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军永远的痛

来源 :军事文摘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ijiancuow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993年10月3日15时至10月4日6时,为抓捕索马里武装派别艾迪德集团重要成员,美军160余人的特遣队在索马里首都摩加迪沙与艾迪德武装分子进行了一场短兵相接的惨烈战斗。此战,是美军自越战结束后最为惨痛的失败,造成美军直升机2架被击落、3架被击伤,19名精锐战士阵亡,70余名受伤,并有多辆卡车及悍马车被毁。

作战背景


  1991年1月,索马里西亚德政府被推翻。随后索马里爆发内战,各派军阀混战,局势持续动荡不安,人民苦不堪言。
  1992年12月9日,美军打着人道主义救援的旗号出兵索马里。然而,以美军为首的联合国维和部队在索马里的行动引起索马里最大武装派别——艾迪德派的不满,并与联合国部队屡次发生冲突。
  1993年6月5日,负责摩加迪沙安全的维和部队在搜查当地军火库时遭到艾迪德武装分子袭击,双方激烈交火,维和部队14名士兵死亡,50人受伤。同年8月,聯合国安理会授权维和部队采取一切必要措施,搜查和抓捕这次暴力事件的幕后策划者艾迪德。由于此前驻索马里美军曾多次遭到伏击,时任美国总统克林顿决定增派特种部队前往索马里。包括“三角洲”特种部队、“游骑兵”和“海豹”突击队第六队在内的特种部队进驻后,东奔西突,频繁搜捕,引发了艾迪德派武装强烈报复,不断采取“打了就跑”战术与美军进行激烈抗击,造成部分美军及大量平民伤亡。
  10月3日,美军特遣队指挥官威廉·盖瑞森获得情报人员密报,艾迪德的两名高级助手——财务总管欧马·沙朗和对外发言人蒙哈米·哈山·艾瓦将于当日下午前往位于摩加迪沙的奥林匹克饭店参加秘密会议,美军侦察机迅速飞临该区域并成功锁定目标人物。针对上述情况,盖瑞森决定赌上一把,立刻实施抓捕行动。

作战经过


  10月3日15时32分,代号为“艾琳行动”的抓捕行动正式开始。小鸟和黑鹰直升机迅速从海岸附近的一个临时机场起飞,地面护送车队也随即驶出兵营。先出发的2架小鸟攻击直升机在目标大楼南侧狭窄的街道上着陆,第一批“三角洲”队员迅速控制了局面,共成功抓获24名索马里俘虏,准备按照计划同护送车队撤离。
  然而事情并没有想象中那么一帆风顺,得知美军直升机入侵的消息后,艾迪德的部队立即用扩音器向索马里人广播:“出来,为你的家园战斗吧。”成千上万的艾迪德部族武装分子和索马里平民,从四面八方涌向奥林匹克饭店,堵住了美军退路,他们用AK-47自动步枪和RPG-7火箭筒对美军进行猛烈射击,并在主要路口燃烧轮胎,设置路障,局势骤然恶化,巷战正式爆发。
  激战中,美军担负支援任务的超级61号黑鹰直升机被索马里武装分子的火箭筒击中,坠落在距奥林匹克饭店3个街区的地方。盖瑞森命令快反部队从纽波特附近的美军基地出发进行增援,护送车队迅速前往救援,把士兵和阵亡飞行员救回来。
  在空中,一架小鸟直升机很快在坠机街道降落,救出2名受伤的突击队员。没过多久,美军惟一的一架搜救直升机超级68号达到该地,15名搜救人员从绳索垂降下来,就在此时这架直升机不幸被火箭弹击中,驾驶员勉强支撑着让绳索上的搜救人员全部落地,然后成功迫降到摩加迪沙机场。
  地面上,为了支援救援车队前进,超级64号直升机奉命在车队上空盘旋,以火力压制索马里人。然而,盘旋四五圈后,就被火箭弹击中尾翼坠落至地面。负责救援的车队继续向坠机地点前进,但由于引导指令传递问题,车队即使在海军侦察机的配合下依然始终找不到坠机点。很快,又有一架超级62号直升机被击中,被迫撤离战场。对于美军特战队员来说,就如同陷入了人民战争的汪洋大海,车队如蚁行进,而整个摩加迪沙城的索马里人似乎都在赶来。车队伤痕累累,指挥官深知恋战无益,带着车队突出重围返回了基地。
美军直升机坠毁

  至此,围绕在最先坠落的超级61号直升机旁的战斗一直在持续,而救援力量迟迟未来:奉命救援的快反部队离开基地不久便遭到猛烈的火力打击,于是他们便在30分钟内发射完6万发子弹后撤退了。而随后坠落的超级64号直升机则完全陷入了索马里人的包围,很快索马里人就将1名美军战士俘获,其余人均被击毙。
  夕阳西下时,美军指挥官又派超级66号直升机为城中的部队送去弹药、饮水、血浆等必需品。结果,超级66号直升机一降落,即遭到步枪和火箭筒的攻击,机身多处被击穿,但侥幸逃回了基地。
  为援救身处危险中的特种队员,在盖瑞森的不断催促下,驻索最高指挥官蒙哥马利少将经过与多国部队长达4个多小时的反复磋商,一支以美军为首并包含巴基斯坦、马来西亚的坦克和装甲运兵车在内的约300余人救援部队终于组成。23时30分,救援车队在AH-6攻击直升机的掩护下向城里进发,不久便遭到了索马里武装的多次拦击。经过2个多小时激战,成功突破索马里武装的封锁,与城中坚守的部队会合。整个救援活动持续至次日6时30分。至此,这场经历15小时的血与火的战斗终于结束了。

作战评析


  参与摩加迪沙巷战的美军特种作战部队是美军精锐力量的集合体,与艾迪德派武装分子相比,无论是武器装备,还是士兵的作战素质都要强很多,但最后却以失败收场,其中的教训值得深思。
  准备不全,突发情况难以应对。从情报侦察来看,从获取情报、制定行动计划、确认目标到行动开始,仅仅只有半天时间,不足以完成对目标区域全方位侦察,致使美军对敌情地形掌握不全,造成对战斗开始后大量索马里武装人员涌出难以应对。在对两架直升机搜救过程中,营救车队直至撤离也未找到坠机位置完成营救。   从行动计划制定来看,美军虽然制定了一套简洁的作战方案:先通过空中突击的方式制服目标,然后用地面车辆将其运回基地,但由于对战场变化的预想预判不够,没有设计预备方案,导致局势恶化后美军没有实际作战方案可执行,只能一味采取盲目的救援行动。
  从作战时机选择来看,美军自诩兵强马壮,认为以自身特种部队的能力抓获两名艾迪德的助手如同探囊取物,并未仔细研究对手。因此,毫不隐蔽地在白天就将小股作战力量投入城市中心地带实施行动,导致迅速被发现,从而遭到占有绝对数量优势的索马里武装的疯狂反击。
  从保障情况准备来看,美军既没有火力支援,又没有装甲车辆掩护,此次作战仅仅是轻武器之间的对决,美军火力优势发挥并不明显,甚至在直升机和悍马车不断遭到索马里人火箭筒重创后,不得不向巴基斯坦和马来西亚请求坦克和装甲车支援。同时,美军特种作战人员多数防弹衣中未放置装甲,未携带夜视器材,导致作战过程中出现大量人员伤亡现象。
电影《黑鹰坠落》还原美军在摩加迪沙街头的遭遇战

  指揮不周,行动处置难以主动。从指挥关系上看,由于前线参加战斗的单位过多,有160特种航空团、第75“游骑兵”团、“三角洲”部队、“海豹”突击队及空军空降作战专家组,并没有一个真正的一线指挥官,同时由于驻摩加迪沙美军的隶属关系复杂,驻摩加迪沙指挥官对任何一支部队也都没有完全指挥权,仅仅160余人的小部队就需要2名少将指挥,一定程度上延长了美军的反应时间。更为重要的是,由于没有统一指挥,导致作战力量分散,无法形成合力,不仅多次差点误伤,“游骑兵”和“三角洲”部队成员还因发生分歧,各自行动。不仅如此,在后续增援过程中,指挥官向预备救援部队快速反应师借兵,需要得到中央司令部的同意;向联合国维和部队请求装甲力量增援,也需要反复进行沟通。因此作战支援缓慢,作战时间持续拉长,导致最终作战开始8小时后援兵才组建完毕出发。
  从指挥过程上看,美军主要作战目的由抓捕艾迪德集团成员逐渐转变成了救援遇险队员,一有队员陷入危险境地,美军就会立刻实施救援,结果导致美军疲于救援,严重迟滞了押送车队按时返营。战斗伊始,美军就出动3辆悍马战斗车和部分队员护送从直升机上摔伤的一名突击队员,后来又分兵救援61号和64号黑鹰直升机的幸存者。毋庸置疑,这种关爱战友生命的做法值得提倡,但在具体实施中还应审时度势,最重要的一点是实施救援不应影响主要作战任务的完成。而且,巷战原本就不适合进行救援,在没有绝对优势的情况下实施救援很有可能使更多的队员陷入危险,造成恶性循环,行动处置处处陷入被动。
  战术不活,优势效能难以发挥。从武器装备运用上看,美军过分依赖高技术武器却未能很好运用火力优势。第一,美军使用的是UH型黑鹰直升机,这种直升机隐蔽性、攻击性、机动性差,在摩加迪沙狭窄的街巷里只能在低空慢速飞行,成了火箭筒的活靶子;第二,美军使用的是悍马战车,这种战车装甲性能不强,防护能力较差,同时因索马里武装在街口层层设置路障,强大机动性能无法发挥,导致在AK系列步枪及火箭筒的轮番攻击下,伤痕累累,不得不提前退出战斗;第三,美军未准备火力支援,仅有为数不多的小鸟攻击型直升机,没有强大的空地火力支援,没有装甲部队掩护,160余名特战队员手中的轻武器在不计其数的索马里武装面前,完全处于劣势,最终导致大量伤亡。
美军“游骑兵”部队

  从战法运用上看,美军选用特种兵进行作战无可厚非,可以达到出奇制胜速战速决的效果,但由于不断出现的救援行动,致使战争脱离特种作战的样式,转入巷战攻防作战。在巷战中,特种兵的表现只不过比一般士兵射击更准,数量处于绝对劣势的特种部队陷入巷战重围后,根本难以施展拳脚。而索马里武装分子短时间内可以发动大量平民,利用人海战术,再加之对城市地形熟悉、善于隐蔽和打游击,给美军造成了很大麻烦。同时,由于美军对此次作战筹划时间短,没有进行专门的战法推演及实训,导致在作战过程中频频出现意外事件,反观艾迪德的部队都接受过直升机射击训练,他们对直升机的弱点非常了解,专门打直升机的尾部,致使美军多架直升机被击中坠毁,损失惨重。并且,由于美军特种部队选择了下午进行作战,使夜视仪及夜间作战优势白白丧失,相反索马里人却得了天时地利,白天利于他们观察美军动态,大量的平民活动也为他们提供天然伪装。最后的实战证明,美军为自己的冒险付出了惨重代价。
  协同不畅,作战力量难以联合。特种部队间协同不畅。当完成抓捕后,以“游骑兵”为主的护送车队与“三角洲”部队迟迟联系不上。当“三角洲”突击队队员押着俘虏下楼等候车队接人时,车队实际上已经到达预先隐蔽地点奥林匹克饭店的后面,但却毫无反应。直到40分钟后,一位空军通讯官发现了问题,冒着枪林弹雨来回联系,才知道是因为车队没有接到“三角洲”部队的信号。这时索马里人已经从四面八方围了上来,车队想快速撤离已经根本不可能。
  空、地两路战斗分队协同不畅。当救援车队前往坠机点救援时,车队在街道绕圈子,就是找不到坠机地点。美军侦察机在高空引导,但是飞行员不能与地面的“游骑兵”指挥员直接通话,只能跟基地的上级对讲,然后基地再把命令传给车队。飞机上的飞行员向下俯视与汽车驾驶员的平视效果完全不同,两者之间很难有效沟通,导致车队最终未能达到坠机点。
  与多国部队间协同不畅。光派兵增援就用了长达4个多小时的时间进行反交磋商,同时救援部队组成后,士兵间无法沟通,一名马来西亚装甲运兵车驾驶员南辕北辙,而且另一辆运兵车也紧随其后,均被火箭推进榴弹摧毁。无路可走的救援部队只好从城市中杀开一条血路去同部队会合,严重迟缓了救援行动。救援完成后,幸免于难的“三角洲”部队和“游骑兵”却因沟通问题上不了车,他们只得靠自己的双腿跟着车队跑回基地,一边跑步还要一边射击,成就了后来闻名于世的“摩加迪沙长跑”。
其他文献
从容的人做事不急不慢、井然有序,他们面对外界纷杂的环境和各种变化,显得从容不迫,不惊不惧。占往今来,大多数长寿老人性格开朗、处世从容。我国著名人口学家马寅初,可谓一生坎坷。然而,他不急不躁,处世乐观,遇事从容。他一辈子保持宠辱不惊、泰然自若,直到101岁才仙逝。正是他一生从容自若的心境,才使他健康长寿。  明代的思想家、政治家兼养生学家吕坤在他的著作《呻吟语》中提倡“做人五不争”:“不与居积人争富
时至今日,老影迷们都依然记得片中最经典的那段台词:“世界上有那么多的城镇,城镇中有那么多的酒馆,她却偏偏走进了我的酒馆。”  这座缘份之城,也便是电影片名——《卡萨布兰卡》。  非洲全称为阿非利加州,也就是“阳光灼热之地”的意思。无数的影视文学作品向人们浇筑了它的形貌,同时也割裂了它的内核。于是,非洲成了藏宝古老文明的天堂,埃及艳后克利奥帕特拉的故事令其在众人想像中变得金璧辉煌;成了浓情炽爱的宣泄
第90届奥斯卡颁奖礼上,最佳女配角获得者趾高气昂地拿过小金人儿,冲着底下一票风靡全球的明星喝道:“这全是我一个人的功劳!”  相形梅里尔.斯特里普、海伦.米伦之流名满天下的“女王”,这位得奖者对于中国影迷来讲几乎没有任何知名度,她今年58岁了,是个一米八三的女巨人,筷子一般长直的身板儿撑起是的一张标准的“老娘们儿”面孔,灰蓝色眼珠能把你的心肝儿都瞪出来。  艾莉森.珍妮,一个即将跨入耳顺之龄的美国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每逢春暖花开的时节,不少中国人就会不自觉地吟起这两句诗。阳春三月,越来越温润的风一扫冬天的寒冷和阴霾,带来了如烟如雾的柳丝和姹紫嫣红的花朵,这个时节下扬州,踏青饮茶,玩赏江南园林,应该就是对春天最大的敬意了。瘦西湖:园林之盛,甲于天下  下扬州,头号必游之地就是瘦西湖,多一个“瘦”字,就让这大片狭长的水域有了别样的意味。天下的文人墨客为杭州的西子湖留下了无数经典
很多人看完《红海行动》的评价只有一个字 —— 燃。当然我也不例外,从影院回到家里,脑子里还满是狙击步枪蓝幽幽的枪火,或是临沂舰暴怒反击的炮火;半天才回过神来。作为一部国产片,它没有愧对近年来极为罕见的豆瓣8.5分的至高荣誉。在真实中“燃情”  说《红海行动》,不免要和另外两部电影放在一起来对比:《战狼2》和《黑鹰坠落》。《红海行动》和《战狼2》同样都取材于2015年的也门撤侨事件,只不过在《红海行
苹果手机开启了智能手机繁荣的新时代,永远改变了我们沟通的渠道,收集和消费信息的方式。一款便于携带的手机和众多让人消磨时光的应用,成了忙碌的人们从现实逃离进虚拟世界的有力助手,特别是在那些日常的烦人时刻,比如困在上下班的地铁里,或排在蜿蜒曲折的结账退伍中,对很多人来说阅读小说都是首选。  就像网站,视频和游戏很快适应了智能手机一样,现在出现了一种新型的“移动小说”,和以此为卖点的公司,以适应手机这种
比起狗、狼等动物,人类的嗅觉不算太好,但也差强人意,能够辨识一万种以上气味。野生动物进食前还有一个重要的步骤:嗅嗅食物。许多含蛋白质的东西经由细菌分解后,产生硫、氮等化学元素,气味不佳,多数动物知道不可尝试,算是求生的本能。  宗教与文化影响人类许多生活习惯,在同一文化圈中,地域与家庭扮演关键脚色,例如豆汁只在某些地区受欢迎。豆腐浸泡在发酵的溶液中,令其发臭,许多人边吃边说香,却也有人掩鼻疾走,这
实践篇——创新群众工作方法  开展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重要目的,就是着力解决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提高做好新形势下群众工作的能力,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发挥党密切联系群众的优势,为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坚强保证。在新时期,要在提高群众工作能力、密切党群干群关系、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上取得实际成效,必须创新群众工作方法。近年来,全国各地都
2013年5月15日,大渡口区九宫庙街道百花村。  “曹大哥又来看我了。”村民江才芬热情地将曹宏迎进屋。  曹宏是大渡口区机关事务管理局副局长、党支部书记,他的另一个身份是党员义工。仅在2012年,曹宏就十余次深入村社走访,主动结对帮扶了五户贫困户。  “这是我这两年养成的新的工作习惯,”曹宏说,“时常走到群众中间,才能找准工作的方向。”  曹宏的新习惯,源于大渡口区推行的党员义工服务制度。在40
2011年10月的一天,云南省孟连傣族拉祜族佤族自治县勐马镇勐啊村。  “重修这座桥,整到五六米宽就差不多了。”村民玉然说。  正在入户走访的勐马镇党委副书记岩依认真记录着,随后还跟随村民查看了要重修的那座桥。  “他是诚心诚意来帮我们的,大家都相信他,我们也都欢迎他!”村民岩交说。  对孟连县的干部来说,“欢迎”两个字来得并不容易。  冰点:震惊全国的“孟连事件”  2008年7月19日清晨,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