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三四十年代生育率的估计——1987年60岁以上老年人口抽样调查资料在历史生育率研究中的应用

来源 :中国人口科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angko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正> 一 引言 1982年以前,有关中国三四十年代妇女生育率的资料几乎是一个空白。由于三四十年代处于育龄期的妇女在1982年时基本上已退出育龄期,因此,通过对1982年时已过育龄期的一部分妇女进行回顾性调查,并以此来估计三四十年代的生育率,是填补这一空白的唯一手段。 1982年进行的全国1%人口生育率抽样调查的个人调查对象为1982年6月30日15~67岁的妇女。从妇女生育率抽样调查资料可以直接推算出1964~1981年的全部年龄别生育率。但对1964年以前的年龄别生育率,则
其他文献
河南是一个人口大省,又是一个农业大省,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是深化改革、发展农村商品经济的首要问题,它直接关系到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也是农村实现小康水平的关键步骤。
一、问题的提出 人们往往利用死亡人口登记,人口普查数据直接计算死亡人口及死亡率。但是,在某些国家和地区由于政策法令不健全,以及统计口径不一致,常常发生死亡人口漏报、死亡人口年龄错报以及人口死亡时间误报。因此,在某些国家和地区特别是发展中国家,死亡率的报告经常是不准确的。
50年代以来,中国妇女初婚初育间隔出现逐渐缩短的趋势。70年代初婚初育间隔平均为2.58年,这比40年代的4.29年缩短了1.71年。这与医疗保健事业改善,人民健康水平提高,以及70年代初以来中国全面推行晚婚均有明显关系。然而进入80年代以后,
从1949年到1979年间(除特殊年份外),中国的出生率从36‰下降到17.82‰;死亡率从20‰下降到6.21‰。特别是在70年代以后,出生率和自然增长率的下降幅度更大。在不到20年的时间里,我们走完了绝大多数西方国家需要几十年甚至上百年才能走完的人口转变路程。同时也要看到,中国的人口转变在不同地区存在着差异。
在中国,虽然本世纪初就有人提出了节育主张,且有民问节育社团的出现,但始终未形成有力的节育活动。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时的五年,实行的是限制避孕和堕胎的政策,1955年始,中国展开了节育活动,并由此形成了中国历史上第一次节育高潮。这历时三年之久的节育活动,是中国人口发展史上有划时代意义的事。
四川、贵州、云南、广西四省区地理位置、自然条件相近,人口和经济发展有着许多共同之处。随着区域经济技术联台协作的发展,人口工作者也加强联合协作,共同组织召开过两次人口研讨会并取得了可喜的成果。为了充分发挥第四次人口普查资料的作用,使人口科学研究成果更好地为政府决策服务,四省区人口普查办公室于1992年6月28日~7月5日在广西南宁市联合召开了“西南第三次人口科学讨论会”。
女士们、先生们: “中国人口老龄化国际学术讨论会”在北京召开,我谨向来自各大洲的中外专家、学者、社会活动家表示热烈地欢迎,向同我们合作并给予大力支持的联合国人口活动基金表示诚挚地感谢! 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为人们共同关注的两大问题,人口老龄化则是关系到人类社会和经济发展的重要问题之一。
一、开展百名专家学者问卷调查,综合评估刊物质量 由中国社会科学院人口研究所主办的《中国人口科学》(双月刊)自1987年8月创刊始已经过了5个年头。短短几年中,刊物发挥了良好的社会效益,为中国人口科学研究的发展和日臻繁荣作出了贡献,为国家和政府有关部门贯彻落实计刘生育基本国策提供了理论依据和对策建议,
<正> 首先我代表国家计划生育委员会热烈祝贺第五次全国人口科学讨论会暨中国人口学会理事会扩大会议的召开,并借此机会向人口学界的专家、学者和同志们表示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 我到国家计生委工作将近两年,对人口问题刚刚开始研究,还是一个小学生。这次会议是一个很好的学习机会。人口学会的同志要我发言,我想就我国当前的人口形势、计划生育工作和人口科学研究谈一点自己的看法。
<正> 1989年4月,中国总人口超过了11亿。1949年中国人口是54 167万,40年翻了一番。 毫无疑问,近20年来,中国的计划生育工作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从1974年到1988年全国人口出生率从25%下降到20.78%,人口自然增长率从17.5%下降到14.2%;妇女总和生育率从4.17下降到2.61。在理论人口学中已经证明,总和生育率水平表示在保持当年生育水平的条件下,全社会平均每位妇女一生所生育的孩子数。这就是说,在最近15年内,全国平均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