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探讨营养支持对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患者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将56例ARDS患者随机分成营养组28例和对照组28例,两组患者均常规进行有创机械通气治疗,并进行相关辅助治疗,包括调节电解质失衡、纠正酸碱、抗感染等。营养组患者通过治疗稳定之后给予患者应用鼻饲低渗型全营素肠内营养制剂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营养组28例,3例死亡,死亡率为10.71%;对照组28例,6例死亡,死亡率为21.43%。对照组治疗前后无明显变化,甚至营养不良。营养组接受机械通气治疗的时间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ARDS患者常规治疗同时加用营养支持治疗,可提高蛋白的浓度,增加体重,缩短机械通气治疗时间,增加成功脱离机械通气的例数,从而提高治疗效果。
【关键词】营养支持;呼吸窘迫综合症;临床观察
ARDS的临床表现是氧合衰竭,从而导致进行性呼吸困难及严重的低氧血症。临床为尽快恢复氧合,对危重病人采用机械通气。采用机械通气的ARDS患者在应激因素作用下,机体处于高代谢状态,对能量、蛋白、脂肪的消耗增加,时间一长,则会出现营养不良、免疫力低下、机体抵抗力减弱等情况[1]。此时营养支持在减少并发症、降低病死率,以及后续患者恢复方面起着重要作用[2]。笔者总结了我院2010年5月——2011年9月期间确诊的56例ARDS的临床资料,采用肠内营养(EN),对28例ICU重症患者进行了营养支持,取得了明显的疗效,总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2010年5月——2011年9月笔者所在医院治疗56例ARDS患者,所有患者均符合1992年欧美ARDS联席会议标准[3],其中男27例,女29例;年龄48-89岁,平均65.7岁。其中原发病为严重胸外伤的病人21例;严重复合伤病人19例;脾破裂5例;产后大出血4例;化脓性阑尾炎4例;吸毒2例;有机磷农药中毒1例。
1.2治疗方法两组患者均常规进行有创机械通气治疗,并进行相关辅助治疗,包括调节电解质失衡、纠正酸碱、抗感染等。营养组患者通过治疗稳定之后给予患者应用鼻饲低渗型全营素肠内营养制剂进行治疗,从少量低浓度开始,浓度0.6kcal/ml,每次100-150ml,2-3h为一个周期,一日5-6次。待适应后增加浓度、能量至每次300-400ml,一日6次,并调整浓度为1.0kcal/ml,且逐步向匀浆食物过渡。
1.3营养指标的测定第8天测定体重指数、淋巴细胞计数、血清白蛋白,进行治疗前及治疗后的各项指標比较及两组间比较。BMI:体重(kg)/身高(m)2。根据BMI标准,BMI<18kg/m2为低体重,18kg/m2≤BMI<25kg/m2为正常体重。
1.4临床观察指标记录两组机械通气时间,观察生命体征等情况。
1.5统计学方法计数资料用卡方检验;计量资料用t检验,其中治疗前后比较用配对资料的t检验,组间比较用t检验。数据处理使用SPSS17.0统计软件,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表示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表示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2结果
3讨论
ICU重病患者的治疗目的是紧急改变其生物、功能衰竭的危重状态,提高生存质量,降低患者的病死率[4]。营养支持可以保证患者的营养状况,提供所需的营养物质,进而增强了患者的免疫力和抗病能力,与ICU降低死亡率的治疗目的一致[5],是ICU治疗手段中重要的一部分。营养支持不单纯是提供营养物质,也起到了改善心肺功能的作用。肠内营养原则为由少到多、由慢到快、由稀到浓,可为机体营造一个逐渐适应的过程,避免发生并发症[6]。
此次研究营养组28例,有效25例,3例死亡,死亡率为10.71%;对照组28例,有效22例,6例死亡,死亡率为21.43%。可见营养支持为机体提供了能力,有效降低了死亡率。对治疗前后及两组血清白蛋白、淋巴细胞计数和体重指数进行对比,营养组治疗前后血清白蛋白、淋巴细胞计数和体重指数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5);对照组治疗前后血清总蛋白、淋巴细胞计数和体重指数无明显变化,甚至出现营养不良。对比接受机械通气治疗的时间,营养组接受机械通气治疗的时间平均为(13.4±3.2)d,13例成功脱离机械通气。对照组接受通气治疗时间平均为(18.5±4.7)d,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对ARDS患者行营养支持,可改善其营养状况,促进患者康复,疗效确切,可在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刘建中,张金生,兰涛,等.术后肠内免疫营养支持在营养不良的胃肠道肿瘤患者中的应用研究[J].中国医学创新,2012,9(24):1-3.
[2]农玉芳,韦玲,陈昊,等.早产儿早期肠内营养支持的临床观察[J].中国医学创新,2012,9(32):147-148.
[3]Bernard G R,Artigas A,Brigham K L,et al.The American-European Consensus Conference of ARDS:definition,mechanisms,relevant outcomes,and clinical Trial coordination[J].Am J Respir Crit Med,1994,(149):814-818.
[4]苟中华.胃肠外科术后早期营养支持的研究进展[J].中国医学创新,2012,9(10):163-164.
[5]柏屏,彭南海,徐军华.胃癌术后早期肠内营养支持的护理[J].解放军护理杂志,2006,20(7):12-13.
[6]关国宏,黄健增,马永亮.慢性阻塞性肺病急性加重期26例营养支持探讨[J].中国医学创新,2012,9(33):13-14.
【关键词】营养支持;呼吸窘迫综合症;临床观察
ARDS的临床表现是氧合衰竭,从而导致进行性呼吸困难及严重的低氧血症。临床为尽快恢复氧合,对危重病人采用机械通气。采用机械通气的ARDS患者在应激因素作用下,机体处于高代谢状态,对能量、蛋白、脂肪的消耗增加,时间一长,则会出现营养不良、免疫力低下、机体抵抗力减弱等情况[1]。此时营养支持在减少并发症、降低病死率,以及后续患者恢复方面起着重要作用[2]。笔者总结了我院2010年5月——2011年9月期间确诊的56例ARDS的临床资料,采用肠内营养(EN),对28例ICU重症患者进行了营养支持,取得了明显的疗效,总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2010年5月——2011年9月笔者所在医院治疗56例ARDS患者,所有患者均符合1992年欧美ARDS联席会议标准[3],其中男27例,女29例;年龄48-89岁,平均65.7岁。其中原发病为严重胸外伤的病人21例;严重复合伤病人19例;脾破裂5例;产后大出血4例;化脓性阑尾炎4例;吸毒2例;有机磷农药中毒1例。
1.2治疗方法两组患者均常规进行有创机械通气治疗,并进行相关辅助治疗,包括调节电解质失衡、纠正酸碱、抗感染等。营养组患者通过治疗稳定之后给予患者应用鼻饲低渗型全营素肠内营养制剂进行治疗,从少量低浓度开始,浓度0.6kcal/ml,每次100-150ml,2-3h为一个周期,一日5-6次。待适应后增加浓度、能量至每次300-400ml,一日6次,并调整浓度为1.0kcal/ml,且逐步向匀浆食物过渡。
1.3营养指标的测定第8天测定体重指数、淋巴细胞计数、血清白蛋白,进行治疗前及治疗后的各项指標比较及两组间比较。BMI:体重(kg)/身高(m)2。根据BMI标准,BMI<18kg/m2为低体重,18kg/m2≤BMI<25kg/m2为正常体重。
1.4临床观察指标记录两组机械通气时间,观察生命体征等情况。
1.5统计学方法计数资料用卡方检验;计量资料用t检验,其中治疗前后比较用配对资料的t检验,组间比较用t检验。数据处理使用SPSS17.0统计软件,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表示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表示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2结果
3讨论
ICU重病患者的治疗目的是紧急改变其生物、功能衰竭的危重状态,提高生存质量,降低患者的病死率[4]。营养支持可以保证患者的营养状况,提供所需的营养物质,进而增强了患者的免疫力和抗病能力,与ICU降低死亡率的治疗目的一致[5],是ICU治疗手段中重要的一部分。营养支持不单纯是提供营养物质,也起到了改善心肺功能的作用。肠内营养原则为由少到多、由慢到快、由稀到浓,可为机体营造一个逐渐适应的过程,避免发生并发症[6]。
此次研究营养组28例,有效25例,3例死亡,死亡率为10.71%;对照组28例,有效22例,6例死亡,死亡率为21.43%。可见营养支持为机体提供了能力,有效降低了死亡率。对治疗前后及两组血清白蛋白、淋巴细胞计数和体重指数进行对比,营养组治疗前后血清白蛋白、淋巴细胞计数和体重指数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5);对照组治疗前后血清总蛋白、淋巴细胞计数和体重指数无明显变化,甚至出现营养不良。对比接受机械通气治疗的时间,营养组接受机械通气治疗的时间平均为(13.4±3.2)d,13例成功脱离机械通气。对照组接受通气治疗时间平均为(18.5±4.7)d,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对ARDS患者行营养支持,可改善其营养状况,促进患者康复,疗效确切,可在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刘建中,张金生,兰涛,等.术后肠内免疫营养支持在营养不良的胃肠道肿瘤患者中的应用研究[J].中国医学创新,2012,9(24):1-3.
[2]农玉芳,韦玲,陈昊,等.早产儿早期肠内营养支持的临床观察[J].中国医学创新,2012,9(32):147-148.
[3]Bernard G R,Artigas A,Brigham K L,et al.The American-European Consensus Conference of ARDS:definition,mechanisms,relevant outcomes,and clinical Trial coordination[J].Am J Respir Crit Med,1994,(149):814-818.
[4]苟中华.胃肠外科术后早期营养支持的研究进展[J].中国医学创新,2012,9(10):163-164.
[5]柏屏,彭南海,徐军华.胃癌术后早期肠内营养支持的护理[J].解放军护理杂志,2006,20(7):12-13.
[6]关国宏,黄健增,马永亮.慢性阻塞性肺病急性加重期26例营养支持探讨[J].中国医学创新,2012,9(33):13-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