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轴地埋管换热器岩土热响应试验研究

来源 :太阳能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angy122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岩土热物理性质是影响地源热泵系统设计和运营的关键因素,对位于武汉市洪山区的2口不同深度的同轴地埋管换热孔分别进行48 h的热响应试验,并对同轴地埋管换热器内外管之间环形空间中的平均流体温度进行测试.根据同轴地埋管换热器的几何特性,以简便实用的方式测量同轴地埋管换热器环状空间传热流体的平均温度,结合同轴地埋管换热器钻孔热阻的解析解和无限长线热源理论,提出一种利用同轴地埋管换热器现场热响应试验获取岩土热物理性质的方法.将该方法获得的岩土热物理性质与室内试验结果相比,一致性较好,表明该方法切实可行.
其他文献
本文在对目前国内外光伏光热建筑一体化(BIPV/T)系统、地源热泵-光伏光热(PV/T)耦合系统的研究现状和发展方向进行综述及分析的基础上,针对当前建筑外围护结构中光伏可利用面积较大却未被完全利用及阴雨天光伏余热供应不足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将地源热泵技术与BIPV/T系统相结合的耦合系统,即地源热泵-BIPV/T耦合系统.首先分析了该耦合系统的运行模式,然后以该耦合系统中单位面积的南向BIPV/T墙体为例,对其外表面温度和得热量进行了模拟,并与普通墙体进行了对比,结果显示:夏季时,地源热泵-BIPV/T耦合
吸热器是塔式太阳能热发电站的核心设备,但云层短时间的遮挡和离开会使吸热器接收的太阳直接辐射(DNI)发生随机波动,造成吸热器表面受热发生剧烈变化,会影响塔式太阳能热发电站的安全运行.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极值梯度提升(eXtreme Gradient Boosting,XGB)算法及全天空成像仪图像的超短期DNI预测方法.通过使用基于太阳位置的全天空成像仪标定方法,完成全天空成像仪的姿态校正和畸变矫正;对晴空背景参数进行拟合并建立晴空库,为云层的检测提供基础;通过对太阳及其临近区域进行插值修复,使1 min内
本文通过模拟单机容量为1.5 MW的某型号风电机组的主轴裂纹缺陷,并结合主轴的工作状况,采用超声检测技术对主轴的结构回波及模拟的主轴裂纹缺陷回波进行了分析和研究,提出了判别缺陷回波与结构回波的方法.本研究对于指导风电机组主轴的现场检测及主轴的安全运行具有重要意义和工程应用价值.
该文主要研究不同有机负荷发酵条件下废水的毒性作用规律,并考察三维电解技术的解毒效果.实验结果表明,随着有机负荷的升高,产甲烷活性抑制程度逐渐增强且COD去除率急剧降低,在4 g COD/L时产甲烷抑制率达到38.2%.结合高通量测序技术对发酵过程中细菌和古菌进行分析,发现微生物菌群结构发酵前后变化较为明显.而经优化的三维电解条件(电解时间90 min,电压5 V,pH=6,铁炭添加量140 g/L)对木醋液进行预处理后,4 g COD/L木醋液的甲烷产率由223.1 mL/g COD提升至344.2 mL
采用浸渍法制备Ni/CaO、Fe/CaO、Ni-Fe/CaO催化剂,用于生物油模化物乙酸水蒸气催化重整反应.对反应前后催化剂进行BET、H2-TPR、CO2-TPD、XRD等表征.通过比较3种催化剂重整反应性能得出Ni/CaO催化剂具有最佳性能.进一步研究在Ni/CaO催化剂参与下反应温度、水碳比(S/C)、液时空速(LHSV)等因素对气体组分相对含量变化以及收率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在反应温度800℃、S/C=5、LHSV=1.54 h-1时,Ni/CaO催化重整反应性能最佳,氢气收率维持在约85%.结
采用KOH、K2CO3和ZnCl2为活化剂,椰壳、竹子、杨木和棉秆为原材料制备活性炭,研究不同活化剂对生物质热解活化产物及活性炭理化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KOH活化时,生物质的固液气三相比例均衡,CO体积产量最高,活性炭的表面官能团稳定性最好,骨架破碎,微孔结构发达,微孔面积可达749.90 m2/g.K2CO3活化时,生物质活化气体产率最高,可达68.96%,活性炭介孔结构发达,比表面积、总孔体积最大,分别可达1449.53 m2/g和0.93 cm3/g.ZnCl2活化时,H2体积产量大于40%,活性
在最优高温液态水预处理条件(180℃,40 min,固液比1:20,饱和蒸汽压)下,比较3种不同能源草作物的表现,其中杂交狼尾草Ⅰ号、Ⅱ号和柳枝稷的木糖收率分别为88.46%、98.09%、83.65%.3种能源草经高温液态水水解后酶解率增大,最高能接近100%,总糖收率约为90%.3种能源草后续酶解表现也有差异,柳枝稷预处理前后酶解率增加约50%,狼尾草Ⅱ号和Ⅰ号分别约为40%和20%.通过组分分析,酶解率增大可能源于木质素和半纤维素的降解和纤维素的裸露导致纤维素酶更易与底物接触,木质素的脱除程度的差异
采用常规热处理法、微波烘焙法和化学处理(碱、酸)结合微波烘焙法对棉秆在200℃下进行烘焙预处理改性,并通过红外光谱和X射线衍射对预处理样品进行结构上的表征,然后通过热重-红外光谱(TG-FTIR)和热裂解-气相色谱质谱法(Py-GC/MS)对预处理改性过后样品的热解特性进行进一步分析.研究证明预处理方案都可改良棉秆结构、优化棉秆热解特性,微波烘焙效果优于常规烘焙,且在微波烘焙的基础上结合碱、酸处理可进一步优化其热解特性.
采用经气化炉烧结的生物质结渣为固体碱催化剂,催化油脂转化合成生物柴油.对固体碱催化剂进行表征,并考察物质的量之比、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和催化剂用量对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生物质结渣固体碱催化剂主要成分(按质量分数计)为SiO2(40%~60%)、CaO(10%~20%)、K2O(10%~15%)、MgO(≤10%)、Al2O3(≤8%)、FeO(≤4%)等,碱性位浓度为0.3974 mmol/g,催化剂比表面积为1.266 m2/g,孔径主要集中于5~10 nm.固体碱催化剂在生物柴油制备过程中表现优异,在
以水-1,4-二氧六环为双相体系,催化果糖制取5-羟甲基糠醛,研究催化剂种类、反应时间、反应温度、水相体积、原料与催化剂比例、催化剂循环使用等不同因素对果糖制取5-羟甲基糠醛的影响.结果表明:当采用NaHSO4为催化剂、反应温度为140℃、反应时间为1 h时,5-羟甲基糠醛产率达到最高值,为83%.进一步探究以葡萄糖、纤维素为原料制备5-羟甲基糠醛的产率,分别为50%和30%.催化剂经4次重复使用后仍保持良好的催化活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