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顾高教四十载— 见证与期待

来源 :北京教育·高教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ongyoux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 周晔(北京邮电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
  1978年,我刚上初一,清晰地记得召开的全国科学大会,提出了“四个现代化”,重申了“科学技术是生产力”;也清晰地记得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为科技教育事业的大发展提供了制度保障。脑中的画面感就是,知识分子们振臂高呼,科学的春天来了。改革开放四十年,中国百姓最关注的就是高考,改变自身命运,牵动整个家庭。改革开放四十年,改变中国、影响世界,不能不为中国高等教育点赞:输送人才源源不断,构筑民族脊梁;引领社会前行,铸就民族之魂。改革开放四十年,中国高等教育的发展一路凯歌,无论人才培养、师资建设、规模发展、办学条件,还是科研转化、社会服务、综合改革以及国际竞争力都取得了长足进步,尽显王者荣耀,如高校获国家科技三大奖占比稳定在2/3以上,产出一批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标志性成果。中国高等教育正由高等教育大国豪迈地走向高等教育强国。衷心祝愿中国高等教育事业,继续扎根中国大地、面向时代发展,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为人类、为世界谋大同。
  @ 陈鷟(中国海洋大学党委宣传部部长、教授):
  如果说改革之初,靠的是体制机制改革对能力存量的盘活,那么社会持续发展、高水平高质量的跃升和发展,则离不开高层次人才的培养和高层次智力的支撑。而后者只能依托于高等教育的改革发展。四十年来,我国高等教育从规模到内涵,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已经形成精英教育与大众教育相结合,分层次、分类别,各具特色、百花齐放的合理格局,其水平质量和规模数量,都为中国从教育大国迈向教育强国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为国家各行各业培育了充足的创新发展的生力军,在国际高等教育舞台上逐渐走向前列。四十年来,如果没有高等教育的上述贡献,中国经济社会的飞速发展是不可实现的事情。在改革中不断发展的高等教育,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马前卒!面向未来,中国理念的不断明晰,中国道路的持续延伸,中国方案的日臻完善,中国文化的返本开新,都离不开高等教育的创新发展。中国高等教育在世界高教舞台上,必将从学习追赶迈向创新引领。因为中国发展的需要是高教发展的“巨大引擎”,中国发展的空间是高教发展的“巨大课堂”。
  @ 李爱民(中央财经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研究员):
  1978年,我读小学;1990年,参加高考进入大学读本科,此后陆续获得硕士、博士学位,毕业后一直在高校从事管理、教学和高等教育研究工作,是高等教育事业改革发展的亲历者、参与者、见证者、研究者和受益者。四十年来,中国高等教育发展平台整体抬高,实力显著增强,表现在:高等教育规模居世界第一位,质量水平显著提高,高校科研创新实力明显增强,高等教育公平取得实质性进展,高等教育国际影响力日益扩大,世界高等教育开始倾听中国声音、融入中国元素。站在新时代的起点上,我们也应该看到,与高等教育发达国家相比,我国高等教育发展还不能完全适应人的全面发展和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仍然存在着发展不平衡、不充分,核心竞争力有待增强,治理结构尚需健全完善,管理水平和资源配置效率不高等问题。认真总结改革开放四十年来高等教育发展的成功经验,以全国教育大会精神为指引,以问题为导向,全面深化改革,稳步提升我国高等教育国际竞争力和影响力,站在高等教育强国建设的地平线上,不断引领新一轮世界高等教育的发展。
  @ 程华东(华中农业大学党委宣传部部长):
  回看我国高教四十载的发展历程,远眺党的十九大擘画的教育现代化蓝图,环顾世界高教的發展态势,作为高教中人,感触最深的是“教育获得感”,可用三个关键词加以阐释:一是“教育自信”,这是“四个自信”在教育领域的生动体现,我国举办着世界最大规模、发展速度最快、最具特色的高等教育,高教水平处于世界中等偏上,逐渐走向世界舞台的中心,我们有充分理由树立教育自信。二是“中国特色”,办“中国特色、世界一流”高等教育,这是我国高教发展的方向,特色就是质量、就是竞争力,我国正在推动“双一流”加快建设、特色建设、高质量建设,我们找到了高教特色发展、争创一流的正确路径。三是“全面振兴”,刚刚召开的第五次全国教育大会是一次具有历史性、划时代、里程碑意义的大会,开启了我国教育现代化和教育强国建设的新征程,新时代本科教育工作大会胜利召开,“新时代高教40条”“六卓越一拔尖”计划2.0出台,标志着我国高教吹响了全面振兴的号角,我们充满期待。
  @ 张春萍(北京工商大学宣传部常务副部长):
  四十年的改革开放历程是一个时代发展的浓缩。恢复高考,为青年学子重启改变人生的大门。四十年前的那场重大变革,标志着知识和教育重获尊重,从此中国教育事业迎来了快速发展的春天。积蓄已久的渴望,转变成回应呼唤的系列举措,筑牢教育优先发展的基石,全面推行素质教育,不断完善依法治国、依法治教,持续扩大教育规模、促进教育开放……一幅幅波澜壮阔的画卷从此展开。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教育在不断探索中实现了跨越式发展,中国教育的综合实力快速提升,国际竞争力日益增强。我们是改革开放的亲历者、受益者,也是高等教育改革的参与者、见证者。如今,时代的发展和进步对高等教育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强国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发展高等教育要在变革中坚守育人根本,开拓创新、扎根中国、面向世界。只有不断提高高等教育的质量,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大力培养科技人才,才能厚植中国改革发展的沃土,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奠定坚实的基础,助力中国教育发展。新时代,我们再出发。
  @ 铁铮(北京高校新闻与文化传播研究会理事长、教授):
  四十年前,我通过高考实现了上大学的梦想。我是中国高等教育事业飞速发展、不断强大的见证人和受益者。四十年间,中国高等教育取得了长足进步,其巨大成就有目共睹。昔日的赴外留学潮已出现了反转,越来越多的留学生学成归来,选择在中国大学任教。但是,也应该看到,中国高等教育与世界强国相比还有很大差距,与广大人民群众的期望相比还有许多不足。我们期待,中国大学与世界名校的差距小些再小些,教育教学质量高些再高些,与社会的结合紧些再紧些,大师级人物多些再多些,培养出的学生强些再强些。认真研究和遵循高等教育规律,把“双一流”建设的规划、设想、口号,加速转化为推动高等教育改革创新的具体行动。   @ 罗涤(重庆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党委书记、教授):
  改革开放四十年来,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成功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四十年来,大学生入党动机先是经历了1978年至1988年信仰型动机占绝对主导的一元化时期,再是经历了1989年至1999年信仰型动机下降和功利型动机抬头的二元化时期,2000年至今是信仰型、功利型、情感型、盲从型等多元化时期。四十年来,一代又一代大学生之所以怀揣崇高理想自愿加入中国共产党,之所以在实现中国梦的伟大征程中放飞青春梦想,之所以在为人民利益服务的伟大事业中书写华丽人生,其中,尤为关键的一点在于高校抓好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这条“生命线”,发挥出高校的政治优势和理论优势。回首过去,展望未来。赢得时代青年,重在抓好思想政治教育。在学生党员的发展上,高校应始终恒守“三个坚持”,緊紧把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方向性;始终遵循“三个规律”,不断提升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科学性;始终坚持“三因理念”,永远保持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时代性。
  @ 李洪波(江苏大学副校长):
  四十年来,高教事业发展与改革开放同向前行,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也让人充满期待。一是从规模扩大到内涵提升。二是从同质竞争到差异发展。三是从影响国内到享誉国际。新时代,高等教育对外开放格局不断扩大,人力资源、教学资源的跨国流动会更加频繁,我国高校在国际上的影响力、吸引力更大、更强。四是从严把进口到进出并重。四十年来,高等教育所培养的大学生在各行各业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贡献了力量。新时代,全面振兴本科教育已成共识,需要坚持立德树人,本着“三全育人”的原则加强过程管理,严把毕业出口关,切实构建好高水平人才培养体系。
  @ 韩宝志(天津大学档案馆馆长):
  小时候,觉得天安门就在太阳升起的地方,而大学则是神奇的天堂。1990年,虽然高考录取率很低,但我依旧考上了南开大学。工作的二十多年,见证了招生规模的扩大,学校战略布局的调整;更知道了当前教育正在围绕“立德树人”这个灵魂,努力实现“四个回归”。可以预见,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过程中,高校将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与创新、国际交流合作等方面,作出更大的贡献。到21世纪中叶,我国将有更多的高校跻身世界一流大学,更多的留学生来到我国学习,而我国高校随着发展,特色将更加明显、定位更加鲜明,中国梦将引领中华民族更加繁荣富强。
其他文献
摘 要:受国际国内多种因素影响,“低级红”“高级黑”屡有发生,特别是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初期,“低级红”“高级黑”不时在诸多场域中掀起舆论漩涡,不断消解着社会的主流价值观,侵蚀着党的执政基础,摇动着全党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成为意识形态领域内最值得警惕的现象。防止和杜绝“低级红”“高级黑”,既要毫不动摇地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識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坚定文化自信、增强文化自觉;又要讲好中国故事、提
摘 要:新时代高校构建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工作机制,是遵循思想政治工作规律、教育育人规律和学生成长规律,多方协作,实现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客观要求。从机制构建的基本要素出发,在要素组件完备的前提下,坚持整体性、系统性、协同性、发展性的原则,着眼全局、统筹协作、科学实施,以“大党建、大思政”为环境,以平台为支撑,以队伍建设为保障,以制度建设为核心,积极构建高校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工作机制,确保
高职学生的个人素质是衡量高等职业教育质量的一个重要指标,直接关系到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水平,而其中思想政治教育是培养和提高学生素质必不可少的有效途径。本课题研究以中华女子学院高职学院学生为调研对象,对3个年级共计513名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对高职学生的思想情况进行了分析,并针对高职学生普遍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调查问卷的基本情况  问卷的设计:本次调查问卷主要由学生基本信息、思想政治状况
自2010年5月《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以下简称《纲要》)明确提出学校要“克服行政化倾向,取消实际存在的行政级别和行政化管理模式”以来,高校去行政化探索就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2012年7月~8月,北京师范大学新任校长董奇、北京外国语大学新任校长韩震在上任伊始都对广大师生作出“不做研究,专心做校长”的表态,不仅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而且也得到了教育部的鼓励。  
重点高校建设  从整体情况来看,在不同历史时期国家先后六次在全国确定(或遴选)重点高校,除新中国成立初期由于北京地区高等教育资源相对集中,重点大学数量一枝独秀之外,其他不同历史阶段由于国家高度重视高等教育区域布局,北京地區重点高校占比基本保持在1/4~1/5左右。其中,国家“重中之重”建设项目主要包括“七五”“八五”项目、“985工程”和“世界一流大学建设高校”,从变化趋势上看北京地区占比在减少,
北京工业大学1990年正式成立本科教学督导专家组,二十多年来以业务专长和教学的权威性,在提高本科教学质量工作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并不断更新教育教学理念,创新工作模式,特别是在青年教师培养和课堂教学评价中,实现了督、导和谐互动,为提高本科人才培养质量作出了贡献。   做青年教师成长的良师益友  由于高等教育专业的分化,近年来学校新入职的青年教师,学历层次高,本学科专业能力强,但绝大多数是在没有教
摘 要:董事会制度是美国大学法治化治理的集中体现。从美国大学董事会制度的发展、演变与实践,可以看出美国大学法治传统深厚,法治体系系统、灵活、多样,法律规定和法治手段针对性、可操作性很强。我国和美国法律体系不同,很难直接移植美国的具体做法,但对美国大学法治传统和实践的考察仍可以给我们带来重要启示。  关键词:美国大学;法治;传统;实践;启示  “法治”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内容之一。在某种程度上
学院介绍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学院是北京高等教育重点推动的建设项目之一,是由中央高校牵头,依托自身专业学科优势,联合其他名校教学科研、师资团队力量共同开展建设,接收北京地区高校学生长期访学或参加辅修专业学习,目的在于推动在京部属高校与市属高校深度合作,促进优质教育资源的开发与共享,为高校学生特别是市属高校学生提供更好的学习机会。  2013年12月20日,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以下简称学校)召开20
摘 要:学生公寓是大学生在校期间的主要学习生活场所,是开展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阵地,是推进“三全育人”改革的有效平台。北京林业大学创新实施学校领导担任学生公寓楼长制,践行“一线规则”,把领导力量、管理力量和思想政治工作力量配置到学生公寓,实施学校领导担任学生公寓楼长管理模式(简称“楼长制”),推进学生思想政治工作进公寓,加强学生公寓基层党组织建设,丰富学生公寓文化活动,有效筑牢学生公寓思想政治工
摘 要:《一流本科教育宣言》(“成都宣言”)和《关于加快建设高水平本科教育 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的意见》对新时代我国慕课(MOOCs)(以下简称慕课)建设提出了新要求,分析研究当前我国慕课发展建设存在的问题和助推慕课加快发展的途径是高等教育实现“四个回归”的重点任务。通过对“中国大学MOOC”等最具影响力的六大慕课平台上线的5,371门高等教育慕课数据分析,发现当前我国慕课建设存在学科覆盖面深度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