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下的中西方艺术创作观念之差异

来源 :南腔北调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obert_196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疫情防控期间,不同的国家、不同的地区、不同的行业、不同的人群……皆以不同的方式进行着一场史无前例的“抗疫”战争。作为知识分子的艺术家,纷纷通过手中的笔来描绘这一重大历史性事件,对彰显新时代的人性,实现艺术的功能,传递社会正能量,完成重大“主题性”艺术创作的目标,贡献了自己的智慧和才华。本文通过对中西方艺术家在“疫情”下的艺术创作观念进行分析,进一步彰显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关键词:疫情 艺术的功能 中西方 创作态度
  一
  在中国文化的范畴内,关于文艺功用问题的讨论由来已久,可以说,没有哪个民族对待这个问题如此热衷,甚至把其当作一门学问进行系统地阐述。比如,魏文帝曹丕是历代文人中把文艺的功用抬得最高的人,他在《典论·论文》中曾把“文章”抬高到“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的地位,而唐人张爱宾亦认为图画具有“美教化,助人伦,穷神变,测幽微,与六籍同功”[1]的功用。像这样的观点,在中国古典文艺理论中并不鲜见——大至经世济国、教化民族,小至认识事物、塑造人性,文艺之功用不可谓不重要。如果说这些文艺观有着较为浓郁的封建色彩,那么,在1942年的《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上提出的观点“文艺要为人民大众服务”,本质上还是在阐述文艺的功用问题,只是时代不同,文艺所表现的内容与服务对象亦有所不同罢了。
  从表面看来,艺术创作似乎是“个人化”的行为,但其实却潜藏着一种集体无意识的精神,从大的方面讲就是有一种国家的、民族的文化精神(意志)在引导着我们创作的方向。在中国的文化传统里,很多知识分子具有浓郁的家国情怀与悲剧意识,即民族感优先原则。不管是白居易“文章合为时而著,诗歌合为事而作”的现实主义文艺观,还是鲁迅“救国救民”的革命民主主义文艺观,皆潜藏着复杂而深刻的民族文化心理。
  一般来说,艺术创作是人之心声的一种表达方式,同时在某种意义上也是人类精神活动最直接最有效的表现。俄国文艺理论家车尔尼雪夫斯基曾提出“艺术来源于生活”,我国长期以来强调现实主义创作原则,然而当代艺术的实践,却在某种程度上对这一观点提出了质疑,过度强调艺术创作的主观性。其实,我们说艺术来源于生活,不等于说艺术要“自然主义”地再现生活,而是要运用辩证的历史的观点,不断深化对于生活的认识,同时又能够以艺术的手法对之进行表现,而这种表现又能反过来影响生活和人们的认识。
  二
  从2020年初开始爆发的新冠疫情,毫无疑问是世界范围内重大的卫生事件,其波及范围之广、殃及人口之多绝对是空前的。面對突如其来的疫情,尚且不说国家层面上的“抗疫”举措,即便是普通百姓都用自己的行动证明了“抗疫面前人人有责”的观念。不同领域、不同行业的人,用不同的方式为“抗疫”作出了各自的努力;而艺术工作者作为一个特殊的群体,更需要通过“发声”来表达自己作为知识分子的态度,这是一种责任和担当。艺术作为关乎“人”的精神活动,对于滋养人性和健全人格具有不可替代之作用,我们永远都“不应忽视在如今这个疯狂的世界里,文学及其他艺术所具有的巨大的助人康复的力量”[2]。因此,一年多来持续不断的以“抗疫”为主题的创作现象,是现实生活对艺术的召唤,同时也是艺术家的历史使命感使然,体现了艺术的价值(功能)。
  自新冠疫情发生以来,上到国家级的艺术团体,下到市县乃至最基层的艺术团体以及各民间艺术团体,还有高等艺术院校、各类媒体等,纷纷围绕“抗疫”这个重大主题,以各种形式倡导或组织艺术家进行艺术创作。以“抗疫”为主题的艺术创作,可以说是当前艺术创作的主旋律,很多人都以“艺术的方式”表达了“抗疫”这一重大的时代命题。尽管重大“主题性”艺术创作旨在叙事、再现重大的历史事件,无疑带有政治的、历史的、文献的等诸多现实因素,但并不代表这类艺术作品就缺少艺术性。所以,决定“主题性”创作的艺术水准最重要的因素,在于艺术家本人对“主题性”艺术创作的看法和理解,尤其是艺术家的文化素养及其在艺术创作中的创造力和表现力。所以,我们还需辩证地看待以“抗疫”为主题的艺术创作。
  艺术最早无疑是叙事的、再现的,在保持艺术性的前提下,艺术创作的叙事和再现作用其实是有必要的,尤其是对于重大的“主题性”艺术创作,更能彰显艺术的认识、教育、审美及其疗愈的功能——即艺术创作的时代性问题、艺术到底有什么用的问题。我认为,像“抗疫”这样的重大“主题性”艺术创作,其中包含的不仅仅是个人的情感,更体现一种集体精神,甚至是一种积极践行“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的体现。
  古人云“文以载道”,我认为这个“道”不仅仅是指思想,或某种形而上的存在,还应该有随时代发展变化所产生的某种集体精神或集体意志。中国文化一向都注重对传统的传承,传统的知识分子几乎都有一种强烈的文化认同感,故不管这个国家和民族发生何等大事,都能在文艺作品中有所反映,且后人能从中读出作者深沉的爱国情感。
  思想决定认识,认识决定观念,观念决定行动。在疫情面前,主题性艺术创作具有特殊的意义,它不仅是艺术工作者在面对灾难时的一种认识与态度,更是反映现实的一面镜子。通过主题性创作,人们可以窥见一个国家在重大灾难面前的反应与作为。当前,整个艺术界都在行动,并用各自的方式参与到“抗疫”的队伍中去,这种对社会生活的反映体现了艺术的诸多功能。
  三
  我们再转过头来看看疫情下的西方艺术界。首先,我们先来梳理一下西方艺术的传统,这样有利于理解今天西方艺术创作的理论基础及其依据。可以说,自古希腊以降一直到19世纪中叶,西方艺术创作始终遵循着理性主义的传统,普遍、本质、共性,是艺术创作的主导方向。但是,随着现代主义文艺思潮的兴起,理性主义传统开始受到挑战,诸如尼采所谓“上帝死了”“重估一切价值”,本质上就是对理性主义的否定;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说把潜藏于人之内心深处的无意识解放出来,这说到底就是非理性对理性的反叛。   进入20世纪,尤其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后,西方的各种文艺流派如雨后春笋般破土而出,可谓五彩斑斓,传统的根基被彻底动摇了。自由化、个人化、欲望化、情绪化成为艺术创作的基调。在新秩序还没来得及建立,旧秩序已经轰然坍塌的情况下,尽管艺术创作仍呈现其多彩的面貌,但这些流派几乎不可避免地遭受了同样的命运:转瞬即逝。同时,在西方思想界,二次世界大战所导致的后果是:怀疑一切。今天,西方藝术创作所遵循的传统不是20世纪以前的理性主义传统,而是把20世纪以来的非理性主义当作“传统”加以继承,即遵循自由主义的创作观,而自由主义在某种意义上指的是个人主义、散漫主义、无政府主义,存在着诸多的不确定因素。
  当整个社会环境都充斥着所谓的自由(散漫)主义思想,在平静的日常生活中,或许我们看不出它存在的问题,甚至可能被表面的和谐所迷惑,但一旦发生重大事件——比如这次全球性的新冠疫情——则它的弊端就会暴露无遗。这也是面对新冠疫情,西方各国——包括那些所谓的发达的、文明的国家——不能做到有效控制的原因。因为人人都认为政府的抗疫措施及要求束缚了他们的自由,践踏了他们的尊严,是对他们作为“人”的存在感的无视,从而对政府的“要求”产生了抵触心理,甚至把这种抵触情绪转化为破坏的行为。虽然个别有良知的艺术家仍坚持有效地向社会传递积极的、正能量的价值观,但艺术创作在“自由(散漫)主义”观念的主导下,艺术又如何能体现出它应有的功能呢?说到底,艺术的价值在于艺术的功能是否能够得到正确地体现。如果艺术创作不把认识、教化、审美、疗愈等诸功能——说到底就是真、善、美的功能——表现出来,并作为信息传递给读者,进而向社会传播正能量的话,那么艺术除了技术,还剩下什么值得人们推崇的东西呢?
  中国艺术与西方艺术的不同之处在于:中国艺术不仅仅是画,更是诗。苏轼在《题文与可画墨竹屏风赞》中这样说过:“与可之文,其德之糟粕;与可之诗,其文之毫末。诗不能尽,溢而为书,变而为画,皆诗之余。其诗与文,好者益寡。有好德者,如好其画者乎?悲夫!” 苏轼称赞文与可的诗书画与他的品德是高度统一的,这种统一观为他的文人画理论提供了现实依据。苏轼把品德放在“道德—诗—书—画”这条艺术链条上的顶端,首先是品德,其次是诗,再次是书,最后才是画。所以,徐复观先生认为:“为人生而艺术,才是中国艺术的正统。”[3]这指出了画家创作是需要向社会传递正能量的,是一个社会性的问题,而不仅仅是盲目地批判、否定,最后一个人“爽”了完事。这与西方艺术侧重于个人化、“为艺术而艺术”的观念是有着本质区别的。尼采说:“艺术,除了艺术别无他物,它是使生命成为可能的伟大手段,是求生的伟大诱因,是生命的伟大兴奋剂。”[4]不惟尼采,叔本华、黑格尔等都有这样的认识:艺术是拯救人生的重要手段。这个拯救指向的,无疑在于唤醒世人匆忙、冷漠的灵魂。只有作为一种审美现象和审美经验,艺术才能为人生和世界提供更多的意义。所以说,艺术创作不是毫无边界的为所欲为,艺术的能指固然重要,所指尤其值得强调。
  法国思想家卢梭在《社会契约论》一书中,开篇就说:“人生而自由,却又无往不在枷锁之中。”这对人性与法律及道德之间的关系做了概括性论断,指出了“自由”是有限度的。为什么“自由”要用“枷锁”来约束?因为自由不是无所顾忌,更不是为所欲为,没有约束的自由最终将会导致散漫、放纵、混乱,当前美国社会的状况就能真实地诠释这一观点。
  四
  颇值一提的是,艺术反映现实绝不仅仅是为了抒情,同时也是为了叙事与批评。南朝梁文论家刘勰在《文心雕龙》“时序”篇中云:“文变染乎世情,兴废系乎时序。”刘勰的观点可以看作是现实主义文艺创作的宣言,指出了文学的变化发展与社会、时代的风气之间的关系,指出了文艺的演变关联着社会环境,文艺的兴衰关联着时代秩序。这一理论为当前我国以“抗疫”为主题所进行的一系列艺术创作提供了现实主义的理论根据,同时也为艺术创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当前,疫情还继续在世界范围内发生和发展,也将在很长的一段时间内存在着。我国虽然在“抗疫”上取得了阶段性的显著成效,但并不代表疫情已经离我们远去,偶尔新增的本地病例和很难清“0”的境外输入病例,时刻都在提醒每一个人,疫情还远远没有结束,大家还需提高警惕,甚至要做好长期“抗疫”的心理准备。为此,作为知识分子的艺术家,尤其需要有责任和担当,充分利用手中之笔,描绘出大写的人性,为“抗疫”尽一份责任,贡献一份力量。
  参考文献:
  [1][唐]张彦远.历代名画记[M].杭州:浙江人民美术出版社,2011:1.
  [2][加]弗莱.文学的疗效[J].王静安,译.通俗文学批评,1998(02).
  [3]徐复观.中国艺术精神[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82.
  [4][德]尼采.悲剧的诞生[M].周国平,译.北京:华龄出版社,1996:149.
其他文献
摘要:由于对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与执政双重身份的不重视或者不了解,导致在一些学者的研究中,出现了一些有待澄清的地方;因此,论文从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历史与逻辑前提以及执政的理论与现实依据的分析入手,辨析了领导与执政的异同,以求明晰我们分析和研究的基础。  关键词:中国共产党;领导;执政  [中图分类号]C9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7287(2006)01—0026—05
期刊
导语:她看到自己坐在红绫缎的金马车里,穿着公主出嫁的织金大袖,霞帔如锦。汴京街头如水喧嚣,繁华如梦。如果能在旧日的汴梁与他厮守是一场梦,她宁愿死在这梦里,再也不要醒来。  前情:靖康之难,宋廷亡灭,皇女沦为俘虏,惠福帝姬被予金国宝山大王完颜皓,与钦宗妻女朱后与柔嘉公主一同被押往东北的金国。她回想与他相恋的旧事,心如刀搅。  “娘子,跟我一起看汴梁城外的春景好么?”此景此境恍如隔世,他们曾在三月的汴
期刊
摘要:激进的女权主义者、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耶利内克在其代表作《钢琴教师》中描写了在男权社会价值的压制下,女钢琴教师由性压抑者最终变成窥淫者、自虐和自残者的悲剧故事。本文从作为社会符号的性道德和女性悲剧的叙述等方面探讨耶利内克揭露社会丑陋的“负面荚学”倾向,以及其对西方传统男性中心的审美的颠覆。  关键词:女性主义负面美学;权力;自虐;自残  [中图分类号]J9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期刊
摘要:在回顾以往有关环境维权意识和农民环境维权研究的基础上,通过对安徽两村的田野调查,认为在转型期的安徽两村,农民环境维权意识对他们的环境维权行为呈现出逐渐脆弱的影响力,对自身健康权益和经济利益的追求是农民环境维权的重要原因,内心不满情绪的积聚催生了农民的环境维权行动,一些农民已经基于村庄脉络延续的考虑而进行环境雏权。  关键词:农民;环境维权;环境维权意识;农村环境【中图分类号】C912.82 
期刊
摘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的高尽思想政治教育,必须以对社会发展主体的全面塑造、促使人的全面发展为主要目标。围绕这一目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要以强化学生的主体性为基础,大力培育学生的主体意识,充分激发学生的主体精神,在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方法和途径上实行全面创新。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主体性;创新  [中图分类号]G64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7287(2006)01—0
期刊
摘要:产生于1972年斯德哥尔摩人类环境会议的主要组织决定就是创建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其职能是在环境全球管治中协调联合国相关机构的环境活动并担当新政策创议的发动者。自那时以来,国际社会已经在环境全球政策(以及最近在可持续发展政策)方面付出了巨大努力,并创建了大量的条约、组织和机制。从总体上说,进展是积极性的,并日益指向一种不断扩展着的全球环境管治体系。但同样显而易见的是,尽管全球环境管治体系的规模和
期刊
摘要:文化环境保护是城市历史地段保护的一个重要内容之一,本文在阐明了城市历史地段保护的概念和原则,指出其中对历史文化环境保护的重要意义,并在对我国城市历史地段保护现状分析的基础上,以南京夫子庙为例,期望通过传统文化与现代商业的融合,逐步实现对城市历史文化环境的有效保护。  关键词:历史地段;文化环境保护;夫子庙  [中图分类号]C913.8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7287(
期刊
闲翻日历,蓦然发现一个让文化人百感交集的日子——五月四日,“五四”是青年的节日,更是诸多青年经历过的五彩斑斓却无法复制的历程,这恰恰与我正在细读的青年作家寇洵的几篇小说,在我的潜意识里交相辉映着:寇洵笔下的的青年形象,跟新文化运动时期的青年,早已经相去甚远,甚至说有着天壤之别,他们活在不同的时代,有着不同的物质环境、文化土壤、生存际遇,形象、气息、趣味等迥异也是顺理成章的事儿。与之同时,我还在内心
期刊
天闕三十三重,星云璀璨。三十三重天外荒芜之境,永世黑暗,永世不得轮回。  夜明石撑起穹顶,荆棘牢笼高悬崖边。  宁不情被锁在牢中。笼上荆棘又密了许多,一寸寸刺得她浑身剧痛。她叹了口气,拾起匕首,吃力地将枝蔓砍去。  她虽残存着些法力,却始终无法逃出这封印的牢笼。  荆棘有意识地收拢,忽而伸过一枝缠住她的手腕,狠狠一勒,鲜血霎时溢出,串串滴落。  远天剑光一点,疾风凛冽,“嚯一一”一声,荆棘瞬间断裂
期刊
近年来,“官场小说”发展迅猛,影响日渐扩大,出现了一批被人热捧的代表性作品。如,张平的《抉择》、陆天明的《苍天在上》、周梅森的《人间正道》、王跃文的《国画》、阎真的《沧浪之水》。这些作品在广阔的时代背景与社会场景上,表现了官场上的各色人等,写出了正面力量的英气与时代正气,读来既引人深思,又令人振奋。  同时,也有一类作家也写官场,但他们把视点放得很低,只把笔锋对准身处夹缝中的中层干部或底层公务员,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