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运用哈贝马斯的文化理论,试图解决部民族体育文化传承过程中出现的失传、变异、消亡、冲突等问题。在哈贝马斯文化理论中,民族與民族之间文化冲突与融合,是方法上的问题;如果方法运用得当、并且实施的途径合理,则不同文化之间是可以进行有效交流与合作,甚至达到相互的融合;反之亦然。
关键词:命运共同体;体育文化;体育传承;体育危机
中图分类号:G80-05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840(2020)06-0028-04
The inheritance crisis and solution of national sports culture:With the development of JKD of Bruce Lee as an example
CHEN Yonghong1, LONG Zhengyin 1, SHEN Jianfeng 2
(1.Aba Normal University, College of Physical Education and Health,Aba 623002,Sichuan;2.Sichuan Normal University, Institute of Physical Education,Chengdu 610101,Sichuan; 3 Horn Town Yanhe Primary School,Zunyi 563004,Guizhou China)
Abstract:At present, through the investigation, it is found that the specific problems of the current national sports culture are the loss of transmission, variation, extinction, conflict and so on.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such cultivation is also consistent with the views of some researchers. Now how to solve this situation and provide effective ideas and suggestions is the focus and difficulty of this paper. Through a large number of literature review, it is found that Jurgen Habermas cultural theory has good suggestions and ideas. Therefore, this study uses Jurgen Habermas cultural theory to try to solve the problems in the process of national sports culture inheritance. In Jurgen Habermas cultural theory, cultural conflict and integration between nations is a problem of method; if the method is used properly and the way of implementation is reasonable, effective communication and cooperation can be carried out between different cultures, or even mutual integration can be achieved; and vice versa.
Key words:community of shared futher for manhind;sports culture; sports inheritance; sports crisis
收稿日期:2020-06-17
作者简介:陈永洪(1991- ),男,硕士,研究方向少数民族体育文化。
萨缪尔·亨廷顿教授多年前提出的“文明冲突论”和格雷厄姆·埃利森教授提出的“修昔底德陷阱”等观点成为时下最有争议的话题之一。他们的观点简而言之就是:“文化交流过程中没有共赢,只有黑白分明、非此即彼、你赢我输、零和游戏”。
对此,笔者认为甚为不妥,这样的游戏规则根本不符合市场规律和人类社会的发展。哈贝马斯认为民族文化之间的不同,在交流过程中必然产生相应的问题,但这样的问题并不意味着彼此之间就是此消彼长,不能并存。他建议:站在全球视野的背景下,每个国家和民族之间应主张“主权平等”,在此基础上彼此尊重、相互理解、建立友好信任和友谊,在信任和友谊的基础上,彼此之间还应相互学习、取长补短,这样就可能化解彼此之间的矛盾,也可以进行各自民族优点和长处的有效结合,进而创造出更加璀璨辉煌的文化;这样也就保证人类文化的多元效应,也促进民族文化之间和谐、健康、长久发展;最后逐渐实现民族之间融合,增强全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认识。
1 民族体育文化的传承危机
中美经济贸易战不断升级,当下新冠肺炎炎疫情状况下经济萧条,世界面临新的困境,民族文化与世界文化的交流也受到严峻的考验。
在已有研究中,我国民族体育文化表现出的危机有:1)体育全球化造成了民族体育文化传承的过程风险,使得一些民族体育文化逐渐退出人们生活的世界。2)市场化的发展造成了民族体育文化传承的结果风险,构成了民族体育文化的危机。3)受到来自西方的强势文化“西化”与“分化”,我国民族体育文化的生存和发展也面临前所未有的冲击和压力。4)由于各种原因,民族传统体育项目正面临变异、失传、消亡的危险。5)图腾信仰崇拜意识的淡化,文化空间场域环境的变迁,民族体育文化认同的缺位,生活环境及生存状态的变化制约给民族体育文化的发展造成了危机。6)我国少数民族体育产业化逐渐被功利主义思想主导的体育文化边缘化和融合,使少数民族体育产业化的民族属性渐渐消失等。 面对以上的民族体育文化危机,若不能正确认识产生问题的根本原因和因素,我们也就不能够有效解决问题,这对我们民族体育文化的继承、保护、发展将是巨大的损失。就像潘建林等人认为的“在将来如果有这么一天,世界文化的流向趋势从‘西学东渐’转为‘东学西渐’时,我们又将拿什么样的东方民族体育文化奉献给世界。”因此,我们面对民族体育文化出现的危机不能坐以待毙,应该对我国民族体育文化进行挖掘、宣传、继承、发扬、创新等,让民族体育文化的发展与生产得以继续。
2 常规思维对民族体育文化危机的解决途径
现阶段学者们对民族体育文化出现的危机,做出了比较合理的解释和建设性途径。如娄章胜等人认为这种危机产生的原因是社会力量参与不足、政府职能失调、保护机构作用不突出和法律不健全等;解决的途径是因地制宜、分区推进,分门别类、重点推进,分级试点、示范推进。杨敏等人认为产生的原因是社会大众参与层次、科研机构层次、法律法规层面等;解决的方案是构建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分级保护体系,进行数字化整理与编目,打造民族地区特色体育文化旅游品牌,开发学校体育文化教育资源,开展民族地区传统体育竞赛娱乐活动等。娄章胜等人认为产生的原因是生存的危机、传承困难、创新不足等;解决的方案是让民族体育文化实现本土化策略(包括正确应对市场化的冲击,加强民族体育文化的宣传教育、正确应对媒体的偏向,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健全法律法规),构建多元保护策略(优先对继承者的保护与培养、建立专业保护队和研究机构、动员社会力量积极参与)等。邹学亮给出的建议是加大媒体对民族体育相关内容的宣传力度、营造非物质文化遗产生存环境,充分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注重大众、竞技性与体育旅游有效结合,利用科学研究促进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等。
以上就是研究者们对民族体育文化产生的危机给出的原因:政府功能不足;大众的参与不够;媒体的宣传偏向;法律的规章制度不健全等。给出的建议:加大政府的职能力度,加大对民族体育文化的媒体宣传力度,制定相关的规章制度和完善相应的法律法规等。针对民族体育文化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上述研究给出相应的解决方式与途径,在一定程度达到了解决问题的效果,但是也有其弊端,部分研究者归结的原因未必能够找到问题的主要因素或者全部因子,一旦主要因素没有得到解决,那么民族体育文化出现的根本问题就不能够得到有效解决。因此,笔者并不完全赞同以上研究者的解决方案和途径。
目前,我國民族体育文化产生的危机,已经到了不得不反思和解决的阶段。现阶段出现的民族体育文化危机,从某种角度讲也反映了我们民族体育文化与世界民族体育文化最初的交流与合作时,我们自己对待本民族体育文化的漠视与无知,而且面对外来文化强势侵略、我们并没有进行有效的结合与发展,使得我们民族体育文化现在已逐步走向了一个生与死的十字路口。在存与亡的这条道路上(学者杨成和张雪莹等认为其中部分民族体育文化已经失传、消失),面对即将来临的更大的民族体育文化失传和外来文化的侵略,可以说我们民族体育文化真正到了一个内忧外患的局面,此时民族体育文化的危机也显得更加沉重。现阶段面我们对民族体育文化不但要进行挖掘、发扬、创新、继承等,而且对待外来的民族体育文化侵略,应运用正确的态度“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增强文化的多元效应,促进民族体育文化在全球化趋势下发展和继承、传播民族体育文化精神。
3 哈贝马斯的文化理论视域下解决民族体育文化危机的途径
3.1 哈贝马斯的文化理论
哈贝马斯“文化理论”认为,“每一种文化类型和文明形式,都有其产生的历史根据和存在的合理性,都有自己的优点和缺陷,民族之间交流、合作产生的文化矛盾和文化冲突是不可避免的正常状况,但在文化交流、合作过程中也有相互融合、和谐等发展的良好状况。不同文明和文化类型之间要向着融合、和谐的良好方面发展,首先要实现话语权上的平等关系;其次不能运用任何军事、政治、经济以及暴力的手段干涉他人;最后在那些强行贯彻自己意图并把这种意图强加给他人和其他民族都应受到谴责”。因此,从哈贝马斯的观点中认识到,民族与民族之间文化不能戴着有色眼镜,更不能以经济的富有、军事力量的强大等为由,并以此作为评价标准,去评价其他民族文化好与坏。正如法国伟大的人类学家克洛德·列维-斯特劳斯对文化的认识一样,“一种文化没有绝对的标准来判定另一种文化行为是‘低劣’还是‘优越’。然而,每一种文化都可以而且应该有其自身的行为和活动提供评价标准,因为他的成员既是行动者也是观察者”。
3.2 哈贝马斯文化理论下民族体育文化传承的分析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加速发展,民族体育全球化也进一步得到推进,民族与民族之间的体育文化交流也越来越频繁。东西方民族文化的差异,导致的价值观念和审美标准也有很大的差异,这些差异在各自民族中解决得好与坏,将直接导致彼此交流之间产生的是分歧还是交融。如果在民族体育文化交流之间产生的矛盾和分歧得不到良好的处理,也就可能会出现民族体育文化的冲突和部分民族体育文化的消失。本文运用哈贝马斯的文化理论“站在平等的对话基础上,相互尊重、互相学习、彼此交流,把自己的优秀文化与他人共享,尽量创造出更加优美的民族体育文化”。在面对文化交流时,我们更多的要相互学习,取长补短,而不是把自己优秀的民族体育文化当着千年的“宝物”封藏起来,或者一味认为外来文化很优秀,诋毁自己的文化等。我们的民族体育文化要长久地繁荣和发展,既要擅长于学习外来民族体育文化长处,又要抓住外来民族体育文化的优点和自己的民族体育文化进行有效的结合创造出更加优美的文化。这一思想也符合了我国著名社会学家费孝通“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这一重要思想。
3.3 李小龙截拳道的成功展现
李小龙创立截拳道和推动截拳道的发展可以说是举步维艰的。正如潘建林和童世敏等人的研究中表述的“今天的武术走向世界面临着民族文化的差异、价值的认同、政治的因素等一系列的重要问题,导致武术走出国门、让世界认同,再到走向奥运,是一件相当的不容易事情”。然而李小龙却在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不仅克服了民族文化的差异、价值观念的认同等,而且还能把武术通过电影的形式推向好莱坞、推向世界。李小龙曾经被美国的权威杂志《黑带》评为世界七大武术家之一,被日本的《公映》杂志评为十大影星之一[19],让中华民族为之自豪和骄傲。 面对李小龙武术的成功,我们要看到李小龙为武术付出的努力和学习武术的执着。从关文明、曹春海等人研究中发现,李小龙的截拳道创立过程是一个相当困难的过程,13岁到18岁期间,不仅刻苦学习咏春拳还要学习洪拳、白鹤拳、少年拳等。到了成年以后,顶着世人对他在美国期间的武术行为的指责与谩骂。在当时,他的思想与传统的思想“传内不传外,传华不传洋等”产生冲突。他却认为武术的发展不应该是少部分人的,应该属于世界全体人民,武术要发展必须进行发展与推广。因此在他接下来的时间里,不断打破陈旧的观念,先后学习了空手道、柔道、泰拳、跆拳道、拳击、摔跤、菲律宾拳等。每次切磋和交流过后,他都不断进行思考和探索,总结出各种拳术的优点和缺点,不断改进自己的武术,在接下来的实战中又不断加以验证,反复操作以上的方法,把自己学习来的各个民族的武术与自己的武术融会贯通,最终进行有效的结合,创造出属于自己的武术——截拳道。
3.4 哈贝马斯文化理论分析下对李小龙截拳道成功的思考
李小龙的成功,正符合了哈贝马斯的文化理论。在李小龙的武术鼎盛时期,是冷战时期,民族与民族之间的文化冲突与矛盾更加凸显,而民族中的体育文化同样如此。面對如此困境,李小龙没有证明中华的武术是最好的,也没有证明其他民族的武术是最好的。而是站在一个客观角度,认真思考,并用平等对话的方式,尊重各自民族的文化,并学习来自世界各个民族的拳术,从中发现他们拳术中的优点,进行有效的结合并进行改进,创造出成自己的拳术——截拳道。不得不说李小龙的思想是特别的、独特的,也正是因为他的这种思想和他的不懈努力成就了他,成就了中华武术的发展。
4 结论与建议
1)外来民族体育文化应与自身文化的进行有效衔接。民族体育文化要得到持续的发展,则须将自身现实情况与外来体育文化相结合才有更好的发展和推广。也只有这样,我们的太极、五禽戏、八段锦等才可以走上世界的舞台,走进世界民族文化的中心。
2)深刻挖掘自身民族体育文化的优势。探索与深刻研究自身文化是作为一个民族体育研究者义不容辞的责任,我们的民族体育有龙舟、龙狮、独竹漂、赛马、高跷、抢花炮等,这些民族体育不仅有竞技体育文化竞争性、公平性、公开性、激烈的对抗性等多种功能,而且还具有娱乐性、观赏性、大众性等功能,相信这些特征能够结合时代的发展,与世界民族体育相融合。
3)不能过于保守。当面对民族体育文化的传承和发展时,我们不能一味地保守、害怕民族之间的体育文化交流会产生各种各样的矛盾与冲突。我们要突破常规的思维模式,就像习总书记说过“今天我国在世界上的话语权,越来越重要,同时我国越来越接近世界舞台的中央”,而我们的民族体育文化走出国门与世界文化各族文化的拥抱与契合,这是我国走向世界必然经过的阶段。
所以,当下站在一个新的历史舞台,重视民族体育文化的发展与交流,是一个重大的趋势,拥抱这个趋势我们义不容辞。但还得注意,重视民族体育文化的交流,应当以平等对话方式为基础,相互理解、彼此尊重、互相学习等,在学习过程中尊重彼此的文化,把各自的优秀文化加以融合从而创造出更有丰富、内涵和璀璨的文明。
参考文献:
[1]章国峰.关于一个公正世界的“乌托邦”构想[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01.
[2]胡昌领,王岗.龙狮文化沿“一带一路”传播研究[J].体育文化导刊,2020(2):11-15.
[3]娄章胜,袁校卫,王振杰.体育全球化视野下民族体育文化的传承危机[J].体育学刊,2008,15(12):88-91.
[4]张世威,袁革.全球化语境下我国民族体育的文化安全及创新性发展[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10,44(10):15-19.
[5]杨成,刘胜兵,龙凤.新疆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活动开展现状及发展对策[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08(11):52-55.
[6]张雪莹,何胜保.图腾信仰崇拜与文化认同:鄂伦春族传统体育文化考略[J].沈阳体育学院学报,2016,35(1):140-144.
[7]丁道旭,田光辉.少数民族体育产业化发展的现实困境与突破路径[J].黑龙江民族丛刊,2015(6):77-81.
[8]潘建林,罗明刚,郭毅萍.武术运动应如何走向世界——对中国武术与奥林匹克运动接轨的思考[J].体育文化导刊,2002(1):28-29.
[9]娄章胜,袁校卫,陈薇.社会学视角下的少数民族体育文化遗产保护[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8(11):69-72.
[10]杨敏,沈卫珍.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保护的问题与对策[J].贵州民族研究,2014,35(8):98-101.
[11]邹学亮.非物质文化遗产视野下茂名市民族传统体育的保护与发展[J].体育科技,2017,38(2):71-72.
[12]童世敏,刘远.论中华武术走向世界之六大疑难[J].渝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8(1):93-96.
[13]祝春亭.功夫皇帝——李小龙传[M].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1995:77-123.
[14]关文明.论李小龙对中西体育交融的贡献、成因及其启示[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1996(2):8-12.
[15]曹春海,党磊,臧朔.李小龙搏击术对中国武术的影响[J].兰台世界,2013(22):110-111.
关键词:命运共同体;体育文化;体育传承;体育危机
中图分类号:G80-05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840(2020)06-0028-04
The inheritance crisis and solution of national sports culture:With the development of JKD of Bruce Lee as an example
CHEN Yonghong1, LONG Zhengyin 1, SHEN Jianfeng 2
(1.Aba Normal University, College of Physical Education and Health,Aba 623002,Sichuan;2.Sichuan Normal University, Institute of Physical Education,Chengdu 610101,Sichuan; 3 Horn Town Yanhe Primary School,Zunyi 563004,Guizhou China)
Abstract:At present, through the investigation, it is found that the specific problems of the current national sports culture are the loss of transmission, variation, extinction, conflict and so on.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such cultivation is also consistent with the views of some researchers. Now how to solve this situation and provide effective ideas and suggestions is the focus and difficulty of this paper. Through a large number of literature review, it is found that Jurgen Habermas cultural theory has good suggestions and ideas. Therefore, this study uses Jurgen Habermas cultural theory to try to solve the problems in the process of national sports culture inheritance. In Jurgen Habermas cultural theory, cultural conflict and integration between nations is a problem of method; if the method is used properly and the way of implementation is reasonable, effective communication and cooperation can be carried out between different cultures, or even mutual integration can be achieved; and vice versa.
Key words:community of shared futher for manhind;sports culture; sports inheritance; sports crisis
收稿日期:2020-06-17
作者简介:陈永洪(1991- ),男,硕士,研究方向少数民族体育文化。
萨缪尔·亨廷顿教授多年前提出的“文明冲突论”和格雷厄姆·埃利森教授提出的“修昔底德陷阱”等观点成为时下最有争议的话题之一。他们的观点简而言之就是:“文化交流过程中没有共赢,只有黑白分明、非此即彼、你赢我输、零和游戏”。
对此,笔者认为甚为不妥,这样的游戏规则根本不符合市场规律和人类社会的发展。哈贝马斯认为民族文化之间的不同,在交流过程中必然产生相应的问题,但这样的问题并不意味着彼此之间就是此消彼长,不能并存。他建议:站在全球视野的背景下,每个国家和民族之间应主张“主权平等”,在此基础上彼此尊重、相互理解、建立友好信任和友谊,在信任和友谊的基础上,彼此之间还应相互学习、取长补短,这样就可能化解彼此之间的矛盾,也可以进行各自民族优点和长处的有效结合,进而创造出更加璀璨辉煌的文化;这样也就保证人类文化的多元效应,也促进民族文化之间和谐、健康、长久发展;最后逐渐实现民族之间融合,增强全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认识。
1 民族体育文化的传承危机
中美经济贸易战不断升级,当下新冠肺炎炎疫情状况下经济萧条,世界面临新的困境,民族文化与世界文化的交流也受到严峻的考验。
在已有研究中,我国民族体育文化表现出的危机有:1)体育全球化造成了民族体育文化传承的过程风险,使得一些民族体育文化逐渐退出人们生活的世界。2)市场化的发展造成了民族体育文化传承的结果风险,构成了民族体育文化的危机。3)受到来自西方的强势文化“西化”与“分化”,我国民族体育文化的生存和发展也面临前所未有的冲击和压力。4)由于各种原因,民族传统体育项目正面临变异、失传、消亡的危险。5)图腾信仰崇拜意识的淡化,文化空间场域环境的变迁,民族体育文化认同的缺位,生活环境及生存状态的变化制约给民族体育文化的发展造成了危机。6)我国少数民族体育产业化逐渐被功利主义思想主导的体育文化边缘化和融合,使少数民族体育产业化的民族属性渐渐消失等。 面对以上的民族体育文化危机,若不能正确认识产生问题的根本原因和因素,我们也就不能够有效解决问题,这对我们民族体育文化的继承、保护、发展将是巨大的损失。就像潘建林等人认为的“在将来如果有这么一天,世界文化的流向趋势从‘西学东渐’转为‘东学西渐’时,我们又将拿什么样的东方民族体育文化奉献给世界。”因此,我们面对民族体育文化出现的危机不能坐以待毙,应该对我国民族体育文化进行挖掘、宣传、继承、发扬、创新等,让民族体育文化的发展与生产得以继续。
2 常规思维对民族体育文化危机的解决途径
现阶段学者们对民族体育文化出现的危机,做出了比较合理的解释和建设性途径。如娄章胜等人认为这种危机产生的原因是社会力量参与不足、政府职能失调、保护机构作用不突出和法律不健全等;解决的途径是因地制宜、分区推进,分门别类、重点推进,分级试点、示范推进。杨敏等人认为产生的原因是社会大众参与层次、科研机构层次、法律法规层面等;解决的方案是构建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分级保护体系,进行数字化整理与编目,打造民族地区特色体育文化旅游品牌,开发学校体育文化教育资源,开展民族地区传统体育竞赛娱乐活动等。娄章胜等人认为产生的原因是生存的危机、传承困难、创新不足等;解决的方案是让民族体育文化实现本土化策略(包括正确应对市场化的冲击,加强民族体育文化的宣传教育、正确应对媒体的偏向,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健全法律法规),构建多元保护策略(优先对继承者的保护与培养、建立专业保护队和研究机构、动员社会力量积极参与)等。邹学亮给出的建议是加大媒体对民族体育相关内容的宣传力度、营造非物质文化遗产生存环境,充分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注重大众、竞技性与体育旅游有效结合,利用科学研究促进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等。
以上就是研究者们对民族体育文化产生的危机给出的原因:政府功能不足;大众的参与不够;媒体的宣传偏向;法律的规章制度不健全等。给出的建议:加大政府的职能力度,加大对民族体育文化的媒体宣传力度,制定相关的规章制度和完善相应的法律法规等。针对民族体育文化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上述研究给出相应的解决方式与途径,在一定程度达到了解决问题的效果,但是也有其弊端,部分研究者归结的原因未必能够找到问题的主要因素或者全部因子,一旦主要因素没有得到解决,那么民族体育文化出现的根本问题就不能够得到有效解决。因此,笔者并不完全赞同以上研究者的解决方案和途径。
目前,我國民族体育文化产生的危机,已经到了不得不反思和解决的阶段。现阶段出现的民族体育文化危机,从某种角度讲也反映了我们民族体育文化与世界民族体育文化最初的交流与合作时,我们自己对待本民族体育文化的漠视与无知,而且面对外来文化强势侵略、我们并没有进行有效的结合与发展,使得我们民族体育文化现在已逐步走向了一个生与死的十字路口。在存与亡的这条道路上(学者杨成和张雪莹等认为其中部分民族体育文化已经失传、消失),面对即将来临的更大的民族体育文化失传和外来文化的侵略,可以说我们民族体育文化真正到了一个内忧外患的局面,此时民族体育文化的危机也显得更加沉重。现阶段面我们对民族体育文化不但要进行挖掘、发扬、创新、继承等,而且对待外来的民族体育文化侵略,应运用正确的态度“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增强文化的多元效应,促进民族体育文化在全球化趋势下发展和继承、传播民族体育文化精神。
3 哈贝马斯的文化理论视域下解决民族体育文化危机的途径
3.1 哈贝马斯的文化理论
哈贝马斯“文化理论”认为,“每一种文化类型和文明形式,都有其产生的历史根据和存在的合理性,都有自己的优点和缺陷,民族之间交流、合作产生的文化矛盾和文化冲突是不可避免的正常状况,但在文化交流、合作过程中也有相互融合、和谐等发展的良好状况。不同文明和文化类型之间要向着融合、和谐的良好方面发展,首先要实现话语权上的平等关系;其次不能运用任何军事、政治、经济以及暴力的手段干涉他人;最后在那些强行贯彻自己意图并把这种意图强加给他人和其他民族都应受到谴责”。因此,从哈贝马斯的观点中认识到,民族与民族之间文化不能戴着有色眼镜,更不能以经济的富有、军事力量的强大等为由,并以此作为评价标准,去评价其他民族文化好与坏。正如法国伟大的人类学家克洛德·列维-斯特劳斯对文化的认识一样,“一种文化没有绝对的标准来判定另一种文化行为是‘低劣’还是‘优越’。然而,每一种文化都可以而且应该有其自身的行为和活动提供评价标准,因为他的成员既是行动者也是观察者”。
3.2 哈贝马斯文化理论下民族体育文化传承的分析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加速发展,民族体育全球化也进一步得到推进,民族与民族之间的体育文化交流也越来越频繁。东西方民族文化的差异,导致的价值观念和审美标准也有很大的差异,这些差异在各自民族中解决得好与坏,将直接导致彼此交流之间产生的是分歧还是交融。如果在民族体育文化交流之间产生的矛盾和分歧得不到良好的处理,也就可能会出现民族体育文化的冲突和部分民族体育文化的消失。本文运用哈贝马斯的文化理论“站在平等的对话基础上,相互尊重、互相学习、彼此交流,把自己的优秀文化与他人共享,尽量创造出更加优美的民族体育文化”。在面对文化交流时,我们更多的要相互学习,取长补短,而不是把自己优秀的民族体育文化当着千年的“宝物”封藏起来,或者一味认为外来文化很优秀,诋毁自己的文化等。我们的民族体育文化要长久地繁荣和发展,既要擅长于学习外来民族体育文化长处,又要抓住外来民族体育文化的优点和自己的民族体育文化进行有效的结合创造出更加优美的文化。这一思想也符合了我国著名社会学家费孝通“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这一重要思想。
3.3 李小龙截拳道的成功展现
李小龙创立截拳道和推动截拳道的发展可以说是举步维艰的。正如潘建林和童世敏等人的研究中表述的“今天的武术走向世界面临着民族文化的差异、价值的认同、政治的因素等一系列的重要问题,导致武术走出国门、让世界认同,再到走向奥运,是一件相当的不容易事情”。然而李小龙却在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不仅克服了民族文化的差异、价值观念的认同等,而且还能把武术通过电影的形式推向好莱坞、推向世界。李小龙曾经被美国的权威杂志《黑带》评为世界七大武术家之一,被日本的《公映》杂志评为十大影星之一[19],让中华民族为之自豪和骄傲。 面对李小龙武术的成功,我们要看到李小龙为武术付出的努力和学习武术的执着。从关文明、曹春海等人研究中发现,李小龙的截拳道创立过程是一个相当困难的过程,13岁到18岁期间,不仅刻苦学习咏春拳还要学习洪拳、白鹤拳、少年拳等。到了成年以后,顶着世人对他在美国期间的武术行为的指责与谩骂。在当时,他的思想与传统的思想“传内不传外,传华不传洋等”产生冲突。他却认为武术的发展不应该是少部分人的,应该属于世界全体人民,武术要发展必须进行发展与推广。因此在他接下来的时间里,不断打破陈旧的观念,先后学习了空手道、柔道、泰拳、跆拳道、拳击、摔跤、菲律宾拳等。每次切磋和交流过后,他都不断进行思考和探索,总结出各种拳术的优点和缺点,不断改进自己的武术,在接下来的实战中又不断加以验证,反复操作以上的方法,把自己学习来的各个民族的武术与自己的武术融会贯通,最终进行有效的结合,创造出属于自己的武术——截拳道。
3.4 哈贝马斯文化理论分析下对李小龙截拳道成功的思考
李小龙的成功,正符合了哈贝马斯的文化理论。在李小龙的武术鼎盛时期,是冷战时期,民族与民族之间的文化冲突与矛盾更加凸显,而民族中的体育文化同样如此。面對如此困境,李小龙没有证明中华的武术是最好的,也没有证明其他民族的武术是最好的。而是站在一个客观角度,认真思考,并用平等对话的方式,尊重各自民族的文化,并学习来自世界各个民族的拳术,从中发现他们拳术中的优点,进行有效的结合并进行改进,创造出成自己的拳术——截拳道。不得不说李小龙的思想是特别的、独特的,也正是因为他的这种思想和他的不懈努力成就了他,成就了中华武术的发展。
4 结论与建议
1)外来民族体育文化应与自身文化的进行有效衔接。民族体育文化要得到持续的发展,则须将自身现实情况与外来体育文化相结合才有更好的发展和推广。也只有这样,我们的太极、五禽戏、八段锦等才可以走上世界的舞台,走进世界民族文化的中心。
2)深刻挖掘自身民族体育文化的优势。探索与深刻研究自身文化是作为一个民族体育研究者义不容辞的责任,我们的民族体育有龙舟、龙狮、独竹漂、赛马、高跷、抢花炮等,这些民族体育不仅有竞技体育文化竞争性、公平性、公开性、激烈的对抗性等多种功能,而且还具有娱乐性、观赏性、大众性等功能,相信这些特征能够结合时代的发展,与世界民族体育相融合。
3)不能过于保守。当面对民族体育文化的传承和发展时,我们不能一味地保守、害怕民族之间的体育文化交流会产生各种各样的矛盾与冲突。我们要突破常规的思维模式,就像习总书记说过“今天我国在世界上的话语权,越来越重要,同时我国越来越接近世界舞台的中央”,而我们的民族体育文化走出国门与世界文化各族文化的拥抱与契合,这是我国走向世界必然经过的阶段。
所以,当下站在一个新的历史舞台,重视民族体育文化的发展与交流,是一个重大的趋势,拥抱这个趋势我们义不容辞。但还得注意,重视民族体育文化的交流,应当以平等对话方式为基础,相互理解、彼此尊重、互相学习等,在学习过程中尊重彼此的文化,把各自的优秀文化加以融合从而创造出更有丰富、内涵和璀璨的文明。
参考文献:
[1]章国峰.关于一个公正世界的“乌托邦”构想[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01.
[2]胡昌领,王岗.龙狮文化沿“一带一路”传播研究[J].体育文化导刊,2020(2):11-15.
[3]娄章胜,袁校卫,王振杰.体育全球化视野下民族体育文化的传承危机[J].体育学刊,2008,15(12):88-91.
[4]张世威,袁革.全球化语境下我国民族体育的文化安全及创新性发展[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10,44(10):15-19.
[5]杨成,刘胜兵,龙凤.新疆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活动开展现状及发展对策[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08(11):52-55.
[6]张雪莹,何胜保.图腾信仰崇拜与文化认同:鄂伦春族传统体育文化考略[J].沈阳体育学院学报,2016,35(1):140-144.
[7]丁道旭,田光辉.少数民族体育产业化发展的现实困境与突破路径[J].黑龙江民族丛刊,2015(6):77-81.
[8]潘建林,罗明刚,郭毅萍.武术运动应如何走向世界——对中国武术与奥林匹克运动接轨的思考[J].体育文化导刊,2002(1):28-29.
[9]娄章胜,袁校卫,陈薇.社会学视角下的少数民族体育文化遗产保护[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8(11):69-72.
[10]杨敏,沈卫珍.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保护的问题与对策[J].贵州民族研究,2014,35(8):98-101.
[11]邹学亮.非物质文化遗产视野下茂名市民族传统体育的保护与发展[J].体育科技,2017,38(2):71-72.
[12]童世敏,刘远.论中华武术走向世界之六大疑难[J].渝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8(1):93-96.
[13]祝春亭.功夫皇帝——李小龙传[M].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1995:77-123.
[14]关文明.论李小龙对中西体育交融的贡献、成因及其启示[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1996(2):8-12.
[15]曹春海,党磊,臧朔.李小龙搏击术对中国武术的影响[J].兰台世界,2013(22):110-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