戏入情 歌入心

来源 :音乐生活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victorwy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韵味元素在豫歌《木兰从军》中表现解析


  豫歌《木兰从军》是以“木兰诗”为词,旋律技法吸取了豫剧唱腔板式。作品以熟知的故事为题材,运用豫西调豫剧流派旋律技法,将广板、中板、快板、摇板、垛板五种板式交替使用,形成了具有鲜明戏曲特征的音乐结构形式。除了板式的运用,全曲最有特色的当数豫剧唱腔的运用,以字行腔,以腔诉情,情入心脾。下面就《木兰从军》中的唱腔板腔的运用进行分析:
  1.断腔
  断腔,利用气口的突然停顿造成无声胜有声的表达叙述,断中孕情、断中抒情,断与连的润腔应用表情手法。这样断腔技法可充分传神达意,极具情感甜柔蜜韵。如在第一段中,“边关军情急”的“关”字上就加入了断腔,增加了情绪浓度。如谱一:



  2.拖腔
  拖腔,戏曲唱腔中的一种。是旋律进行中无词有声的那部分旋律,其节奏、情感是与前面的词有联系的,是情绪的延展。常常将某句唱词最后的一字附上长短不一的拖腔,即无字拖腔,进一步将特定的情感予以婉转层次的展现。曲中可以表现出花木兰“去”的无助,“战”的焦灼,“木兰是女郎”的“郎”的无奈,“美名”的“名”的赞颂等等。这些字在演唱上都使用了拖腔来描绘木兰的各种心理活动。这些乐句的拖腔运用是韵味风格也是品味韵味的必要元素。如谱二:



  3.装饰性润腔
  装饰音的运用,是音调润腔的主要表现手法。装饰音来美化旋律、协调语言、突出韵味。生活化、变化化、灵动化、律动化是装饰性润腔韵味特性。《木兰从军》运用了倚音、下滑音、重音、断音来润色润腔,起到了装饰性的润腔作用。如“怎么办,怎么办”,两个“办”字处都用了装饰性“倚音”润腔,表现急、烦、焦的情绪,“难坏了姑娘花木兰哪”这里用装饰的下滑音来润色,表达出木兰忧烦的心理,增加了情绪与情节的跌宕起伏,也浓厚了感情色彩,不失为有滋有味的特色呈现。如谱三:



  4.吐字潤腔
  语言是歌唱艺术重要的情感媒介。豫歌的歌唱语言是直接来自河南人民生活的语言习惯,有着所直属的语言韵味标识。其咬字、吐字是以洛阳、开封两地的方言为主要语音,有着言多情、味醇厚、声悦耳,如歌似唱韵律感、格调质朴风趣感的语言特征。唱腔中每一个字韵和腔湾的处理及口语化的吐字润腔,无不渗透着浓厚的乡土之音,构成了豫歌特色韵味的有力元素。《木兰从军》中多次出现花木兰的“兰”字的音调在音程上与前面的字形成了前后的落差呈前低后高,恰好与在普通话中“兰”字读二声,在河南的方言中读四声,形成了明显的差异性与一致性,透过吐字润腔形成有色有味的韵味感情。如谱四:



  “木兰无长兄”中的“兄”字与前面提到的“兰”字属一样的情况,演唱到这一句的时候要在声调上表现出润腔的方式,体现出言有味、听有韵、感有意。如谱五:



  5.摇板
  摇板,自由节拍的唱腔,流水板的严格节奏伴奏部分,形成两个声部律动的对撞,这样的特点易于表现激动的情绪与场面。该曲中描写木兰血战沙场的段落来烘托了气氛,增加了画面意境。如谱六:



  从谱例中可见,旋律部分音符少,时值长,左手伴奏织体部分音符密集,时值短,形成鲜明的对比,从音响上也一定会造成各声部的慢唱和紧打的特征,这样的创作手法升华了音乐形象。各声部间的对撞,慢中有急,急中有慢,但彼此都在统一的板式中完成了音乐形象的立体化、形象化。
  6.垛板
  垛板:二拍子或一拍子,音型为一音一字节奏,朗诵式的,句句紧接,字字斩钉夺定、截铁有力,是诉述剧情的手法。音乐特别果断,强化气氛,是刚强、激愤情绪板式佳选,是情绪推向高潮的常用板式。如谱七:



  一字一声,“生”音同步,声是人声旋律部分,声音的“声”是对人物人生果敢的律动表现,音是钢琴的伴奏部分,这样的写作透过声音的律动表现出人声的内心律动,这种手法强化了作品的气氛,均一的节拍与力度,音调与速度是慢起渐快,木兰奋勇杀敌的态势淋漓可见。

二、韵味元素在豫歌《黄河渔娘》中的表现解析


  豫歌《黄河渔娘》是一首颂扬性、抒情性、叙事性的戏歌声乐作品,采用典型的河南梆子戏曲调,具有鲜明地域韵味。作品运用豫剧声腔二八板式结构,以音乐结构形式在乐句的对称构架上形成了该唱段,充满河南的人文情结歌词,充满豫乡音韵因素的旋律,体现出河南人豪爽、直率质朴的艺术特质,接近民众真实生活。
  1.“闪板”和“偷字”
  闪板俗称后半拍,是二八板中常出现的板式。俏和巧的音乐意境悄然入境,例如这句“叫你一声黄河渔娘”的“叫”就是放在一个八分休止符之后以十六分音符出现的,这里的“叫”音要强化,字要灵、声要动,增加形象俏丽的韵味性。如谱八:



  “偷字”就是打破声腔中常规的音位安排,也打破常规的语言断句形式,把最后一小节要唱的字“偷”到前一小节的出现。例如开头“不知道,哪一天”旋律中“哪”字把后一小节字偷到头一小节出现节奏先现,“哪”字的发音要肯定、态度坚决。如谱九:



  2.下滑音润腔
  滑音润腔是把特定的音依据风格和抒发情感的需求进行上、下、前、后的滑音处理。滑音的运用能增加歌曲的律动感,更能良好展现作品的风格特点,同时滑音的加入使演唱更具生活化。它变化丰富多样,演唱时要唱得自然、顺滑、灵动。《黄河渔娘》中运用了典型的下滑音润腔来表达对黄河渔娘的赞叹赞美之情。如“叫你一声黄河渔娘”“黄”字下滑音的运用。
  3.开口呼
  “开口呼”是豫剧演唱中独有特色的咬字行腔方式,与民歌的衬词润腔近似。是用以运腔衬词的歌腔,它可以填补歌词内容和感情,并对音乐有连接的作用。用象声词以及可以烘托气氛的虚词构成,使内容变得更加生动、人物更加鲜活,口语化的真实生活体现。
  衬词“哎”是在我们生活中常出现的,被称为感叹词,在歌曲中我们常称之为称词,可在不同地方出现,展现歌曲的不同情感层次,秉承事异声异的演唱规律。在衬词“哎”出现时,旋律呈模进下行状态,吸取了豫东和豫西音调的旋律音阶,这樣的旋律写作,符合了生活中的感叹音以及音乐写作中的衬词的律动特色,演唱时可以借鉴豫剧中的甩腔演唱技法,形成演唱韵味特色。
  这三处的“哎”最具有戏曲味道,用坚定奔放的语气把衬词唱出来,表达出的是大气坚定的鲜活“渔娘”形象,用民族情怀以及河南梆子的着色特色,达成声情并茂的韵味诉求。如谱十:



  每种文化都有其独有的历史,每种文化都有其独有的韵味,每种韵味必产生于独有的地域。“豫剧”是戏与歌的多元元素相融的声乐作品,是传统豫剧声腔板式与现代歌曲写作技法相融合的结合体,使作品有传统的音韵又不失现代潮流格调。那么把握组成表现豫歌的灵魂意蕴的元素,透过这些元素一润腔一韵味地细嚼所蕴含的“味”与“道”,才能够凸显出豫歌的活力,也才能透过豫歌的韵味构成,了解这一艺术形式,敏慧各音乐作品间的相互借鉴、相互渗透的中华音乐和合文化的精神意境。
  参考文献:
  [1]张红蕾:《论豫剧新歌的前源及发展历程》,《韶关学院学报》,2004年第4期。
  [2]龚金铃:《感言“戏歌”》,《东方艺术》,2005年第14期。
  [3]郭克俭:《豫剧演唱艺术研究》中国艺术研究院博士论文,2005年。
  [4]郭克俭:《豫剧演唱谚诀论》,《中国音乐学》,2005年第4期。
  于 洁 辽宁师范大学音乐学院声乐教师,副教授
其他文献
【摘 要】 从社团、报刊、展览三个主体出发,可以探寻民国时期新兴书法活动的传播空间。  民国时期,结社作为一种人际传播、组织传播的形态,吸收了西方“行会”的精髓,逐渐发展为现代专业社团,形成了各种新兴的书法社会组织。报刊作为一种大众传播媒介,在近代书法史上扮演了重要的角色。而展览作为一种新兴的书法传播方式,更是对书法创作风格与形态产生至关重要的影响。在以这三个主体为代表的现代传媒和传播机制的影响与
【摘 要】 原始时代的艺术,从工具美饰和人体美饰中产生,在仪式中成型。原始仪式的四因素:仪式地点、仪式之人、仪式器物、儀式过程,是作为艺术得以展开的基本结构。原始艺术是以原始时代的核心观念即宇宙之灵为基础而产生的。原始艺术同时是灵显之物。原始的宇宙之灵为虚体,从原始时代向早期文明的演进,即虚体之灵向实体之神的演进,城市和神庙是早期文明的主要形式,艺术体系在神庙中展开。早期文明是以神像为主的艺术,具
【摘 要】 中国书法玄妙精神的探讨完成于晋唐之间,其中,承载儒家和道家思想精华、贯通艺术活动主客二端、具备形而上意蕴的“道心”是一个核心概念,它有“法道”与“本心”两个彼此关联的路径,其内涵关涉先秦和汉唐礼乐文化中的时间次序和节律、空间布局和等差、人事秩序和情理法度,以此架构了中国书法的哲学意蕴,使之具备通玄达微的可能。  【关键词】 中国书法;玄妙精神;法道;本心  中国书法玄妙精神的探讨完成于
古筝是我国古老的弹拨乐器,距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清朝末期以来由于没有专业记谱方式,导致发展相对迟缓。新中国成立后,在党的文艺方针指导下,文艺工作者们开始对古筝艺术进行挖掘、整理,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使其有了新的发展。50年代初期,许多高等院校相继开设古筝艺术专业,一些古筝演奏造诣较高的艺人被聘请到专业院校任教,培养了大批技艺高超的优秀演奏人才,使古筝艺术得到繁荣发展。1953年,东北音专(现沈阳音
《礼记·乐记》中记载:“情动于中,顾形于声,声成文谓之音。”该影片的配乐参与叙事,对主人公的心理进行了细致的刻画,用哀而不伤的音乐触动观众的心灵,引发观众内心的共鸣。影片讲述的是入殓师这个职业的故事,但并不流于表层生活流水账一般的叙述,而是深究其职业特殊性之下的人性的光辉与人世的温暖,用朴实的镜头展现出平凡又不寻常的人生图景,用死亡观照人生。通过大提琴家小林大悟亲身经历,对入殓师的态度由偏见转为理
一整场帕格尼尼《24首随想曲》全集音乐会拉下来,还能再轻松加演一段充满哲思的巴赫无伴奏(《C大调第三奏鸣曲BWV1005》第三乐章广板)以及一首疯狂难度的恩斯特“魔王”大随想曲(改编自舒伯特同名艺术歌曲D328),恐怕也只有宁峰了!记得十多年前我第一次无意中在网络上看到他的演奏视频,就产生过一种十分微妙的感觉,似乎让我“想到奥伊斯特拉赫又忘掉奥伊斯特拉赫”。宁峰的身形轮廓以及音乐处理的大线条自然会
【摘 要】 丹托对贡布里希的艺术理论进行了全面的批判,并认为其是失效的理论。贡布里希并未对此作正面回应,但其对当代艺术的态度本身也构成了某种有趣的回答。二人艺术观念差异的焦点—也是丹托批判贡布里希的焦点—在于艺术有无本质的问题:丹托通过指认贡布里希为维特根斯坦主义者,将艺术的本质问题拉回到分析哲学内部并形成了本质主义与唯名论的争论。但是,作为“靶子”的贡布里希的学术思想与维特根斯坦主义在反本质主义
一、古筝练习曲的编写与教学应用  练习曲在器乐表演教学中起到重要的作用,从懵懂的“琴童”,到表演技术娴熟的“音乐家”, 练习曲一直伴随着音乐表演者的艺术生涯。随着民族器乐教学体系逐渐完善,古筝练习曲也越来越被教师所关注。目前古筝教学中应用性较强的古筝练习曲并不多。主要有项斯华著,上海音乐出版社2004年出版的《每日必弹古筝指序练习曲》;杨娜妮编写,春风文艺出版社出版的《杨娜妮古筝教程》;由王建民主
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之际,由沈阳大学创排的诗画音乐剧《镌·刻》隆重首演。该剧以疫情期间大学的校园生活为切入点,以雕塑系大学生创作建党百年的作品为线索,融汇了中国共产党百年历程的辉煌足迹,同时将敖汉小米[1]、三千孤儿[2]、精准扶贫等节点巧妙连接,延展出宏大的想象空间和丰厚的精神内蕴,并以歌舞诗画的青春舞步和艺术语言,展现了当代青年热爱黨、心向党、跟党走的青春风采。其后,2021盛京戏曲论坛“音乐剧
城市音乐文化在社会发展进程中占据重要地位,因此,如何正视城市音乐文化在城市发展建设中的价值也成为备受关注的方面。本文简要阐述城市音乐文化在城市发展建设中提升居民素养、构建和谐社会、改善城市环境、助力经济增长的价值和如何通过增加资金投入、重视打造品牌、结合多种模式、加强人才培养实现合理研究城市音乐文化在城市发展建设中发挥价值的策略,以期能为社会发展提供参考。  随着社会经济持续增长,人们的生活水平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