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新课程背景下初中物理实验的改进

来源 :读写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ankai031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初中物理课程标准明确提出初中物理课程的总目标是:学习终身发展必备的物理基础知识和技能,了解这些知识与技能在生活、生产中的应用,关注科学技术的现状及发展趋势。要通过实验学习基本的操作技能,体会实验在物理学中的地位及实践在人类认识世界中的作用。新课标指出:“实验是物理课程改革的重要环节”,注重对学生实验能力、科学探究能力的培养。改变过去以书本为主,实验为辅的教学方式,把实验地位空前提升。因此,强调重视实验,改进实验,成为对物理教学的基本要求。
  一、传统初中物理实验所面临的主要问题
  在物理教学中,传统实验面临着以下一些问题,有待于进一步思考和研究。
  1.1实验条件不足的局限。
  现有实验仪器普遍精度低,误差大,可重复性差,影响学生对物理规律的深入理解,对学生的设计要求具有很大的局限性,也限制了学生探究和钻研的深度和广度。由于国家对初中教学投入,现在我们学校实验硬件有了很大的改进。
  1.2实验本身难度和可见度的局限。
  物理实验中,空间上细微过程人眼难以观察,一般借助于显微镜可以实现细致的观察。时间上细微过程难以捕捉,难以一记录,是物理实验的一个难点,瞬间变化的可视化尤其是难点。传统的实验仪器由于人眼观察与手工记录的断续性,确实难解决这个问题。
  1.3实验数据仅靠人眼观察,手工记录,操作耗时费力,实验教学的效率低下。
  有些演示实验由于仪器装置与实验步骤很多,要达到理想效果很难,并且由于数据处理又太繁,并且由于实验中需要多次重复实验、以及人为的各种因素拖延时间,教学任务较难完成,而且后排的同学看不清实验现象。甚至因为实验演示效果不好,还容易让学生对其科学性产生怀疑,从而形成模糊的概念。
  1.4由现象到本质揭示的局限。
  在“牛顿第一定律”的教学中,伽利略的斜面实验是一种理想实验,虽然很重要,但学生理解起来则是很困难。要想通过实验现象和数据精确揭示出物理本质是不可能的,利用定性实验说明又难以体现物理思想方法。
  二、面临新课程的基本对策探讨
  2.1实验过程的改进分组实验能让学生有更多的主动权,能逐步培养学生探索问题的能力。在分组实验课上,由于学生的活动多而且不一致,因此教师要做好组织工作,实验小组人数以二人为宜,最多不能超过三人,因为人数太多,有的学生将无事可做得不到锻炼,还会影响秩序。分组实验一般分为三个阶段:
  (1)准备阶段可让学生复习、掌握实验所需要的理论知识、明确实验目的、方法和步骤,了解仪器的性能和注意事项。
  (2)操作阶段学生进行实验时,教师应巡视于各组之间,如发现个别学生有困难或操作上有差错,应及时进行启发点拨,使学生能顺利进行实验,尽量减小误差,防止不应有的事故。
  (3)总结阶段学生完成实验之后,尽可能由学生自己分析实验结果,也就是让学生懂得通过物理实验研究物理学的重要性,并逐步掌握怎样用物理实验研究物理学。教师在必要时给予提示,引导。最后,要求学生写出实验报告
  2.2实验现象呈现层面上的改进方法
  第一,从身边常见的材料中取材,提倡用低成本的、随手可得的东西做物理小实验。这些出人意料的实验,不但能说明问题,也为学生下课后自己重复去做这些实验提供了可能性。比如在讲到物体的重心时,教师可以拿一个白炽灯泡举高一米左右往水泥地板上释放,学生们非常惊奇地发现灯泡竟然没有碎!仔细观察后发现由于重心的原因,灯泡着地时是灯头先着地的缘故。再如在“研究影响物体下落快慢的因素”教学中,可利用纸、硬币来做随堂小实验,增加学生的探索兴趣。
  第二,把一些演示实验变为学生探究性实验。通过实验使学生更好的掌握知识,激发了学习的兴趣。
  第三,对演示实验现象进行放慢、暂停处理。如有些实验可见性不高,而且实验现象发生的时间短,学生无法判断,可信度差。我们可以利用录像机把实验过程拍下来,然后课堂进行放慢、暂停处理。
  第四,对原有的演示实验装置进行改进。如光的折射演示实验改进:传统的演示模式:教师把玻璃水槽放在讲台上,在玻璃槽中放一枚硬币,叫一个学生到讲台前,站在水槽前适当改变头部位置,使眼睛恰好看不到硬币,然后保持眼睛和槽的位置不变,另一个学生慢慢向玻璃水槽中倒水,随着水面的升高,该学生能观察到的现象是:发现硬币好象升高了,本来看不见的硬币慢慢进入该学生视线。
  2.3实验数据处理层面上的改进方法
  对实验数据的分析、处理,有许多方法如算术平均值法、逐差法、列表法等。如果让学生自己设计表格,用图像法处理实验数据,这样既能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又能体现物理量间的联系。
  2.4减小实验误差层面上的改进方法
  物理实验是以测量为基础的,而任何测量结果都不可能绝对准确。测量值跟被测物理量的真实值之间总会有差异,这种差异叫做误差。
  实验中,对偶然误差,主要是进行多次实验,求出平均值,用平均值来代替测量值就更接近真实值。误差分析,更多的是对系统误差的分析。对于误差初中物理要求较低,主要交给学生分析方法:
  第一、从实验原理分析
  系统误差产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实验原理的不完善是产生系统误差的主要原因之一。分析这类系统误差应从实验原理入手,运用有关物理规律进行定性或定量剖析。
  第二、从实验器材分析
  由于实验器材本身的缺陷也会使实验产生系统误差,如器材本身的精度(弹簧秤的最小刻度、游标卡尺的精度等)就是一个重要因素,在电学实验中,电表的内阻使测量结果所生的误差也属这种情况。分析这类系统误差应从实验器材的结构入手,运用有关物理规律进行定性或定量剖析。另外,根据具体的实验情况,还应从实验的控制条件,实验步骤及实验的数据处理上进行分析。
  三、结语
  通过对初中物理传统实验的改进进行研究后,我们可以清晰地发现,初中物理实验教学的现状依然存在诸多问题,教材设计的实验在课堂实践中开设情况仍不理想。假如我们在教师培训、学生实验能力培养、实验资源共享、初中实验评价几个方面作出更多的努力我们的实验功能一定能得到进一步的发挥,学生的动手能力一定能得到进一步的提升。
其他文献
创造性思维能力是学习物理必须具备的好品质,也是物理实验的基础,是提出问题的前提。培养学生具有观察能力,为学生创设必要的学习情境,重视物理实验的开展,是培养学生具有良好思维
摘要:建筑工程防水技术的应用,是避免建筑工程使用功能与使用寿命提前遭到破坏的一项重要环节。在建筑工程施工中,应当加强其防水技术的应用,以保证建筑表面的施工质量。而随着在建筑工程施工中防水技术的逐渐成熟,有理由相信未来的建筑工程质量将会更为可靠。本文對于建筑工程防水技术的应用原则和应用要点进行了一定的分析和探讨。  关键词:建筑工程;防水技术;施工应用  一、引言  随着近年来我国建筑行业的迅猛发展
期刊
本文就污水处理厂采用间歇式活性污泥法工艺自动化控制管理系统作些探讨.
1、前言  在房建工程保温施工中,FTC相变自调保温材料是继聚氨酯、挤塑板、棉毡、保温砂浆等传统保温材料施工后又一种新工艺,具有良好的保温、节能、防火、隔声等优异特性,抗菌不霉变,安全环保,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突出,其综合特性是传统保温节能材料所无法比拟的。该项技术在中国建筑保温、节能、防火、隔音等新材料领域成为一个新兴产业。  结合本实例工程,保温部位为现代化高层住宅内墙保温(采暖房间与非采暖房间
期刊
一、前言  GBF蜂巢芯是以高强无机胶结料为主要原料,辅以纤维增强,复合制成的一个整体带加强肋的空心构件,GBF蜂巢芯密肋楼盖具有不凸出肋梁、增加房屋净空、简化施工的优点,很好地解决建筑物大跨度问题。在蜂巢芯施工过程中,蜂巢芯底部模板及架体的支设需根据蜂巢芯自重、混凝土自重及施工荷载综合考虑后经计算确定,一般模板支设方法是搭设满堂架体,满铺竹(木)胶板,但通常情况下此方法易造成材料的大量投入,拆模
期刊
【摘 要】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信息技术的发展,一方面催促着我们的教育改革,另一方面又为我们的教育工作提供了更方便快捷的方法。信息技术的教育在这个时代真正做到了“从娃娃抓起”的普及,那么怎样让小学生能够更加清晰简单的了解并掌握信息技术的理论和操作呢?本文将对小学信息技术教学的实践与探索提出如下见解。  【关键词】信息技术教学 转换角色 主观能动性 课堂气氛  信息技术的教学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理论知识
【摘 要】新课程改革中教师的角色要转型、质疑问难是优化课堂教学的关键、突出师生互动提高教学质量等问题的阐述。  【关键词】新课程 教师转型 师生互动  新课程改革教材的变更,要求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也跟随着改进。现行的新课程标准,可谓是要求更高,标准甚严。历经了这次的新课程改革有些浅陋的见解和体会,还望和各位同仁共同探讨和提升。  一、教师的角色要转型  新课程标准要求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自主完成探索
作者根据工作实践和技术资料,就VR装置使用调节对水泵性能的影响及原因作了分析研究.
【摘 要】电场教学一直以来难度都很大,通常学生学习效果不理想,是3-1教与学的瓶颈部分。作者通过多年的教学实践,总结出类比教学法用于电场的教学,对电场板块各知识点的有效教学有一定的帮助,值得借鉴。  【关键词】电场强度 引力场 类比 学生 教学  一、类比法  类比法:根据两个对象之间在某些方面的相似或相同,把其中某一对象的有关知识、结论推移到另一个对象中去的一种逻辑方法。  康德说过:“每当理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