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交叉视野下的视觉传达设计

来源 :绿色包装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iger515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新文科背景下,视觉传达设计与人文社会学科、自然科学与其他艺术门类的交叉融合愈来愈频繁,如何在交融中既坚守传达本色,又实现人文、技术与艺术的多重跨界,应成为设计者思考的一个重要课题。
  关键词:视觉传达设计;学科交叉;跨界
  中图分类号:J5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400 (2021) 05-0098-04
  Visual Communication Design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Interdisciplinary
  —— The Cross Boundary of Humanities, Technology and Art
  QI Li-wen(Shandong University of Art & Design, Jinan 250013, China)
  Abstract: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new liberal arts, visual communication design and Humanities and Social Sciences, natural science and other arts cross fusion more and more frequently. How to adhere to the nature of communication and realize the multiple cross-border of humanities, technology and art should become an important topic for designers.
  Key words: visual communication design; Interdisciplinary; transboundary
  當前,学科间的交叉和融合、知识融通与跨界成为一种愈演愈烈的趋势。自2011年艺术学成为独立的学科门类以来,视觉传达设计升级为二级学科,成为与环境设计、产品设计、数字媒体艺术等并列的设计领域之一。作为设计学科的传统专业之一,视觉传达设计具有与多学科相互交叉的特点,传播学、心理学等人文社会学科是其人文基础,使得视觉设计师更了解受众、市场和自身;材料学、计算机科学等自然科学则是技术支撑,为其提供了技术支持与创新引导;绘画、书法、音乐等其他艺术门类为其奠定了视觉创造的艺术基础。
  1 视觉传达设计与人文社会学科
  视觉传达设计寻求的是问题求解之道,由于问题来自不同的领域,因此其解决问题的方式必然有所不同,要求具备的知识结构也有差异。其中,人文社会科学的相关知识如传播学、营销学、管理学、心理学等能为视觉传达设计提供源头活水和底蕴支撑。
  1.1视觉传达设计与传播学
  传播学是20世纪初新兴起的一个交叉学科,它主要研究人类的传播行为和传播过程发生、发展的规律。可以说,凡是研究人与人之间关系的科学都与传播学相关。视觉传达设计中的communication与传播的英文为同一词汇,因此,它与传播学有着密切关联,并在不同的领域有所应用,如广告传播、品牌传播、交互传播等。从本质上看,视觉传达设计本身便是一种传播活动,传达即传播,其传播过程是典型的5W传播——即传者、传播内容、传播媒介、受者、传播效果。传播学为视觉传达设计研究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视角——如何从传播的角度来重新审视视觉传达设计的过程、作品及方法,同时还能提升视觉传达的有效性与准确度。
  此外,传播学还能为设计师提供一个宏观视野,即除关注设计作品本身之外,设计师还可以把目光推远,思考以下某些问题:设计作品的产生背景和应用场景是什么?它在何时出现?它在何地出现?它在何种媒介上呈现?谁来观看它?它们有什么与众不同之处?它的出现带来了什么?引发了什么……这些思考有助于设计师从自我导向变换至受众导向,进而增强传达的交互性和效果。
  1.2视觉传达设计与营销学
  视觉传达设计的最终价值必须要通过消费才能实现,这种商业性决定了设计师必须具备一定的市场营销学知识。营销学主要研究企业为满足消费者需求而进行的一系列活动,传统营销理论以4P理论为核心,运用报纸、电视等传统媒体进行传播推广;新媒体营销则借助新媒体平台进行企业商业策略的软性渗透,它在互动性、精准度、趣味性和营销成本等方面远远超越传统营销,成为备受推崇的新营销手段。设计师应该了解消费者的需求,通过消费者的行为洞察其消费心理,理解消费文化,善于利用新媒体营销的娱乐性和精准性,以提高视觉传达设计的效果。
  1.3视觉传达设计与管理学
  设计与管理的结合形成了一个新的概念——设计管理,因其可以有效提升设计工作的效率,并从宏观视野为企业市场营销和品牌塑造提供设计策略指导,打通了设计—生产—营销—服务一体化通道,所以日益受到业界和学界的追捧。设计管理通过在企业的各个层次整合、协调设计所需的资源,并藉由一系列设计策略的制定寻求问题的最优解决之道,设计力与设计管理力日益成为许多顶尖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设计管理这一概念自1966年在英国提出以来,其含义备受争论,设计管理到底是对设计进行管理,还是对管理进行设计?即设计究竟是一种被管理的角色还是一种管理方式?目前总体看法是认为两者兼而有之,对设计进行管理包括基于企业管理层面的战略性设计管理和基于设计师层面的功能性设计管理,对管理进行设计常通过对企业形象和企业文化视觉化的方式如VI设计来进行。
  对于视觉传达设计来说,设计管理必不可少。视觉传达设计的过程离不开设计策划、对市场和产品的了解、对消费群体需求的洞察、对竞争对手的分析以及差异化定位等,再藉由上述分析提出相应的设计策略,进行有效的设计执行、设计稽核与反馈,这一流程能体现出设计管理在其中发挥的作用。   1.4视觉传达设计与心理学
  设计学与心理学交叉而形成设计心理学这一新兴的边缘学科,它主要研究“设计人”的心理过程和“设计人”的个性心理等内容,能帮助设计师知其然亦知其所以然,加深对设计的评价、理解和鉴赏能力,深层次理解设计的本质意义;还能通过对消费者的深刻洞察,增进设计的可用性,建立设计与消费者的情感连接。随着交互设计的兴盛,认知心理学与设计的关联也越来越常被探讨,美国认知心理学家唐纳德·诺曼根据人脑信息加工的水平,将人们对于产品的情感体验由低到高分为三个阶段:本能水平的设计、行为水平的设计和反思水平的设计,并提出“可用性设计”、“情感化设计”等概念,为设计师们拉开了一扇通过科学的研究来改进设计的奇妙之门。
  作为“给人观看的设计”,视觉传达设计与人关联密切,设计师要想了解人、说服人、打动人,首先要知晓人的心理,因此心理学研究对视觉传达设计来说至关重要。以广告设计为例,在消费者掌握了前所未有的自主权的当下,广告设计者不得不成为心理学家,洞悉权利狂欢背后的消费需求,进而洞悉人性。“科学的广告术是遵循心理学法则的”,这句话亦已被数次证明其正确性。在当下的广告创意与设计中,消费者视角更是变得前所未有的重要,从“请消费者注意”、“请注意消费者”到“请成为消费者”的转变不再是一句口号,广告设计的方向亦不再是设计师的个人意识和观念,而是从消费者角度出发,引发其心理共鸣。一个成功的广告设计,不仅能有效地促进商品销售,吸引更多的消费者,也能成为社会潮流和生活方式的倡导者,给消费者带来更为深远的影响。
  2 视觉传达设计与自然科学
  自然科学领域的知识可以说是视觉设计师非常重要的技术源泉,早在20世纪20年代,包豪斯就已经意识到科技的重要性,开设了材料学等课程。从装潢设计、平面设计到视觉传达设计,在这一系列专业名称变迁的背后,至为重要的推手便是科学技术的变革。从石板印刷到交互界面,从计算机科学到人工智能技術,从3G到5G,伴随科学技术的进步,视觉传达设计的面貌发生了深刻、巨大的改变。
  2.1视觉传达设计与材料学、印刷学
  材料学涉及到视觉传达设计中的肌理感(视触觉),它可以使设计师充分了解各种材料的性能,熟悉各种材料的应用工艺,逐步形成对材料的系统认识,以便将其融入到设计方案的创意构思之中。如果对材料认识不深,就容易停留在材料的表象层面,挖掘不到其真正的特性,面对材料的实际使用束手无策,更遑论研究材料与视觉审美、视觉心理的相互呼应问题了。
  印刷学能为视觉传达设计作品提供“落地”支撑,它主要涉及印刷基础知识、印刷工艺流程、印刷材料与设备等知识,可以将设计从理念阶段提升到应用阶段,打破虚拟设计的局限性——不考虑成本、材料、工艺及市场因素,使印刷理论知识、技术知识与设计创意、制作有机结合,达到创意、设计、制作、工艺的一体化。印刷及其工艺是实现视觉传达设计想法、保证设计质量的重要途径,设计师必须考虑到现有的印刷条件和成本等因素,才能创作出完美的印刷设计作品。
  2.2视觉传达设计与计算机科学
  20世纪50年代,计算机技术逐步解决了文本编码、图形编码、音频转换等一系列核心技术;1969年,因特网的前身ARPANET(阿帕网)正式启用;之后,由广域网、局域网及单机组成的国际互联网出现,这些都标志着数字媒体技术开始走向历史舞台。进入21世纪,人工智能技术、云计算技术等的涌现推动了数字媒体的飞速发展。
  对于视觉传达设计来说,数字化带来的不仅是技术,更是一种崭新的设计思维方式。比如在移动端APP的界面设计中,除界面的视觉设计之外,还包括简短的文字内容、动态效果的展示、音视频的融合、用户的使用体验以及交互流程的人性化等方面的综合考量。随着The Layout Creator等一些可自动排版软件的出现,有人开始质疑设计师尤其是视觉设计师存在的必要性,实际上,这些软件的出现不仅不会代替设计师,相反,设计师能通过这些软件实现技术最大化,进而帮助自己实现创意构想,可以看出,当设计的技术部分交由软件处理时,设计师的大量时间不用再花在完稿上,设计咨询、设计概念的形成、创意构想等关乎设计创新的环节变得前所未有的重要。智能排版软件虽能节省时间与成本,但永远无法代替人脑的创意与创新。
  3 视觉传达设计与其他艺术门类
  视觉传达设计门类多样,内容庞杂,表现手法丰富,综合性强,因此属于一门典型的综合艺术,它与绘画、书法、音乐、诗歌、电影、民间艺术等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在创作理念、表现内容、艺术手法等方面互相影响。
  3.1视觉传达设计与绘画
  绘画艺术与视觉传达设计同本同源,两者既有深刻的联系,也有较大的差异。在视觉艺术史上,绘画在很多方面要先于设计而产生,并在每个发展阶段或多或少地影响着视觉传达设计的发展,这种影响可能是创作理念的引导,又或者是创作技巧和形式基础的开拓,比如19世纪新艺术运动的先锋阿尔丰斯·穆夏等的招贴画作品尚未从绘画中完全脱离出来,它们兼具绘画和设计的特点,这一时期很多画家同时亦是海报设计师。20世纪初西方现代艺术的发展,更是极大地影响了视觉传达设计的表现方式和发展方向,如抽象绘画的兴起改变了人们对视觉艺术的感受形式,无论是荷兰风格派的抽象格子,还是康定斯基的抽象绘画,都由表及里地对事物的本质规律进行了归纳与引申,这种手法为视觉传达设计所借鉴,抽象、简洁的表现语言开始运用于标志设计等领域。
  两者之间的差异在于拥有不同的创作目的和目标,绘画创作的主要目的是表达自我,通过视觉的方式向观者传达作者独特的个性与情感,体现不同时代的社会与文化生活;而视觉传达设计则服务于他人,着眼于问题求解,注重大众认同与审美。
  3.2视觉传达设计与书法
  作为一门点、线结合的艺术,书法中的每一个字、点、横、竖、撇、捺等的安排、题跋和印章的介入、全篇布局乃至书法的装裱都包含着浓郁的视觉传达设计意识。节奏与韵律是书法主要的形式美法则,一副优秀的书法作品能做到对称与平衡、节奏与韵律的和谐统一。在视觉传达设计中,同样讲究版式中的节奏与韵律。此外,中国古老的视觉传达设计从一开始就与书法密不可分,在雕版印刷的书籍装帧设计中,书法更是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它既是内容载体,又是造型手段,不同字体、字号的书法表征着内容的主与次,对疏密、虚实关系的有效处理提升了阅读的流畅度,增添了阅读趣味,可以说中国的装帧发展史即是一部书法发展史。   书法对视觉传达设计影响最为突出的当属字体设计,两者都着眼于对汉字进行造型演变,只不过书法重在情感抒发,而字体设计更注重实用性。在现代社会,书法成为中文字体设计的文化之魂,它既提供了造型基础,如书法中的章法理论为字体设计的字距、行间及编排带来启发,更带来了文化意蕴,书法中的线条之美、意境之美等体现了独特的中国意趣与中国风格,为字体设计增添了设计深度和文化认同感。现代字体设计中较为常见的电脑美术字虽然既便利又规范、多样,但始终缺少书法的灵性和活力,若通过设计的手法对书法字体进行适当的处理,开发出新的变形书法、电脑书法字体等,无疑会增强字体设计的创新性和本土文化气息。
  3.3视觉传达设计与音乐
  作为一个重要的艺术门类,音乐不借景而直接抒情,无形貌却极具神韵,因此与绘画等艺术相比,它能更强大更持久地唤起人们内心的情感,原因是音乐具有更多想象空间的意境。它借助于旋律/节奏和音色,通过乐音的高低、缓急、粗滑等手法的交替,以一种纯粹/抽象的艺术语言来激起受众情感上的共鸣。
  音乐诉诸于人的听觉,视觉传达设计诉诸于视觉,人的感觉在一定程度上是相通的,音乐和视觉传达设计之间就存在着音色通感和音形通感两种类型,抽象艺术大师康定斯基对此有精到的描述:“绘画是各种视觉要素构成的交响乐,是色彩的大合唱”、“大多数乐器都有一种线的特点,不同乐器的音高相當于线的粗细,小提琴、长笛和短笛产生一种非常细的线……”他的作品更是将美术与音乐相结合,呈现出鲜明的音乐特征,许多作品以“即兴”、“抒情”等音乐命名。
  音乐中的旋律、和弦、节奏与韵律等造就了音乐的形式之美。这些形式美的规律能给视觉传达设计带来启发。以音乐中的旋律为例,其发生、发展、高潮和结局四个阶段通过特定的比例彼此呼应,从而引发听者或激情澎湃、或潸然泪下、或扣人心弦、或欢欣鼓舞的心理感受,这种形式美的规律对视觉传达设计中的版式编排、整体设计具有较强的借鉴价值,对通过视觉传达设计引发受众的情感反应也大有裨益。
  4 结语
  众多门类的学科为视觉传达设计专业提供了有效补给与补充,使其外延更为综合和多元,人文、自然与其他艺术学科间的交融更是使得视觉传达设计突破单一的“形与意”这一传统内涵,从而变身为开放的、跨界的新型视觉传达。数字时代的到来让这种交叉特性愈加鲜明,如何在使自己的设计理念在接受数字化洗礼的同时,创造出更具个性化和多元化的视觉语言,实现与受众的真正沟通,应当成为视觉设计师思考的一个重要课题。
  参考文献:
  [1] 黄洪澜.音乐之美在视觉传达设计中的运用[J].包装工程,2010(12):106-108.
  [2] 唐纳德·诺曼.设计心理学[M].北京:中信出版社,2010.
其他文献
中国印刷及设备器材工业协会代表大会举行  2019年12月18日,中国印刷及设备器材工业协会第八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在北京会议中心胜利召开。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党委书记、会长,国务院国资委原副主任王瑞祥;原轻工业部部长、国家经贸委副主任于珍,以及协会第七届、第八届理事会成员,协会会员单位代表,各省(市)印刷行业协会及港澳台印刷业商会负责人,行业媒体代表等出席了大会。共计723家会员单位、850位会员单
期刊
塑料包装面临可持续性挑战  冠状病毒大流行加速了对产品包装产生重大影响的一个趋势——电子商务。在线购物已经显示出强劲的增长,但是目前的“全天候”现象仅增加了需求。更加广泛地意识到送货上门的便利性可能会永久性地改变零售业的一部分。  据营销平台的在线追踪器显示,在北美,3月22日至4月4日期间,仅在线零售商在美国和加拿大的在线订单数量同比增长52%。在此期间,美国和加拿大网络零售商的收入同比增长了3
期刊
摘要:商品经济环境下,同质化产品的激烈竞争与顾客的基本物质需求满足催生出体验消费,它使徐州地方特产食品包装的消费体验与品牌识别愈发关联紧密。作为凝聚古彭饮食文化的物质载体,徐州地方特产美食令食客们闻名生津,让游客们目不暇接。其包装带来的消费体验成为受众在销售终端了解、感受特产的地域文化、品牌文化、产品文化的主要形式,是进行品牌识别的关键路径。徐州市场上该类商品的包装存在诸多有关品牌识别方面的问题。
期刊
2020年注定是特殊的一年,因为新冠疫情的蔓延,改变了很多人的人生轨迹。有人逝去,有人彷徨,有人奋起,有人悲伤。当我们回望过往的日子,心中总会涌起很多波浪。无论是个人还是国家,都一起经历了这一段艰难时光。但在这人类之痛的疫情之下,我们仍然收获了许多的感动。  年初,面对来势汹汹的新冠肺炎疫情,在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下,14亿人同舟共济,众志成城,白衣天使以血肉之躯同病毒展开了一场逆行之战。两个多月过后
期刊
八月的塞罕坝,天高云淡。满眼苍翠,连绵成绿色的海洋。在河北省塞罕坝机械林场115万亩森林深处,耸立着9座望海楼,分布在林场不同位置的海拔高点,被称作“林海的眼睛”。  8月23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塞罕坝机械林场月亮山,察看林场自然风貌,听取河北统筹推进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统治理和林场管护情况介绍,看望护林员。  在塞罕坝林场千层板分场海拔约1900米的月亮山上,一座三层白色建筑引人注目,刘军、王娟夫妇
期刊
承德我是头一回来,一直心向往之。这里的很多事都想了解、实地看一看。”  冀北秋高气爽,万亩金莲花开。  2021年8月23日至24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河北承德,深入绿意盎然的无边林海,赞誉荒漠变绿洲的精神力量;走进意蕴悠长的园林庙宇,感悟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启迪;来到欣欣向荣的乡村社区,描绘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美好图景。  这一片绿色,这一种精神  在塞罕坝月亮山望海楼驻守了13年,护林
期刊
什么是知识产权?2020年5月28日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做了这样的定义:知识产权是权利人依法就下列客体享有的专有的权利:作品;发明、实用新型、外观设计;商标;地理标志;商业秘密;集成电路布图设计;植物新品种;法律规定的其他客体。这些都是智力劳动成果的结晶,是创新发展的源头活水。  知识产权是关于人类在社会实践中创造的智力劳动成果的专有权利。随着科技的发展,为了更好保护产权人的利益,知识产
期刊
摘要:近年来,新生入学大礼包设计作为校园文化建设的一部分,正逐步走向创新与个性的多元领域。本文在综合设计应用广泛和各大高校新生礼品层出不穷的背景下,从高校新生礼包开发的瓶颈和普遍性问题出发,以东北大学为例,提出针对东北大学新生入学礼包创意设计,阐述校园新生入学大礼包创新性的设计思路,并论述校园新生入学大礼包产品的个性形式和多样化表现方法,对校园新生入学大礼包的创新设计研究有着重要意义。  关键词:
期刊
包装业出口仍强劲增长  随着我国对外贸易规模的不断扩大,包装行业出口市场也表现活跃。根据中国包装联合会发布的数据显示,2016-2019年,我国包装行业出口不断增加。2019年行业实现总出口额350.24亿美元,同比增长9.64%,继续保持着强劲的增长势头。  从出口贸易地区情况来看,出口额排在前五位的国家和地区依次为美国、越南、日本、香港和马来西亚。其中美国完成累计出口额55.26亿美元,占出口
期刊
廉价生物材料可代替塑料薄膜  近日,美国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的研究人员开发了一种廉价的生物材料,可以用在包装和替代塑料包装的可再生隔离涂层,研究人员还开发出该材料的许多其他应用途径,他们预测采用这种新型材料会显著降低污染。  完全可降解的多聚糖电解质复合材料是由几乎等量的木材、棉花、壳聚糖等处理过的纤维素浆和壳聚糖组成。壳聚糖来源于甲壳素,它是节肢动物和甲壳类外骨骼的主要成分;甲壳素主要来源于龙虾、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