一个能与上天对话的精灵、室外与现实的媒介,涅槃的神。 在《云南映象》里,杨丽萍的爱延伸为更为广阔的爱,她用舞蹈诠释民族的信仰,云南女人的酸甜苦辣、生命的迸发和轮回,用孩童似的单纯情感,艺术家的敏锐视觉,努力构建了现代人脱离钢筋水泥的真、纯、美的梦想世界。她颠覆了我们常人所了解的舞蹈的标准,在她看来,《云南映象》里的舞者跳舞是出于对自然万物的感情、出于生命的需要。接受采访时都说:“跟大家每天都要吃饭一样,我们当地人每天都会跳跳舞唱唱歌,生活中不可缺少的。”正是这样的不可缺,传递了不仅仅是她个人,还有云南各民族人民爱家人、爱恋人、爱老人孩子,爱树、爱山、爱水、爱生活点滴的淳朴情感,那样日出而作、日落而息、踏歌起舞的生活是那么的恬静悠然啊!
《云南的响声》2009年5月7日首演于云南艺术学院的实验剧场,更加强化了杨丽萍对于灵魂的探索。生命的音符在《云南的响声》中跳动,杨丽萍用自己的心灵聆听世界,另类的角度发现声响,而这些声音常常被我们的耳朵忽略,应该说,每一种响声都让人回味,能片刻把现代人从浮躁的城市生活中解脱出来,回归宁静空灵的美好世界,尽管有些零零碎碎。整场由“序?胎音”、“催生”、“太阳雨”、“公老虎母老虎”、“雀神怪鸟”、“最后的马帮”、“喝醉了的鼓”以及“尾声”8个章节构成。具象为生命符号的神秘的藏钵、长满绿叶的竹子、挂在指尖的牛多锣、形似葫芦笙的帽子,乃至背景中像大腿一样的山脉,成为有意味的形式,成为孕育着生命的所指。铜钵低吟从“胎音”开场,伴着“娘奔死,儿奔生。人生人,吓死人……”的歌词,杨丽萍本身成为“催生”仪式中同时承载着艺术与信仰双重文化象征的符号载体,由此开始了鲜活生命的延续,有了生活中各样的响声:蝴蝶拍翅、水缸水罐、烟筒簸箕、鸡鸣狗叫、牛铃铛、树叶、竹子和各种民间乐器 锣鼓笛的声响交错;有了各种生活状态下的人声:生孩子的呻吟、喝醉酒的酒令、玩场时的小调、失恋时的哭泣、高兴时的放歌、拜神时得颂吟。
但是,《云南的响声》与《云南映象》相比,明显有创作上的不完满,抛开原生态或衍生态的争论之说,《云南映象》更纯粹,结构更清晰,审美角度更独特,文化积淀更浓厚,而《云南的响声》有些堆积拼接的痕迹,表演时间也拖沓了些,并且出现了一些“雷人雷雨”,观者有怀疑是否处于民间之嫌;从创作时间上看,《云南的响声》之前,杨丽萍还创作了《藏谜》和《哈尼梯田》,编创的仓促显而易见,也许像杨丽萍本人认为:云南少数民族的东西实在太多太丰富了!很多东西不能在舞台上一一呈现,所以有了尽可能多的呈现所带来的缺陷。但笔者认为杨丽萍距《云南映象》之后,成了云南歌舞的代言人,她承载了一定的发展云南民族民间歌舞的使命,她的创作必然产生一定的导向作用,因此应该在真、纯、美的方面下功夫,减少创作的误导,回归本真,创造出更多超越《云南映象》的经典。尽管这样的超越会很难。
不管怎样,杨丽萍开辟了独有的民族民间歌舞发展蹊径,她的作品把生命赋予了艺术的深层效果,她把自然之美与艺术之美相结合,所追求的是这样一种艺术品格:“把姿态和运动、生命和形式,都真正以一种直截了当的、生动逼真的方式再现出来。使人们通过他们所看到的东西充实完满和质的存在,更纯碎的体验这种东西。”真亦如此她的作品让艺术研究者和普通人都能找到共鸣也创造了民歌歌舞走向市场的奇迹。和谐的自然、男人女人的爱情、万物有灵的信仰是她作品不变的主题,它们歌颂了民间歌舞所有的美好以及云南民族民间文化对于生命的尊重和珍视,笔者只希望杨丽萍对艺术的坦诚、执着和不顾一切不受污染地继续延续,成为当之无愧的艺术家,我们心目中的“舞蹈女神”!
她应该平凡的名字却因她所创作的舞蹈作品《雀之灵》·《两棵树》·《云南映象》·《云南的响声》·《藏谜》·《孔雀》而变得异常不平凡……她所呈现的特殊舞蹈文化现象最大程度的影响了我们这个时代的舞蹈艺术。
舞蹈,到底是一种怎样的艺术?优美的身体及其动作到底是一种赏心悦目的“色相”还是关乎着人类最深的灵魂?这些问题一直困扰着20世纪以来中国现当代舞蹈的发展。今天“身体的?人的”自我觉醒成为一个宏大的主题,舞蹈的历史进程也从此被极大地行前推进了一步。这种人的觉醒促成了舞蹈本性的自觉,成为了舞蹈本性被发现的重要前提。这也是人们对长期以来舞蹈现象的反思和追问的结果。因为这种追问,艺术家不再是娱人的工具,供人消遣的对象,而是作为特殊的存在,带着超越常人的眼光和态度,为被物欲和金钱宰割的现实人类提供了一方诗意的天空,一片精神栖息的家园!这是舞蹈的尊严,也是舞蹈家作为艺术家的尊严。
她应该平凡的名字却因她所创作的舞蹈作品《雀之灵》·《两棵树》·《云南映象》·《云南的响声》·《藏谜》·《孔雀》而变得异常不平凡,许多评论称她是“原生态”的代名词?“仙女”的化身?从深山里走出的“巫女”,但依笔者来看,她是善用肢体说话的人,是用灵魂舞动生命的“舞神”!纵观杨丽萍所创作的舞蹈作品,目睹着杨丽萍的舞蹈逐步俘获了绝大多数人的心,我们不得不承认,她所呈现的特殊舞蹈文化现象最大程度地影响了我们这个时代的舞蹈艺术。
1986年自编自演的独舞《雀之灵》,因获第二届全国舞蹈比赛创作表演第一名而应邀参演当年的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并从此成为杨丽萍的艺术代言。多数人赞扬杨丽萍舞蹈中手臂的美,她充分发挥了舞蹈本体的艺术表现能力,指·腕·臂·等在优美幽远的音乐中有节奏,每一关节都在诉说!她的胸?腰?骻之律动似是柔美却有力。然而,杨丽萍超越时代的力量,却在于她舞蹈时对一种灵魂状态的揭示,她是“一只孤傲、冷峻,始终在远离人间的净土让万人抬头仰望的神鸟”。她完全打破了之前人们习惯的、傣族舞传统审美着重形似的外化型的孔雀形象,而是达到了“物我合一”的境界,孤独地伫立、忘我的舞蹈,每一次瞬间的停顿就演绎一个极富雕塑感的,富有灵性的美丽孔雀,美得让人心颤!
杨丽萍关注自我身体的表现力,对于她来说,身体的每一块肌肉、每一块骨骼都是可以舞蹈的,然而她的身体乃至她的心更会舞蹈,在动作中点燃所有欲望的生命之火;《月光》里她是一条婀娜的蛇,蜿蜒在银色的月河。闪亮的身躯舞动着舌,夜晚的星空唱着歌;《火》中诉说着一个女人的丰富内心。从其舞蹈形态的角度来看,杨丽萍的舞蹈语言显要动作部位常常集中在腰腹,次显要动作部位是她的上肢和头部,舞动的节奏类似心跳的节律,传递的是来自内心的冲动,对自然心灵的信仰。应该说杨丽萍独创属于她自己的、关注舞蹈本体的感性舞蹈语言,而这语言是具有强烈视觉冲击力的和心里震撼力的。
也许是太久的封闭式自恋的不满足,也许是对自己肢体语言的扩展,1992年创作双人舞《两棵树》,赴台演出引起轰动,1993年再次应邀登上中央电视台春节晚会,获得最受观众喜爱春晚节目投票第一名。在这个作品里,表现了“树缠藤,藤绕树”这一在西双版纳原始森林并不新鲜的景致,杨丽萍从她的视觉展现了两位相恋的人不能相爱,死后也没能葬在一起,但他们的坟墓却各长出一颗树并紧紧的缠绕在一起的连理枝传说,舞动中的翻转、游离、拥抱以及二者生根似的移动无不传达着“你是我的根,我是你的叶”、“生死相依,不离不弃”的爱情誓言。男女的那种灵欲交溶在手、腰、骻的接触中,承载的爱意凸显。较之《两棵树》之前的作品,我们注意到她的舞蹈从某种孤独自恋转向了稍微开放的互恋情愫,动作形态仍再现形式的逼真,主体对生活刻画的真实同时传递了对树的信仰。这个作品成功的另一个因素是作曲家田丰为杨丽萍量身定做的音乐衬托,如此契合的音乐使《两棵树》的意境更加空灵,富有质感。
1993年的《两棵树》之后,杨丽萍沉浸了近十年,期间没有更多的创作作品,处于舞蹈事业的低谷、创作的瓶颈状态,在这样的情况下她和《两棵树》的作曲田丰一起走入云南的村寨和田间地头,寻找灵感,并开始关注着云南民间音乐舞蹈文化的传承与保护。1993年田丰创办了“传习馆”,杨丽萍担任副馆长。1997年一次偶然的机会,笔者和一个在深圳的朋友拜访了当时颇受云南人景仰的田丰老师,“传习馆”不过是昆明安宁县郊外的一个农家小院,“传习馆”的人员生活上自给自足,不看电视,就好像是生活在世外田园。田丰老师营造的是一个民间文化的乌托邦,但从交谈中也明显感觉到经济上的拮据,在场的周培武、许淑英提出了让“传习馆”的那些民间艺人到外演出的建议,但田丰非常的反对。2001年“传习馆”因田丰老师的逝去而解散,与民间艺人的音乐舞蹈朝夕相处使少言寡语看似柔弱的杨丽萍有了太多的积累和感悟,发现民间艺人们用生命来崇拜艺术的虔诚,由此担起了发展这些艺术的重任,萌发了创作《云南映象》的意图。
2003年的8月杨丽萍出任艺术总监和总编导,创作了大型原生态歌舞《云南映象》并在昆明演出获得成功。在歌舞集里,大量出现了“传习馆”里原生、古朴的民族歌舞,作品里透露出她对名族文化传统忧患和担当的同时,大胆运用影像舞蹈等新锐的艺术表现,带来了前所未有的《云南映象》。在《云南映象》里展现了大量原汁原味的民族歌舞;百分之七十的演员是云南的少数民族,他们着朴素的生活装,唱来自天籁的歌声,舞酣畅淋漓的舞段,《云南映象》中的道具:牛头、玛尼石、转经筒、六十二面鼓、120个面具来自民间,传递着对神的崇拜。
整个《云南映象》由序混沌初开、太阳、土地、家园、火祭、朝圣和尾声雀之灵的组成,它由西双版纳州基诺族的太阳鼓、沧源佤族的铜芒、绿春县牛孔乡彝族的神鼓、建水县哈尼族的芒鼓、德宏州景颇族的象脚鼓作为通天的舞器争相竞技,营造了神秘原始的氛围;常常以女性为主题——月光下的婀娜女子、如花绽放的花腰姑娘、拿心肝去山路上垫着的女人、打歌场上不歇脚的彝家女孩,让人感受到的是云南女人的美丽、隐忍、超然与活力。作品仍然延续了杨丽萍探索人类内心的作品特色,动作之“我”和“我的心”是舞蹈的最大主角!“丛林和幽谷,又充满静谧朦胧的辉光;我的整个心灵,再次获得了期待已久的解放。”对于杨丽萍来说,来自民间的舞者,就是她的兄弟姐妹,与她共有充满神性的状态,对民间艺术充满敬畏之情。作品对人类内心的探索还自然地触及到宗教的信仰,藏族的玛尼堆、经幡、红色的水袖,老者、幼童传达着对祖先的赞颂,生命延续的祈祷等等。整个尾声中杨丽萍把她从孤独的“雀之灵”和雀之舞群共舞,并结合了声、光,使整段舞蹈充满着恬静的灵性及和谐的生命意识,此刻,她是一个能与上天对话的精灵、室外与现实的媒介,涅槃的神。 在《云南映象》里,杨丽萍的爱延伸为更为广阔的爱,她用舞蹈诠释民族的信仰,云南女人的酸甜苦辣、生命的迸发和轮回,用孩童似的单纯情感,艺术家的敏锐视觉,努力构建了现代人脱离钢筋水泥的真、纯、美的梦想世界。她颠覆了我们常人所了解的舞蹈的标准,在她看来,《云南映象》里的舞者跳舞是出于对自然万物的感情、出于生命的需要。接受采访时都说:“跟大家每天都要吃饭一样,我们当地人每天都会跳跳舞唱唱歌,生活中不可缺少的。”正是这样的不可缺,传递了不仅仅是她个人,还有云南各民族人民爱家人、爱恋人、爱老人孩子,爱树、爱山、爱水、爱生活点滴的淳朴情感,那样日出而作、日落而息、踏歌起舞的生活是那么的恬静悠然啊!
《云南的响声》2009年5月7日首演于云南艺术学院的实验剧场,更加强化了杨丽萍对于灵魂的探索。生命的音符在《云南的响声》中跳动,杨丽萍用自己的心灵聆听世界,另类的角度发现声响,而这些声音常常被我们的耳朵忽略,应该说,每一种响声都让人回味,能片刻把现代人从浮躁的城市生活中解脱出来,回归宁静空灵的美好世界,尽管有些零零碎碎。整场由“序?胎音”、“催生”、“太阳雨”、“公老虎母老虎”、“雀神怪鸟”、“最后的马帮”、“喝醉了的鼓”以及“尾声”8个章节构成。具象为生命符号的神秘的藏钵、长满绿叶的竹子、挂在指尖的牛多锣、形似葫芦笙的帽子,乃至背景中像大腿一样的山脉,成为有意味的形式,成为孕育着生命的所指。铜钵低吟从“胎音”开场,伴着“娘奔死,儿奔生。人生人,吓死人……”的歌词,杨丽萍本身成为“催生”仪式中同时承载着艺术与信仰双重文化象征的符号载体,由此开始了鲜活生命的延续,有了生活中各样的响声:蝴蝶拍翅、水缸水罐、烟筒簸箕、鸡鸣狗叫、牛铃铛、树叶、竹子和各种民间乐器 锣鼓笛的声响交错;有了各种生活状态下的人声:生孩子的呻吟、喝醉酒的酒令、玩场时的小调、失恋时的哭泣、高兴时的放歌、拜神时得颂吟。
但是,《云南的响声》与《云南映象》相比,明显有创作上的不完满,抛开原生态或衍生态的争论之说,《云南映象》更纯粹,结构更清晰,审美角度更独特,文化积淀更浓厚,而《云南的响声》有些堆积拼接的痕迹,表演时间也拖沓了些,并且出现了一些“雷人雷雨”,观者有怀疑是否处于民间之嫌;从创作时间上看,《云南的响声》之前,杨丽萍还创作了《藏谜》和《哈尼梯田》,编创的仓促显而易见,也许像杨丽萍本人认为:云南少数民族的东西实在太多太丰富了!很多东西不能在舞台上一一呈现,所以有了尽可能多的呈现所带来的缺陷。但笔者认为杨丽萍距《云南映象》之后,成了云南歌舞的代言人,她承载了一定的发展云南民族民间歌舞的使命,她的创作必然产生一定的导向作用,因此应该在真、纯、美的方面下功夫,减少创作的误导,回归本真,创造出更多超越《云南映象》的经典。尽管这样的超越会很难。
不管怎样,杨丽萍开辟了独有的民族民间歌舞发展蹊径,她的作品把生命赋予了艺术的深层效果,她把自然之美与艺术之美相结合,所追求的是这样一种艺术品格:“把姿态和运动、生命和形式,都真正以一种直截了当的、生动逼真的方式再现出来。使人们通过他们所看到的东西充实完满和质的存在,更纯碎的体验这种东西。”真亦如此她的作品让艺术研究者和普通人都能找到共鸣也创造了民歌歌舞走向市场的奇迹。和谐的自然、男人女人的爱情、万物有灵的信仰是她作品不变的主题,它们歌颂了民间歌舞所有的美好以及云南民族民间文化对于生命的尊重和珍视,笔者只希望杨丽萍对艺术的坦诚、执着和不顾一切不受污染地继续延续,成为当之无愧的艺术家,我们心目中的“舞蹈女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