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宝安区航城街道为原西乡街道偏远落后片区,宝安区落实改革部署,推动“强街放权”,街道由“六”变“十”,2016年12月26日,航城街道正式挂牌成立,新的战略单元在深圳西部冉冉启航。
千帆竞渡,百舸争流,岁月不居,天道酬勤。
两年多以来,航城在区委区政府的坚强领导下,以“湾区门户、临空都会、山海新城”十二字为发展方向,科学谋定,实干为先。两年多以来,扎实推进现代化社区治理、文明城市创建、黑臭水体治理、城市更新等重点工作,不断夯实发展根基;两年多以来,在各位领导干部夙兴夜寐、攻坚克难的担当下,街道经济建设、征地拆迁、安全生产等各项工作出彩出新。尤其是在国际环境错综复杂、国内改革发展任务艰巨繁重的压力下,航城经济建设蹄疾步稳,年度生产总值从2015年到2018年,从191.4亿元提升至231亿元,同时,2018年固定资产投资额63.4亿元,同比增长44.4%,增长率位居全区第二。
在航城两任党工委书记的带领下,干事创业热潮正盛,经济工作不断推陈出新,先后规划了航港生态产业城、红树林临空产业园、粤港澳湾区青年创业就业营等项目,探索对企业实施联合执检、柔性执法“三步走”,及“银税企”互动等稳企惠企举措,为航城经济可持续发展保驾护航。尤其是近期针对集聚发展共谋新途径的问题,助力伟志光电等四家上市公司申请联合用地,成为宝安区首宗联合用地申请项目,彰显了航城队伍“路虽远,行者必至;事虽难,做则必成”的精气神。
以需求为导向,探索增资扩产新思路
伟志光电(深圳)有限公司成立于2002年8月,是香港主板上市企业,总部位于航城三围社区,先后获得约30项国内外专利,是全国最大的车载与工控背光源产品生产企业。2018年度总产值20.5亿元,占全国市场的11%,2019年预计总产值23亿元。
该公司在深圳无自有场地,长期租用私人和三围社区厂房(3.2万平方米)用于经营,所租物业近30年,近年来企业销量不断扩大,厂房陈旧,层高和规格都不再符合发展需求,后计划与三围、联发股份合作公司合作开发“三围航城科技园”项目,但因土地权属等问题而难以推进。
为解决上市企业增资扩产用地需求,宝安区、航城街道高度重视,以《宝安区重点产业项目联合用地操作规程》等文件为指引,采取集中组织企业协商达成合作意向和企业自行协商合作细节相结合的方式,组建了伟志光电(深圳)有限公司、联建光电股份有限公司、同益实业股份有限公司、明阳电路股份有限公司等四家重点企业联合体(四家均为宝安区注册的制造业企业,在区内均无自有物业),以联合申请方式申请产业用地,一方面确保土地集约高效利用,另一方面推动产业集聚发展。
该项目采用每周“督办+报告”,以及产业发展工作领导小组会议专题研究等方式,区、街两级通力协作、全力推进,组织联合体企業着力加快推进重点产业项目遴选进程等难点问题,各项工作有序开展。
以问题为导向,推动用地申请落地落实
航城街道地处宝安区“三带两心两城一谷”战略布局核心地带,拥有海、陆、空、铁、地“五位一体”交通优势,随着深中通道、穗莞深城际线、深茂高铁、机场三跑道、T4航站楼等的规划建成,必将会成为宝安对接珠江西岸城市、对接港澳、对接国际的门户。该项目作为宝安区首宗联合用地申请项目,抢抓粤港澳大湾区、深圳建设先行示范区契机,借航城显著的区位交通优势,将该项目打造成“宝安航城创新产业研发联合基地”,对接南山、福田,做大做强科研产业建设。
经过近3个月地块梳理和遴选,街道对接四家上市公司,进一步推动项目报告修改完善、上报审议,最后将位于南航明珠花园旁的国有储备用地地块确定为联合体用地预选地块。
南航明珠花园临靠宝安大道,经航空路、宝源路可达机场南路,内外交通便捷。但存在两方面问题,一是该地块由行政办公用地、邮政设施+电信设施用地组成,功能规划需调整为M1或M0;二是该地块现状有南航明珠花园北门公交站,迁移公交站涉及临时用地调整。航城街道第一时间梳理问题,研究解决方案,强化与市、区对接联系,市规资委等部门大力支持法定图则修编、用地功能规划调整等工作,同时,宝安区产业发展工作领导小组会议审议通过了《宝安航城创新产业研发联合基地重点产业项目遴选报告》、《宝安航城创新产业研发联合基地重点产业项目遴选方案》和《宝安区产业发展监管协议》,为联合基地落地建设保驾护航。
以集聚为动力,促进总部基地经济发展
“入之愈深,其进愈难。”今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是全面推开、全面深化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首年,更是航城大开发、大建设第3个年头。面对错综复杂的国内外经济形势,保持战略定力和冷静最为重要,紧紧抓住粤港澳大湾区建设这一重大机遇,加大改革开放力度以此发展壮大自己最为关键。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正在加速演进,新技术、新模式、新业态层出不穷,航城要如何坚定坚守实体经济和工业制造,如何坚定坚守高端制造和智能制造,如何助力辖区中小、散建的企业集聚建设、转型提质、抱团克难,要如何助力辖区培育独角兽、蹬羚企业,培育优质产业链、总部基地经济,成为航城在新时期坚定信心推动“稳增长”的重要研究课题。
此次联合基地项目的推动意义重大。该项目权益分配工作,由宝安区委区政府牵头统筹,街道协调推动,通过企业自由协商和积分制按比例分配相结合的方式,推动四家企业顺利达成权益分配协议,规划设计计容总建筑面积4.8万平方米,含生产车间、研发中心及配套、产品展示区、办公场地、物业水电设备用房、地下停车场等于一体,并指定优质建筑企业以代建的方式予以施工建设。航城拟借此“东风”,做好企业服务,不断优化营商环境,凝心聚力推动智能制造集聚,力争在5年内联合基地实现年营收超过123亿、年税收超2.75亿;并以此为契机,继续挖潜,筑巢引凤,支持旭宇光电等“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研判联合申请总部用地的可行性,支持上下游企业加强产业系统和技术合作攻关,增强产业集聚发展韧性,通过资源共享、抱团建设,推动发展总部基地经济。 以企业服务为保障,为辖区经济发展保驾护航
经济社会的发展,有赖于服务环境的营造。联合基地项目推进之顺利,离不开街道上下始终以“守初心、担使命,找差距、抓落实”为总体要求,离不开经科、企服等业务部门“把企业当作心肝宝贝”的服务态度,高度重视、不遗余力地为企业解忧排难。只有产业兴,才能百业兴,惠企稳企助企永远都在路上。
用好现有方案,助力辖区优质企业“留下来”。在联合基地全面实现建成之前,伟志光电现用厂房续租问题亟待解决。街道结合已出台的《航城街道重点企业厂房保障专项工作方案》,进一步了解出租方的其它物業情况,做好协调准备。该方案主要针对企业普遍存在的用房用地问题,协助符合产业导向的“四上”企业稳定厂房租金,续签合同,让企业安心扎根航城。2019年合同到期的企业有38家,已全部顺利续约。
不断完善联动执法、柔性执法为企业“减负”。为破解职能部门多头巡查、分别执法的问题,航城街道积极整合力量、完善工作机制,找准企业服务与巡查执法工作契合点,探索联合执法、柔性执法机制。由企服部门统筹,在坚守安全生产、环境保护等大前提下,协调安监、市监、劳动等执法部门,整合服务企业和执法检查时间,最大限度减少对企业正常经营活动的干扰;对规上、国高企业安全隐患实施“三步走”(温馨提醒、督导整改、执法处罚),截至目前,共开展联合执法10余次,7家企业因柔性执法免除或减轻行政处罚,真正为企业“减负”。
用好交流平台,线上、线下解诉求需求。制定“一企一策”为解决企业诉求搭建平台,简单诉求立刻办理,一般诉求十个工作日内解决;以社区为单位,分片区定期召开“线下”服务企业座谈会,多部门集约高效现场办公,今年以来共受理并解决“非即刻办理”诉求125件。搭建上下游企业沟通平台“企业信息调查管理系统APP”,全面梳理辖区企业生产需求,支持辖区企业互为供应商,构建取长补短、互惠互利的共享经济生态。
以规划绘蓝图,为城市发展提供人才、创意、经济支撑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支持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的意见》中提到“支持深圳建设创新创意设计学院,引进世界高端创意设计资源,设立面向全球的创意设计大奖,打造一批国际性的中国文化品牌。”
当前,深圳创新创意设计学院亦已确定选址航城街道凤凰岭,实现航城、乃至宝安区高等教育零的突破。接下来,将加快推动创新创意设计学院筹建工作,引进世界高端创意设计资源,建立健全本硕博一体化创新创意设计的人才培养体系,打造国际创新设计之都。同时,围绕学院对周边的辐射效应,打造“设计创新、设计创意、设计创业、设计创客”的区域化“四创基地”,形成“学-研-产”全链条一体化科研教育成果培育孵化体系。
航城街道拟以联合基地建设为支点,以学院落地为契机,紧紧抓住“创新”这个“牛鼻子”,再发力、再规划,走出一条政策链、资金链、创新链、产业链、人才链深度融合的发展之路,为粤港澳大湾区发展、先行示范区建设提供人才支撑、创意支撑、经济支撑。
做强做大宝安教育城。以教育、科技为支点,支持宝安职业学校、宝安第一外国语学校、中英文书院与中外名校联合办学,积极开展政、校、企合作,加大“高精尖缺”人才培养力度,加快引进新型研发机构,推动科技成果向实际应用转化,实现产学研用良性互动,将宝安教育城建设成为人才及技术汇聚输出的重要站点。
打造创业人才孵化一站式新平台。宝星·智荟城是宝安科技桃花源,目前共有20家企业入驻,多位高层次人才落户创业。为打造人才集聚平台,做好人才服务,选址宝星·智荟城,建设粤港澳湾区青年创业(就业)营,为高精尖人才、留学归国人才、粤港澳青年在辖区就业创业,提供政策服务、场地资金、居住交通、教育医疗支持,全力集聚人才、服务人才,培育创新创业沃土。
启动产业链发展研究工作。摸底调查辖区396家规上企业,摸清辖区主导产业链,扶持旭宇光电、艾礼富电子等电子信息产业;信濠精密、联诚发科技、劲拓股份等工业自动化产业;跨越速运、汉莎技术等航空服务产业;易尚康瑞、汉诺医疗、深业U中心生命健康中心等高端医疗产业;密切关注海洋城的落地项目,提前做好产业链配套企业规划,培育产业龙头,提高产业聚集度。
推进航港生态产业城项目。以107时尚商务带航城段为轴,在宝安大道与京港澳高速之间的围合区域建设航港生态产业城,重点引进华润等世界五百强企业研发中心和生产制造基地,布局电子信息、新材料、智能制造等临空型高新技术产业,打造信息技术、航空航天以及智能制造等三大产业园区,打造航城经济发展的新引擎,成为广深科技创新走廊先行示范片区。
打造医养结合型新兴产业高地。借空海救援专用医院建设契机,同步发展医养产业,整合深业U中心、德国汉诺便捷式生命急救医疗机械项目、易尚康瑞3D医疗技术等现有医养产业资源,继续推动易瑞生物等企业落地,形成“有综合性医院、有医疗产品、有技术研发”医养结合型新兴产业高地。
新时代、新气象,新蓝图、新作为。航城必将在多重利好的叠加之下,依托辖区便利的海陆空交通优势,借助宝安完备的产业基础、完善的高端制造体系,进一步激发辖区创新创造活力,让科技创新、产业创新成为航城的鲜明特质和耀眼名片,将航城建设成为宝安的“湾区门户、临空都会、山海新城”,不断塑造、展现宝安乃至深圳先行示范区、粤港澳大湾区核心、全球标杆城市的崭新形象以及建设成就。
千帆竞渡,百舸争流,岁月不居,天道酬勤。
两年多以来,航城在区委区政府的坚强领导下,以“湾区门户、临空都会、山海新城”十二字为发展方向,科学谋定,实干为先。两年多以来,扎实推进现代化社区治理、文明城市创建、黑臭水体治理、城市更新等重点工作,不断夯实发展根基;两年多以来,在各位领导干部夙兴夜寐、攻坚克难的担当下,街道经济建设、征地拆迁、安全生产等各项工作出彩出新。尤其是在国际环境错综复杂、国内改革发展任务艰巨繁重的压力下,航城经济建设蹄疾步稳,年度生产总值从2015年到2018年,从191.4亿元提升至231亿元,同时,2018年固定资产投资额63.4亿元,同比增长44.4%,增长率位居全区第二。
在航城两任党工委书记的带领下,干事创业热潮正盛,经济工作不断推陈出新,先后规划了航港生态产业城、红树林临空产业园、粤港澳湾区青年创业就业营等项目,探索对企业实施联合执检、柔性执法“三步走”,及“银税企”互动等稳企惠企举措,为航城经济可持续发展保驾护航。尤其是近期针对集聚发展共谋新途径的问题,助力伟志光电等四家上市公司申请联合用地,成为宝安区首宗联合用地申请项目,彰显了航城队伍“路虽远,行者必至;事虽难,做则必成”的精气神。
以需求为导向,探索增资扩产新思路
伟志光电(深圳)有限公司成立于2002年8月,是香港主板上市企业,总部位于航城三围社区,先后获得约30项国内外专利,是全国最大的车载与工控背光源产品生产企业。2018年度总产值20.5亿元,占全国市场的11%,2019年预计总产值23亿元。
该公司在深圳无自有场地,长期租用私人和三围社区厂房(3.2万平方米)用于经营,所租物业近30年,近年来企业销量不断扩大,厂房陈旧,层高和规格都不再符合发展需求,后计划与三围、联发股份合作公司合作开发“三围航城科技园”项目,但因土地权属等问题而难以推进。
为解决上市企业增资扩产用地需求,宝安区、航城街道高度重视,以《宝安区重点产业项目联合用地操作规程》等文件为指引,采取集中组织企业协商达成合作意向和企业自行协商合作细节相结合的方式,组建了伟志光电(深圳)有限公司、联建光电股份有限公司、同益实业股份有限公司、明阳电路股份有限公司等四家重点企业联合体(四家均为宝安区注册的制造业企业,在区内均无自有物业),以联合申请方式申请产业用地,一方面确保土地集约高效利用,另一方面推动产业集聚发展。
该项目采用每周“督办+报告”,以及产业发展工作领导小组会议专题研究等方式,区、街两级通力协作、全力推进,组织联合体企業着力加快推进重点产业项目遴选进程等难点问题,各项工作有序开展。
以问题为导向,推动用地申请落地落实
航城街道地处宝安区“三带两心两城一谷”战略布局核心地带,拥有海、陆、空、铁、地“五位一体”交通优势,随着深中通道、穗莞深城际线、深茂高铁、机场三跑道、T4航站楼等的规划建成,必将会成为宝安对接珠江西岸城市、对接港澳、对接国际的门户。该项目作为宝安区首宗联合用地申请项目,抢抓粤港澳大湾区、深圳建设先行示范区契机,借航城显著的区位交通优势,将该项目打造成“宝安航城创新产业研发联合基地”,对接南山、福田,做大做强科研产业建设。
经过近3个月地块梳理和遴选,街道对接四家上市公司,进一步推动项目报告修改完善、上报审议,最后将位于南航明珠花园旁的国有储备用地地块确定为联合体用地预选地块。
南航明珠花园临靠宝安大道,经航空路、宝源路可达机场南路,内外交通便捷。但存在两方面问题,一是该地块由行政办公用地、邮政设施+电信设施用地组成,功能规划需调整为M1或M0;二是该地块现状有南航明珠花园北门公交站,迁移公交站涉及临时用地调整。航城街道第一时间梳理问题,研究解决方案,强化与市、区对接联系,市规资委等部门大力支持法定图则修编、用地功能规划调整等工作,同时,宝安区产业发展工作领导小组会议审议通过了《宝安航城创新产业研发联合基地重点产业项目遴选报告》、《宝安航城创新产业研发联合基地重点产业项目遴选方案》和《宝安区产业发展监管协议》,为联合基地落地建设保驾护航。
以集聚为动力,促进总部基地经济发展
“入之愈深,其进愈难。”今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是全面推开、全面深化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首年,更是航城大开发、大建设第3个年头。面对错综复杂的国内外经济形势,保持战略定力和冷静最为重要,紧紧抓住粤港澳大湾区建设这一重大机遇,加大改革开放力度以此发展壮大自己最为关键。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正在加速演进,新技术、新模式、新业态层出不穷,航城要如何坚定坚守实体经济和工业制造,如何坚定坚守高端制造和智能制造,如何助力辖区中小、散建的企业集聚建设、转型提质、抱团克难,要如何助力辖区培育独角兽、蹬羚企业,培育优质产业链、总部基地经济,成为航城在新时期坚定信心推动“稳增长”的重要研究课题。
此次联合基地项目的推动意义重大。该项目权益分配工作,由宝安区委区政府牵头统筹,街道协调推动,通过企业自由协商和积分制按比例分配相结合的方式,推动四家企业顺利达成权益分配协议,规划设计计容总建筑面积4.8万平方米,含生产车间、研发中心及配套、产品展示区、办公场地、物业水电设备用房、地下停车场等于一体,并指定优质建筑企业以代建的方式予以施工建设。航城拟借此“东风”,做好企业服务,不断优化营商环境,凝心聚力推动智能制造集聚,力争在5年内联合基地实现年营收超过123亿、年税收超2.75亿;并以此为契机,继续挖潜,筑巢引凤,支持旭宇光电等“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研判联合申请总部用地的可行性,支持上下游企业加强产业系统和技术合作攻关,增强产业集聚发展韧性,通过资源共享、抱团建设,推动发展总部基地经济。 以企业服务为保障,为辖区经济发展保驾护航
经济社会的发展,有赖于服务环境的营造。联合基地项目推进之顺利,离不开街道上下始终以“守初心、担使命,找差距、抓落实”为总体要求,离不开经科、企服等业务部门“把企业当作心肝宝贝”的服务态度,高度重视、不遗余力地为企业解忧排难。只有产业兴,才能百业兴,惠企稳企助企永远都在路上。
用好现有方案,助力辖区优质企业“留下来”。在联合基地全面实现建成之前,伟志光电现用厂房续租问题亟待解决。街道结合已出台的《航城街道重点企业厂房保障专项工作方案》,进一步了解出租方的其它物業情况,做好协调准备。该方案主要针对企业普遍存在的用房用地问题,协助符合产业导向的“四上”企业稳定厂房租金,续签合同,让企业安心扎根航城。2019年合同到期的企业有38家,已全部顺利续约。
不断完善联动执法、柔性执法为企业“减负”。为破解职能部门多头巡查、分别执法的问题,航城街道积极整合力量、完善工作机制,找准企业服务与巡查执法工作契合点,探索联合执法、柔性执法机制。由企服部门统筹,在坚守安全生产、环境保护等大前提下,协调安监、市监、劳动等执法部门,整合服务企业和执法检查时间,最大限度减少对企业正常经营活动的干扰;对规上、国高企业安全隐患实施“三步走”(温馨提醒、督导整改、执法处罚),截至目前,共开展联合执法10余次,7家企业因柔性执法免除或减轻行政处罚,真正为企业“减负”。
用好交流平台,线上、线下解诉求需求。制定“一企一策”为解决企业诉求搭建平台,简单诉求立刻办理,一般诉求十个工作日内解决;以社区为单位,分片区定期召开“线下”服务企业座谈会,多部门集约高效现场办公,今年以来共受理并解决“非即刻办理”诉求125件。搭建上下游企业沟通平台“企业信息调查管理系统APP”,全面梳理辖区企业生产需求,支持辖区企业互为供应商,构建取长补短、互惠互利的共享经济生态。
以规划绘蓝图,为城市发展提供人才、创意、经济支撑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支持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的意见》中提到“支持深圳建设创新创意设计学院,引进世界高端创意设计资源,设立面向全球的创意设计大奖,打造一批国际性的中国文化品牌。”
当前,深圳创新创意设计学院亦已确定选址航城街道凤凰岭,实现航城、乃至宝安区高等教育零的突破。接下来,将加快推动创新创意设计学院筹建工作,引进世界高端创意设计资源,建立健全本硕博一体化创新创意设计的人才培养体系,打造国际创新设计之都。同时,围绕学院对周边的辐射效应,打造“设计创新、设计创意、设计创业、设计创客”的区域化“四创基地”,形成“学-研-产”全链条一体化科研教育成果培育孵化体系。
航城街道拟以联合基地建设为支点,以学院落地为契机,紧紧抓住“创新”这个“牛鼻子”,再发力、再规划,走出一条政策链、资金链、创新链、产业链、人才链深度融合的发展之路,为粤港澳大湾区发展、先行示范区建设提供人才支撑、创意支撑、经济支撑。
做强做大宝安教育城。以教育、科技为支点,支持宝安职业学校、宝安第一外国语学校、中英文书院与中外名校联合办学,积极开展政、校、企合作,加大“高精尖缺”人才培养力度,加快引进新型研发机构,推动科技成果向实际应用转化,实现产学研用良性互动,将宝安教育城建设成为人才及技术汇聚输出的重要站点。
打造创业人才孵化一站式新平台。宝星·智荟城是宝安科技桃花源,目前共有20家企业入驻,多位高层次人才落户创业。为打造人才集聚平台,做好人才服务,选址宝星·智荟城,建设粤港澳湾区青年创业(就业)营,为高精尖人才、留学归国人才、粤港澳青年在辖区就业创业,提供政策服务、场地资金、居住交通、教育医疗支持,全力集聚人才、服务人才,培育创新创业沃土。
启动产业链发展研究工作。摸底调查辖区396家规上企业,摸清辖区主导产业链,扶持旭宇光电、艾礼富电子等电子信息产业;信濠精密、联诚发科技、劲拓股份等工业自动化产业;跨越速运、汉莎技术等航空服务产业;易尚康瑞、汉诺医疗、深业U中心生命健康中心等高端医疗产业;密切关注海洋城的落地项目,提前做好产业链配套企业规划,培育产业龙头,提高产业聚集度。
推进航港生态产业城项目。以107时尚商务带航城段为轴,在宝安大道与京港澳高速之间的围合区域建设航港生态产业城,重点引进华润等世界五百强企业研发中心和生产制造基地,布局电子信息、新材料、智能制造等临空型高新技术产业,打造信息技术、航空航天以及智能制造等三大产业园区,打造航城经济发展的新引擎,成为广深科技创新走廊先行示范片区。
打造医养结合型新兴产业高地。借空海救援专用医院建设契机,同步发展医养产业,整合深业U中心、德国汉诺便捷式生命急救医疗机械项目、易尚康瑞3D医疗技术等现有医养产业资源,继续推动易瑞生物等企业落地,形成“有综合性医院、有医疗产品、有技术研发”医养结合型新兴产业高地。
新时代、新气象,新蓝图、新作为。航城必将在多重利好的叠加之下,依托辖区便利的海陆空交通优势,借助宝安完备的产业基础、完善的高端制造体系,进一步激发辖区创新创造活力,让科技创新、产业创新成为航城的鲜明特质和耀眼名片,将航城建设成为宝安的“湾区门户、临空都会、山海新城”,不断塑造、展现宝安乃至深圳先行示范区、粤港澳大湾区核心、全球标杆城市的崭新形象以及建设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