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OBE理念的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课程改进探究

来源 :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60120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OBE理念是一种以终为始的教育理念,为职业生涯规划课程设计提供了全新的思路和角度.文章通过分析当前大学生现有职业生涯规划课程中存在的问题,基于OBE理念提出了教学目标层次化、教学内容实用化、教学组织阶段化、教学方法多元化、教学评价体系化的课程改进建议,完善了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课程体系,以期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其他文献
研究生教育肩负着我国高层次人才培养的重要责任,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有着重要作用.资助政策作为保障研究生教育公平、实现调控与优化结构的手段之一,对于我国研究生教育的发展有着重要意义.本文从研究生资助需求—供给角度切入,分析研究生资助需求—供给内容,进一步探讨研究生资助需求—供给平衡存在的冲突,发现主要存在三种模式:主导式供给与多元化需求的冲突、社会式供给与个体差异化需求的冲突、粗放式供给与精准化需求的冲突.基于此,文章提出完善研究生资助政策需求—供给冲突的协调路径.
伟大建党精神是中国共产党的精神支撑,是中国进行新民主主义革命与社会主义建设的力量源泉,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追忆和学习伟大建党精神正是为了践行中国共产党的初心和使命——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深刻学习与理解伟大建党精神是今后各行业的重要政治任务.高校作为社会新人、时代新人的培育基地,更应该做好伟大建党精神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深入拓展多元化育人方略,采取全方位、多角度、系统化、多手段的思政育人方式,通过思政课堂,进一步助力伟大建党精神在大学生群体中的学习与培育,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增添不
随着经济的发展、教育改革的深化,学校育人观念发生转变,勤工助学也逐渐从助困发展提升到育人层面.作为育人的重要载体,勤工助学能够提高大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就业创业素质,对学生成长成才发挥重要作用.然而,当前高校勤工助学工作中还存在着助困和育人发展不平衡、育人效果不明显等状况.基于此,文章立足学生成长成才规律,综合采用文献研究法与访谈法,探讨勤工助学育人的必要性,阐述勤工助学的育人作用,分析了高校勤工助学工作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提出了关于高校勤工助学育人作用提升的对策思考和见解,以期为进一步做好高校勤工助学工作提供
互联网时代要求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做到与时俱进,不断推陈出新.互联网具有及时性、开放性、多维性等特点,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提供了新的方向.文章针对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不足,立足高校互联网平台,将具有中国特色的“红色文化”融入大学生思政教育,为守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阵地,利用互联网开展思想政治工作,增强育人实效,引导新时代大学生自觉传承红色基因提供了新思路.
当前我国已经建成世界上规模最大的职业教育体系,从就业情况来看,社会中农、林、牧、渔业对高职学生的需求量增长十分明显.乡村振兴需要一批爱农业、有知识、懂技术的专业人才投身其中,因此,为了推进乡村振兴,就要研究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本文认为,当前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中还存在诸多问题,例如受传统育人模式限制、缺乏明确培养目标,高职院校人才流失、师资力量存在不足,教学内容趋于失衡、实践培养缺少创新.高校可从以下几方面入手解决:找准市场需求导向、建立明确育人目标,优化升级专业教学、提高高职教学质量,开展校企协作机制
文章以高职院校雕刻艺术设计专业人才培养为例,探究通过校企深度合作,围绕树立“工匠精神”,挖掘教学资源,完善教学内容,探索教学途径,走近行业前沿.以问题为导向,激发学生学习主动性,增强学习自信心,培养高职学生全面的职业能力、职业道德和职业精神,培养学生创新发展和终身学习的理念,形成传承发展优秀传统文化的大局观,成为非遗行业新人才.
在移动互联网等信息技术手段影响下,大学生群体出现了去中心化的学习共同体.为了解这种学习共同体的构成要素、运行机制,效率与成果,文章以湖北某高校具有代表性的ICC学习共同体为例,采用实证研究方法,追踪其五年成长过程,分析其取得的成果与学习效率.研究表明,大学生学习共同体产生的背景是基于某个具体的学习目标,得以持续生存的条件则依赖于组织或社团,发展的过程具有学习资源、学习场所、学习组织去中心化特点,学习成果的获得与传承则具有不稳定性.
新时代青年在国家的发展中占据着极其重要的位置,其重要性毋庸置疑.学校肩负着新时代大学生教育工作的重任,需要首先对大学生有清楚的了解.文章通过调查和访谈的方式对新时代大学生的思想特点与成长规律进行总结,并对形成原因进行充分的了解和分析,运用大数据思维模式,对新时代大学生的思想及成长认知和行为几方面的特征与规律进行归纳,针对各方面出现的问题给出对应的解决方案.
中外合作大学肩负着培养具有国际视野、中国情怀、创新和开拓能力的国际化应用人才的重要使命,第二课堂是完成该使命的重要载体,因此,高校必须认真贯彻落实第二课堂教育.中外合作大学的第二课堂改革和推进既有共性,又各有其特殊性.本文以温州肯恩大学为例,针对第二课堂在中外合作大学推行中的困难,提出了第二课堂管理机构、第二课堂成绩单制度、全员育人政策三个方面的创新,以期切实发挥第二课堂在中外合作大学人才培养中的重要作用.
思政教育是高校为端正学生的思想意识、培养学生的良好品德而专门设立的依附于诸多课程教育的一门学科,将立德树人视为教学理念,将课程育人视为教学目标,将三全育人(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视为教学根本.文章主要围绕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现实价值展开分析,进一步论述正能量传播路径:营造有益于“正能量”传播的外部环境、实时关注网络热点,加强高校思政课教学效果、引导学生在良莠不齐的信息中学会辨别与思考、促进马克思主义的普遍化和大众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