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别哭”更有效的止哭法

来源 :祝你幸福·最家长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oastlle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陪女儿在滑梯旁玩。一个3岁的女孩正玩在兴头上,大她两岁的男孩突然一把把她揪下来,差点摔倒。
  吓一跳+不乐意,让这个女孩嚎啕大哭。女孩的妈妈随即对男孩说,“你不能把妹妹强拉下来”,然后开始安慰大哭的女儿。
  这显然不是一件几句“吓了你一跳是不是?”“好了好了”就能安抚好的,小姑娘继续飙泪。安慰了一会儿,许多人过来围观,妈妈虽然没有表现出来,心里的难为情可想而知,于是很自然地,“别哭了别哭了”顺嘴溜出。
  由于长期关注家庭教育,我心里大概存下了很多敏感词汇,大都是专家提醒过的、妈妈容易犯错误的关键词。比如这个:别哭!所以,在女儿出生以后,在她不可避免的哭闹声中,无数次,我差点儿咬烂了自己的嘴唇,就是为了防止“别哭”两个字,从我嘴里,蹦进女儿的耳朵里。它太容易脱口而出,这几乎是一种条件反射式的回应。
  孩子哭闹的时候,我们以为,只要让孩子的哭声停下来,就说明“一切都变好了”。其实这样做的效果,很可能是硬把这一次的炸药熄灭。但熄灭的炸药并没有消失,而是被储存了起来,在将来一旦遇到导火线,就会更激烈的爆炸。
  我本不是一个喜欢多管闲事的人,但因大哭的女孩是女儿的好朋友,所以,看到小姑娘那么伤心,我走了过去,拉着她的手,一边抚摸她的手心,一边装可爱,撅着嘴对她说:“哎哟,怎么能把人家硬拉下来呢,那么高,吓了一跳。而且人家还没玩够呢,就被拉下来,人家可难过、可不爽啦!好难过啊……”小姑娘借我这话,哭得更凶了。我又接着说:“嗯,人家真的好难过,好想哭……要是换了阿姨,也一定伤心极了,也会哭的。”眼看着眼泪一点点被收住!
  可这并不是故事的高潮。
  前来围观的孩子当中,有一个两岁半的女孩。就在上面这件事发生前的20分钟,她刚哭了一顿。这是一个特别爱哭的女孩,一个特别缺乏安全感的女孩,我所看到的,当她哭时,爷爷奶奶只会用“别哭了别哭了”来禁止她,甚至用“你再哭就不要你”这种话来恐吓她打住。
  当她看到小伙伴哭了,而且还哭得停不下来时,她脸上的兴奋无法抑制。 也许,看到别的小朋友也会哭得止不住,是对她刚刚那场哭泣的最大宽慰吧。但如果对自己的宽慰一定要建立在对别人“幸灾乐祸”的基础上,那实在是太悲哀了。她的父母家人,完全可以用更健康的方式为她疏解情绪。这样,当她再次看到和她同病相怜的小朋友时,取代“幸灾乐祸”的会是真正饱含同情心的关心。
  上个月,带女儿去姑姑家串门。见到一众高大威猛的成人,她立刻瘪嘴哭了, 还要求离开房子,去外面散心。小姑子的儿子也跟着我们溜达出来了,他满脸好奇,因为从头到尾我没有制止女儿的抽泣,也没有用任何“看小鸟”“看小狗”之类的注意力转移法,相反,我好像是在鼓励女儿哭:“那么多人都扑向我们洪靓,真是吓死了,害怕得不得了呢!”小外甥终于忍不住问我:“你为什么不想办法让她停下来别哭了?”“因为她还是想哭,根本没有哭够,那我为什么要让她停下来呢?想哭就哭呗!哭多久都行。”这话,我是说给女儿听,也是说给小外甥听。我想,他爱听我说这样的话。作为一个小小男子汉,他一定无数次,被爸爸妈妈爷爷奶奶扼住了泪水。他内心深处一定非常希望有个人告诉他:“想哭的时候就是可以不管不顾地哭个痛快!”
  你有没有观察过孩子哭完后的眼神?我仔细观察过。被转移、被压制哭泣的,眼神里还有一种郁郁的无奈。情绪完全倾流而出,没有残留一点垃圾情绪的,眼神是清亮的,溢满了好奇和喜悦。
其他文献
①早上起床后,天天就是不肯乖乖穿衣服,爸爸悄悄对天天说:咱们给妈妈变个魔术,吓她一大跳,好不好?天天非常高兴。  ②爸爸掀起被子对天天说:这是个百变帐篷。天天哧溜就钻进去了。  ③妈妈莫名其妙地站在床边,爸爸得意地说:这是个神奇的百变帐篷,小朋友从里面出来的时候,衣服就已经穿好了。  ④帐篷里,天天和爸爸互相帮助,迅速把衣服穿好。  ⑤在床边等得不耐烦的妈妈伸手去拉天天,令她吃惊的是,天天的脚已经
期刊
我对毕节儿童自杀事件整个的看法就是爱的缺乏。没有爱,一切都是枉费。  这个家庭中的每个人缺爱的感觉都是非常明显的。  缺爱,所以变成“发条橙子”  父亲20岁结婚,妈妈18岁结婚,很快有了孩子,人的生命成为一只“发条橙”,就和上了社会程序的一个物体一样,没有自己的意愿、思考、需要,不是因为我爱你,所以想要结婚,不是喜欢孩子而生孩子,而是大家都这样,那我也应该这样。  这家人的房子外面很整洁,在当地
期刊
一位妈妈的来信:我孩子刚出生不久,平均俩小时就得奶一次,不给奶就哭。家里老人说,不能太惯着孩子,得定点喂。我听人说有种“哭声免疫法”挺好用。我就拿来用,现在不都讲究科学育儿吗?孩子哭时,我就先不理他,等过几分钟再去安慰他。但是那个哭声太凄惨了,我真不忍心啊。“哭声免疫法”真的可以用吗?我真舍不得孩子遭这个罪,但我也真怕惯坏他,但我又怕不及时喂奶会给他造成心理阴影。抓狂!  赶紧丢掉“哭声免疫法”!
期刊
女儿快5岁了,只要一闲下来,就会无意识地咬手指或者其它小东西。若在家被发现了,我一个眼神儿她就会停下来,但在幼儿园就不好控制了。老师也反映过这个问题,怕强硬的制止会适得其反,所以不敢强调。我给女儿讲过道理,也鼓励过她改掉坏习惯,但她还是控制不住自己。  我本来也有这个坏习惯,自从发现女儿咬手以后,我就告诉女儿,我一定要改掉这个习惯。现在我改掉了,但我却不知道如何让我的女儿改掉吃手的坏习惯!  琪琪
期刊
上个周末,小区物业举办了一场“宝宝绘画大赛”。  准确地说,那应该叫做“宝宝涂色游戏”比较贴切,就是让一帮两三岁的小屁孩,在白纸上用蜡笔给提前印好的苹果、香蕉之类的图片涂上颜色。之后,就可以用他们完成的大作,去服务台换一支漂亮的康乃馨,作为礼物送给妈妈。  多好的活动啊,满屋子都是甜蜜的味道,可我还是看到了一件挺不愉快的事情——整个上午,某位高标准、严要求的妈妈,一直在旁边提醒她家两岁半的女儿“宝
期刊
问:我家宝宝刚出满月,经常一睡就是四五个钟头,晚上还能睡到六七个钟头,感觉好长啊,吵都吵不醒。据说这个阶段应该是按需喂养,可我很怕他老这么睡吃不饱。要不要把他拨拉醒?  答:新生儿的大脑很容易疲劳,只有睡得好、睡得足了,大脑才能休息好,发育好。一般情况下,新生儿每天需要睡18~20个小时。这个阶段“按需喂养”意思是:宝宝想睡就睡,想吃就吃,只要宝宝清醒时吃奶好,那就没问题。  问:我家女宝宝3个月
期刊
如今,成人与青少年的焦虑和抑郁越来越多。许多科学家认为,这与儿时的经历有关。  如果婴幼儿时期承受的压力过多,大脑中的压力应对系统会变得很敏感,好比在大脑中有一个过于灵敏的报警器,一有风吹草动就叫个不停。即使在别人看来,有些压力微不足道,容易应对,但敏感的孩子也会觉得很严重很危险,他们往往小题大做,反应过度。  同时,一个孩子如果婴幼儿时期对压力过度敏感,成年后则容易抑郁、焦虑,罹患压力有关的身心
期刊
朋友兴冲冲地跑来跟我说,她治好了8岁儿子的“电脑游戏瘾”。我好奇地问她是怎么做到的。朋友信奉“虎妈”教育,没有最严,只有更严!她制定了一大堆规则,一环扣一环,并威胁+恐吓:如果独自开了电脑,我是知道的,后果你懂的!果然,高压之下,她儿表现得很乖,朋友很是得意。  我想起了小时候有阵对电视超级迷恋。爸妈要我们在房间里写作业,而他们自己抱着电视看得不亦乐乎。我心里猫抓似地痒得不行,就不停地去客厅倒水、
期刊
我家有俩宝贝,老大杨杨是女儿,4岁,老二猪猪是儿子,2岁。姐弟俩关系贼好,很多人问我怎么搞定的。其实真没标准答案,每个孩子都是不一样的,我亮出我的“招”,供您参考。  赶紧给胎儿起个小名,让老大老二建立明确的家庭关系  怀孕时不知道肚子里是男娃女娃,我和老公起了个通用的小名“zhu zhu”。如果是男孩,就叫“猪猪”,如果是女孩,就叫“珠珠”。这么迅速就把名字起好,最主要是考虑老大杨杨的感受。杨杨
期刊
要一年级的小朋友有“自控力”,是强人所难。  一年级  心里在想啥?对学校生活既感到新鲜,又不习惯,因而一时难以适应,好奇、好动、喜欢模仿,但很难做到专心听讲。特别信任老师。思维特点是直观、具体、形象。  家长怎么帮?此阶段以适应和培养习惯、培养学习兴趣为主,引导孩子愉快地学习。家长可以从如何安排时间入手,培养孩子养成独立自主热爱学习的好习惯。  二年级  心里在想啥?此阶段是小学生形成自信心的关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