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作为一名合格的音乐教师,我们必须更新教育观念,树立创新教育观,把对知识型人才的培养转变为对创新型人才的培养,这样才能使音乐教育适应时代发展的需求,是音乐课焕发生命的活力。
【关键词】音乐教学 创新能力 培养
音乐是积聚灵感、催发情感、激活想象的艺术。它作为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和实施美育的主要途径,不仅能陶冶情操、提高素养,而且有助于开发智力,特别是在激活学生创新潜能方面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传统音乐教育以教师为中心,把音乐教育禁锢在固定的区域内,使学生常常处于被动地位,创新的意识和热情受到极大的抑制。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是我们这个时代的必然要求,那么,我们应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呢?现将我在教学实践中的一些做法介绍如下:
1.创建民主、自由、宽松、和谐的环境
让音乐成为师生沟通的情感桥梁。在音乐教学中,教师应营造一种民主、自由、轻松、愉快的氛围,创设良好的师生关系。教师大多数时间可以走到学生中间,缩短和学生的距离。教师是导演,有序地领着孩子走进音乐的殿堂,不断给孩子新的内容,让他们有新的发展;教师又是演员,与孩子们一起欢歌跳跃。教育心理学认为,如果教师与学生之间能形成友好信赖的关系,那学生就可能更愿意和教师相处,接受教师的教诲。同时在这种平等、和谐、热烈的氛围中,能更好地激发学生学习的主体性和创造的积极性。我在课堂上经常鼓励那些比较内向的学生大胆说、大胆想、大胆唱、大胆演。这种鼓励支持的态度,期望性、肯定性的语言,能树立学生进步的信心,让学生在宽松友好的学习氛围里感受美、体验美,从而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
2.创设有趣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音乐教学中要培养学生的兴趣,学生有了兴趣才会喜爱音乐,乐于学习音乐。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创设良好的情境,使音乐教学灵活多样,生动活泼,从而激发学生的兴趣。只有学生亲身参与了,才能获得体验,得到收获,才能达到教学目的。例如,歌曲《大海啊,故乡》,如果只是按部就班的歌谱识唱,填入歌词,分析旋律,这样的音乐课就会让大家昏昏欲睡,唱起来无病呻吟,对老师和学生都是件痛苦的事。如果以大海为主线贯穿始终,制作些简单的课件,让大海那旖旎的风光呈现在屏幕上,学生的眼球就会立刻被吸引,让学生从视觉、听觉、歌曲的角度感受大海的气势和力量,这样就激发了学生的兴趣,达到了教学目的。
3.让学生积极动手实践,培养创新能力
手的活动对培养学生的自信心,无畏精神和坚定到底的意志品质都有帮助。苏霍姆林斯基认为:“儿童的创造力在他们的手指上。”这充分说明动手实践是创造力培养的关键。传统的音乐教学多是动口不动手,这是限制学生创新能力发展的一个重要原因。因而,要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就必须让学生养成动口又动手的好习惯。在教学中,为了让学生的手有足够的活动空间,要尽可能地让学生站立起来学习,并引导他们根据对歌曲的认识,用手打节拍;根据自己对歌曲的想象理解用手表达情感;有时,还要制作一些乐器给歌曲配乐、配节奏。这些动手的活动,都不失为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有效途径。值得一提的是:十个手指演奏乐器的过程就是一个创造美,完善美的过程,无论是管乐器、弦乐器、还是打击乐器,都离不开双手的实践训练。即使是同一首曲子,也可以因为手的指法,手指移动快慢不同而产生不同的效果,学生在训练中就尝到了创造的乐趣。
4.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
课堂教学过程实质上是信息传输与反馈的过程,在教学中运用现代教学媒体实现了师生之间、学生之间、学生与媒体之间多方面互动的立体教学模式,给学生提供了多样化的刺激,调动了学生在课堂上动脑思索,动口表达等多方面参与学习,激活了学生的创新思维。但在音乐教学中要合理的运用多媒体,因为音乐课上还有节奏练习、视唱练习、听音练习等,所以不能让多媒体限制了学生和老师的思路,喧宾夺主,要根据课堂实际情况,合理、适度的安排多媒体辅助教学。
总之,没有创新就没有未来,我们的学生必须敢于实践,勇于创新。教师在教学时要遵循教学规律,不断钻研教材,充分利用教材内容,指导学生自行探索,灵活应用所学的音乐知识,使其真切感受到主动参与教学的乐趣。只有发挥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作用,才能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使音乐课真正焕发出生命的活力。
【关键词】音乐教学 创新能力 培养
音乐是积聚灵感、催发情感、激活想象的艺术。它作为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和实施美育的主要途径,不仅能陶冶情操、提高素养,而且有助于开发智力,特别是在激活学生创新潜能方面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传统音乐教育以教师为中心,把音乐教育禁锢在固定的区域内,使学生常常处于被动地位,创新的意识和热情受到极大的抑制。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是我们这个时代的必然要求,那么,我们应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呢?现将我在教学实践中的一些做法介绍如下:
1.创建民主、自由、宽松、和谐的环境
让音乐成为师生沟通的情感桥梁。在音乐教学中,教师应营造一种民主、自由、轻松、愉快的氛围,创设良好的师生关系。教师大多数时间可以走到学生中间,缩短和学生的距离。教师是导演,有序地领着孩子走进音乐的殿堂,不断给孩子新的内容,让他们有新的发展;教师又是演员,与孩子们一起欢歌跳跃。教育心理学认为,如果教师与学生之间能形成友好信赖的关系,那学生就可能更愿意和教师相处,接受教师的教诲。同时在这种平等、和谐、热烈的氛围中,能更好地激发学生学习的主体性和创造的积极性。我在课堂上经常鼓励那些比较内向的学生大胆说、大胆想、大胆唱、大胆演。这种鼓励支持的态度,期望性、肯定性的语言,能树立学生进步的信心,让学生在宽松友好的学习氛围里感受美、体验美,从而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
2.创设有趣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音乐教学中要培养学生的兴趣,学生有了兴趣才会喜爱音乐,乐于学习音乐。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创设良好的情境,使音乐教学灵活多样,生动活泼,从而激发学生的兴趣。只有学生亲身参与了,才能获得体验,得到收获,才能达到教学目的。例如,歌曲《大海啊,故乡》,如果只是按部就班的歌谱识唱,填入歌词,分析旋律,这样的音乐课就会让大家昏昏欲睡,唱起来无病呻吟,对老师和学生都是件痛苦的事。如果以大海为主线贯穿始终,制作些简单的课件,让大海那旖旎的风光呈现在屏幕上,学生的眼球就会立刻被吸引,让学生从视觉、听觉、歌曲的角度感受大海的气势和力量,这样就激发了学生的兴趣,达到了教学目的。
3.让学生积极动手实践,培养创新能力
手的活动对培养学生的自信心,无畏精神和坚定到底的意志品质都有帮助。苏霍姆林斯基认为:“儿童的创造力在他们的手指上。”这充分说明动手实践是创造力培养的关键。传统的音乐教学多是动口不动手,这是限制学生创新能力发展的一个重要原因。因而,要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就必须让学生养成动口又动手的好习惯。在教学中,为了让学生的手有足够的活动空间,要尽可能地让学生站立起来学习,并引导他们根据对歌曲的认识,用手打节拍;根据自己对歌曲的想象理解用手表达情感;有时,还要制作一些乐器给歌曲配乐、配节奏。这些动手的活动,都不失为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有效途径。值得一提的是:十个手指演奏乐器的过程就是一个创造美,完善美的过程,无论是管乐器、弦乐器、还是打击乐器,都离不开双手的实践训练。即使是同一首曲子,也可以因为手的指法,手指移动快慢不同而产生不同的效果,学生在训练中就尝到了创造的乐趣。
4.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
课堂教学过程实质上是信息传输与反馈的过程,在教学中运用现代教学媒体实现了师生之间、学生之间、学生与媒体之间多方面互动的立体教学模式,给学生提供了多样化的刺激,调动了学生在课堂上动脑思索,动口表达等多方面参与学习,激活了学生的创新思维。但在音乐教学中要合理的运用多媒体,因为音乐课上还有节奏练习、视唱练习、听音练习等,所以不能让多媒体限制了学生和老师的思路,喧宾夺主,要根据课堂实际情况,合理、适度的安排多媒体辅助教学。
总之,没有创新就没有未来,我们的学生必须敢于实践,勇于创新。教师在教学时要遵循教学规律,不断钻研教材,充分利用教材内容,指导学生自行探索,灵活应用所学的音乐知识,使其真切感受到主动参与教学的乐趣。只有发挥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作用,才能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使音乐课真正焕发出生命的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