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空白”填补得好

来源 :七彩语文·教师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ly900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学生朗读能力测评的初步探索”,填补了长期以来被大家忽视的一个“空白”,真是“高大上”,值得点赞!
  一、 “高”:测评指导思想立意“高远”
  对学生进行朗读能力测评,碰到的一个首要问题就是:为什么要进行测评?关于这个问题,紫东实验学校的老师通过学习、研讨,统一了认识,用他们自己的话来说:把对学生朗读能力测评的过程,当作是对自己教学的“一面镜子”。这个表述既生动形象,也很深刻。老师们带着这样的思想和动机,在测评一个个学生朗读水平的时候,所思、所想就与一般的对待考试不一样了,收获也就不同了。
  在事后的小结座谈会上,老师们纷纷发言:“看到每个学生在台上朗读,我就自然联想到,这个学生平时在课堂上朗读的表现……”“通过对学生朗读能力的测评,我找到了自己平时语文课上朗读教学的问题所在。”“有的学生朗读时有些胆怯,这与我的教学有关。因为平时我让他站起来朗读的机会太少了,学生下台了,我内心就感到有一种说不出的滋味。”特别可喜的是,正如该校总结报告中所说的:“教师专业素养提高了。”
  有什么样的教学思想,就会产生什么样的教学行为。测评活动说明:这项测评活动的指导思想的立意很“高明”:既“高尚”,又“明智”。
  显然,如果把朗读能力的测评仅仅看成是“考学生”,仅仅为了得到一个“分数”,仅仅当作一种“例行公事”,其效果就可想而知了。
  二、 “大”:测评运作方式新颖“大气”
  参与了该校这次测评活动,又看了相关报道,不胜感慨!“搜索枯肠”,还是觉得用“大气”一词最能表情达意。
  “大气”:“气度不凡,不落俗套。”(《现代汉语词典》),这里,我们不妨挑几个“点”来赞一赞:
  “别有风味”:不让学生“被测评”,鼓励学生“展示自我”。
  老师们都知道,平时一提到“考试”“检测”一类事,学生心理上就紧张,临场往往就会失去“常态”。所以,老师们在临场对学生进行测评活动动员的时候,“别有用心”,不是一般地教育学生怎么认真准备等等,而是鼓励学生主动上台“展示自我”,这一做法“不落俗套”。
  走进测评现场,一块大黑板上,用美术字写着:“朗读,我喜欢!”学生上台时,面带笑容,挺着胸,双手捧着课本,满怀自信。朗读结束,都会面向老师和同学微笑地说:“谢谢大家!”并深深地鞠一个躬。
  参与测评现场的老师们都深有感触:这样的测评活动完全没有了一般考试的“俗套”,别有一番语文味!
  “别开生面”:测评的课文事前告知学生,老师可以进行测评辅导。
  目前,一般的考试、检测,试卷题目都严格保密。而这次,该校的朗读能力测评却“一反常规”“别开生面”,开创了一种新的风格。
  用作测评的材料,可以有两种做法:一种,老师现场发,学生当场读,老师及时评判;一种,事前告知学生朗读内容,这两种做法均可以。
  这次测评中,该校用了后一种做法。他们不仅事前宣布用以测评的课文,让学生各自准备。而且,任课老师可以对学生进行辅导。辅导时,不仅要告诉学生测评时评分的要点,还要根据要点有针对性地进行辅导,纠正某些不良的朗读习惯。对于这样的做法,开始老师们的意见并不一致。有的老师心里嘀咕:作为学校的一项测评,一种考试,从来没有见到这么“大气”的。经过反复研讨,最后大家取得了共识,一致认为:朗读能力的测评从根本上说,是为了激发学生朗读课文的兴趣,引导学生掌握朗读的一些基本规范和技能,从而提高语文课堂阅读教学的效率。而测评只是一种手段,是一种促进,一种推动。
  朗读测评活动,经过老师的宣传、动员,学生都很重视,都很投入,这时的辅导教学效果是最佳的。我们应该紧紧抓住这种有利时机,满足学生的需求,促进他们的成长。特别是从心理学的“迁移”规律说,老师在辅导时有针对性地训练的,那些朗读的规范和技能,会“迁移”到平时的朗读中去的。所以测评前的辅导,不仅仅为了应付测评。如果我们像过去“传统”的做法,一到“考试”,就把学生当作“敌人”,搞“突然袭击”,只抓到一个“考试”的“结果”,填写在成绩报告单上,这样做的意义和效果到底有多大?很值得研究。
  效果是最有说服力的。学校经过调查统计:通过这次测评活动,学生对朗读的兴趣大大提升了,朗读的水平也有了显著的提高,特别是对过去的一些不良朗读习惯都有所改变。
  教学活动要“大气”,首先我们的教学思想要“大气”,要勇于跳出传统思维模式。教学思维“大气”了,在实践中,我们就有勇气冲破某些传统的习惯性做法,从而“别开生面”,创造一种新的风格,取得更好的实效。
  “别出心裁”:学生感到自己朗读的不满意,可以自己申请“升级测评”。
  我们都知道,一般的考试、检测,当场收卷结束,任何人不得例外,而且“一考定成绩”。而该校的朗读测评活动,却“打破常规”“独创一格”,在向学生宣传测评活动时,就明确告诉他们:朗读展示时,如果自己感到表现不够理想,可以向老师申请“升级测评”,再朗读一次。这样一来,取得了意外的、特殊的效果。因为设计时,大家原始的想法,只是为那些测评不达标、不及格的学生提供一个“升级”的机会。可是测评现场效果,让大家感到一阵惊喜,很多达标、及格的学生,甚至表现非常优秀的学生,也主动申请“升级测评”。见到此情此景,现场的老师们心中都涌起一股暖流,欣慰地说:“每一个学生都有一颗要好、向上的心,真可爱!”
  “大气”,源于对学生的“大爱”,对那些学习中“走”得比较“慢”的学生,因为出于对他们有爱得深的感情,才能萌发出这“别出心裁”的一招,从而“打破常规”“独创一格”,赢得了测评现场的那惊喜感人的一幕!如果你在测评的现场,也会为之动容的!
  三、 “上”:测评谋划堪称“上策”
  办任何事情,要想取得预想的成效,之前得周密地谋划,采取一套行之有效的策略。   “上策”,指“高明的计谋和办法”。(《现代汉语词典》)总观该校学生朗读能力测评活动,可圈、可点的“上策”很多。这里略“点”三个——
  “别具匠心”——抓住了“基础和前提”。
  在日常的教育工作中,有许多“常识性”的问题,不用说大家都知道。如一提到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大家都会说:“关键在老师。”这几乎成了口头禅。但在平时的工作中,有的同志却忘记了这些“常识”。比如,测评学生的朗读能力,可能很多同志首先想到的是要做好对老师的组织动员工作,设计测评的评分标准等方面的问题。这些方面的问题当然要做好,而该校领导的想法和做法却“别具匠心”。为了测评收到实效,他们特地组织了一次语文教师的朗读比赛,通过比赛,他们发现“至少有一半的老师,‘张不开口,读不出声’”。这使他们“强烈地意识到”:教师的朗读素养是对学生朗读测评的“基础和前提”。道理很“常识”:教师朗读的基本功不到位,测评现场怎么评判学生朗读水平的高低?所以他们马上采取多种措施,组织老师学习,进行培训。完全可以想象:如果忽视了这个“基础和前提”,整个测评活动也可能组织得井井有条,热热闹闹,但实际的、实质性的效果,可能要打个“问号”。
  学校领导“别具匠心”,在“强烈的意识”下抓住这个“基础和前提”,是“上策”!
  “别有用心”—— 重视了“管理的规范”,上策!
  值得一提的是,学校领导在研究学生朗读测评方案时,“别有”一番“用心”。为了尊重学生实际,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在测评活动的组织形式方面采取了许多灵活多样的方式。但从学校行政管理的角度看,测评活动实质上是对学生学习语文成绩的评定,也是对家长的一个汇报。(因为测评的结果是要记入学生成绩报告单的。)另一方面,从根本上说,也是对教师教学质量的一个评估和工作业绩的一种考核,这是一项很严肃的工作。为了“诱导”学生,更好地达到测评的目的,我们对他们有时可以说“玩儿朗读”。但从学校、老师角度说,语文教学绝不是“玩儿”的事。教书育人本身,就是神圣的,严肃而严谨的事,这一点含糊不得。这种“两点论式”的思维方式是必须的。
  我们要防止一种现象的发生,因为对学生采取的那些生动活泼、灵活多样的方式、方法,而使整个测评活动组织“松松散散”“自由化”,没有严格地要求和规范,失去了“边界”和“底线”。如果那样,就从根本上背离了测评活动的初衷,那是对测评活动的“误读”“误解”。
  因此,测评方案特别提出,将朗读测评作为一项创新,纳入学校教导处的常规管理,明确要求。对学生朗读能力的评判要根据《测评标准》,做到“客观、公正、公平、公开”,由“任课老师全程负责”等。
  测评活动提出“规范性”,上策!
  该校在测评方案中提出:“朗读能力的测评要跳出一般的‘考试模式’。”这一提法是很深刻的,可谓“气度不凡”。说其“深刻”,主要有两点:第一,当前一般的考试,其方式、方法尚在改革之中。第二,一般的考试,只要“动手书写”;朗读能力的测评必须“动口表达”。两者性质有很大的不同。所以,只有跳出一般的“考试模式”,才能创造出一套科学、有效、易行的方式、方法。很显然,如果因循守旧,简单地套用一般的、传统的“考试模式”来测评学生的朗读能力,那肯定会失当的。该校正是因为有这种“气度不凡”的思维方式和智慧,才使得他们的探索取得了可喜的成果,赢得了各种媒体的关注和报导。
  《学生朗读能力测评的初步探索》,这个空白填补得好!其现实意义和深远影响不言而喻。深信该校会在此基础上继续研究,同时也会有更多的同仁关注这个课题的研究,为了共同的目标,让我们携手共进!
  (陈树民,著名特级教师,曾任江苏省小语会会长、南京师范大学附属小学校长、南京市玄武区教师进修学校校长)
其他文献
一、 激发学生的个性化体验,让学生自在表达  习作,一定是学生有感而发之后的产物。这里的“感”是感受、感想、感情,是学生对生活、对世界的一种情感体验。在学生习作起步阶段,为了让他们对生活有深刻的感受,应该充分激发他们的个性化体验,凡事多问问学生,“这件事你是怎么想的?你有什么感受”?以此来丰富学生的感受,激发他们的写作动机,表达出自己的真情实感。例如:教师为了丰富学生的生活,上了一节老鹰捉小鸡的游
期刊
语境教学是语文教学的发展方向,是提升语文有效教学的重要理论支撑和实践手段。但是,如何操作,一直是一个棘手的重要问题。21世纪初,蒋孔义先生提出了语境感悟法,着重谈了语境感悟法理解词语的操作程序。该操作程序加以延伸、完善,可以改造为语境教学的一般操作程序,然而,就实例而言,却非常少见,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语境教学的运用范围。  最近,笔者在阅读于永正老师的课堂实录时发现,早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于
期刊
苏教版语文五上第六单元共4篇课文,分别是《天火之谜》《厄运打不垮的信念》《诺贝尔》《滴水穿石的启示》。《滴水穿石的启示》一文后的练习是“写一篇读后感”。但是写这种感悟性的文章,很多学生都常常写成“改版后的原文内容,加上一两句话的感想”。而这几篇文章人物形象鲜明,说理性强,是写读后感很好的凭借。为降低难度,使学生领悟写读后感的方法,学以致用,我铺设了几级台阶,在第六单元的教学中进行了统筹安排,整合处
期刊
《补充习题》是与苏教版小语教材相配套的课堂练习册,它依托教材,立足课堂,重点、难点突出,对于学生课堂所学的知识起着一定的巩固作用。如果我们对其进行深入解读,对于把握课堂教学目标,提高课堂教学效益,能起到一定的辅助作用。  一、 为制定教学目标,有章可循  苏教版四上《诚实与信任》一课,文章内容简单,故事浅显易懂,到底该教什么呢?翻开本课的《补充习题》,其第3项训练:  读一读,想一想,写一写。  
期刊
语文课堂教学中的练习,是指教师为帮助学生读懂文章内容,了解文章主旨,感受表达方式,掌握学习规律和方法,理解积累语言而精心设计的听、说、读、写的言语实践活动。它承担着巩固知识、训练技能、培养能力、发展思维和熏陶情感等任务,是语文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培养学生语文实践能力的主要途径和重要策略之一。  一、 准确把握练的时机  1. 练前复习巧导入。一般来讲,学生认知活动的开展,都是在原有认知的基
期刊
书法是中华民族文化的结晶,有着博大精深的文化内涵和巨大的文化魅力。中国书法数千年的历史,在给予我们不胜枚举的佳作同时,也为我们留下了语文教育的无穷源泉。“人能写字,字能写人。”坚持以汉字教育陶冶学生的人格和性情,让他们在书写中培养毅力、锻铸意志,涵育语文素养,墨韵流芳扬国粹,生动情境育人文。  但在小学高年级语文教学中,汉字教育在一定程度上被淡化了,教师将重心放在阅读、分析、随文读写上。识字写字及
期刊
一、 联旧知,揭主题  师:上课之前,我想请同学们来看一句诗:  (出示PPT:“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师:这句诗是什么意思?  生:要想看到更远的风景,必须再向上登一层楼。  师:很好。那这句诗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呢?  生:只有站得高,才能看得远。  师:我们再看一句,这句又是什么意思呢?  (出示PPT:“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生:认不清庐山本来的面目,因为自己就
期刊
一、 “国人‘话都不会说了’”的警示  一天清晨,打开刚刚送到的《现代快报》,一个加黑的标题,猛地跳进眼帘:“国人‘话都不会说了’”,字号特大。我大吃一惊!再定神一看,标题右侧,附了一张大幅照片:一个小学生正捧着语文课本,全神贯注地在张开嘴巴朗读着课文。怎么回事?我迫不及待地看报道内容——  教育部、国家语委发布2010年度中国语言生活报告。报告中提到“学生汉语能力正在退化……需要引起关注”。一项
期刊
《学与问》,是一篇说理性课文。文字浅显,学生似乎一读就懂,但如果滑入“跟着课文内容跑”的圈子,纠缠于“为何要学与问?如何学与问?还有哪些勤学好问的人和事?”此类的问题,必然会使语文课异化成了“思品课”,或者直接成了“说教课”,那将与“语文”渐行渐远。再细读课文,就会发现从课题看,课文应该写“学”与“问”这两方面,但其实却侧重在写“问”,这又是何故?在特级教师刘红的指引下,我经历了一场对阅读教学教什
期刊
全国著名特级教师于永正先生曾不止一次语重心长地说:“备课要把工夫花在‘备功夫’上,这第一个‘功夫’就是备朗读!”在备课时应该怎么备朗读呢?  一、 备朗读教学,教师首先要“自己补课”  1. 从一次尴尬说起。记得一次为了上区级公开课《怀素写字》,试教后,教研员田红老师把我精心打磨的教案放在一边,让我现场朗读课文《怀素写字》。我不屑地信口读了起来。没有想到,仅仅课题“怀素写字”这简单的四个字,就被田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