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在学生学习化学的过程中实验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化学实验是初中化学课堂教学的“催化剂”。通过丰富多彩的化学实验不仅可以将抽象的理论知识直观的呈现出来,激发学生学习化学课的兴趣,提高课堂学习效率。还能在实验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能力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而且,化学实验还可以培养学生态度严谨、勇于创新的科学素养和学习习惯。化学实验还是化学课堂教学的“润滑剂”,能缓解学生在枯燥而单调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学习中产生的疲劳和厌倦。因而,做好初中化学教学活动中的实验教学,显得尤为重要。下面就谈谈一谈我个人在实验教学的做法和感受。
一、做好演示实验,发挥化学实验在课堂教学中的“催化剂”功能
化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不能“纸上谈兵”。一些理论知识和实验现象必须通过化学实验才能直观的呈现在学生面前。因此,在化学教学过程中,除了按照教材要求安排了所有的演示实验外,我还随时设计一些现象明显、趣味性较强的演示实验来丰富课堂内容,增加学生学习兴趣。为了上好初中化学第一课,在序言课《化学使世界变的徇丽多彩》一课的教学中。我采取了以下教学流程:(1)演示了氢氧化钠溶液使酚酞变红色的“水变红酒”滴入盐酸后又变无色的“红酒变水”、“魔棒点灯”这两个实验,(2)让学生操作体验氯化钠溶液和硝酸银溶液反应生成白色沉淀的“水变牛奶”实验。在此基础上指出这些实验中物质都发生了一种变化,产生了新的物质。(3)引导学生在已有生活常识的基础上分别用闻气味和燃烧的方法来区分水和酒精两种无色液体。在教给学生闻气体气味的正确方法的同时指出酒精和水这两种液体有着不同的性质是由于他们的组成元素和内部结构不同。通过这些实验既加深了学生对“化学是一门研究物质的组成、性质、结构及变化规律科学”这句话的理解。又通过学生对实验现象的观察和亲自参与激发了学生学习化学课的兴趣,为今后化学课的学习创造了一个“开门红”。
事实证明,学生只有看实验的兴趣是不够的,为了让学生参与到实验中来,充分调动学生学习化学课的兴趣,培养学生进行实验操作的能力。在日常教学活动中,除了按照教材要求足量将安排学生分组探究实验外,我还想法将一些操作简单、安全、实验现象明显的演示实验交给学生自己去操作。鼓励学生主动地参与到课堂的学习中来,而不是只当旁观者。让他们体验到实验成功后的喜悦,同时有利于将学生在操作中存在的问题充分的暴露出来,这样比空洞的说教效果要好得多。
二.拓展探究实验,彰显化学实验在教学中的“润滑剂”功能
化学来源于生活,又应用与生活。为了体现这一理念,在教学过程中我经常利用身边的一些化学物质来引导学生进行实验探究。我们学校食堂经常给学生发面包作为早餐。有一次我看到一名学生手中拿着面包,而此时当刚学完空气的知识,我就想这些面包中的填充的到底是什么气体呢?我何不利用这次机会来一次探究实验呢?随后我就组织了几名同学引导他们进行猜想假设,又通过查找资料分析因为代价太高用稀有气体的可能性很小,所以很可能是稀有气体或者氮气。并引导学生对如何提取包装袋中的气体以及如何通入石灰水中等操作上的问题进行探讨。最后协助他们完成这个探究实验并在课堂上进行了展示。
每到天气转暖,学校食堂还常给学生发放雪碧。一次一位同事无意中说到学校食堂所发的雪碧气体真多。说这无意,听着有心。我想我们不是刚学完碳酸饮料吗,雪碧是碳酸饮料我们从来没有怀疑过。但是如何让学生通过实验来证明这一点呢。我又组织了一次探究实验。(1)用带导管的橡皮塞将气体通入到澄清石灰水和放有着的蜡烛的小烧杯中,观察石灰水变浑浊和蜡烛的熄灭现象。(1)倒出少量雪碧饮料,滴入紫色石蕊试液,发现石蕊变为红色,学生们说:这是碳酸饮料。我问:使石蕊变红色就一定是碳酸吗,还有没有别的可能?如何证明里面确实有碳酸呢?他们提出可以加热试试看,随后又将变红后的石蕊试液加热,发现虽然变紫了,但是红色并没有完全褪色,和课本上碳酸分解实验现象明显不同,针对这一异常现象,我引导他们从标签上饮料的成分来分析,结果他们发现红色并没有完全褪色是其中含有檸檬酸的原因。
通过这些活动培养了学生实验探究能力和用化学知识解决学生中实际问题的能力,让学生体会到化学知识并不是孤立的理论知识,而是和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
三、重视实验改进和创新,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环保意识
实验创新和改进一直是初中化学实验教学的一个重要内容。通过实验的创新和改进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欲望,还能培养创新意识。同时将环保的理念渗入到教学之中。
在进行分子、原子的教学时,我对教材中的氨分子扩散实验做了改进。将教材中在小烧杯中进行实验改成在试管中进行。实验操作如下:(1)在一个橡皮塞上用铁丝弯成两个小钩,一个置于试管内部,一个在试管外部。(2)将酚酞试液滴入盛有少量水的小试管中,证明酚酞遇水不变色。(3)用毛笔沾上酚酞试液在两张滤纸条上等距离的画上一些横线,一张挂在试管内,另一张挂在试管外。(4)用滴管在试管内滴入少量浓氨水,将挂有滤纸条的橡皮塞塞住试管口。可以明显地看到试管内滤纸条上的酚酞由下往上逐渐变成红色,而试管外部滤纸条上的酚酞没有明显变化。从而直观的演示了分子的运动。并引导学生将改进后的实验和教材中的实验做了对比分析,总结出了改进后具有现象明显、操作简单、药品用量少污染少因此环保的优点。
在探究燃烧条件实验时,我将红磷和白磷分别放在两个干燥的小试管底部,放入刚烧开的热水中,可以明显的看到试管中的白磷燃烧,与红磷及水中的白鳞对比明显。然后将一个漏斗倒扣在水中白磷的上方,通入氧气,水中的白鳞也燃烧起来了。改进后具有现象明显、操作简单、防止五氧化二磷扩散而减少了对环境的污染的优点
总之,新课程理念下的化学实验教学活动要重视学生的参与,让学生在实验操作和探究过程中提高实验操作能力的同时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获取新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合作的能力。还要注意对学生进行科学态度和科学素养的培养,和环保主义教育。
一、做好演示实验,发挥化学实验在课堂教学中的“催化剂”功能
化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不能“纸上谈兵”。一些理论知识和实验现象必须通过化学实验才能直观的呈现在学生面前。因此,在化学教学过程中,除了按照教材要求安排了所有的演示实验外,我还随时设计一些现象明显、趣味性较强的演示实验来丰富课堂内容,增加学生学习兴趣。为了上好初中化学第一课,在序言课《化学使世界变的徇丽多彩》一课的教学中。我采取了以下教学流程:(1)演示了氢氧化钠溶液使酚酞变红色的“水变红酒”滴入盐酸后又变无色的“红酒变水”、“魔棒点灯”这两个实验,(2)让学生操作体验氯化钠溶液和硝酸银溶液反应生成白色沉淀的“水变牛奶”实验。在此基础上指出这些实验中物质都发生了一种变化,产生了新的物质。(3)引导学生在已有生活常识的基础上分别用闻气味和燃烧的方法来区分水和酒精两种无色液体。在教给学生闻气体气味的正确方法的同时指出酒精和水这两种液体有着不同的性质是由于他们的组成元素和内部结构不同。通过这些实验既加深了学生对“化学是一门研究物质的组成、性质、结构及变化规律科学”这句话的理解。又通过学生对实验现象的观察和亲自参与激发了学生学习化学课的兴趣,为今后化学课的学习创造了一个“开门红”。
事实证明,学生只有看实验的兴趣是不够的,为了让学生参与到实验中来,充分调动学生学习化学课的兴趣,培养学生进行实验操作的能力。在日常教学活动中,除了按照教材要求足量将安排学生分组探究实验外,我还想法将一些操作简单、安全、实验现象明显的演示实验交给学生自己去操作。鼓励学生主动地参与到课堂的学习中来,而不是只当旁观者。让他们体验到实验成功后的喜悦,同时有利于将学生在操作中存在的问题充分的暴露出来,这样比空洞的说教效果要好得多。
二.拓展探究实验,彰显化学实验在教学中的“润滑剂”功能
化学来源于生活,又应用与生活。为了体现这一理念,在教学过程中我经常利用身边的一些化学物质来引导学生进行实验探究。我们学校食堂经常给学生发面包作为早餐。有一次我看到一名学生手中拿着面包,而此时当刚学完空气的知识,我就想这些面包中的填充的到底是什么气体呢?我何不利用这次机会来一次探究实验呢?随后我就组织了几名同学引导他们进行猜想假设,又通过查找资料分析因为代价太高用稀有气体的可能性很小,所以很可能是稀有气体或者氮气。并引导学生对如何提取包装袋中的气体以及如何通入石灰水中等操作上的问题进行探讨。最后协助他们完成这个探究实验并在课堂上进行了展示。
每到天气转暖,学校食堂还常给学生发放雪碧。一次一位同事无意中说到学校食堂所发的雪碧气体真多。说这无意,听着有心。我想我们不是刚学完碳酸饮料吗,雪碧是碳酸饮料我们从来没有怀疑过。但是如何让学生通过实验来证明这一点呢。我又组织了一次探究实验。(1)用带导管的橡皮塞将气体通入到澄清石灰水和放有着的蜡烛的小烧杯中,观察石灰水变浑浊和蜡烛的熄灭现象。(1)倒出少量雪碧饮料,滴入紫色石蕊试液,发现石蕊变为红色,学生们说:这是碳酸饮料。我问:使石蕊变红色就一定是碳酸吗,还有没有别的可能?如何证明里面确实有碳酸呢?他们提出可以加热试试看,随后又将变红后的石蕊试液加热,发现虽然变紫了,但是红色并没有完全褪色,和课本上碳酸分解实验现象明显不同,针对这一异常现象,我引导他们从标签上饮料的成分来分析,结果他们发现红色并没有完全褪色是其中含有檸檬酸的原因。
通过这些活动培养了学生实验探究能力和用化学知识解决学生中实际问题的能力,让学生体会到化学知识并不是孤立的理论知识,而是和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
三、重视实验改进和创新,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环保意识
实验创新和改进一直是初中化学实验教学的一个重要内容。通过实验的创新和改进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欲望,还能培养创新意识。同时将环保的理念渗入到教学之中。
在进行分子、原子的教学时,我对教材中的氨分子扩散实验做了改进。将教材中在小烧杯中进行实验改成在试管中进行。实验操作如下:(1)在一个橡皮塞上用铁丝弯成两个小钩,一个置于试管内部,一个在试管外部。(2)将酚酞试液滴入盛有少量水的小试管中,证明酚酞遇水不变色。(3)用毛笔沾上酚酞试液在两张滤纸条上等距离的画上一些横线,一张挂在试管内,另一张挂在试管外。(4)用滴管在试管内滴入少量浓氨水,将挂有滤纸条的橡皮塞塞住试管口。可以明显地看到试管内滤纸条上的酚酞由下往上逐渐变成红色,而试管外部滤纸条上的酚酞没有明显变化。从而直观的演示了分子的运动。并引导学生将改进后的实验和教材中的实验做了对比分析,总结出了改进后具有现象明显、操作简单、药品用量少污染少因此环保的优点。
在探究燃烧条件实验时,我将红磷和白磷分别放在两个干燥的小试管底部,放入刚烧开的热水中,可以明显的看到试管中的白磷燃烧,与红磷及水中的白鳞对比明显。然后将一个漏斗倒扣在水中白磷的上方,通入氧气,水中的白鳞也燃烧起来了。改进后具有现象明显、操作简单、防止五氧化二磷扩散而减少了对环境的污染的优点
总之,新课程理念下的化学实验教学活动要重视学生的参与,让学生在实验操作和探究过程中提高实验操作能力的同时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获取新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合作的能力。还要注意对学生进行科学态度和科学素养的培养,和环保主义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