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生成资源的利用

来源 :新课程·上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1liuxiewei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以学生的发展为本”是新一轮课程改革的内核。叶澜教授在《重建课堂教学过程》一文中提到“学生在课堂活动中的状态,包括他们的学习兴趣、注意力、合作能力、发表的意见和观点、提出的问题与争论乃至错误的回答等,都是教学过程中的生成性资源”。课堂教学是一个“师生互动”“动态生成”的过程。
  关键词:生成资源;课程改革;课堂教学
  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特别是在“互动教学”“对话教学”的过程中,大量的课程资源也在不断地涌现和生成,学生的一言一行是资源,学生的提问质疑是资源,学生的观点看法是资源,学生的兴趣爱好是资源……可是我们该如何处理这些生成资源呢?回忆这些年我的成长历程,学生的生成资源一直陪伴着我成长,下面我就粗浅地谈谈对课堂生成资源的一点感受。
  一、多种生成,排序用
  新课改背景下的数学课堂经常会出现意想不到的教学资源,这些资源是师生在教学活动中产生的一些情境和问题。面对这些教案中非预设的生成,往往让教师手忙脚乱,经常是为使自己的教案圆满地按预设执行完成而轻易放弃了。比如,我在教学“3的倍数的特征”的时候,为了体现学生是课堂学习的主体的课改理念,我大胆地把这个探究问题抛给了学生,让学生根据探究2、5倍数特征的经验试着用他们喜欢的方法来探究一下3的倍数的特征。结果真是出乎意料,我在巡视的时候就发现学生有以下几种生成资源:(1)没有特征。(2)个位上的数是1、3、5、7、9。(3)个位上的数是3的倍数。(4)各个数位上的数的和是3的倍数。看到这么多的生成资源,我一时不知道从何下手,心想这些错误资源有没有必要拿出来进行探究,我只要把正确的生成资源讲明白了不就行了吗?于是我就只拿出正确的那个生成资源开始讲解,带领学生通过验证的方法证实了那位学生的猜想是正确的,也得到了学生的认可,通过课堂练习,我感觉教学效果还是不错的。可是,下课后一个孩子却向我问道:“老师,张浩怎么那么聪明呢,他怎么一下子就想到3的倍数的特征是要把各个数位上的数字都加起来的呢?”是啊,他怎么就一下子想到了呢?于是,我找到张浩问情况,结论却是:“我学过了。”这样的课堂能算是以学生为主体了吗?显然,我没有真正尊重学生的生成资源,没有让这些资源发挥作用,也没用基于这些资源了解学生的认知水平,提升学生的思维水平。带着这些思考,我反复研究学生的这些生成资源,原来这些资源就是学生的思维发展过程的具体体现。由于学生受2、5倍数特征的负迁移的影响,学生很容易先想到3的倍数特征是“个位上的数是3的倍数”;还有的学生会发现21,15,27,39等也是3的倍数,所以,他们认为3的倍数的特征是“个位上的数是1、3、5、7、9的数”;但另一部分学生他们认为3的倍数“没有特征”,这部分学生的思维显然要高于前两种,因为他们发现前面的猜想都是错误的,单从个位数字上来判断是不能发现3的倍数的特征的,所以,他们才会认为3的倍数是没有特征的;而我重点研究的那个正确的生成资源,学生是很难想到的,基本都是他们原来就知道了这个结论,而我直接就对这个资源进行研究,这是不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的,没有利用好那些错误的资源也就没有了学生思维发展的过程,没有了知识产生的过程,没有了实验研究的过程,也就没有了为学生积累探究倍数特征的数学活动经验。教师只有善于捕捉和利用学生的生成性教学资源,才能为学生展现灵动的数学课堂。
  二、错误生成,机智用
  “错误”伴随教学始终,它有时发生在学生方面,有时发生在教师方面。教学中随时发生的“错误”都有可能是一道亮丽的风景,有效地挖掘利用好这种动态生成资源,可以引发学生参与的热情,激起学生探究的心理矛盾和问题意识,更好地促进学生的认知和心理发展,同时也让我的教学更加机智。如,在教学时遇到这样一道解决问题:学校图书馆里有故事书840本,比科技书的3倍多12本,学校图书馆有科技书多少本?本题在设计时我有意把数字改为不管你选用什么方法都能除得尽,这样就可能造成学生出现错误。结果就正如我所预料的那样,出现两种算法:第一种:840÷3=280(本),280-12=268(本);第二种:840-12=828(本)828÷3=276(本),但是選用错误方法的学生明显有些少,还有部分学生犹豫不定,这时我果断地站在了错误算法的那一边,并向正确的那方提出了疑问:“你们看,这不是3倍多12本嘛,所以应该先用除法才对。”正确的一方当然不会服气,于是他们采用了示意图、线段图等不同的方法给我们讲解,一步一步地那些一直采用错误做法的学生都回到了正确的路上,我又接着追问他们,你们怎么都不支持我了,于是我随便叫了一位学生,让他谈谈现在是怎么想的?对比刚才的想法是哪里出现了错误?以后做这样的题要注意什么?这样一连串的问题让学生彻底弄清了这类题。接着我竖起大拇指对学生说:“大家的思维碰撞太精彩了,真是好样的!”这样的错误既激起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发展了思维,又不会给错误的学生造成心理上的伤害,因为老师也和我一样犯了这样的“错误”,为学生营造了安全的心理氛围。
  上述案例中,学生不仅是学习的主体还是教学的资源,是课堂活动的共同创造者。动态的课堂面对无数的不确定性,这些不确定性生成的教学资源具有独特的教育价值,我通过巧妙利用,让课堂焕发出生命的活力,同时也让我变得更加机智。
  通过一次次的课堂实践,现在我敢于暴露意料之外的情况,能遵循学生思维的起伏、情感的波澜,随时调整教学环节,灵活驾驭教学过程中的动态生成性资源。常言道:“不经历风雨,何以见彩虹。”只有实现师生在课堂中的真正涌动和成长,才能让课堂教学更具生命的亮丽色彩!而最终我们将看到学生和教师的共同成长。
  参考文献:
  吴志健.生成教学的有效策略研究:以小学数学为例[J].中小学教师培训,2008(02).
  ?誗编辑 薛直艳
其他文献
<正>作家创作的寂寞感是一种复杂的心境。它往往是优秀作家在找求美、追求美、探索美中间,为美的毁灭或者是为美被损害、侮辱、蹂躏而发出心底的呼喊和忧患情绪。而且往往是在动乱的年代,或者是社会变革时期表现得更为突出。作家常常对生活中的真、善、美遭到假丑恶的包围而发出愤慨与不平。这种美学情愫,反映在作品中,又常常是深沉而迂回的,在艺术上呈现出激愤中蕴藏着沉郁,奋发中包含着深沉的特色。 各个时代作家创作的寂寞感包含着一个时代的使命。由于作家对生活爱得深沉,而现实生活又无法满足作家的这种爱,于是他们感
木材检验工作在林业生产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直接关系到林业企业的经济效益,因此,我们应该高度重视木材检验工作。本文对木材柃验技术、检验仪器的应用及木材检验技术的现状和
<正>近代中国资产阶级民主运动中,法国卢梭的《民约论》(今译《社会契约论》)等著作起了重要的启蒙作用。卢梭的民权学说,曾激励一代资产阶级志士仁人,为谋求中华民族的独立和解放,进行艰苦卓绝的斗争。本文拟对卢梭民权学说在中国的传播及对晚清思想界的影响作一初步的论述。
学习是一种受情绪支配的行为,只有在良好的情绪支配下,学习才会是一个高效的过程。因此,将学生的激情调动起来,然后再进行学习,才是一个好的教学方法。
<正>1911年至1914年的白朗起义,是北洋军阀统治时期一次规模较大的农民武装斗争。它曾经横贯五省,沉重地打击了袁世凯的反动统治,同时也支援了孙中山领导的二次革命。但是,由于种种原因,最后还是失败了,而起义军领导集团成员之间关系松散,各自为政,没有树立白朗权威性的领袖地位和统一领导,则是起义失败的重要原因。本文试就白朗起义领导集团成员间的关系,以及如何成为失败的重要原因诸问题,分别按起义初期,盛期和末期的阶段顺序作一初步探讨。
"Windows操作系统"作为计算机专业的一门核心课程,也是学习计算机类其他课程的专业基础课,提高《Windows操作系统》教学效果,对计算机专业人才培养质量有重大的影响。在教学过
摘 要:随着社会市场经济和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促进了我国建筑行业的繁荣,城市中高层建筑的数量逐渐的增多。由于高层建筑的规模比较大,因此其的施工时间就会比较长,其的施工难度指数也比较高,因此需要对高层建筑施工造价进行严格的控制与管理,贯穿工程造价管理在整个高层建筑施工的全过程,只有这样,高层建筑的支出才能控制在合理的范围内,而高层建筑的施工质量也不会受到影响。现本文就高层建筑施工你造价控制与管理进行
摘 要:当下煤化工工艺生产技术的选择有很多,在工业应用上主要考虑的是煤化工工艺流程的复杂性、成熟性和高效性。本文就煤化工工艺的发展历史做了简要的回顾,对于研究煤化工工艺发展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关键词:煤化工;工艺;发展历史;效率  能源对人类社会的发展起了很大的推动作用,是工业顺利发展的基础,是人类生存的根本。有了能源才能建设电力,才能使人类生活便利,生活质量得以提高。我国在开发能源的主题上,基
在阅读教学中渗透写作指导,以读促写是提高学生写作能力的有效途径。结合设计的一节阅读课,阐述如何引导学生在阅读过程中欣赏文本特点,为写作输入必要素材并搭建支架,实现语言输
内容摘要:西兰卡普的艺术形式从诞生之时,其初衷和继承的方式就决定了它的美学结构和审美情趣——简洁明了的艺术形式。尽管历史的进程促使民间艺术在具体内容和形式上不断地发展变化,但在创作意图、审美意识和艺术形态上,却仍然保留了艺术美的共性特征。本文试从格式塔心理学理论视角进行分析其艺术特色,以便更好地继承和发展本土艺术形式。  关键词:平衡 简洁 色彩 格式塔心理学  视觉审美的一个最重要的外部特征就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