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值得最信任?——基于关帝崇拜中的“名分信任”

来源 :河北学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Tjj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关圣帝君作为一位身后被朝廷多次赐封的圣人,被民间大众虔诚奉祀为武财神,大众对他的崇拜可谓传统中国最有道德想象力的崇拜方式.在此崇拜之中,包含了一种根源于圣人崇拜的名分信任.这种名分信任,既有关羽之忠义仁勇的道德象征及其名分,亦有中国信俗崇拜的层层强化,呈现出深厚而强烈的圣人正义感、神圣庇护感、人际依赖感,乃至作为人际是非中的神圣判决,并不断被赋予新的时代意涵.梳理和研究关圣帝君崇拜关系中的名分及其被无数民众视为神圣的信任特征,当能在一定程度上回应当下信任淡漠、缺乏规则等社会问题.
其他文献
数字资本主义生成于资本与数字的“合谋”,而二者的“合谋”关系根源于资本追求自我增值的本性及运动.其基础支撑在于数字技术的全面进步,其关键的中间环节是数字化革命.数字资本主义的本质是资本主义在信息时代的发展新形态,其“新”表现在生产要素的构成、功能、作用、增值范围和方式等方面.如何认识和审视数字资本主义,关系到对资本主义发展前景的认识问题.数字资本主义既是资本主义突破传统发展障碍,寻求当代资本增值空间,以实现自我修复与改良的发展新形态,也开启了资本主义向自我否定与毁灭深层迈进的新历程.
荷兰崛起于对抗西班牙的八十年战争(1568—1648).在这场战争中,荷兰在全球范围内展开了对西班牙、葡萄牙的直接战斗和商业竞争.16世纪末17世纪初,荷兰人进入亚洲后,其对东亚的基本认识仍然基于欧洲经验,将西班牙人和葡萄牙人视为自己最重要的对手.因此,荷兰人意图占领澳门、澎湖,在商业上击败西班牙人和葡萄牙人,获得与中国贸易的垄断权.遇到挫折后,荷兰人选择了台湾大员作为贸易基地,这是退而求其次的无奈选择.这一时期,荷兰人并不了解中国,对东亚的认识也仅仅依赖自身经验,并将之纳入到欧洲各国之间的竞争视野中.
明清时期,欧洲耶稣会士来华传教,同时将中华古代典籍的译本与解读发往教廷,中西方文化得以相遇.1735年,法国耶稣会士神甫杜赫德将关于中国的百科知识编纂成册,在巴黎出版了《中华帝国全志》四卷本百科全书,在欧洲开启了"通过中国人的著作了解中国"的汉学研究之先河.彼时耶稣会士在向当时的法国社会阐释中国儒家文化经典《四书》时,采用了具有鲜明身份取向与时代特点的文化改写模式,其对中华古典哲学思想的输出与传播范式,可为当今中国文化经典的外译与传播提供点滴参考与借鉴.
黄文焕《楚辞听直》仅选屈赋作注,篇目次序遵从"意法同原"的原则,即行文章法结构与情感精神抒发皆切近屈原,与众楚辞注本殊异.黄氏之尚"法",揭示了屈原赋作的章法意脉法度,无论字法、句法安排之精巧,抑或字句反复、情感反复的"复"法之运用,均凸显屈赋文法之工巧.黄氏之尚"意",阐发了屈赋为文之精神,力排前人对其"过于中庸""露才扬己"的解读,彰明了屈原"忠情"之"正意".注本首次明确将屈原生平与选篇序次联系起来,奠定了明季至清代注重考据屈原生平及流徙历程的基调,对后世注屈产生了深远影响.
钜鹿之战是推翻秦王朝的一次决定性战役,但迄今仍有一些问题未能厘清.例如,赵将陈馀是否入钜鹿城而复出北收常山兵?章邯是否有权令王离围钜鹿?钜鹿之战中双方的兵力有多少?项羽救赵是先击退章邯而后虏王离,还是渡河后即击破王离而虏之?以上这些问题关系到对钜鹿之战的认识以及对项羽、陈馀、章邯、王离等人的评价,故很有必要作深入辨析考证.
一种观点认为,中国农村唯有实行土地私有,保证农民对土地的所有权,实现土地的自由流转和农业规模经营,才能进而解决农村问题.然而,从百余年来定县土地分配的演变来看,并未出现这种效果.土地集中起来不易,却会因种种原因随时都会出现分散化.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后,土地转包逐年增加,但速度很慢,数额也很小.希图通过土地私有,进而实现土地自由流转,逐步集中达到规模经营的途径在一段时间内还很难实现.究其根本原因还在于人多地少的基本国情.实践证明,土地所有权、土地流转与规模经营并不存在必然的关系.
城市发展离不开其所根植的区域环境,雄安新区的高质量发展应当在建设京津冀世界级城市群视角下明确方向.本文在梳理世界级城市群发展特征与规律的基础上,从城市群规模、结构、职能、联系、质量和治理六个维度分析京津冀城市群发展的差距与不足,进而从实现京津冀城市群发展目标的角度出发,提出品质雄安、创新雄安、融汇雄安、韧性雄安、数字雄安"五个雄安"战略方向.这对于"十四五"时期京津冀协同发展及雄安新区高质量发展而言,具有参考价值.
在当今全球化时代,将女性文学放在世界文学的语境中进行研究依然是具有实践意义的.在20世纪上半叶,有两位在文学史上看似十分具有"颠覆性"的女作家——弗吉尼亚·伍尔夫与凌叔华.尽管两人的文化背景不同,却跨越文化边界,产生了思想碰撞.她们都通过自己的文学创作颠覆了传统的性别概念、女性写作模式以及文学创作中的文化中心论.由此可见,正是基于性别共同体所产生的女性共鸣和力量,让全世界范围内的女作家超越了民族、文化的边界,发挥出文学与思想潜能,从而颠覆了已有的写作模式与性别印象,加速了世界文学的繁荣.
耕地资源是中国农村发展与农户赖以生存的基本要素.强化耕地保护是保证国家粮食安全,实践“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的重要举措,也是推进农业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当代中国耕地保护历经经济发展与耕地数量矛盾调和的初步探索期、建设占用与耕地质量管护的制度发展期和新时代“三位一体”的转型完善期三个阶段.新时期耕地保护已取得阶段性成果,但仍面临着行为主体、技术环境、制度环境等方面的现实约束.鉴于此,应因地制宜从增强组织引导与技术培训、加强差别化耕地保护顶层设计、强化新技术研发与农技推广体系建设等方面探寻深入推进耕地保护
雄安新区建设的首要目标是创新创业之城,为了强化创新驱动,建设创新型雄安,除了要制定相关的科技发展政策之外,还需要打造具有中国特色、适合创新创业发展的"第三空间".其中,包括创新街区的户外开放空间、购物空间、阅读空间、运动健身空间,科技公司的就餐空间、茶饮空间、徘徊空间等.从更广泛的意义上看,"第三空间"是一个开放的科技交流空间,它重构了不同主体之间的交流方式,并能通过跨界互动,不断沟通、探索、合作而产生新的创新性效应.按照英国物理学家贝尔纳的说法,"第三空间"的科技交流具有非常大的价值,其作用还远未发挥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