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喀秋莎

来源 :风流一代·经典文摘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n__yongh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5年5月4日夜,中国人民解放军三军仪仗队官兵伴着军乐,用俄文高唱苏联歌曲《喀秋莎》,正步走过红场。现场俄罗斯观众边拍照,边欢呼喝彩,有人甚至动情流泪。中国军人在红场放歌《喀秋莎》,拨动了俄罗斯人的心弦,只因为这不是一首普通的苏联歌曲,而是在苏联卫国战争期间家喻户晓的军旅情歌。由于《喀秋莎》具有超乎音乐生活的特殊意义,在苏联时期便具有其特殊的社会地位。《喀秋莎》约定俗成地成为苏联卫国战争纪念活动指定歌曲,从战后一直沿袭到今日。
  《喀秋莎》不仅是红场胜利日阅兵式开始前后高音喇叭中反复播放的歌曲,也是胜利日晚会的必唱歌曲,更是参加过卫国战争的老兵们聚会和联欢时的必唱歌曲。2005年,笔者应俄罗斯英雄协会主席、前国防部部长瓦连尼科夫大将的邀请,前去红场观摩阅兵式。阅兵结束后,红场举办了老兵寻找当年的战友和战旗的活動,数千位老兵身穿苏军的军服,在鲜花的海洋里,伴随着《喀秋莎》的歌曲,与昔日的战友相见。俄罗斯英雄协会与国际战友协会还出版了《苏联战争金曲十五首》,《喀秋莎》也名列其中。瓦连尼科夫大将说,无论是苏联还是俄罗斯,没有《喀秋莎》的胜利日,根本就不算是节日。
  起初,《喀秋莎》的歌词只是几行未完成的诗,1938年由苏联著名的诗人和歌词作者伊萨科夫斯基所写,作曲则是布兰德尔,二人均为斯大林奖金获得者。
  伊萨科夫斯基在回忆《喀秋莎》创作的时候说,他写了八行就写不下去了,不知道接下去该写什么。恰在此时,布兰德尔来找伊萨科夫斯基,问他要歌词谱曲,伊萨科夫斯基对他说:“歌词我倒有,名为《喀秋莎》,就是没写完,你看怎么办?”说罢,就把未完成稿交给了布兰德尔。此后,伊萨科夫斯基由于各种原因,彻底忘记了他和布兰德尔的这场谈话。他想,一份没有写完的歌词,作曲家也不会谱出什么好曲子吧。
  但是,布兰德尔却从伊萨科夫斯基的歌词中看出了门道,他觉得,尽管歌词只有八行,但修辞美妙,音调婉转,特别是诗行重音很为特别,可谓标新立异。于是,布兰德尔立即投入《喀秋莎》的作曲工作,一口气写下多个草稿。布兰德尔把他谱曲的事告诉了伊萨科夫斯基,不久,后者即将歌词写完,交给布兰德尔。布兰德尔根据完整版的歌词,再次修改曲子,并给《喀秋莎》主题定性,说这是边防军战士的情歌,描写战士思念远方少女——美丽的喀秋莎,而喀秋莎也在期盼边防战士回到身边。
  伊萨科夫斯基多年后谈到《喀秋莎》时说,他和布兰德尔似乎预感到战争将临,因为创作这首歌曲的时候,西班牙内战正酣,世界反法西斯运动如火如荼,歌中所传达的情感已在他们心中点燃。因此,创作一首保卫祖国的抒情歌曲,是时代的要求。所以,《喀秋莎》刚一发表,即成为军旅文艺作品的典范,《喀秋莎》的词曲作者开辟了当时苏联抒情作品创作的新路。此后,苏联战争题材歌曲呈井喷式爆发,一直持续到战后。
  苏联的歌坛专家认为,《喀秋莎》的美学意义在于作者塑造了一位带有忧郁感的少女形象,她对爱人的期盼和热望唤醒了人类心底的情愫。歌曲《喀秋莎》里面有忧郁而无哀伤,而给人更多的是信心、希望和力量,情感之光穿透时空,化作少女的骄傲,因为她爱慕的人是一位“远方边疆的战士”。
  《喀秋莎》成为军旅情歌之前,曾是1938年苏联国家爵士乐团的演奏曲目之一,该乐团的艺术指挥正是布兰德尔。1939年2月,该乐团在莫斯科首演,曲目之一就是《喀秋莎》,演唱者是苏联著名独唱演员巴基谢娃。
  此歌在苏联唱红之后,一些著名歌唱家纷纷翻唱,使这首歌曲流传更广。紧接着,一些专业乐团,特别是苏军各个文工团便将此歌列入演出的必唱歌曲,在全国各类文化活动和剧场演出中反复演唱。据《苏联文学报》报道,战前的1939年,乌克兰和白俄罗斯西部的民众迎接苏联红军的时候,唱的就是这首歌。1940年,苏联人在家庭聚会时,都要唱《喀秋莎》,它真可谓走进了艺术殿堂,也流行于千家万户,成为苏联的一种独特文化现象。
  在苏联卫国战争期间,歌中少女“喀秋莎”是代表“爱情”的意象,她不仅是苏联红军的大众情人,是炮火纷飞战场上的爱情偶像,也是军人的希望与寄托。不少红军战士听完这首歌,竟然给“喀秋莎”写起了情书。有个红军小战士给“喀秋莎”写道:“假如一颗流弹飞向远方,我的亲人,请不要忧伤,告诉人们我牺牲的真相。”还有人创作了歌曲《喀秋莎》的续篇,“喀秋莎”逐渐成为卫国战争时期苏联红军官兵的精神支柱,难怪莫斯科文学博物馆里,珍藏着一段当年文艺界对《喀秋莎》的评价,其中写道:“我们都爱喀秋莎宝贝,我们爱听她唱歌,她让敌人闻之丧胆,朋友勇气倍添。”
  也有一些红军女兵听完《喀秋莎》,立志做一名歌中的女神,还将自己的名字也改作“喀秋莎”,比如红军女上士、重机枪手帕斯图申科,就把自己的名字改为“喀秋莎”,在战斗中英勇杀敌,屡建功勋,获得了红星勋章。
  有不少悲壮的故事也与《喀秋莎》紧密相关。1942年7月,希特勒军队进犯苏联斯摩棱斯克州,包围卡斯普列亚村,疯狂屠杀村民,苏联百姓视死如归,死前齐声高唱《喀秋莎》。
  词作者伊萨科夫斯基还听到过更传奇的故事:有一次,苏德军队交战的间隙,苏联红军突然听到从德军战壕里传来《喀秋莎》的歌声,双方的交战因此停歇良久。后来,红军发起进攻,击溃了战壕里的德军,发现演唱《喀秋莎》的竟是一部德军留声机,它播放的那张《喀秋莎》唱片,显然是从苏联某地抢来的,但是美妙的歌声,也使德军听入了迷。
  苏联卫国战争时期,沃罗涅日州兵工厂生产了一种被称为“喀秋莎火箭炮”的武器,实际上,这是一种自行火炮,因为当时这种新型武器严格保密,谁也不知道它的正式名称,红军就把它称作“喀秋莎”。词作者伊萨科夫斯基证实,这和当时苏联全国流行传唱《喀秋莎》有关系。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不仅在苏联,全世界不少国家都传唱着《喀秋莎》。比如意大利的抵抗组织将《喀秋莎》定为游击队队歌,那优美的旋律几乎传遍整个意大利。战争期间,有天夜里,几个苏军战俘从法西斯监狱逃跑,进入一座意大利小村庄,他们来到一户村民家敲门,深更半夜,村民害怕,不敢开门,苏联战俘就在门外唱起了《喀秋莎》,村民果然开门迎接,还把他们送到游击队的驻地。保加利亚游击队将《喀秋莎》定为队歌,法国抵抗组织也欣赏这首歌,还曾将它列入抗击德军行动的信号。更神奇的是,乌克兰诗人马雷什科战后访问美国,竟然在俄克拉荷马州的棉花种植园,听见一群黑人农民在田里高唱《喀秋莎》。日本人也喜欢唱这首歌,并列入“日本歌唱之声”合唱团的节目单。
  在《喀秋莎》词作者伊萨科夫斯基老家的文化馆里,开了一家《喀秋莎》博物馆,里面保存着世界各地用不同语言翻译和出版的《喀秋莎》歌篇。有趣的是,世界各地所翻译的《喀秋莎》尽管曲调无异,歌名却大相径庭。比如意大利语的歌名是《卡特琳娜》或者《风在呼啸》,以色列译为《喀秋什卡》,法国人翻译的歌名是《卡扎乔克》。
  1985年,莫斯科举行第七届世界青年和大学生联欢节,组委会以 “喀秋莎”命名了联欢节宝贝——纯情美丽、笑容可掬的俄罗斯少女。苏联用“喀秋莎”欢迎全世界各地的来宾,收到了非常奇妙的效果,联欢节期间,在莫斯科可以听到世界各种语言的同一句问候:“你好,喀秋莎!”
  (摘自金城出版社《俄罗斯独行笔记》)
其他文献
我很怕人家问我:有什么好书推荐?今年十大好书是什么?因为我不知道你是谁,不知道你的背景、喜好,我很难向你介绍书。我觉得一个人自己才知道自己需要什么书,因为没有人会比你自己更了解自己。但是很奇怪,我真的遇到过很多人问我这个问题。  读书是为了回应兴趣  我后来想,问这个问题,大概有几个原因,其中最常见的就是,这位朋友也许过去没有太多的读书经验,但是,他现在觉得读书应该是件不错的事情,所以他想读书。他
期刊
老约翰和儿子托尼走在去白水河捕鱼的路上。太阳还没出来,他们就出发了。老约翰开着车,托尼在后座上睡着了。老约翰喜欢看清晨空空如也的街道,凉爽的风把路上的纸屑吹了起来。这些天来,他的心如同这街道一样空。当他日益年老时,孤独也像一个亲密朋友般如影随形。出了城,老约翰放慢了车速。黑暗的天空逐渐变亮,他看了看双手,深深地吸了口气。不久前,他用这双手努力地工作,可现在,除了开车或拿钓鱼竿,它们能做的事情已经不
期刊
牛津大学的爱德华·博诺先生在一次讲座中,曾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  某工厂的办公楼原是一片2层楼的建筑,占地面积很大。为了充分利用地皮,工厂新建了一幢12层的办公大楼,并准备同时将旧办公楼拆掉。员工搬进新办公楼后,刚开始因为新鲜都很有兴致,可不久,便开始抱怨起来,尤其抱怨新大楼的电梯不够快,而且也不够多。特别是赶上上下班高峰期,更是要花很长时间等电梯。  于是,工厂的决策层经商议想出了5个解决方案:
期刊
随着《星际漫步》乐声响起,历时17天的“史上最难奥运会”——东京奥运会正式落下帷幕,中国代表团以38金32银18铜位居奖牌榜第二位,成功“出圈”的体育明星不少。  最受瞩目的莫过于以第2、4、5跳全部满分、总分466.20的成绩问鼎女子单人10米跳台项目冠军的14岁“天才少女”全红婵。她也是继劳丽诗、何冲之后,从“中国跳水之乡”——湛江走出的第三位奥运跳水冠军。  同样来自广东的苏炳添跑进了东京奥
期刊
加入“曼哈顿计划  美人总是有故事的,但很少有美人的科学故事,因此吴健雄的故事别具一格。吴健雄的名字听起来豪放大气,她实则生于温婉秀丽的江苏苏州。1934年,22岁的吴健雄从民国时期的国立中央大学物理系毕业、获学士学位,1940年从美國加利福尼亚大学伯克利分校毕业、获物理学博士学位,奠定了坚实的物理研究基础。1942年,她与袁世凯的孙子袁家骝先生结婚,1944年到普林斯顿大学担任讲师。  当时,世
期刊
最亲爱的父亲:  你最近曾问我,我为什么说怕你。我试图以笔代言来回答这个问题,即便如此,所写的也仅仅是一鳞半爪。因为就在写信时,对你的畏惧及后果也阻塞着我的笔头,而且材料之浩繁已远远超出了我的记忆力和理解力。  假如你是我的朋友、上司、叔伯、祖父甚至岳父,我会感到很幸运。唯独作为父亲,你对我来说太强大了,特别是因为我的弟弟们幼年夭折,妹妹们都比我小很多,这样,我就不得不独自承受你的头一番重击,而我
期刊
【内容简介】  本书为作家肖复兴最近创作的长篇少年成长小说。大河小河兄弟俩自小随父母来北京安身,租住在老北京人欧阳太家的小仓库里。兄弟二人,哥哥体育好,弟弟学习好,一武一文,纯真善良,他们既相亲相爱又互不服气,闹出一连串矛盾百出又充满童趣的故事。随着父亲意外受伤致残失去了工作,兄弟俩无忧无虑的童年便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一家人的生活也陷入了窘境。房东欧阳太之前对一家人特别是小河已非常关照,此后,更
期刊
在唐朝,你知道“高考”的诗歌题目是什么样的,有多美吗?当时要想当进士,基本都要考诗歌,尤其是开元以后。  不会写诗你就去参加唐朝的“高考”?那多半是当不了进士的,只能称你一声壮士。现在去看唐朝人的高考诗歌题目,你一定会感叹:出得真讲究,真文艺!  ①  比如,唐德宗贞元九年(793年)。那一年的考生人才济济,有刘禹锡,有柳宗元。  那一年考诗的题目,叫作《风光草际浮》。是不是很美很文艺?  刘禹锡
期刊
“……他坐在钢琴旁向我们展示奇妙的意境,出神入化的天才演奏把钢琴变成了一个众声汇合的、时而悲声呜咽时而响亮欢腾的管弦乐队……如果他把魔杖指向合唱队或管弦乐队,借助群体的力量,一定会在我们面前展示出精神世界更加神奇的奥秘。……艺术上的同道们祝贺他首次踏进音乐界,在这里他将来也许会受到创伤,但胜利的桂冠一定在等待他。”  著名作曲家、音乐评论家舒曼在他创办的《新音乐杂志》上这样评价勃拉姆斯的创作。这位
期刊
“呵呵”最早见于史料,出自《晋书·石季龙载记》。十六国时期,后赵皇帝石虎的太子石宣妒忌弟弟石韬得宠,派遣刺客杀了石韬。临葬前,石宣“乘素車,从千人,临韬丧,不哭,直言‘呵呵’,使举衾看尸,大笑而去”。既然是“大笑而去”,“呵呵”当然就是笑声。后赵乃羯族所建,因此“呵呵”本来是胡人之间流行的一种笑声。  入唐后,唐王室本来就有胡人血统,加之采取兼容并蓄的国策,遂成就了辉煌的大唐盛世,“呵呵”这种胡人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