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试水“组团式发展”

来源 :决策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ly_song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山市是“广东四小虎”之一,1988年,由县级市升格为地级市。作为广东省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其经济发展迅猛,工业化程度高,经济总量在广东各地市靠前,长期居第五位。
  然而,较早进入改革开放的中山,在经济领域也较早步入发展的“新常态”。2013年来,中山GDP被惠州赶超,由全省第五降至第六,各镇街开发区发展不协调问题突出。2015年,中山经济排位最前的5个镇街开发区占全市GDP总额的40.7%,而排位靠后的5个镇街开发区GDP总额却仅占6.9%。如何保持其经济排位,扭转经济增速下降、经济排位下滑趋势,成为中山的燃眉之急。
  “中山声音”
  面对挑战,中山市如何应对?
  恰逢2017年4月4日,习近平总书记对广东工作作出了“四个坚持、三个支撑、两个走在前列”的重要批示,中山市顺势提出“全面启动组团式发展战略”以推动中山新一轮大发展、大跨越。
  4月25 日,中山召开推进组团式发展动员大会,正式发布《关于实施组团式发展战略的意见》。5月5日,广东省委书记胡春华对中山实施组团式发展作出批示,他肯定了中山市的战略规划和工作成效,同时也勉励中山要坚定实施组团式发展不动摇。
  中山组团式发展战略,是指将其下属的25个镇街开发区划分为“一中心、四组团”,各组团根据特色错位发展。它的创新性在于通过协调互补式的经济区划,改变以往各镇街开发区“村村点火、镇镇冒烟”的粗放型发展模式,使得整合后的区域经济组织形式,更加适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需求, 为中山构建起新的经济发展体制。
  “一中心、四组团”的创想,是通过统筹协调产业、交通、城市规划等重大产业平台和基础设施,实现各组团的特色错位发展、产业协同发展以及集约式发展。这种差异化发展格局,可以很好地对接上粤港澳大湾区超级利好而带来的新一轮发展际遇。
  同时,中山组团式发展战略提出通过统筹基础设施建设、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公共服务一体化发展,打造出“中山绿色共享发展”与“全域中山”,从而实现让全体中山市民共享改革发展的绿色成果。
  由此可见,中山市推进实施组团式发展战略,是希望通过推动改革促发展,成为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促经济结构性升级的创新和成功示范地,从而为广东省甚至全国城市经济新发展发出“中山声音”,提供“中山方案”。
  破解“四个难以为继”
  中山自1988年与东莞同时由县级市升格为地级市后,中山的行政区划延续了“市管镇”模式,成为全国5个不设市辖区的城市之一。这种两级扁平化的管理模式,较好地解决了传统地级市“市-区县-镇街”三级管理的弊病,加快了信息流的速率,提高了决策效率,带来了区域经济的全面发展。
  “市管镇”模式在经济全面扩张式的发展格局中十分讨喜。它激发了民众发展镇街区的创业热情,一批批实力雄厚的专业镇如雨后春笋般应运而生。然而,随着经济全面扩张,这种发展模式也逐渐暴露出很多弊端,经济发展的“四个难以为继”问题便是典型。组团式发展战略的提出正是为破解问题而来。
  一是破解以传统专业镇为主的發展模式难以为继的问题。通过调整镇区实绩考核办法,建立利益协调机制,打破了产业同质同构的“近邻”专业镇之间发展参差不齐、资源浪费、内部竞争恶化的旧有利益格局,强化区域特色产业竞争力,突破行政束缚,形成合力以共同发展。
  二是破解以土地扩张为主的发展模式难以为继的问题。通过进一步完善中山市要素资源分配联席会议制度,加强统筹扶持资金、土地指标、环境容量等要素资源,摸索实施“先租后让”、“弹性年限”等工业用地出让制度,实现土地资源的集约有效开发、重大公共设施的合理布局。
  三是以镇(区)为主导的发展模式来落实创新驱动发展难以为继的问题。组团式发展战略以“进一步做大做强中心组团,带动城市功能不断优化,拓展发展空间”为核心任务,通过聚焦重点、以点带面,大力实施强心战略,增强中山的综合承载力,拓展中山的发展空间,有望成为牵引周边地区发展的龙头。
  四是破解以现有城镇空间布局建设宜居城市难以为继的问题。组团式发展战略通过统筹组团发展规划、重大产业平台发展、重要公共服务平台和公共设施建设、生态环境保护、城市建设品质的提升等任务,将着力破解发展空间碎片化问题,全面提升中山发展一体化水平,形成一种新型的“市—组团—镇(区)”的经济社会发展新格局。
  “粤港澳大湾区”
  下的创新统筹
  粤港澳大湾区由“9 2”组成。从城市排位来看,中山并不靠前;从经济位次来看,中山居广东第六位,优势也不明显。因此,执粤港澳大湾区发展之牛耳者,必是广深港三城。然而,中山并不是没有理想,中山也需要跨越发展,以全新面貌出现在全国人民面前。
  中山基于自身区位优势,推出组团式发展战略,是中山为融入粤港澳大湾区,统筹区域一体化产与城融合发展的一个创新方案。
  根据该方案,中山的中心组团定位为珠三角宜居精品城市首善之区,发挥辐射带动效应,打造城市品质品牌优势;东部组团定位于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对接港澳深,为港珠澳大桥、深中通道开通后融入深港城市圈奠定基础;东北组团定位于发展先进制造业和现代物流业,对接广州、深圳、佛山,既发挥珠三角中心区域交通优势,又承接广深佛的先进外溢制造产业;西北组团定位为整合传统优势产业资源进行再创新发展,对接广州、江门、佛山三地;南部组团定位为推动智能制造业和生态旅游业等的发展,对接港澳、珠海,旨在打造珠江西岸重要增长极。
  在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群快速发展与融合的关键时期,港珠澳大桥、深中通道与深茂铁路通车在即,作为连接珠江东西两岸、粤东西两地的重要交通枢纽点,中山能否发挥好区位优势,通过组团式发展战略,晋升为深港城市圈的重要一员;又能否在“粤港澳大湾区”崛起的战略下,成为珠江西岸的下一个“深圳”?
  (作者单位:陈飞帆,深圳大学城市治理研究院;张彭强,中共深圳市委党校龙岗分校教师、深圳大学新加坡研究中心兼职研究员。)
其他文献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lO-2020年)》序言指出,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基石,是提高国民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根本途径。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第一部分总体战略第一章指导思想和工作方针之“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中指出,充分调动全社会关心支持教育的积极性,共同担负起培育下一代的责任,为青少年健康成长创造良好
在体育教学中,同一个技术动作,学生犯错的形式可能有很多种,这就需要教师采用不同的纠错方式、方法。然而在日常教学中,很多教师却忽视了这方面的研究。有的在纠正学生错误时,不分情况一律采用“集体纠正”的形式,搞“大锅饭”。也有的在纠正学生错误时,习惯性的把种种错误一一列举,认为“油多不坏菜”。  案例:前滚翻示范讲解后,我常规性的对学生进行分组练习,逐组巡视并记录学生的各种错误,然后针对记录的情况,对学
学生体育社团是促进校园体育文化发展的重要组织形式,是校园中最具影响力、最为活跃的一种体育文化现象。据调查显示,高校和高中阶段体育社团的开展已经具备了较为完善的管理模式和运作体系。在初中阶段,由于多种原因,学校对体育社团的建设至今还没有一套较完善的运作模式。面对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新形势,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和大力推进课程改革的今天,体育课在很大程度上仍然围绕着考试、达标的指挥棒转,忽视了学生正处于身心发
江苏省第五届小学体育教师教学能手比赛暨小学体育教学培训会于2010年12月7日在江苏南京隆重开幕,我有幸参与了此次活动,作为这次活动的评委有这样几点感想。    一、比赛有助于参赛选手专业素养的全面提升    1.体育教学能手比赛是对各位参赛选手的一个磨砺过程。能有资格参与省体育教学能手比赛的小学体育教师,首先是各个大市认真选拔,经市教研员的精心指导和往届教学能手的辅导,整合同行的意见,这一系列过
一、构建体育组织管理系统  校长指挥,德育处统筹安排,班主任齐抓共管,构建了科学、完善的体育组织管理系统,把开展大课间、阳光体育活动作为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纳入了学校教师工作目标考核的范畴。活动有目标、有组织、有责任人,形成了校长带头,德育处、团委、学生会全员参与的组织体系,使阳光体育活动的开展扎实而有成效。  二、合理安排,组织到位  实施策略具体为:教工活动时间为周一、周三、周五下午,内容
一、以活动促发展  首先,学校开展以游戏为主的排球活动,使学生在玩中学,学中练。组织个人与个人、小组与小组、班级与班级等小型多样、生动活泼的排球活动,培养孩子们的兴趣,满足了学生们强烈的表现欲望和好奇心。其次,学校每学期组织排球联赛,通过学生比赛、教师比赛、师生之间的各类比赛唤起了师生们的集体荣誉感。同时,在排球比赛时,由学生做裁判,师生同场观看、点评球赛,开展排球知识竞赛,出排球报等各种形式,形
为了全面贯彻上级精神,因地制宜,因势利导,扎实有效地开展以冰雪资源为载体的冬季体育竞赛、体育教学、户外体育活动,大力营造校园冰雪体育文化氛围,不断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和抗寒能力,夯实冰雪后备人才基础,自1999年以来,料甸一中一直开展丰富多彩的上冰雪和户外体育运动。取得了喜人的成绩,更重要的是锻炼了学生强健的体魄,带给了学生真实的快乐。  领导身先士卒,提供有力保障  为扎实开展学校的冰雪活动,学校
体育班是高中体育教育改革的产物,它的出现为学生入读理想大学提供了机会,给学校带来了荣誉,为校园体育文化做出了贡献,是特色办学的一个重要指标。体育教师不但要在选材上用心去观察,还要在体育考生的精练和管理上下功夫、动脑筋、重落实。向选材要苗子,向精练要效果,向管理要质量,最终才能提高学校培养体育人才的成功率。  一、三选  1.初选  初选阶段,通过观察体育课、体育竞赛等活动,把身体素质好、比较全面、
【案例背景】  去年3月份下旬,学校要组织一次“跳长绳”比赛。比赛分高低段,高段每个班级男女各报一组,每组10人;低段每个班级男女可以各报两组,每组6人。最近我们体育组的各位教师都在忙着教学生们如何跳长绳及如何跳好长绳。  【案例过程】  我想这跳长绳肯定没什么难度,因为学生都有跳短绳的基础。于是我针对“跳长绳”的基本知识技能、自己的教学思考及考虑了学生个体跳绳的经验积累,设计了一个体育课教案:首
目前我国青少年的健康整体状况欠佳已是不争的事实,党和国家、教育行政部门及社会各界对这一事实的高度关注也非同凡响,应运而生的阳光体育活动处在与时俱进的良好态势中,形势喜人也逼人。如何把阳光体育活动从理念、文本、口号、愿望的“软件”中更强势地转化为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持续高效开展的“硬件”层面上来,是我们探究、践行不可回避的问题,下面将我区开展阳光体育活动尚不太成熟的十大抓手呈现给同行,供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