歌谣般的春天

来源 :中国民族博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dalian141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挪威伟大作曲家格里格,他为我们留下了许多无法泯灭的优秀作品。在其所创作的音乐作品中,钢琴小品无疑是其中最为经典的作品之一。同时,作品中所包含的音乐知识,如结构特征、艺术特征、情感表达等更能让后世加以学习应用,其精神力量与艺术魅力极高。在此,作者在前人总结的基础上加以学习和解析以获得自身提高。
  【关键词】格里格;钢琴小品;音乐结构;创作手法;艺术特征
  【中图分类号】J624 【文献标识码】A
  一、关于作者
  (一)作者生平
  格里格,挪威最伟大的杰出作曲家之一。他于1843年出生,自小开始便受家人的影响学习钢琴,这对他的音乐启蒙教育有很大的帮助。后来于莱比锡音乐学院进行学习和进修。到了十九世纪七十年代,他在挪威获得了极大的荣誉和地位。于1890年被国家任命为法兰西艺术学院的院士,并获得了英国著名的两所大学所颁发的音乐名誉博士学位。1907年,挪威当地政府以国葬的仪式为其举行葬礼,可见其艺术地位极高。
  (二)代表作品
  抒情性的钢琴小品以及艺术歌曲是格里格的主要创作领域。淳朴的民间曲调是其常用的素材,他于1864年以此为基础创作出《来自祖国》这部抒情独唱作品。后创作出许多类似民族题材的作品,如合唱曲《水手之歌》及声乐作品《祖国之歌》等。在他众多的以精神为依托的作品中,表达了人生中各种悲欢离合之感包含亲情、友情和爱情等。比如,在《我爱你》《茅舍》及《母亲的忧伤》等形象较为单一的浪漫歌曲里,表现的艺术魅力也别具一格。而交响曲领域,他的作品同样具有不可动摇的艺术地位,如在为H.易卜生所创作的幻想诗剧《培尔·金特》,成为了脍炙人口的世界名曲。
  (三)地位评价
  从浪漫主义时期开始到以后的印象乐派、现代乐派以及发展至今的各种音乐流派中,许多音乐研究者都着重强调了格里格的作品所具有的重要意义。1926年2月,墨里斯·拉维尔①访问奥斯陆时说:“我所在的法国作曲家阶层已经强烈地被他的音乐所吸引。除了德彪西还没有一个作曲家像格里格这样能引起我的共鸣。”他一方面把握本民族独特的音乐风格与特点,另一方面他又极其擅长与浪漫主义所共有的音乐手法和特点相融会贯通,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二、钢琴小品《致春天》的创作背景
  在格里格的钢琴小品中,《致春天》以其清秀雅致的风格脱颖而出。作者是在怎样的背景中来创作呢?众所周知,由于挪威的气候环境和地理位置所决定,挪威人民本身对于春天有极大的期待和渴望之情,这种期待与渴望促使作者发自内心的对春天拥有憧憬之感。在挪威的冰天雪地即将融化之际,作者从自身的视角和情感出发,运用音乐描绘出一幅万物逐渐复苏、春寒料峭的美景。
  三、该作品的音乐结构
  该作品是一部典型的三段式结构,格调清新明亮,结构简明,有简短的引子部分、呈示段、中段以及再现段。
  到中段的第二层次,模进结构作为连接而进行推进。这个时候在音乐织体方面略有不同,因为该段的旋律虽仍旧使用八度演奏法,但旋律的进行却只是在中高音区逐渐向上推进。我们可以看到低音的和弦织体和旋律织体是反方性进行的,这种效果则能够扩大音乐的宽度和厚度,增强音乐的张力,从而使音乐效果气势磅礴。
  到了中段的最后,使用主调的属变和弦,这样就为后来的再现段做了调性上的准备。
  (三)再现段
  乐曲的再现段运用变化再现的手法回归主题,旋律部分以八度再现的形式移至高音区,使得作品的情绪和性格得以很好的表达,表现出春寒被柔和春风覆盖的希望景象。低音则采用上行的琶音的形式,这样的手法较之呈示段音域则更为宽广,仿佛是吹拂的春风一般,音乐充满了勃勃生机。到了乐曲的最后,作者利用主和弦长音来作为全曲的结束,展现出静怡美好的景象。
  四、该作品的艺术特征
  (一)该作品的旋律表现特征
  著名的音乐家恩斯特·托赫②在他的著作《旋律学》中曾说道:“旋律可以称为由音高和节奏组成的各种各样的连续进行。”③由此可以看出,旋律线构成的音程之间的关系与旋律线的进行方向是旋律线进行的非常重要的两个方面。
  就该部作品而言,在其旋律表现特征中所涉及的内容颇为丰富。首先,旋律中的同音反复在作品的节奏形态上产生了运动与对比,在音高上则没有发生任何变化。但它是旋律进行的基本方式之一,具有他自己的功能与特點。
  另外,平稳的级进进行同样是该作品的一大特色。在格里格《致春天》这部作品中,旋律级进的表现形态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由于动机的发展本身就具有级进的因素,因此使得级进进行在旋律线表现中会经常见到。上行的级进能够使乐曲的情绪提升,而下行则会使情绪趋向暗淡,从而形成对比。   旋律的跳进同样必不可少。在旋律中过多的平稳级进会使得旋律略显呆滞而无生气,而跳进进行的出现则使旋律呈现出活跃的情绪特征,并且增加乐曲的流动性,从而突出主题。
  此外,需要提出旋律表现特征中的重要手法是模进进行。“模进,也称为移位。这一手法即是将歌曲的主题旋律或其他乐句的旋律再或他们的乐节乐汇等作重复出现时每一次的高度都不相同者谓之。”④该种手法同样是推进旋律向前发展进行的一种重要的写作手段和便捷途径。
  最后,需要提到的是和弦分解式的进行,旋律中的分解和弦式进行通常比级进进行的旋律更容易融入到和声背景中去。格里格在采用分解式和弦进行的旋律时,常常与其他的进行方式相结合,从而使旋律更具有抒情性的表现力。下面示例中的旋律,则充分了体现了这些特点,这种分解和弦处于低音部旋律并结合高音部的长音的使用形式令曲子显得舒展、缓和,旋律音同时也与和声背景融合为一体。
  (二)该作品的节奏表现特征
  生活中蕴含着十分丰富的节奏素材,而这些素材又在音乐形象的表现中发挥着极为重要的作用。该部作品中同样包含着极其丰富的节奏形态。作者把简单的节奏素材相互结合在一起,形成各种各样的节奏形式。作者主要是以四分音符以及二分音符混合使用,并且同时结合较为短促的八分音符以便于使作品充满流动性。他把这些素材组成了形式各种各样的具有色彩性的节奏表现形式。所涉及的节奏表现特征主要有:二连音(调整了规整的节拍感)、三连音(打破了规整的节奏进行,具有色彩性风格的特点)、节拍的变换使用、交错节奏的使用等多种形态,从而赋予整部作品灵气,是该部作品成功的要素之一。
  (三)该作品的和弦使用手法
  在该部作品中,三和弦的使用最为常见。作者主要是采用了传统的三度叠置的三和弦,除了正三和弦的使用外,副三和弦同样具有多样化的类型与音响效果。在功能意义上的作用也较之正三和弦略为复杂。
  另外,不和谐和弦以及持续音的使用在一部作品中同样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不和谐和弦使用具有增加色彩性的功能,持续音则具有和弦外音的特点,在持续音保持的时间内,其和声上可以做很大的发展,甚至有可能会出现调性的转变。本部作品作为浪漫主义时期作曲家的代表,作者在持续音的运用上同样具有特殊的表现作用。
  (四)该作品的复调使用手法
  该作品和弦织体以跳音的形式敲出高音,并与左手清晰单纯的旋律主题相结合,生动地刻画出作品的整体形象。转入中段时,音区开始向下走动,并以根据主题素材写成的一乐句作为基本素材开始进行模进重复,随后又以分解的形式加快速度引向高潮,与呈示段形象形成对比。再现段旋律以高八度的形象展现,和弦织体以分解和弦的手法促进其流动性,并以长音作尾声,使全曲在静逸柔和的景象中结束,从而突出主题。
  五、结语
  文章接近尾声,做一简单总结。首先阐述了作者的生平与主要创作,并且归纳了作者在钢琴抒情小品创作中所表现的总体特征。其次,也是本文的重要和核心部分,主要从创作技法的角度对格里格《致春天》的曲式逻辑结构、旋律的表现形态、节奏的特征、和声的使用手法、调性特征以及复调的表现形态进行细细阐述。另外,作者在音乐创作过程中所表现的创新精神与优秀技法也值得我们去学习和探究。
  注释:
  ①莫里斯·拉威尔,著名的法国作曲家,印象派作曲家中最杰出的代表者之一。
  ②恩斯特·托赫,奥地利作曲家,著有《旋律学》一书。
  ③ [奧]恩斯特·托赫 著,顾耀明 译,《旋律学》人民音乐出版社,于1984年12月第1版,第10页。
  ④引用网络百度百科,解释模进定义。
  参考文献:
  [1]赵晓生著.《传统作曲技法》,上海教育出版社,2003,7.
  [2][苏]玛采尔著,孙静云译.《论旋律》,人民音乐出版社,1958,12.
  [3][奥]恩斯特·托赫著,顾耀明译.《旋律学》,人民音乐出版社,1984,12.
  [4]桑桐著.《和声学教程》,上海音乐出版社,2001,5.
  [5]陈铭志著.《复调音乐写作基础教程》,人民音乐出版社,2004,10.
  [6][挪威]格里格著.《格里格钢琴抒情小品选》,人民音乐出版社,1981,1.
  作者简介:王德琳(1994-),女,汉族,河南社旗县人,陕西师范大学音乐学院研究生,硕士,研究方向:音乐创作。
其他文献
【摘要】信息技术与内容的变化,推动了文化遗产数字化的发展,让世界上各个国家加强文化保护有了更有效手段。我国要注重发挥出现代技术的作用,为传统非遗文化项目提供有力保护,加快文化的发展。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保护具有重要意义,我们要深入探索与分析,尤其是要注重引入数字化保护方法。本文首先简述了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发展的现状,并提出了如何更好地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发挥出数字化保护措施的作用。  【
【摘要】本文主要以安顺地戏面具的艺术特色为研究对象,以刘官乡地戏面具为主线,对地戏面具由明清至当代进行纵向的对比研究,得出这些面具在表现手法和用色方面的异同。文章除了对地戏面具的造型、色彩等艺术手法对比研究以外,还进一步详细分析了地戏面具的装饰纹样,通过分析、比较得出各时期地戏面具艺术特色的异同。  【关键词】刘官乡;地戏面具;艺术  【中图分类号】J613.3 【文献标识码】A  一、第一节:刘
【摘要】新时期以来,中国少数民族文学在文学发展史上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并且在文学创作上取得了一定的成效。新时期中国少数民族文学作品在题材选择上,以历史题材居多。当然,这一时期的文学作品中也会凸显出独特的民族元素,民族文化和民族元素是这一时期文学作品的鲜明特色。新时期以来,中国少数民族文学历史叙事在中国文学史上具有极高的造诣,并且具有较高的文学研究价值。因而,本文将对新时期中国少数民族文学的历史叙事进
【摘要】本文在“健康中国”的背景下,以曲靖市X社区青春健康项目为例,积极探索构建青春健康教育与服务机制的媒介手段,促使青春健康项目良性循环与和谐发展,进而达到提升青年人性与生殖健康水平的目标,多部门联合共建适合本土化的、满足社会化需求的青春健康教育与服务新路子。  【关键词】健康中国;青春健康教育与服务;长效机制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战略部署制定的《“健
【摘要】新课程改革多次强调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要求基础教育课堂突出有效性教学。小学音乐对于提高学生审美能力,培养学生的艺术情操具有重要意义,是实现课堂教学有效性的一个重要方面。本文主要对将丁笛教学引入小学音乐课堂的策略进行研究,提出一系列措施,以帮助教师提高教学效果。  【关键词】丁笛教学;小学音乐;策略  【中图分类号】J632.1 【文献标识码】A  “丁笛”,顾名思义,是因乐器本身的形状象形于
【摘要】傩,滋生于万物有灵观对史前先民精神信仰和生产生活的全面覆盖。在漫长的历史演进中,累积形成了囊括傩仪、傩礼、傩俗等元素的庞大文化体系。傩戏脱胎于傩仪,是傩仪发展到一定阶段所孕育出的高级艺术形式,是正统仪轨的戏剧化展演。湖南湘西苗族地区傩戏盛行,是还傩愿仪式的重要内容,也是现存最具生命力的傩文化载体之一,与傩仪神圣严肃的初始本质不同,当今傩戏呈现出明显的世俗娱乐化趋势。  【关键词】湘西苗族;
【摘要】由于我国特殊的国情,有些少数民族生活在我国西部偏远地区,社会发展水平相对落后,这种局面也直接导致了其在教育方面存在明显的短板。同时,落后的教育一定程度上也限制了社会经济的进一步发展,两者便形成了一个闭塞的循环。而想要打破这种局面,必然要找到一个突破口。发展教育事业是帮助民族地区摆脱落后现状的重要手段,其中民族地区小学语文教学有着重要地位,语文是民族地区学生学习其他学科的基础性语言,也是今后
【摘要】自2014年广东省教育厅举办“高职院校中国舞技能技巧大赛”以来,广东亚视演艺职业学院舞蹈专业连续在4届的中国舞技能技巧比赛中取得了优异的成绩,分获省级一、二、三等奖和教育部颁发的三等奖的好成绩。作为指导老师,近几年我一直在思考我们高职院校舞蹈专业在课程设置和实践教学中的特点和存在的问题。本文就我这几年参加这项比赛后的感触和对中国古典舞和民间舞几门核心课程的教学探索做一总结。  【关键词】以
【摘要】操不同语言的两个民族相遇时,首先会在语言上互相影响,而且一般是强势语言会对弱势语言产生较大的影响。即便如此,我们也不能忽略弱势语言的存在及其意义。本文从借词的角度探讨弱势语言美洲原住民的语言对强势语言现代美国英语的影响,着重阐述现代美国英语中直接借用原住民语言的词汇及其历史根源、从其他国家语言借用却有着原住民语言根源的媒介词、以奇努克语言为代表的在特定地区和时期出现的原住民语言与美国英语混
【摘要】当代艺术的划分目前尚未确定一个最为准确的标准,不过,我们可以看到的是,当代艺术的种类、方式、特点越来越丰富、大胆。有学者认为,艺术从没像今天这样,集中展示了人类本身无限自我超越的能力和潜能,显示着人类文化发展的无穷可能性及冒险性。还有学者认为,当代艺术是“丑”是“毛骨悚然”是“无病呻吟”。回观艺术史,从现代主义开始,艺术形式发生了重大转折,艺术家们更希望通过艺术表达自己内心的感受,表现当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