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听方能准唱

来源 :江西教育·教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ngjunhua6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众所周之,音乐是一门听觉艺术。既然是听觉艺术,它就离不开“听”这一重要环节。音乐课程标准也特别强调音乐课的基本价值在于通过以聆听音乐、表现音乐和音乐创造活动为主的审美活动,使学生充分体验蕴涵于音乐音响形式中的美和丰富的情感。在音乐课堂上如何正确引导学生通过听,使其准确唱呢?下面共同来欣赏《摇篮曲》这堂课的几个教学片段。
  【片段一】听——感悟歌曲的风格特点
  师:首先听老师把这首《摇篮曲》给同学们唱一遍,唱后我要请同学来说说这首《摇篮曲》的力度是怎样的?
  (师随琴演唱全曲,唱后)师:谁来说说?
  生1:它的力度很弱。
  师:你们同意吗?
  生:同意。
  (师以课件的形式出示:力度——弱)
  师:《摇篮曲》的力度我们从听的过程中感受它是很弱的,那么它的速度又是怎样的呢?下面就请同学们再次完整地欣赏一遍这首《摇篮曲》。
  (弹奏后)师:谁来说说它的速度是像火车一样飞快的,还是很缓慢的?
  生1:很慢的。
  生2:缓慢的。
  师:刚才两位同学都说速度是缓慢的,你们有不同意见吗?
  生:没有。
  师:刚才我们在听的过程中,感受到《摇篮曲》的力度是弱的,速度是很慢的。那为什么不可以用很快的速度和很强的力度来演唱《摇篮曲》呢?
  生:因为《摇篮曲》是妈妈哄宝宝睡觉时唱的歌曲,如果太强太快就达不到哄宝宝睡的效果,所以应该慢而弱。
  师:因此我们在演唱这首《摇篮曲》的时候,就要注意速度不能……(师故意拖音)
  生:太快。
  师:力度不能……
  生:太强。
  【赏析】一般的教师在讲到《摇篮曲》的风格特点时,会直接把它的弱而慢的风格特点,通过生硬的语言描述给学生,这种教学方式是把音乐课当成了语文课,从而造成学生在课堂上能对答如流,课后却忘得一点不留现象。以上片段教学中,老师充分地抓住了音乐学科的特点,让学生通过不同形式的一遍又一遍的听,“听老师把这首歌曲唱一遍,感受《摇篮曲》的力度——弱;再让学生听钢琴弹奏,感受歌曲的速度——慢”,让学生在听的过程中,逐渐感受到了《摇篮曲》的慢而弱的风格特点,为学生在后面把握歌曲的演唱风格打下了一个良好的基础。音乐对于人的影响一定要通过音响的刺激加以实现。如果没有获得对音响真切的直观感受,仅仅凭借语言或其他来传达乐曲的风格特点一定是简单肤浅的。
  【片段二】听——认识歌曲的结构特点
  师:同学们,我们通过完整的听,了解到了《摇篮曲》的风格特点。接下来我们还是听,听什么呢?请看黑板。(师在黑板上书写乐曲的第一小节:)听老师把黑板上这句给同学们弹一遍。
  (弹完后,生随琴把旋律试唱若干遍,直到学生熟练为止。)
  师:现在请同学把书合上,(师拿出竖笛)下面老师就用手中的这支竖笛为同学们吹奏这首《摇篮曲》,同学们想听吗?
  生:想。
  师:在听老师吹奏的时候,同学们要边听边记,记什么呢?就记黑板上我们刚唱的“”这一旋律在全曲共出现过多少次?
  (吹后)师:谁来说说它在全曲共出现过多少次?
  生1:3次。
  生2:3次。
  【赏析】在教歌环节中,通常教师首先想到的就是直接教学生唱,而忽略了如何引导学生去听。以上教学片段,教师一开始并没有直接去教学生一句一句怎么唱,而是先在黑板上板书了《摇篮曲》的主要旋律“3 5 ”之后,让学生听歌曲的主要旋律“”。再听教师用竖笛吹奏一遍。那么老师为什么会选择这一句让学生听,而且还是在不看谱子的前提下呢?这是老师对教学内容充分理解和挖掘的结果。我们知道舒伯特的这首《摇篮曲》,共四个乐句,其中第二、第四乐句是第一乐句的变化重复,而完全重复的部分就是“”这一旋律,也就是说这一小节旋律在八小节歌曲中出现3次,其举足轻重的分量显而易见。教师的这一做法实质上是抓住主要旋律,先听后唱,由点到面,使学生在聆听与歌唱的过程中不但能感知旋律流淌的韵味,还能认知歌曲的结构特征,同时还能轻松地记住旋律(重复的主要功能之一便是强化记忆),可谓一箭三雕。
  【片段三】听——突破演唱歌曲的难点
  师:老师发现刚才你们唱的《摇篮曲》中有两处与老师唱的不同。第一处是“摇篮摇你”这一句。你们唱的是~~,仔细听老师是怎样演唱这一句的~~。现在请谁来说说你们唱的这一句跟老师唱的这句有区别吗?
  生:有。
  师:谁来说说哪里有区别?
  生:老师在唱“摇篮”的“摇”字时比我们唱的音要长些。
  (师把这句弹奏一遍,随后让学生跟老师的手势演唱若干遍。)
  (师在黑板上书写附点节奏。)
  师:刚才我们唱的“摇篮”两个字就是这个附点节奏。这个附点节奏的特点是前长……
  生:后短。
  (生随琴演唱若干遍。)
  师:第一处错误我们已经纠正了,第二处是哪里呢?
  生:“快快安睡”这一句没有把节奏唱准。
  (师出示课件。)
  师:刚才我们很多同学没把 两个音唱好,听老师唱一遍。(唱后)老师在唱 这两个音时是怎样的?
  生:很快。
  师:对,这两个音唱得很短,一闪而过。现在请同学们随琴唱一唱。
  【赏析】有部分教师在发现学生歌曲演唱中的错误时,要么视而不见,不予理睬,要不就是分析得特“专业”,像是给大学音乐系学生讲课一样。以上片段,教师在发现学生演唱出错时,不是马上教唱曲谱,而是老师先对比演唱(先唱不带附点的音符,后唱有附点的音符)。通过听辨对比的方法,让学生听后寻找出了它们的不同,从而帮助学生有效地掌握附点四分音符的演唱,突破了演唱中遇到的难点。(作者单位:江西省南昌市青云谱实验学校)
  □责任编辑 孙恭伟
  E—mail:sungongw@126.com
其他文献
著名教育家乌申斯基认为:“比较是一切理解和思维的基础,我们正是通过比较来了解世界上的一切的。”数学教学离不开比较,适时的运用比较,往往可以收到很好的效果。特级教师黄爱华是一个善用比较进行教学的高手,灵动如风的手法,出神入化的演绎,铸成了一个个精彩的片段:  [片段一]层层递进,对比中完善认知 (轴对称图形)  师:你们怎么知道这些图形就是对称图形,有什么办法来证明吗?  生:折。  师:折的?哎,
期刊
“接近整百整十数拐弯处的数”(简称“拐弯数”)的数数是《1 000以内数的认识》一课的教学难点。尤其是像“189”一次进位的拐弯数,往后数一个数容易数成“200”。 这表明学生尽管有着“满十向前一位进一”的进位意识,但究竟向哪个数位进一还是模糊不清的。产生这种困难的原因主要是学生对“一”“十” “百”“千”多个相邻计数单位之间的整体结构缺乏认识,造成学生“拐弯数”进位一时无所适从。为此,要突破“拐
期刊
【片段一】丹青妙笔,再现庐山神奇姿态  师:庐山之美在于它的云雾,正是因为有了这千姿百态的云雾,庐山的景色才显得十分秀丽迷人。那,庐山的云雾都有哪些姿态呢?请同学们自由读文章第二自然段,用笔在纸上画一画云雾的姿态。(生自由读文、绘画。师巡视,选出三幅不同姿态的云雾画并展示)  师:这三幅画展示了不同姿态的庐山云雾。下面,就请画的作者给我们介绍一下。  生:我画的是山顶上的云雾。  师:你为什么会把
期刊
每一堂课都是由一个个小细节串联而成,在细节中体现教学理念、在细节中体现教学价值、在细节中体现教学功力、在细节中体现教学境界、在细节中体现教学文化、在细节中体现教学魅力……对于理科教师,由于课程的特点,可能比文科教师更难做到这些,但在首届物理名师大赛中,王显峰老师却让学生忘记了时间,让理科不再枯燥,让学生不再畏惧动手,让评委们不时会心一笑……课毕,听课教师和学生都不禁为之热烈鼓掌。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
期刊
“实践与综合应用”是数学新课程设计的全新领域。它是新课程体系中结构性变革在数学课程中的体现,旨在让学生综合应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经过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解决与生活经验密切联系的、具有一定挑战性和综合性的问题,以发展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积累实践经验,加深学生对“数与代数”、“空间与图形”、“统计与概率”等知识的理解,体会各领域之间的联系。因此,“实践与综合应用”本质上是一种解决问题的活动,具有实践性
期刊
新课程高中历史课的专题设置使得很多课出现“去历史化”趋向,如设计不好,就会上成政治课,缺乏历史味。《历史》(岳麓版)“必修二”第17课《战后资本主义经济的调整》,就是这类课文。北京市骨干教师郭艳红巧用时间轴和创设有效情景,既使本课充满了浓浓的历史味,又显现了高中历史课的深度,得到教师的广泛好评。  一、巧设时间轴,历史“时空”味浓  ……  师:这节课的重点是战后资本主义经济调整的主要措施,每个国
期刊
本刊讯(记者 徐光明)记者从省教育厅获悉,经省政府和教育部批准,《江西省2011年普通高考改革方案》正式公布。  根据该方案,2011年和2012年我省的高考仍然实行“3+文综/理综”的方案,但考试内容开始要与新课程相结合。2013年,我省高考将实行分类考试,即本科实行“3+文综/理综”,高职则实行“3+技术(信息技术和通用技术)”,高职艺术体育类考生的文化考试只要考语文、数学、英语三门,不再考综
期刊
本刊讯(通讯员王历瑞)信丰县中小学校长为使广大教师能够舒心地投入教育教学工作,积极营造利于教师成长的人文环境,不断为教师排忧解难,有力地促进了全县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  自信丰县教育局要求学校积极为教师营造良好的育人环境后,全县各中小学校长把关爱渗透到每一名教师的心灵深处。如信丰县第三小学的橙韵书香长廊,把校园点缀得温馨、雅致;信丰第四中学的廉政文化教育环境如菊香淡雅、高洁,让师生员工耳濡目染;信
期刊
“大别山师魂”汪金权的事迹在社会上广为传颂后,很多人都评价他不愧为时代楷模、英雄教师。不同的时代造就不同特性的英雄,也诠释着不同特质的时代精神。汪金权用他在偏远农村22年的坚守,诠释了当代人民教师都应当追求的时代精神,那就是坚守一名人民教师的责任,体现自己作为人民教师应有的精神状态和价值追求。  首先是坚守信念。教师要有不畏艰难、献身教育的坚定信念。对每个人来说,信念是决定人生价值的基础。人只有拥
期刊
华罗庚先生说过:“教师之为教,不在于全盘授予,而在于相机引导。”毋庸置疑,小学生学习数学的过程离不开教师适时、到位的指导。简而言之,教师的指导主要体现在对学习过程的引领,例如学生思维困顿处的“拨云见日”、探究关键处的“点石成金”以及对学习过程的“精当评价”等。然而,在一些数学课堂上,教师似乎得了“失语”症,对学生的回答显得“底气不足”,要么“牵着学生走”,要么“被学生牵着走”,丧失了原本作为引导者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