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爱哭,是意志薄弱吗等

来源 :幼儿教育·家教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uyay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宝宝爱哭,是意志薄弱吗
  
  阳阳爸爸问:阳阳是个男孩子,但是他爱哭。早上去幼儿园总是一把鼻涕一把泪,要我们安慰很久,他才愿意跟着老师走。在幼儿园更是受不了一点点委屈,小朋友拿了他的东西,或者老师批评他了,他就会哭得稀里哗啦,这让老师和我们感到很尴尬:阳阳的表现更像个女孩子嘛!我们对此非常担心。然而,他在家里情况似乎要好一些。难道阳阳无法适应幼儿园生活,将“哭”作为一种抵抗的武器或者将“哭”作为让成人妥协的手段,还是他真的意志薄弱,对外界无能为力?我们感到很困惑,究竟怎样能让他变得坚强一些呢?
  
  答:小年龄幼儿爱哭的主要原因是无法适应幼儿园,对陌生环境拒绝和排斥。现在的孩子多为独生子女,交往范围不大,受到家长的关注较为集中,进入幼儿园后,陌生的老师、小朋友以及周围的环境都会让孩子暂时失去安全感,使其一时不知所措,这是他哭的直接原因。这类幼儿应给予适度关注,一段时期之后,他会很快融入集体并适应幼儿园生活。
  孩子爱哭的原因之二可能是因为家长过分的溺爱,养成了“坏脾气”,导致其哭的频率比其他孩子高一些。这些孩子往往自我中心更严重,爱哭的原因通常与家庭教养有直接关系。祖辈过分溺爱迁就,孩子会仰仗祖辈发脾气、使性子,通过“哭”使其父母让步。还有的父母与孩子语言沟通较少,只关注孩子哭的表象,直接满足孩子的要求,造成孩子通过“哭”来达到目的,养成孩子一种不良的解决问题的方式。
  孩子爱哭的原因之三是孩子自身的气质导致其比较敏感脆弱。这些孩子天生特别敏感害羞,不容易接纳他人,他们很注重自己的感受,其认识能力和自我控制能力往往比较差,情绪容易波动,受一点委屈、有一点不满就大哭大闹,或者躲在角落里低头啜泣,而一旦要求得到满足,又能在瞬间破涕为笑;成人的表扬会使他们自信满满,成人的批评也会使他们长时间情绪低落。
  对于孩子的哭,首先,成人要对其表示同情和理解。哭和笑是幼儿与外界最为直接的沟通方式,最能表达其内心的感受。因而当孩子哭的时候,成人首先是要理解和倾听,而不是粗暴制止。阳阳刚入园,面临的是所有新入园幼儿的共性问题——适应新环境。在这个阶段,成人要悉心保护孩子敏感脆弱的心灵,让幼儿发泄,引导幼儿关注周围的环境,转移幼儿注意力,减少他的分离焦虑,和孩子一起认识幼儿园,说说刚刚认识的新朋友,谈谈老师教授的新本领等,这些方法可以逐步缓解孩子的分离焦虑。
  其次,家长要注意自己与孩子的沟通交流。现今的父母对孩子的物质需求样样予以满足,却忽略了与孩子的思想交流。有的家长听到孩子的哭声,立刻神经绷紧,反复询问孩子的感受,关心孩子的要求,对孩子的哭声反应过度。还有的父母少言寡语,养育孩子也显得机械单调,如果孩子有需求,家长就直接满足,缺乏交谈过程。父母一定要在平时生活中给孩子一种方法:不痛快,先说出来,避免孩子遇到问题不知所措、撒泼哭鼻子。“妈妈告诉过你,想玩伙伴的玩具,要先跟人家商量。”“你有什么问题,可以先问问我。”类似这样的语言,会给孩子一种方法暗示,让孩子学着用商量的办法解决问题。
  然而,当哭成为一种习惯时,家长应仔细观察孩子是否真的敏感脆弱,这样的孩子身体健康,却总是行为退缩,要么对人热情似火,要么情感淡漠,对具有挑战性的活动不够自信。引导敏感型孩子的好方法是成人积极向上的榜样作用和鼓励赞扬的评价作用,父母和孩子一起参与一些有挑战性的体育活动,和孩子一起尝试各种游戏,赞扬孩子正确的行为,并给孩子一些积极的示范,表达对孩子的期望,这些做法会让孩子逐渐增强独立性。敏感的孩子更加需要父母幽默温柔的语言,父母肯定鼓励的语言、家庭中幽默风趣的氛围能缓解孩子的紧张情绪,对改变孩子爱哭的习惯有一定作用。总之,要给孩子营造一个让他感到轻松的环境,让孩子体察大人的关爱与呵护。孩子心满意足了,他还会哭吗?
  
  孩子控制不住自己,该如何引导
  
  东东妈妈问:东东是个可以管住自己的孩子,而且肯定是有很强的自我控制能力的,有时候他跟我打赌,可以坐在椅子上十几分钟纹丝不动。但是有时候,他并不能很好地控制自己,譬如做一些思维训练的时候,他常常看一会就跑去做别的事情,或者被其他一些无关的图案吸引;给他讲一道题目或者一个故事,他也时常不知所云。老师的反映跟我们看到的也是大同小异,东东有时候会妨碍别的小朋友,但是有时候又能严格遵守老师的要求,吃饭、穿衣在班级里最快,站有站相坐有坐相。我很希望孩子有比较稳定的心态和行为,但是东东总是“冒泡”。我真是着急,东东怎么是这样一个爱走极端的孩子。
  
  答:从东东妈妈的描述来分析,东东并非有很强的自我控制能力,恰恰还是他缺乏较好自控能力的表现。所谓自控能力是在没有外界约束和限制的情况下,能够排除干扰、达到自我约束和控制自己行为的一种能力。东东与妈妈约好的可以端坐十几分钟,只是给成人一种可以控制自己的表象,这是存在外在压力的“他控”,而非“自控”。自控能力差的孩子往往任性,性格霸道,自觉性和自我意识水平低,过分自信或过分自卑。他们做事情往往只有“3分钟热度”,注意力不集中,容易被周围其他因素干扰,做事虎头蛇尾,不能善始善终。另外,自控能力差的孩子往往行为在先,语言殿后,有攻击同伴的行为和不遵守规则等现象。
  无疑,自控能力差是个弱点,会直接导致孩子的学习效率低下,同伴关系不良,而这些外界的负面评价往往会使他产生自卑或者自大,对孩子的心理健康会有严重影响。分析这个类型孩子的行为特点,不外乎以下几个方面的因素。首先,幼儿自控能力较差与其年龄特点有密切关系,幼儿的脑神经系统还未发育成熟,他们对外界的各种刺激非常容易兴奋,同时,孩子的认知水平也决定了其对周围环境非常好奇,他们专注同一事物的时间非常有限,因而,中班幼儿的集体教学活动一般都控制在20分钟左右,而不是更长。其次,孩子自控能力差可能受母亲在怀孕期间情绪波动较大的影响,母亲不善于控制和调节自己的情绪,对孩子在胎儿期的情绪有一定的负面影响,母亲容易激动的兴奋,可能也会生出一个容易激动、兴奋的宝宝。再次,家庭对孩子的教育过于随意,使得孩子随心所欲,或者对孩子有求必应,导致孩子没有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最后,成人没有做好榜样,大人平日的生活内容更迭频繁,让孩子应接不暇,凡事匆匆带过,这样的做事方式潜移默化地传递给孩子。可以看出,孩子的自控能力差与家庭有密切关系。
  提高孩子的自控能力,家长可以尝试以下几个步骤:
  1.给孩子的要求明确具体
  成人对孩子提要求不能抽象笼统。譬如,“请你坐好”,对于年龄较小的幼儿,他们并不知道坐好的标准是什么,需要给孩子解释清楚:“腰板要挺直,眼睛要看讲话的人,手和脚都不能乱动,这就算坐端正了。”另外,孩子的很多学习是来自对外界的模仿,父母及其他成人是孩子最为直接的模仿对象,如果父母情绪不够稳定,生活中的自我调节和控制能力不强,生活没有规律,会对孩子产生诸多不良影响。因而,父母要做孩子的榜样,不仅对孩子的要求要明确,自己还要身体力行。
  2.让孩子获得自控的简单方法
  对于那些情绪特别容易激动,行动先于语言的孩子,成人应该教给他们一些简单的自控方法,并且帮助孩子学习用语言与他人沟通。譬如,在出手打人之前,心里默数几秒。对同伴感到不满时,换一种发泄方法,或向老师或其他人诉说。想要玩别人玩具时,不是去抢,而应该试着跟别人商量。在学习时,让他先从完成一道题开始,循序渐进。成人要反复给孩子灌输这些方法,让他能够把这些方法运用到生活当中去,从改善一次次的小行为入手,逐步获得成功感和别人对他的认可,提高自我评价水平。
  3.对孩子的需求要延迟满足
  自控能力差的孩子往往急于表达,急于获取。因而,成人对其应进行有意识的延迟满足。孩子不由分说地哭闹、使性子,家长应该冷落或者用语言进行沟通,让孩子的节奏慢下来,学会用一种正确的方式来表达他的欲望。譬如,饭前不要让孩子急匆匆地奔向餐桌,先让他把椅子全部摆好,为他人服务。回答问题不是不假思索脱口而出,而是先听别人说完,鼓励他反复思考,把话说得完整流畅。
  4.形成规则
  从东东的行为来看,他有较强的生活自理能力,诸如吃饭、穿衣、睡觉等已经成为他的一种自动化行为,对他其他行为的纠正也应该遵循这个原则。当孩子不能够有意识地控制自己的行为时,请“规则”帮忙,诸如每天增加一道练习题,走路稳稳当当,不出手打人,和同伴说好听的话,等等。告诉孩子,这些规则他都可以做得很好,让他树立信心,坚决执行。
  
  小小年纪就健忘,这是怎么回事
  
  莫莫妈妈问:莫莫别的都好,在班级中个头最高,身体最壮实,但就是有一点点健忘。譬如,前一天一个小朋友借给他玩的玩具,第二天,他一定会挠挠脑袋,自言自语道:“我不记得有这件事情嘛!”星期五是奶奶来接他的日子,但是,他会很犹豫地对奶奶说:“今天星期三啊!奶奶,你怎么来了?”有时候老师问他问题,刚刚讲过的话,他却显得非常没有把握,讲不清楚。莫莫是学习习惯不好呢,还是做事情注意力不集中,或者是小小年纪就有健忘症?
  
  答:幼儿期健忘是指幼儿期的记忆不能永久出现的现象,成人很难回忆起3~4岁前发生的事,这是人在成长过程中,大脑发育的正常现象。莫莫的问题与幼儿健忘无太大的关系,而是与他的注意力、记忆力有关。有些孩子自身并没有什么行为问题,同伴关系良好,能力也不差,但给别人的感觉总是对身边的事物没有热情,懒散,随意,心不在焉,他似乎总是若有所思;成人提供的游戏,他可以参与,但并不像其他孩子那样欣喜若狂;对别人的评价也无所谓。成人不知道他对什么感兴趣,他在想什么。
  分析莫莫记忆力差的原因还在于他对外在的事物不感兴趣,注意力不集中。此外一些不良的习惯也可能导致他对周围的事物缺乏主动认识的积极性。首先,对事物不感兴趣导致幼儿注意力不集中。人只有对感兴趣的事物才注意力集中,才记得牢。幼儿最感兴趣的事情就是玩和看动画片,孩子谈起动画片总是滔滔不绝;在户外游戏时总是玩得大汗淋漓,即使是电视里的广告词,没人要求他们背诵,但是,孩子却可以倒背如流。这一切都是因为孩子对这些感兴趣。其次,不良的习惯导致幼儿注意力水平差,记忆力水平差。莫莫记忆力差的原因可能与祖辈教养有关系。与祖辈生活在一起的孩子容易被过分溺爱,或者有些老人对孩子的教育缺乏意识,只是看管幼儿的人身安全,忽略对幼儿的教育引导。孩子大多数时间从事的都是无意识的自由活动,而这些活动不能让孩子非常感兴趣,又怎能激发他记忆的热情呢?
  改善莫莫的记忆水平,家长的作用不可忽视。首先,家长应该有意识地丰富孩子的生活经验。孩子特别容易记住那些使自己高兴或者不高兴的富有情绪色彩的事情。孩子“见多识广”,便能自然地记住并讲出他的见闻。父母从小给孩子讲故事,带孩子去动物园、公园,让孩子耳濡目染,以后碰见与之相关的事物,就会引发联想记忆。这就是学龄前幼儿记忆的特点,他们容易记住自己感兴趣的、新奇的、和自己的经验有联系的事物。孩子的记忆水平与父母的养育如此相关,恰恰就渗透在亲子之间这些微不足道的生活细节上。
  其次,对孩子进行有意识的记忆训练。学龄前幼儿的记忆带有很大的无意性、形象性和情绪性,而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可对其提出一定的记忆要求,发展他的有意识记忆。简单的任务意识的培养,对游戏规则或故事的复述,都可以帮助孩子有意识记忆。大人应该改变过于“放养”的教育习惯:“放养”不等于不理不睬,给孩子布置的任务应该及时检查,给孩子的记忆造成一定的外在压力。教给孩子一定的记忆方法,让他对儿歌进行反复朗诵、背诵,机械记忆一些基本的常识。还可以按照事物的特点进行分类记忆、按照事物的顺序记忆,以及通过联想记忆一些更加复杂的事物或现象。
  最后,增强孩子记忆的信心。对孩子的强迫、命令、打击只能损伤孩子记忆的信心。成人随口一句“你怎么这么笨,说了几遍都记不住”,这样的做法是绝对不可取的。良好记忆力可以通过训练达成,家长为孩子创设良好的环境,使孩子对环境充满兴趣,他才能长时间地专注于此,从而达到开动脑筋增强记忆的目的。
其他文献
专家小档案   刘晶波,黑龙江黑河人。  1991年毕业于山东大学,获法学学士学位。  1997年毕业于南京师范大学,获我国第一个学前教育博士学位。  2000年7~10月在日本神户大学与日本国立教育研究所从事学术交流与合作研究。  2001年3月~2002年7月在美国Purdue大学儿童发展与家庭科学系进行博士后研究。  2004年10月在香港城市大学应用社会学系从事合作研究。  2005年6月
她的目的不是真要打爸爸,而是为了释放自己。  下班回家时,正好是晚餐时间。我刚在餐桌前坐定,两岁半的跳跳就从阿姨旁边溜了下来,一下蹭到我身上:“我要爸爸喂!”  我当然很乐意效劳:抱一抱,喂一喂,亲昵一下,正好弥补一天没见的想念。突然要打爸爸  意外的是,她一把拿起筷子,先在我身上敲了两下,随即朝我的鼻子打过来。  我本能地躲开。她没有达到目的,“啊啊啊”地乱嚷嚷起来,大意是:你怎么可以不让我打到
韦 苇/译    早年,有三只母鸡,整天咕哒咕哒叫呀叫呀,叫个没完。都吵些什么呢?原来它们都认为自己是所有母鸡中最漂亮的。  说起来,三只母鸡都各有自己值得自豪的地方:阿圆的羽毛很好看,阿蒂的腿长而有力,阿莫的鸡冠像一朵花。  个个都说自己漂亮,究竟谁最漂亮,她们决定不了,只好去问国王。  国王说:“长得好看不好看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你们都会做些什么。你们三个,哪个下的蛋最奇妙,我就封哪个当公主。”
去池塘玩    我叫丑小鸭,其实我并不丑。只是我长得和大家不一样。现在我们要去很远的池塘里玩耍,你能找到池塘吗?
一转眼,儿子已经6岁了。为人父母这些年,最大的感悟就是对孩子要多一点耐心。  儿子在4岁之前经常尿床。这个问题成了我们最大的心病。大多数孩子在这个年龄,晚上都可以自己起床上厕所了,即便尿床,那也是偶尔的一两次。但儿子有时会连续几天出“状况”,甚至一个晚上尿床两次。特别是冬天,尿床后要给他换衣服,换被褥,一阵折腾后才能让他睡到冰冷的被窝里。我们还担心,他会不会因此而感冒。由于晚上睡得不好,他白天的精
由于工作原因,我和先生常常早出晚归,于是请来父母照看4岁的儿子。  记得一天午后,我正在书房上网查找重要资料,这时儿子拿着“金箍棒”冲了过来,做了个非常搞笑的“猴样”,大声喊道:“齐天大圣在此,牛魔王赶快投降!”我又好笑又不耐烦地挥挥手,让他一边玩去,他却黏了过来,摇着坐椅:“妈妈,刚才我扮得像不像?”“像,像。”我敷衍道。没想到,他得寸进尺,又大叫一声:“妈妈你扮观音菩萨,我们一起去捉妖。”说罢
女儿非常爱美,每天早上去幼儿园都要换好几次衣服,直到满意为止。一天晚上,我洗完脸准备用化妆品时,发现晚霜少了很多,心里一惊:难道是女儿?那是大人的化妆品,小孩用怎么行呢?于是冲进女儿的房间。果然,她坐在床上,正用手拍打着胖胖的小脸蛋呢。我问:“是你用了妈妈的化妆品吗?“她点头”是啊,晚上用,皮肤好,这是你说的啊。”我哑然失笑:这个小臭美妞,也太爱美了吧!  俗话说,爱美之心,人皆有之。可女儿小小年
回想起来,那天晚上我一定不像往日那么累。所以,在瓜瓜躺在床上喊饿的时候(因为每天下午在幼儿园吃的点心比较多,吃晚饭的时候他总是吃不多,可到了睡觉的时间他就又饿了),我没有像平常那样只给他一杯牛奶。而是系上那条橙黄和新绿相间的围裙,走进了厨房。我先用文火煎了一个荷包蛋,并在上面滴了两滴番茄酱;用火腿、奶酪、面包做了一个三明治;削了半个苹果、剥了半个芦柑;然后把它们分别装入三个白底蓝花的小盘子,再用那
米米是个小纸人,住在一只盒子里。它的主人是个小男孩,名叫木木。这天,当风从窗子吹进屋时,米米没抓牢盒子壁,被吹得飘了起来。米米在屋子上空旋转,吓得大声喊“救命”,可是木木不在。皮球想救米米,它“咚”地跳起来,可是没能碰到,米米已被风吹到窗外去了。  米米在空中飞着,引得蚊子们都来追赶。“嗡嗡嗡”,蚊子们边追米米,边得意地想:追上这个小人儿,要大大地美餐一顿。苍蝇们看见了,也来追。蚊子们不想让苍蝇分
为什么每到春节,我们总会千叮咛万嘱咐,提醒家长在“平安”二字上各种注意小心?  原因很简单:和其他假期不同,春节里孩子通常会和父母一起回老家,吃得更杂,见的人更多,玩得更疯,所以对他们的健康和安全要求,也就更加不能松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