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教学中激发中学生的创新意思和创新能力

来源 :读写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emin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生物教学中更新教育观念,提高教师自身素质,改革教学方法,创设和谐、宽松的教学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问题意识,改革实验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
  【关键词】生物教学改革创新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持久动力。人类社会发展进步的历史就是人类不断超越自我不断创新的历史。人们从科学技术日益迅猛的发展进步中,越来越深切地感受和认识到创新的重要和可贵。因此培养造就创新型科技人才就显得尤为迫切,其关键在于要有自主创新意识和自主创新能力的人才。生物学是中学生最先接触的前沿科学,在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方面担任着重要的作用。因此,这就需要我们运用创新的手段和方法去唤起学生强烈的创新意识,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1. 更新教育观念,提高教师自身素质
  现代教育向教师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教师应担负起培养学生全面发展的任务,力争成为教育和教学工作的专家[1]。为了培养善于创新的学生,教师首先应具备创新品质。教师要确立以创新为本的素质教育思想,增强培育创新人才的责任和使命感,努力提高教学方法创新的自觉性,在课堂教学中真正发挥其主导作用,通过创新教学,不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具体而言,教师要彻底改变以学生在课堂上学习了多少知识点为评价标准的思想观念,而以全面提高学生的生物学素养为指导思想。新课程认为新的教育不是要刻意追求知识的完整性和系统性,也不是生物学家的启蒙教育,而是普通公民的生物科学素养的养成教育。因此,知识应当成为提高学生能力,培养科学素养的一种载体。在新的课程改革背景下,教师对自己的角色应该有明确的定位,教师的教育理念必须发生变革。
  创新教育对教师知识水平和业务技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创新教育要求教师应具备多方面、多层次的文化知识和业务技能。既要有比较扎实的专业知识,又要有相关学科的一般知识。对于生物学教师,首先要将生物学教材和教学参考吃透,在此基础上还要通过阅读报刊,如《生物学通报》、《生物学教学》、《生命科学》和《科学时报》等,浏览生物学相关网站跟踪生命科学进展,对当代生命科学研究的前沿有一定的了解。例如,教师可以增加反映现代生物科技新进展的知识,如克隆技术、转基因技术、人类基因组计划等;可以增加人与生物圈关系的知识,让学生认识和理解人与生物圈的关系,使学生学会健康地生活;可以增加促进学生参加实践活动的知识,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与实践能力。只要教师用创新思路来处理教材,提高自身的素质,一定会使教学内容得到创新。
  2.改革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创新意思
  长期以来,应试教育大背景下的教学满堂灌,教师讲,学生听;老师教,学生背,这种僵硬、单一的教学模式,忽视了学生情感、想象、领悟等多方面的发展,忽视了生命的存在,过多地强调知识的记忆、模仿,压抑了学生在学习上的主动性和创造性,课堂教学变得机械、沉闷,学生缺乏学习生物学的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因此,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必须做到教学形式多种多样,教学方法丰富多彩,教学风格生动活泼。
  2.1创设和谐、宽松的教学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传统教学比如照本宣科式的“机械教学”,又如独角戏式的“单边教学”,师生互动不足,课堂教学成为教师的独角戏;再如以教师为中心的“填鸭式教学”,教学不是以学生为主体而是以自己为主体,严重的压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兴趣、创新潜能是学生在最佳心态得以发展时激发出来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创造力发展的必要条件,这就需要在平常和课堂上营造宽松、民主、愉悦、新奇的气氛,为学生形成“最佳心态”创造条件,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大胆地思考、质疑和创新,积极学习的本身也是一种创新活动。
  师生之间要建立平等对话的关系,从而使课堂的活力得以展现。在没有专制、压力、责备的课堂氛围下,师生可以共同探究、合作讨论、彼此争辩、畅所欲言。平等对话打破了教师的课堂权威,使每一个学生都有权利和机会展示自我,师生之间不但有言语的沟通,还渗透着心灵的交融,教师和学生共同进步,教学相长。良好的师生关系的建立,有助于为学生创设宽松的学习氛围。因为,在教学中,教师给了学生平等参与教学的机会,并能充分发挥其主体作用,通过对话、问答、讨论等多边活动,变一言堂为群言堂,变独角戏为群英会。学生能以自由发表意见的学习方式来参与教学活动,自由的与教师、同学沟通,从而创设一种民主、宽松、和谐的学习环境。如“观察蚕豆子的形态和结构”实验,操作时,学生对哪是胚根,哪是胚芽可能会有不同意见。但有的学生可能会因“面子”或怕“批评”而不敢提出来。这时,应让学生自己观察交流,鼓励大家畅所欲言,而不要急于下结论。学生在相互的交流讨论后,老师再给予适当补充,最终形成正确的意见。这样做,才能给学生更多自我认识、自我纠错的机会。这样不仅使所有学生都参与进来,也能激发学习的兴趣,有利于创新意识的培养。
  2.2 创设情景,培养学生问题意识,激发创新意识
  学校创新教育的主要任务就是营造情境,让学生感受、理解知识的产生和发展过程,唤起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创设问题情境,教给观察方法及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技巧,重视问题意识培养[2]。学生对自然界千姿百态的生物所表现的种种现象充满了好奇和疑问,如何诱导他们了解自然界的这些现象,并和我们的教材内容紧密联系起来,是学好生物的关键。渴望了解生物的各种生命现象及活动,揭示生命活动的规律,这是学生普遍存在的一个心理。所以充分利用生物学本身独特的内容丰富,趣味性强的特点,根据所教内容,有意识地创造一些富有趣味,含有质疑性的问题,在课堂上巧妙地造成悬念,可以很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植物体的结构层次》一课中,在学习绿色开花植物有六大器官时,教师可以事先准备一株绿色植物,最好尽量具备六种器官。可以考虑选择一株石榴盆景。学生看到了这株石榴盆景,尤其是看到上面还接着红红的石榴时,兴趣立刻就被调动起来了,都积极地、饶有兴趣地观察着、思考着这株石榴是由哪几部分构成的,加上教师适当地引导,学生们很快就认识并掌握了绿色开花植物的六大器官。有了浓厚的求知兴趣,学生的精神生活才会丰富,思维才会灵活、多变,这就为唤起创新意识和培养创造思维能力敞开了大门。
  2.3改革实验教学手段,提高创新能力
  从生物学发展的历程来看,生物实验大大推动了生物学的发展,没有实验,就没有办法从事科学研究,创造新成果也就无从谈起,因此实验教学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发展特长,提高能力的重要环节。传统的实验教学大都是教师准备好实验材料、配好试剂,然后学生照书上的步骤模仿进行操作,这种做法难以使学生对整个实验过程有一个完整的了解,更谈不上创新了。在生物实验教学中,尽量让学生参与整个实验过程,带领学生自己采集和培养实验材料,让学生学着自己配制实验试剂。例如学习“绿色开花植物的一生”一章时,引导学生开展“尝试栽培当地常见的绿色开花植物”的实践活动,将理论与实践紧密联系。学生亲身尝试了植物一生从种子的选购、播种、出苗、定植、生长、水肥管理、病虫防害到开花、结果的实践。随着课本知识的深入,学生的植物也不断成长。有了这样活生生的资料,有了体验和兴趣,了解了实验的全过程,独立完成了实验的全过程,对生物学的概念、理论理解得更深刻,加深了记忆,培养了学生运用分析、探究、归纳、推理的方法解决问题的能力,给学生带来巨大的发现兴趣,激发他们创新的意识,培养了他们创新的能力。
   总之,生物教学过程中要以培养学生的创造意识、创新思维、创造能力为主要目标,寓创新意识于生物教学中,学生的创造才能和创造潜力才能得以充分发挥和发掘,生物的教学改革才能结出丰硕的成果。
  
其他文献
近年来,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包括数控机床在内的装备制造业发展,相继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进一步确立了数控机床产业的战略地位。数控系统作为数控机床的“大脑”所起到
多媒体教学既有传统教学所不能比拟的优越性,也有传统教学所没有的负面影响.只有做到多媒体与教学科学有机地结合,才能发挥其最大效能,并且避免或消除它的消极作用.本文作者
期刊
目的:本课题旨在观察非勺型高血压患者中医证型的分布情况,并同时观察不同证型高血压患者动脉功能变化的特点;籍此探讨非勺型高血压患者中医证型分布与动脉功能之间的关系,为今后
【摘要】我们生活在科学技术高速发展的当今时代,明显地感受到了科学技术带给生活、生产的巨大影响。小学科学课是一门启蒙性的学科,尤其对于我国这样的农业大国来说,教师面对的大多是农村的孩子,如何在教学中激发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让学生从小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思维方式解决自身的学习、日常生活中的事,是我们每们每位教师义不容辞的职责。  【关键词】 科学兴趣激发    教育家克莱·P·贝德福特所说:“你一
本文旨在探讨芪蛭络通片治疗缺血性中风恢复期(气虚血瘀证)的临床疗效,60例中风恢复期(气虚血瘀证)患者随机地分成两组,治疗组30例,对照组30例,治疗组口服芪蛭络通片,对照组口服消
本文在分析P2P网贷发展历程的基础上,根据当前P2P网贷发展存在的风险问题,对原始风险矩阵模型进行改进,从而评估各个风险模块的风险等级与权重,进而实现对于项目的综合风险评
期刊
目的:观察针刺早期介入治疗急性缺血性中风的临床安全性和有效性。用康复评定仪器表面肌电图评定肌肉功能,探索肢体活动能力评定的客观化指标。以红外热像仪检测针刺前后中风患
本文通过对荣华二采区10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