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魅力:让音乐课堂触发情感共鸣

来源 :教师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h1234567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苏霍姆林斯基说:“教师的语言修养在极大程度上决定着学生课堂上的脑力劳动效率。”音乐教师应该充分运用语言的魅力,在不断即时生成的课堂中,睿智地捕捉和筛选学习活动中反馈出来的一切有利于促进学生进一步学习建构的生动情境和鲜活的教学资源,以渴望、赞赏的心态,灵活处置好这些生成性教学资源,让课堂充满激情,焕发出生命活力。那么,怎样才能运用语言的魅力让音乐课堂触发情感共鸣呢?
  一、?用语言的魅力构建学习乐园
  语言是人们传达信息和情感交流的主要工具。教师主要是运用语言向学生传道、授业、解惑,架起“教”与“学”的桥梁。教师的语言表达,是教学艺术和魅力最重要的组成部分,直接影响教学效果。
  1.?用语言之神打开心灵之窗
  声情并茂是教师语言的情感美。不知你是否有过这样的感受:听一堂名师好课,就像观赏一幅名画,心动神移,流连忘返;就象欣赏一首名曲,余音在耳,袅袅不绝。再观听课的学生,个个屏气凝神,犹如被磁石吸引般地听着、想着……表现出精神上的充实和满足、紧张和愉悦,这就是教学语言的魅力和审美价值。
  在平时的教学实践中我经常会运动语言的魅力融洽师生间的关系,激发学生的内在动力,让课堂更加精彩纷呈。如:我在教学“五月的夜晚”一课导入时,老师一边用画有欧洲五月夜晚的风景图配上主旋律,一边用优美的语言柔柔地描述:“春天的夜晚,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在大地上,水面浮起了薄薄的烟雾像笼着一层轻纱,花儿草儿仿佛在牛乳中洗过一样,柔柔地晚风吹来,送来了浓浓的花香,闭上眼睛深深吸一口气,闻到花香了吗?让我们来做晚风中的花朵体验风的温柔”,老师的导语像春天的使者,轻轻打开了学生的心扉,将学生带入温柔而朦胧的意境中,仿佛看到了春天的影子,鸟语花香、沁人心脾,好不快乐呀。在这样的一个氛围中学习,既加深了对歌曲的感受,同时又为进一步感悟“五月夜晚”的音律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用语言之魂伸出牵引之手
  教师魅力的语言是一种艺术,而肢体语言更是一种思想,既传形,又传情,既开放,又得体,使学生充分体验蕴涵于音乐形式中的美和丰富的情感,为音乐所表达的真善美理想境界所吸引、所陶醉,与之产生强烈的情感共鸣。
  如:在节奏教学时我又是这样引导的:“小朋友老师想把拉大锯的声音‘送’给大家,你们喜欢听吗?”说着老师边有节奏地读词,边用肢体语言(模仿木匠锯木的动作)把‘ga zi ga zi’的节奏轻松地传授给了学生。这种既形象又热闹的氛围,使小朋友始终能保持积极向上的心态去学习。又如:在教学三年级“妈妈的心”这课时,我创设了灵活多样的实践活动作为教学“明线”,让学生放开手脚,展开想象的翅膀,在知识的海洋中畅游:随节拍传递爱心(用节奏语言进行师生的对口令)、用剁菜动作来强调四分休止符的节奏、用优美的舞蹈动作进行歌曲的表演、用象征性的打击乐器碰撞知识的灵动。这些活动似一只无形的手,牵引着学生灵活的身躯,学生在主动参与这些活动的过程中已经体验、掌握了教师精心设计的“暗线”内容——即爱心的培养和四分休止符、二四拍的韵律感。真正做到了既激发了学生学习兴趣、培养了良好的学习音乐态度和习惯,也掌握扎实的音乐知识技能,提高了对音乐的审美能力。
  二、?用语言的魅力诱导学生情感
  古人云:“感人心者,莫先乎情,莫先乎情,莫始乎于言,莫切乎声,莫深乎义。”这说明,通情才能达理,达理必先通情。情理交融,才能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音乐课程把“情感态度”目标放在第一位。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在教学中,要以富有情感的生动的语言,采取多种教学方式激发学生的情绪,使他们带着强烈的求知情绪开始学习,在情绪高涨的气氛中进行智力活动,以满足的情绪解开知识之谜。使师生双方不仅在理智上产生同频共振,同时也在情感上产生强烈共鸣,从而共同体验着教学的愉快,耕耘的喜悦。
  例如,我在教学“五月的夜晚”歌曲处理时,利用图片教师在音乐声中引导、朗诵:“五月的夜晚,你独自一人躺在屋外的躺椅,面朝着天空,对着满天的星星在闭目养神,你感觉到一丝丝清凉的晚风吹拂着你热乎乎的脸蛋,就象妈妈抚摸着你,还闻到这里带来的阵阵紫色丁香花的香味。于是,你用力吸了几下——啊!真香呀!”在这里老师用诗一样美的语言诱导出学生稚嫩的情感,把音乐要素融入于情境之中,达到了既愉悦学生的身心,又培养了学生的审美能力的目的。显然,这种情感和气氛的感染力与熏陶作用是巨大的,在学生们走出音乐教室的瞬间,仍能感受到音乐课堂的情浓欲滴。乐情、师情、生情“三情合一”。这样的情,如一张无形的网,无处不在地笼盖着课堂,悠悠地弥散于课堂的每一处空间,渗透于每一个学生的心田,慢慢地孕育……快乐无限的音乐活动乐园。
  优美的语言能给学生最美的享受。在教学中如果教师能经常穿插些形象的、抑扬顿挫的语言,那么又能使教学起到传情达义的效果。听!我在教学切分音符的节奏时,说了这么一句话:“小朋友,老师把节奏娃娃‘请’了下来,看节奏娃娃长得是什么样子的呀?……”;老师在说“请”字时故意拉长了调儿,目的是引起学生的注意,同时让学生看清切分节奏的特点,这一拟人化的“请”字当然是勾起了小朋友的好奇心,这种艺术化的手法请到了学生的心,也就打开了他们的心扉,学生的注意力自然地就集中到学习上来。当学生回答后,教师又运用富有感情、精炼的、鼓励式的语言去加以点评,如:“很好!”“很接近!”“谁还有不同意见?”在课堂教学中激情的引导、热情的点评则又会如柔柔的春风、融融的阳光吹拂温暖学生的心灵,会在学生的心中激起感情的涟漪,让他们得到心理上的满足。当然,在具体的音乐课堂中,教师要针对学生不同的兴趣、爱好,不同的情绪生活和情感体验,用智慧去引领孩子走进富有独特情感内涵的“音乐世界”。
  三、?用语言的魅力促进学生发展
  每个学生都有权利以自己独特的方式学习音乐,享受音乐的乐趣,参与各种音乐活动,表达个人的情智。为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又应运用语言的魅力来创设生动活泼、灵活多样的教学形式,为学生提供发展个性的可能和空间。   教学《小蜜蜂》一课时,在学会歌曲后,教师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小伙伴,根据乐曲中蜜蜂形象一起进行表演,随着轻轻的乐曲声响起,同学们三五成群地聚在一起表演了起来:喜欢跳舞的同学,纷纷展现出了或优美或活泼的舞姿;喜欢画画的同学在黑板上勾勒出春意盎然的春光图;喜欢打击乐的同学用乐器给歌曲伴奏;喜欢唱歌的同学手拿书本,好似麦克风在歌声中陶醉;还有些可爱的小蜜蜂成排歇在凳子围成的“花丛”中伴唱呢。正当教师为学生们的表现高兴时,“轰—轰—轰”一道不和谐的声音传入了大家的耳朵,只见一位男同学扭动着腰,张牙舞爪要往花丛中挤,同学们都生气了,纷纷指责他。老师看他的动作挺像狗熊的形象,于是灵机一动,笑着对跳舞组的同学说:“蜜蜂们,原来你们请了狗熊来做客呀,你们还请了哪些小动物呢?”同学们一愣,似乎有些不相信,“还有小白兔”,有位大胆点的同学冒出一句。“请得不错,小白兔的舞姿很美,肯定能为蜜蜂音乐会添彩的!”老师马上鼓励道。“还有布谷鸟,他的歌声最美!”又有学生接道,“有天鹅,它会跳舞!”“小猴会演奏乐器”……越来越多的孩子加入进来,学生的兴致上来了,有的还操起乐器模拟小动物,结合进了原先的乐曲当中……
  对在课堂中生成的“不和谐音符”,教师没有责难,没有敷衍;而是以开放的心态,突破原来设计的过程限制,进行适时、智慧的点拨,才化腐朽为神奇,把节外生枝变成最佳的教育契机,成为课堂一道亮丽的风景。
  个性化教学是教师教育理念、自身优势、特色风格的综合体现,展示个性,超越模式,让学生通过充分自由的探索活动,认识知识产生发展的过程,最大限度地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教育学生参与实践,感悟生活,拥有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从一次次成功的课堂教学中发现,语言的魅力确是教师教学的武器,是教学中最为重要的元素。在课堂教学中巧妙地运用精妙的语言,将成为打开知识宝库的钥匙,使学生感到上课是一种艺术享受。一位教师曾说过这样的一句话:“我们教师两只口袋装的是什么?一只装的是表扬,让学生竖立信心,能主动学习;另一只装的是学生的优点,善于发现学生的优点,激励学生更好地学。”要让学生感受到教师的魅力,感受到教师的爱,这就需要教师魅力的语言。每位名师、优秀教师都有自己独特的良言妙语,我们可以学习,借鉴。但怎样更好地发挥教师自己本人的魅力,更好地教书育人,值得我们每一位教师探讨、研究。
  (作者单位:江阴市长寿实验小学)
其他文献
2020年初,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席卷全球。疫情之下,社会的经济、生产活动以及每个人的生活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影响。教育作为人类重要的领域之一,也面临着各种机遇和挑战。教师作为教育的第一资源和最主要的工作者,则要扮演好不同的角色。因此,疫情背景下,教师如何实现由“技术性熟练者”到“反思性实践家”的转变与提升,进而提高自己的专业发展水平,成为一个备受关注的话题。教育的本质在于育人,教师应适应时代发展,更
期刊
一位教育家说过:教育的全部奥秘在于爱孩子。没有了爱,教育就不复存在,缺少了爱教育就变得苍白无力。音乐课堂应该是师生情感交流、生命对话、心灵碰撞的港湾,情感教育应渗透音乐课堂的全过程,因为音乐是情感的艺术,能更直接、更有力地进入人的情感世界。正如黑格尔所说:“音乐是心情的艺术,它直接针对着人的心情。”怎样把情感教育渗透音乐课堂的全过程呢?  一、?情感投入,以情育情  “要想打动别人,首先必须打动自
期刊
教学目标  1.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前两则故事,并用自己的话复述。  2. 学会“馋、酸”等8个生字,联系上下文理解“够、成熟、一贯”等词语。  3. 用比较阅读的方法理解故事,从两则故事中初步感受寓言的特点,并从故事的寓意中获得教益。  教学过程  一、?在前后对比中导入  1.?本单元,我们先后学习了成语故事??、神话故事??、历史故事??,今天我们再走近寓言故事。你们都看过或者听过哪
期刊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语文素养是学生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也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课程,必须使全体学生获得基本的语文素养。在语文学习的过程中,语言的积累是至关重要的。无数的事实也证明,只有读得多,记得多,才能集腋成裘,聚沙成塔,运用起来才会得心应手,达到“胸藏万汇凭吞吐,笔有千钧任翕张”的境界。不管是披文入情
期刊
我们的生活离不教育,教育也离不开生活。数学知识源于生活,这就要求我们老师结合幼儿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来实施数学教育,使幼儿亲身体验到“身边到处存在着知识,而答案就在自己身边”,让幼儿感受到数学活动的魅力,享受到游戏学习的乐趣。  一、?创设和利用生活化环境,引导幼儿发现数学,激发兴趣  为幼儿营造一个轻松、愉悦而又科学的数学环境,引导幼儿主动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通过自身与环境的接触,自由探索,促进
期刊
鲁迅先生曾经说过一句话:救救孩子。的确,面对五彩缤纷的孩子内心世界,走在教育这条道路上的我们,应该为孩子做些什么?可以做些什么?又已经做了什么呢?有人说,我们可以站在儿童的立场,平等地跟他们对话;有人说,我们可以做他们的好朋友,铁哥们;又有人说,我们可以因材施教,关注学生的个性差异……但我认为,大家有时间还是多陪陪我们的孩子吧!  一、?陪孩子上网。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电脑、网络已进入千家万户,但
期刊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多媒体作为一种新的教育教学技术,已经融入音乐教学之中,以其色彩鲜艳、图形生动形象的特点,提供了声音、文字、图象相互结合又能互动的学习情境, 使学生开阔了视野,拓宽了思路,产生强烈的情感共鸣,深刻理解音乐形象,感受音乐内涵,亲切自然地表现音乐,满足了情感和心理上的要求,培养了音乐审美能力。音乐课堂因多媒体的运用变得更加精彩。  精彩一:多媒体的运用聚焦学生注意力  学习学得好不好
期刊
【案例片段】  《槐乡五月》是一篇文质兼美的散文,作者以优美形象的语言描绘了槐乡五月的迷人景色和槐乡孩子的美好品格。全文字里行间无不洋溢着景色美、人情美、文字美,所以教学本篇课文,应着重引导学生自主阅读,在深入理解的基础上去感悟美、积累美、表现美,赋予课堂以生命和活力。  片断一  品味“有的槐花抱在一起,远看像玉雕的圆球;有的槐花一条一条地挂满枝头,近看如维吾尔族姑娘披散在肩头上的小辫儿”。  
期刊
《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中提出:品德课程应该让学生从自己的世界出发,用自己的眼睛观察社会,用自己的心灵感受社会,用自己的方式研究社会。本着这样的学科理念,教师应该变灌输为引导,变说教为活动体验。在教改中,很多老师已经有意识地采用一些有效的教学方式去改变原有的课堂,然而,还有一些不尽人意的地方,值得我们去反思、改进。下面我们来看两则案例:  案例1:六年级上册?《科学技术的喜与忧》  为了让学生感受生
期刊
《音乐课程标准》指出:“应将我国各民族优秀的传统音乐作为音乐课重要的教学内容,通过学习民族音乐,使学生了解和热爱祖国的音乐文化,增强民族意识和爱国主义情操。”我国有戏曲剧种300余种,其中以五大剧种即京剧、越剧、黄梅戏、评剧和豫剧最为活跃。京剧之所以能够进入中小学音乐课堂,是因为京剧是我国公认的国粹和国剧,最具民族性、群众性和国际性,代表了中华民族的文化主流,其剧目十分丰富,表演艺术家众多,观众极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