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出高考焦虑,活出精彩人生

来源 :家教世界·V家长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l1992zhangshu080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案情:小文(化名),高三最后一个学期,晚自习逃课,月考不参加考试或交白卷。孩子下意识用嘴咬左手虎口,虎口被咬得糜烂,体重急剧增加,半年没出现笑容,无意识暴饮暴食。不断向家长报病,到医院做胃镜等全面体检,无任何病症。自己偷偷到精神科看病,医生定性为轻微强迫症,并辅以药物治疗,但效果不好。孩子主动和父母说自己学习内动力不足,要求到上海各大学参观以给自己找动力,并向父母保证,只要去看过一些名牌大学回家就会安心学习,父母利用“五一”假期带他到复旦大学和上海交通大学等学校参观。回家后孩子仍然没有学习兴趣,并且经常半夜起来上网,第二天上课睡觉,最后他向父母提出放弃学习,来年再高考。父母的耐心被彻底打垮,全家发生很大矛盾冲突,父亲砸了家里的花盆,母亲被气得卧床不起。
  情况调查:孩子是独生子女,在母亲的家族里,外婆没有儿子,他是第一个男孩,家里人非常宠爱。父母都是公务员,父亲性格比较直爽,处理孩子问题比较简单粗暴,母亲情绪非常不稳定,但又特别关爱孩子、对孩子期望值比较高。父母两个家族的价值观非常不一样。
  孩子在当地一所重点中学上学,高一、高二成绩一直在班上前十名。高二暑假放松学习,导致高三第一次月考成绩跌到班级第四十多名,孩子从此进入焦虑状态。和老师、同学、父母关系恶化。
  分析:孩子从小被寄予过高的期望值,让孩子无法接纳自己成绩的下降,然后把这种责任推给周围的人,怪老师不负责任,怪班级环境不好,怪自己父母修养不够,导致人际关系恶化。用生病的信息来解释自己成绩下降的原因,以取得心理平衡。
  指导意见:父母放低期望值,只关心孩子心理健康,其他一切都不考虑;改变和孩子沟通的方式,积极倾听、学会共情、把一切选择权交给孩子;和孩子交流时关注孩子情绪、只讲观察到的现象,不对孩子作任何评价式沟通;最后一个月,只要孩子需要,不上晚自习,只要孩子愿意父母就陪孩子聊天,听孩子倾诉;关于高考的一切由孩子做主,家人在接纳孩子一切情绪。由咨询师出面和孩子交流关于高考的一些事项。
  过程与效果:前两周,咨询师约谈5次,每次约谈后,孩子情绪明显好转,第四次约谈咨询后让孩子做沙盘,当咨询师问及有关沙盘内容时,孩子泪流满面,因为他发现母亲是爱自己的,母亲在孩子面前如此低微。第二天中午孩子回家面带笑容。
  约谈中,咨询师向孩子讲明关于“接纳” “情商”“焦虑的来源”“原生家庭情况分析”,帮孩子走向自知,并给孩子做了关于早恋伤害的疗愈。
  第三周,孩子吃饭明显有控制,但由于面临高考,孩子又出现反常,再次弃考。由于咨询师之前和孩子班主任取得联系,班主任及时告之,因此,咨询师主动找到孩子一起面对父母,并提前电话告知父母,教给他们正确的处理方式,孩子和父母见面,母亲主动去拥抱孩子,孩子情绪开始稳定。
  考试前一周,孩子提出要参加高考,并提出由父亲送考。高考后,孩子一切恢复正常,最后以583分被安徽建筑大学录取。孩子在大学开启内动力,积极锻炼身体,参加社团活动,并加入学生会组织。
  案例思考:孩子考前出现各种异常表现,如本来乖巧的孩子突然变得不听话了,成绩不错的孩子突然迷上网络成绩下降了,在家里突然变得脾气暴躁,跟家人各种过不去……这些现象可称作考试综合症。
  不能接受的行为只是表层现象,现象背后的原因都是家庭教育过程中,长期不正确的陪伴、交流模式,爱的方法错误造成孩子人格和性格的缺陷。因此,面临高考压力,這些缺陷就会凸显,给孩子、家长带来极大的困惑。处理不当还会造成不良后果,于家庭、于社会都是不利的。
  在做这起案例时,我抓住一个关键点:关系。当孩子面临各种困惑时,唯一能解决问题的是建立和谐的亲子关系,让家成为孩子温暖的港湾,让父母用美好的情感来作为安抚孩子的稳定剂。能做到这一点的核心概念就是尊重。尊重孩子,尊重从接纳孩子,开始接纳孩子的一切包括情绪、成绩、性格缺陷。有了接纳,自然就会调整注意力方向,调整对孩子的期望值。这样就还给孩子的自由,包括孩子的话语权、选择权。孩子们处于内心放松的状态下,高考就不会成为压力,因而综合征也会随之消失。
其他文献
菊花寒,味辛甘  散风热,解热毒  平肝阳,可明目  亲爱的小朋友们,当当博士又和你们见面啦!今天当当博士要为你们介绍的中草药,它是居家、旅途常备的一味药。  爸爸妈妈经常用它泡水喝,它最拿手的本领就是:帮助家人解决,眼睛和咽喉的“上火”问题。它在秋季盛开出美丽的小花,漫山遍野闪耀着淡淡的金黄,凉爽的秋风轻抚着花瓣,送来阵阵淡雅的清香。难怪晋代大诗人陶渊明,对它情有独钟,甘愿为了它归隐山林,过起“
“传道、授业、解惑”是传统意义上对教师角色的界定,强调的是教师的权威地位。长期的应试教育使众多的数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只重视结果,不重视过程。最终让不少学生感到数学难学、枯燥,产生畏学、厌学情绪。培养出来的学生也是循规蹈矩,善演绎而不善抽象,善模仿而不善创新,逐渐丧失了探索、创新的能力,对事物和现象缺乏敏锐的直觉,不会从生活中发现数学问题;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不会用数学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  新
【摘 要】 教材是相对固定的,但教学方法和情境是不断变化的。这就要求教师在具体教学情境下根据不同的教学对象对教材进行修正,开发和创造。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充分发挥创造性,成为学生学习生活的激活者,激活教材,激活学生,使学生能够积极主动地投入到学生生活中,实现新课标的要求。  【关 键 词】 英语;教学;方法和情境  英语教学是为了使学生更好地掌握英语语言工具,培养听、说、读、
婴儿床本该是宝宝温暖的“小窝”,可如果不多加注意就会成为危险之地。因此作为家长,要对婴儿床及床上的物品格外小心。  警惕不合格的婴儿床  侧拉式婴儿床  安全隐患:坠落、摔伤。这种婴儿床可以方便地与妈妈的大床衔接,并能根据需要随时调整围栏,白天、夜间可以转换使用。因此,很受人们的青睐。然而,这种床可移动的一侧易导致宝宝坠落、摔伤,甚至造成窒息死亡的事故。  温馨提示:不要购买2011年CPSC(美
大约八年前的某一天,还在上学的侄女到我家来,手里拿着一本书,进门第一句话:“小姑,我刚买的一本书,很好看,拿给你看看,你肯定喜欢!”我接过来一看,笑了:“你说对了,我很喜欢,因为,我也买了这本书,刚读完。”  这本书就是《追风筝的人》,现在这本书仍是我们家闲暇时阅读选择频率较高的一本。  《追风筝的人》以主人公阿米尔与仆人,同时也是他从小的玩伴(后来发现是他同父异母的弟弟)哈桑之间发生的故事为主线
朗读这习惯是慢慢培养的,应尽早给孩子朗读,你越早开始,做起来越容易,效果越好。眼下,幼儿园和小学(甚至初高中)老师大多是女性,所以父亲参与孩子幼少儿时的朗读更加重要。生活中,父亲好在体育与智育方面进行亲子活动。许多爸爸带孩子参加各种体育活动,却未带儿子去图书馆。父亲在孩子年幼時进行亲子共读,可以让儿子认为书与运动同样重要。  每天给孩子读,就算他们长大了,能自主阅读了,也要每天给孩子大声朗读!在英
龚家人称“合肥龚”,历史上,龚家和李鸿章、段祺瑞,还有曾任两广总督的张树声,被坊间称为合肥的“四大家族”。  说龚家在古庐州城里是个大户人家,那可一点也不为过。《龚氏宗谱》说龚家始迁祖“俊,字一山,行一。明季由 江西临川迁合肥”。  清朝末年,庐州城里流传的一首民谣“一世二世孤苦伶仃,三世四世渐有书生,五世出一高僧,六世车马盈门…… 十三十四两代翰林”反映了龚家到合肥后白手起家,创立门户,由一贫如
早期诱发是一种家庭教育模式,是我于1986年在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少年班研究中提出来的。它的含义是,对年龄在8—18周岁,智力发展在中等或中等以上水平的少年儿童,可以有意识地诱发其产生少年大学生具备的各种个性、心理、品质等非智力因素,通過提高非智力因素的水平,来促进其智力快速发展。   所谓非智力因素,一般包括孩子的兴趣、情绪、态度、意志、注意力、自信心、自觉性等等。文化课程是学校的任务,家庭教育的主
说到象,我们会想到什么呢?  这本绘本里的象可不一样,绘本的开头就告诉我们,它是一头奇特的小象,更像是一个魔术师。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它的千变万化吧!  小朋友们,我们一起看看,奇特的小象都分别变成了什么?吃下满天星星,开始发光,多么神奇!喝下河水,让河水在他身体里流动,多么有意思!看到小树,身体就长出了枝叶,多么稀奇!看见小路,小路就在他身上延伸,多么独特!看到沙子,好想变成沙子,多么可爱!变成了云
对门新搬来的邻居家的女儿是学霸,与我儿子同级不同班。一样的小孩,却像住在不同的星球上,儿子考90分,合家欢喜,恨不能到广场上跳舞庆贺;邻居女儿考99分,如临大敌,要开家庭会议分析失误原因。  儿子哀呼:“妈妈,我们搬家吧,远离恶魔。”我喝道:“人家孟母三迁,是往有学霸的地方搬!”儿子压低声音:“她根本不像人类,鲨鱼一样凶狠,次次考第一,学校的颁奖会快成她的个人领奖会了。”  老公劝导儿子:“你别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