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着就有希望

来源 :思维与智慧·上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erdanw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从前,发生了一起沉船事故,只有一个人幸存了下来。
  幸存者被海水冲到一个无人居住的小岛上。
  他尽量从沉船残骸中收集有用的东西,并用浮木建造了一个小屋,以便遮风挡雨,防止野兽袭击。他每天都盼望获救,每天都站在高处向大海眺望,但除了一望无际的海平面,什么也看不到。
  有一天,他像往常一样出去觅食。但是,他出发前忘掉熄灭炉火了。当他回来时,这个小屋已经升起了熊熊大火。浓烟滚滚,来不及抢救了。这次大火,让他所有的家当灰飞烟灭。他彻底绝望了。绝望让他变得愤怒:“在我经历了這么多倒霉的事情之后,怎么还会雪上加霜,难道老天不开眼吗?”他号啕大哭,数小时不休,最后精疲力竭,躺在小屋废墟不远处的地方睡着了。
  第二天一大早,他醒了,发现一艘船停泊在岛的附近。他惊喜地跑过去,得知这艘船竟然是来搭救他的。他问搭救者:“你们怎么知道我在这里?”
  他们回答说:“昨天下午晚些时候,太阳下山,我们看到了你燃烧的烟雾信号,便朝着这座岛的方向驶了过来。”
  人生最大的秘密之一就是,令人绝望的浓烟中,也会升腾出一缕希望。
  (编辑
其他文献
夏至,自带光芒的质感,像是走路带风的壮汉,无拘无束,敞亮至极。夏至就这么明晃晃地来了,瀑布般倾泻而出,光芒万丈。  院内的柿树浓荫遮蔽,在红墙绿瓦间徘徊,宛如满怀心事的少女,温婉可人。墙角的葡萄藤,发了春似的,妖娆地爬上墙头,嬉皮笑脸地和阳光攀谈。水井清幽,碧清的井水映照着瓦蓝的天空,粼粼闪烁,不时飞来几只鸟儿,对着井口,顾影自怜。  最爱满园的蔷薇,似帘垂下,含吮着耀眼的日光,滤去锐利,留下隐隐
1991年,我考入渭南师范专科学校,简称“渭南师专”。学校在渭南市的最边缘,地势也较市内高得多,进城是一路下坡。奇怪的是,学校是该市唯一的一所大专院校,校门口竟无公交车站,出入多少有些不便。我当时的感觉是:上这样的学校,有点像充军发配。  至于渭南这座城市,那时的我只知道两个名词,“西岳”与“北塘”。是两个大型商场的名字吧,相当于西安市那时远近闻名的康复路批发市场——下面各县城的商人都在那里批发衣
沿着湖畔走,风在吹,树枝在摇,月从树隙间漏下来,一晃一晃的,像荡在水波里。咦?我们好像在哪儿见过。  唔,是从前。  在乡村的夜晚,当暮色笼罩下来,她知道劳累清贫的庄稼人不易,就款款地从云际里游走出来,端着如水一样的盈盈满满的月光,哗,轻轻泼在大地上。  月光洗尘。  是等候,也是约定。人们呢,有的嘴里嚼着最后一口饭,有的奶着尚离不开身的孩子,有的抽着呛人的老旱烟,相约一样,从自家院子来到街上。照
生活中有两个非常有意思的動作,那就是开门和关门,门里是一片怎样神秘莫测的天地啊!  当一个人推开一扇门的时候,不知道门里等待着他的究竟是什么样的情景。即使是一间最为熟悉的房间,那里的柜子和箱子沉默无语,电脑在房间中闪着诱人的光,在这些物品中,也可能会藏着新鲜的令人吃惊的意外。在你外出的时候,你的亲人拿着你给的钥匙可能真的来过,那些箱子和柜子也许被别人打开过,电脑也可能被别人用过。你外出的时候,你的
杰克在纽约一家IT企业上班,每天非常忙碌。他最盼望的就是能多一些闲暇时光,最喜欢的感觉就是一个人躺在软椅上,泡上一杯茶,音响里播放着自己喜欢的音乐。茶香与乐声飘荡在房间上空,那种惬意、美妙和幸福无法言表。  2015年10月,西半球史上最强飓风帕特丽夏横扫美国东部,造成纽约大面积停电。公司放了假,杰克待在家里休息,他想煮上一杯咖啡,倒上水后才突然想起,没电了什么事也做不成。天空愈加阴沉,房间里暗得
伊莎贝拉·伯德·毕晓普,1831年出生在英国约克郡。虽然从小就被脊柱和心脏的疾病折磨,但她有着好强、从不认命的性格,而且从不循规蹈矩。在经历种种磨难之后,伊莎贝拉打破了20世纪以前“妇女不宜长途旅行”这一不成文规定,成了小有名气的旅行作家。  1879年,伊莎贝拉就先后到达中国的广州、东北、中西部旅行,之后写下《通向金色半岛的路》一书,表达了对这片神奇大地的向往。她希望能再次游历中国。然而,由于当
园圃中的冬青整齐划一,绿得规规矩矩。参差不齐的矮牵牛,百口不辩。蒲公英擎起“行囊”,写好远方,等风来。杜英红绿参半,一半说春,一半说夏。四季的秩序,是从为春夏秋冬命名开始的。季节分明,于是应时应季,耕耘有时,丰登有时。  案前的花器,也应时不同,总是就地取材:春来,一枝粉桃;夏归,一枝青栀。虽然没有鲜花店那份季节模糊的繁盛与锦簇,却有了岁月的生动感,芳菲退去春也远,落英缤纷秋已至。万物荣枯,总是先
“和衣而眠”的最佳联句是什么?我觉得是“随遇而安”,它们的意味也大抵相似。  春日读书,书是好书,时为上午,浓茶已斟,却依然困意如潮。遂抛书在椅,投身于床,正待要宽衣解带脱鞋去袜之时,忽然想到前几日郑重其事去睡,后来却被惊扰得睡意如警惕的蜻蜓,不敢落于晃动不定的莲秆。就废然兴叹,草草掀开被子,侧身横躺,拽被角搭住腹部,鞋袜不脱,双脚着地。却霎时睡意汹涌而来,漫过肢体,刹那入睡。  几次都是如此。 
2003年,张培彦毕业于西安一所大学,毕业后在某乳品公司西安分公司就职。  在乳品公司工作期间,张培彦常常加班到深夜,很多时候,因为太忙,连顿正经饭都没得吃,只能泡碗方便面了事。一次,工作到凌晨的张培彦想和同事一起吃泡面,但让他们失望的是,方便面也已经吃完了。他们实在太饿,就一起出去买。可是在大街上转悠很长时间也不见一家便利店。他们只能挨饿到天亮了。  张培彦叫苦连天,同事就安慰他说:“像咱们这样
那应该是一个很特别的冬天,父亲突然回来了,并且天天都在家里,与我们一起吃饭,一起说话。用现在的话来说,我突然变成了非留守儿童。  但是这种情况的变化并没有像我预想的那样为家里带来欢喜,相反家里却总是笼罩在不可言说的压抑气氛里。那个时候,乡镇企业大批倒闭,父亲所在的石灰厂也垮了,企业红火的时候,应该是他人生最光辉的时候。如今回来了,他成了一名普通的农民,心情郁闷到了极点。父亲又大病一场,恰好那个时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