促进学生中的非正式群体健康发展

来源 :中学课程辅导·教师通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ongweihu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内容提要】学生不是孤立地存在的,它受社会中各种生态因素的影响,非正式群体作为学校的一个学生的小社会,是学生最接近,最能直接体验到具有强烈的影响的社会环境,如何正确看待学校教育中的学生的这些非正式群体,怎样更好地经营他们,更好地促进孩子的身心发展,给每位教师提出了一个难题。教师要正确认识学生非正式群体存在的合理性,正确分析教师与学生非正式群体的关系,促进学生非正式群体健康发展。
  【关键词】学生 非正式群体 健康 发展
  现象一:
  “老师,xxx和xxx又一起去网吧了。”张云逸、张云皓,开学时看到的两个名字,我还以为他们是兄弟呢。其实他们也是进入我们班级以后才认识,可时间不长,这两个人就形影不离了,他们有共同的兴趣爱好,总是有说不完的话。放学以后,他们一起回家,上学也要互相等着一起进入校园。
  现象二:
  学校大课间活动时,总有两三个学生作为旁观者看着别人玩,这时我就鼓励他们加入别人的队伍,有个学生就说:“老师,他们不带我玩。”仔细观察一段时间,我发现,这些学生在活动时,他们的小组成员是相对稳定的,只要开始自由活动了,他们自然而然的就聚在一起,根本不需要特别分组。
  俗话说:“物以类聚、人以群分”。在一个班集体中,学生的性格、习惯、情感、兴趣爱好、年龄特征等方面存在着诸多差别,因此,在学生的日常交往中,也就有所倾向,爱好、兴趣相投的人渐渐聚合,形成一个个较小的人际群。它们在形成之初是无目的、无组织、自发聚集在一起的,后来在长期的学习生活中,他们心理日趋交融,因志趣相投而相互产生好感,并产生了群体的排他性。
  《中国大百科全书·社会学》一书认为:“非正式群体指以个人好恶兴趣等为基础自发形成,无固定目标,无成员之间的地位和角色关系的群体。”学生不是孤立地存在的,它受社会中各种生态因素的影响,非正式群体作为学校的一个学生的小社会,是学生最接近,最能直接体验到具有强烈的影响的社会环境,如何正确看待学校教育中的学生的这些非正式群体,怎样更好地经营他们,更好地促进孩子的身心发展,给每位教师提出了一个难题。
  一、正确认识学生非正式群体存在的合理性
  有研究者认为:“中学生有明显的闭锁性与开放性同时存在的特点,这种特点,使得他们追求同伴之间的相容性,”我想这就是他们自己所界定的“朋友”。我班的xxx在周记中他这样写道:“有时极好的朋友之间发生点矛盾,极有可能变成敌人或对手,人就是这么无聊,你争我斗,反目成仇,有什么意思。昔日的朋友,日后的敌人;今日的敌人,未来的朋友,这样变来变去有什么意思,友谊是不可靠的,以前的友谊是那么地坚硬,现在的友谊变得不堪一击,为了一点小事,便消失了,消失得无影无踪,我多么希望认识一个朋友,一个真正了解我的人。”
  1.交朋结友、相互倾诉、交往与沟通的需要,乃是一种非常自然的需要,尤其是在学生发展的不同阶段,其表现的形式与强度也会很不同。因此我们知道,学生非正式群体的形成,是自然的,也是有意义的。
  2.学生非正式群体不仅满足了学生当前成长的需要,而且具有更明显的自发性,较明显地促进着学生的成长,这与学校教育的价值追求、方向是一致的。这一状态下,学生非正式群体与学校教育二者更可以相互强化,会有诸多重叠的领域。
  3.学生的某类合理需要在学校教育中难以得到满足,从而不得不通过非正式群体的形式寻找满足。青少年学生内心社会化情感的需求即青少年学生成长一种心理内驱力。所以从这个层面上看,中学生非正式群体的形成正是中学生社会化内在需求的体现。
  二、教师与学生非正式群体的关系分析
  由于我们以往传统的教育过于强调对学生个体及正式群体(集体)的教育,往往把学生非正式组织斥之为无组织、无纪律现象。老师总认为非正式群体的存在会给班级带来一些消极的影响,即使有教育工作者正视了非正式群体的存在:认为中学生非正式群体是德育工作的重要环节,其作用更多的是消极作用。因而大多数老师更关注的是如何对待“反班级型”或称“消极型”非正式群体。而对积极意义上的非正式群体则很少研究。
  作为一名合格的教师要尊重学生非正式群体存在的现实,在必要的时候合理介入、进退有方、讲求策略,在分析不同类型非正式群体的基础上,有智慧地促进学生非正式群体的健康发展。
  三、促进学生非正式群体健康发展
  心理学家观察发现,在群体中即使没有共同和有意义的任务,也会自发地形成某种共同的目标行为。因此,引导发挥非正式群体对中学生身心发展的积极作用,是教师与学校的义不容辞的责任。
  (一)形成健康的学校文化生态
  学校非正式群体存在于学校文化中,它的形成与发展,受到学校内各种因素的影响,因此对学生非正式群体发展的教育影响,可以从形成健康的学校文化生态入手。
  一所学校乃至一个班级要形成关怀学生生命成长的情怀,形成自立、自主、自强、自由、民主的文化气息,这样不仅会影响当前学生非正式群体的发展走向,也会催生出新型的学生非正式群体。当学生的生活充满着成长的气息,充满着自由、自主发展的空间,我们没有必要担心学生非正式群体会带坏学生,而应该充满期待地促进、帮助学生在非正式群体中健康成长。
  (二)实现班级非正式群体和正式群体的优势互补
  中国青年政治学院的大学生在北京13-15岁的青少年中进行的一项调查证明,被调查者将心理话告诉他人的首选对象是同性的同龄伙伴,而母亲则被排在其后。①美国学者布朗芬布伦那的研究也证实,美国学龄青年与同辈群体交往时间是他们与父母交往时间的两倍以上。而米德更是认为,在现代社会同辈群体的影响甚至大到改变传统文化传递方式的地步。②在学校,同伴们的一句话也许胜过老师的“苦口婆心”,群体的价值观念、行为规范对青少年社会化起着潜移默化的影响。
  (三)优化教师影响学生非正式群体的方式
  学生非正式群体的形成与发展,完全可以不需要教师的直接影响,而且不同类型的学生非正式群体,对教师的接纳程度也不同。教师要意识到自己不是万能的,有些时候教师不需要直接介入,但要发挥自己的影响力。教师要做到“想其所想,思其所思”。理解非正式群体是青少年交往和心理需要的产物,对于承载不同文化的群体,要加以区别对待,尽量避免消极作用。
  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语重心长地谈到,“我们手中掌握的是世界上最宝贵的财富——人。……只有相信人的人,才能成为真正的教育能手。”因此,教师除了在认知上给予学生关怀,让学生明白你乐于助人而且关心他人的疾苦,你能够给予他人心理关心和帮助,也就是说让学生时刻感受到教师是经常相信他们的人,被人相信是学生在发展中的基本需求。
  古代思想家荀子曾断言:“人生不能无群”,马克思说:“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群体生活是人类社会生活的基本事实。人只有生活在社会中才能获得人的全部意义和价值,也才能使人的个性得到充分发展。教师只有学会正确引导,才能够让自己的学生健康成长。
  【参考资料】
  [1] 熊川武编著. 学校管理心理学[M].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172.
  [2] 马建堂编著. 马斯洛人性管理经典[M]. 北京:北京工业大学出版社,2002.
  [3] 贺云侠著. 组织管理心理学[M]. 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87.
  (作者单位:江苏省连云港市锦屏中学)
其他文献
英语阅读作为语言技能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语言输入的主要环节之一,在英语教学中占有重要地位。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是主要教学目标之一。著名学者柯鲁克先生曾一再主张把英语的大量阅读当作英语教学的主要手段。  一、教学观念上的问题  目前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普遍存在以下一些问题:许多教师在教学思想上,没有认识到阅读作为语言技能的一部分,在日常教学中,阅读能力的培养对帮助学生获取更多信息、知识,拓展视野,激发学
【内容摘要】陶行知一生提倡“爱满天下”,他热衷于创造真诚、博爱、和谐的教育氛围,体现了最崇高的师德境界,树立了人师楷模,张扬了爱心和人梯精神。师爱,是教师教育学生的情感和行为的总称,它包括教师对学生的了解、关怀、理解、尊重、信任和严格要求等等。本文主要从“责任、尊重、宽容”三个方面来探讨师爱的内涵。  【关键词】陶行知 师爱 责任 尊重 宽容    教育是爱的别称,教育孩子就是爱孩子。师爱是教师教
9月5日,《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建设总体方案》公开发布,横琴奏响了粤澳合作新序曲。据了解,横琴新区自开发建设以来,在促进澳门全面融入国家发展大局、丰富具有澳门特色的“一国两制”实践方面聚焦发力,产业发展取得显著成效,为深化琴澳全方位合作、支持澳门经济适度多元发展、打造澳珠极点融合发展核心引擎提供了有力支撑。  图为俯瞰横琴与澳门夜景。(无人机照片,袁天晓 摄) 无人驾驶送餐车亮相哈工大  近日,四輛
8月3日,“潇洒康巴人”康巴风情城市巡游在青海省玉树藏族自治州玉树市街头上演,庆祝玉树藏族自治州成立70周年。(马铭言 摄)8月4日,在青海省玉树藏族自治州扎西科赛马场举行庆祝玉树藏族自治州成立70周年文艺演出。图为马术表演。(马铭言 攝)8月4日,在青海省玉树藏族自治州扎西科赛马场举行庆祝玉树藏族自治州成立70周年文艺演出。图为藏族传统舞蹈表演。(马铭言 摄)
2 019年开海节当天,水上运动爱好者在侨港海滩尽兴游玩。  夏秋时节,正值侨港旅游旺季,白天游人如织,晚上灯火辉煌,熙熙攘攘。侨港镇水产协会会长、归侨吴方权说,现在是伏季休渔期,等开海了,侨港将会更热闹。  广西北海市银海区侨港镇,是中国最大的归侨安置点,1.8万多人的小镇,95%以上人口是1978年从越南回来的归侨、侨眷和归侨的后代,这里曾被联合国难民署评为“世界安置难民的光辉典范”。1979
【内容摘要】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是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因此,“学困生”的转化可以说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环节之一,它直接影响素质教育的效果。“学困生”虽然有很多不足之处,但作为一名教师,要以一颗平常心去看待他们,用真诚的爱心去理解、关心他们,用爱浇灌迟开的花蕾,用爱去唤醒他们沉睡的心灵,用爱打通他们情感的障碍。只有这样,学困生才能真正敞开心扉,接受教育,获得成功。  【关键词】学困生爱心转化  我国著名教
诗歌是文学之母,诗歌鉴赏是文学鉴赏的最高形式,诗歌是培养学生文学趣味和文学素养的最佳媒介之一。  如果学生还不会透过字面去体味揣摩诗歌的“言外之意”、“象外之象”,还没有对诗歌的激情、敏感和直觉,那诗歌对他而言是味同嚼蜡;如果老师还是那样把一首首优美的、空灵的、清新的诗歌肢解成字、词、句、篇的语言知识点堆积,还不会带领学生去涵咏,去感悟、去思索;甚或牵强附会、机械理解,那我们就不要指望语文课能濡染
当人类走进二十一世纪的时候,人们所接触的各种信息呈几何级数增长。在这种背景下,语文教育的高效率便成了时代的呼唤。笔者拟先从学生的快速学习角度谈起,再论及快速阅读教学。  一、快速阅读学习  当今世界,信息如奔腾恣肆的潮水向我们扑来,我们如何才能从容面对而不至于成为它的奴隶呢?关键在于加快学习的速度,获得最佳的学习效果。笔者认为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新课程标准指出:“合作学习,是指学生在学习群体中为了完成共同的任务,有明确的责任分工的互助性学习。”在合作学习的过程中,学生不仅可以实现信息与资源的整合,而且可以学会交往、参与、倾听、尊重他人。在提高学习效率、培养学习兴趣的同时,还利于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纵观目前的小学英语课堂,由于缺乏对合作学习精神实质的正确把握,导致表面化、形式化的理解,不少课堂上的合作学习与新课程所提倡的合作
为了改变学生“愁作文”的现状,我致力于写作教学的探索。随着研究的深入,我深感在“作文”这一非常个性化的活动中,教师的角色定位至关重要。由于“应试教育”的严重影响,我们的作文教学普遍存在着急功近利的浮躁心态,重知识传授,轻情意培养,而“作文连着健康的生命”,教师居高临下,缺乏人文关怀的教导在不知不觉中堵住学生作文的源头活水,往往事倍功半。我调整自己的角色,立足于学生“自主学习”“自主发展”,重视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