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大学“中国百所大学经济学院院长论坛”隆重举行

来源 :经济科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gjd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8年12月9日“中国百所大学经济学院院长论坛”在北京大学经济学院东旭报告厅隆重举行。该论坛由北京大学经济学院主办,来自全国各高校106个学院的129位院长、副院长出席。适逢改革开放40周年之际,论坛围绕如何培养经济学领域卓越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如何培养经济学领域创新型、复合型、应用型人才,如何深化经济学教育改革和创新,如何服务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重要使命等议题展开讨论。北京大学校长郝平、副校长王博,北大经济学院前院长孙祁祥、党委书记兼院长董志勇等领导出席了论坛,副院长张辉主持了开幕式和闭幕式。
其他文献
2019年9月15日,伦敦政治经济学院著名经济学家、2010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克里斯托弗·皮萨里德斯(Christopher Pissarides)教授出席了北京大学经济学院主办的“诺奖得主面对面”活动,并发表了“工业机器人与产业就业解析--基于十国数据”的学术报告。
时值新中国成立70周年,北京大学经济学院于2019年12月7日至8日举办了"新中国经济学70年——中国百所大学经济学院院长论坛",中心议题为系统回顾和科学总结新中国70年经济建设的理论探索和发展实践,展望新时代雄伟篇章,为中国迈向高质量发展阶段贡献力量。全国政协副主席、北京大学兼职教授辜胜阻,北京大学党委常务副书记、经管学部主任于鸿君,北京大学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叶静漪等出席论坛开幕式。
作为改革开放后国内高校最早创办的经济理论类学术刊物之一,《经济科学》自1979年创刊至今已经整整40年,其发展历程可以视为近几十年来国内经济学期刊发展演变的一个缩影。在此重要时点,《经济科学》编辑部以开展征文活动的方式,特邀历任编委撰写文章,回顾杂志创刊历史和难忘经历,总结办刊理念,介绍运行机制,讲述发生在编辑部的一些鲜为人知的小故事;与此同时,还邀请了一批新老作者及审稿专家分享研究与写作经验,与学界同仁交流探讨。
2017年12月10日,北京大学经济学院第七届“北大经济国富论坛”在重庆举行。论坛主题为“宏识、宏图、宏业——践行新发展理念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来自政府、学界、产业界、媒体的代表、全国各地北大校友以及北大经济学院部分师生等600余人以党的十九大精神为出发点,围绕会议主题进行了热烈的讨论交流,取得丰硕成果。重庆市副市长屈谦,北京大学党委常务副书记于鸿君,北京大学原党委书记任彦申,重庆市人大常委会原副主任金烈,重庆大学原党委书记祝家麟,重庆九龙坡区区委书记胡奕,重庆市九龙坡区区长刘小强,北京大学经济学院院长
2018年,是中国改革开放40年,也是全面贯彻落实19大战略不局的开局年。为此,本刊特开辟专栏,邀请著名专家学者撰文回顾、总结40年来我国改革开放的历程和发展经验,并就如何进一步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体系发展,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加强经济理论与对策研究发表真知灼见。
<正> 一尹湛纳希是蒙古族杰出的作家,他是蒙古文学遗产的继承者和发展者,他的创作吸收了汉民族古典文学的精华,丰富了蒙古族文学的内容和形式。他是蒙汉两族文化交流的先驱者。一九五六年和一九五七年,我们曾两次派专人到尹湛纳希的故乡进行访问,搜集了近百件的文物遗产,在专门机构里进行了研究整理。一九五七年重新出版了他的几部著作。
<正> 祖农·哈迪尔是维吾尔现代文学的先驱作家之一,他以他的戏剧特别是短篇小说,为维吾尔散文文学的发展开辟了广阔的道路。而且,他的主要代表作品都已译成汉文,在我国万紫千红的多民族的文学花圃中,也不失为一簇令人喜爱的、别具色香的艳丽的花朵。
本文验证了私人转移支付的“利他动机”和“交换动机”假说。通过断点回归方法(RD)控制内生性问题导致的模型估计偏误之后,本文估计了农村“低保”对私人转移支付的影响。研究发现,获得“低保”收入的家庭,其获得的私人转移支付增加了57.2%,因此私人转移支付在中国农村更多是出于“交换动机”。在操纵性检验和假设前检验之后,本文的结果在采用不同的带宽、不同的多项式、不同的核函数以及不同的识别策略之后依然十分稳健。本文基于研究结论给出了一些政策启示。
2018年12月8日,北京大学经济学院举办了“纪念改革开放40年”论坛。论坛由开幕式、主旨演讲、圆桌论坛和十场平行主题论坛等环节组成。与会专家学者围绕改革开放40年来经济理论发展和改革开放实践两方面内容,回顾过去的辉煌历史,展望新时代的宏伟篇章。与会者一致表示要在新时代、新征程中,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的构建和发展贡献更大力量,以中国特色和世界水平为标准,更出色地做好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工作。
本文在异质预期视角下,提出汇率沟通影响机构交易者汇率预期形成过程的可能机制,并应用彭博发布的人民币汇率预期数据,采用变系数面板模型和ARDL模型考察了汇率沟通对预期水平值及异质性的作用效应,同时比较了央行汇率沟通与直接干预的作用效果。结果表明,汇率沟通对超过50%的机构预期存在显著、合意的政策效应;而直接干预对不同预测区间的汇率预期存在非对称效应。进一步,包含预期异质性、汇率沟通频次和干预规模等变量的ARDL模型的实证结果表明,汇率沟通频次的增加,会增加预期异质性,而直接干预规模的增加会降低异质性。这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