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体育运动中的一些力学知识

来源 :中国发展与创新教育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elloclar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从理论上对常见的几个体育运动中的相关力学知识作了初步分析,通过这些分析,希望能从中找出一些体育运动中的用力规律,借此做一些有益的探索。
  【关键词】体育运动;力学知识
  
  体育运动已成为我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加强体育锻炼,增强身体素质,是健康的需要,是时代的需要。在我们在进行体育运动的过程中,你是否留意过应用到哪些力学知识呢?
  下面我们从几个实际的事例中了解一下如影相随的几个力学知识点。
  在篮球场上,也许你渴望能成为一位“飞人”,能够做出强劲、漂亮的扣篮动作,如同排球在3米线上的起跳进攻,你知道自己的弹跳高度取决于哪些因素吗?你测过自己的蹬地力吗?你知道自己的起跳时间吗?也许直觉或者“经验”会告诉你第一个问题的答案:我跳得高是因为我的力量大、我的体重轻、我跑得快等等。实际上,我们能跳高是因为我们弹跳的时候地面对我们的反作用力为我们提供一个竖直向上的速度,这个速度决定了我们能跳起的高度。
  下面作一下物理分析:将运动员的弹跳过程视为竖直上抛运动,根据相关的物理知识,他的弹跳高度可表示为:
  
  由上式可知,他的弹跳高度只与他起跳的初速度v0 有关,而v0是运动员和地面的相互作用得到:运动员弯曲双腿用力蹬地的过程中,地面同时提供一个大于他本身的重力反作用力,使他获得一个竖直向上的加速度,在短时间内提供了起跳的初速度v0。如果在运动员两脚站的地方安装一个压力传感器,通过它就可以测出运动员蹬地的平均压力F,同时,地面给运动员同样大小、方向相反的反作用力F′,由加速度计算公式可求得平均加速度:
  a=F′-mgm=F′m-g(2)
  假如我们起跳的时间是t秒,则我们离地的初速度为
  v0=at(3)
  由此我们可以看到,我们轻、力气大(对地面蹬力大)就可以获得较大的加速度a,较大的加速度a又为我们提供一个较大的初速度v0。如果测出F和h ,利用4~6式,则可求出起跳过程的时间t和起跳瞬间的速度v0。
  另外,我们还知道,篮球的表面并不光滑,密布着许多突起,这样可以增大手与球之间的摩擦,运动员接抱球时会更稳固,不容易滑落和被别人抢走;在用篮球拍击地面时,地面给篮球一个反作用力,使篮球产生形变,其本身的形变是一个能量的转换过程,使得篮球能从地面弹跳起来;篮球运动员接传来的球时,正确的做法是先伸出两只手臂迎接,手接触到球后,两臂随球迅速收缩至胸前,这样做减小了篮球对手的冲击力,这一过程的实质是物理学中的动量变化过程等。
  在拔河比赛中只是比力气大小吗?很多人会说,当然是比那一队的力气大!实际上,这个问题并不那么简单。首先,认清拔河比赛的对象:队员、绳子和地面。其次,理解受力情况:他们之间的拉力是由绳子传递的,它是由手与绳子之间有滑动趋势时产生的静摩擦力;手与绳子之间的滑动趋势是由于人的身体要向后移动时产生的;而人的身体要向后移动就必须用脚蹬地,使鞋底与地面产生相对的滑动趋势,于是脚就受到了一个地面施加的静摩擦力。当人处于平衡状态时,根据牛顿第三定律,绳上的拉力与鞋底受到的静摩擦力大小相等,双方所受的拉力大小也相等。可见,双方的拉力大小并不是决定胜负的充要条件,只要所受到的拉力小于在地面上所受到的最大静摩擦力,就不会被拉动。因此,增大与地面的摩擦力就成了胜负的主因:穿上鞋底有凸凹花纹的鞋子,增大动摩擦因素;队员的体重越重,对地面的压力就越大,这样摩擦力就越大。另外,胜负在很大程度上还取决于队员的技巧:以有节拍地猛蹬地获得短时超重来增大对地的最大静摩擦力;人向后仰,借助拉力来增大对地面的压力,同时,人向后仰也有助于我们降低重心防止翻转;均衡分配绳两边的队员防止左右摆动等;再次,久持不下的情况下,哪方的耐力好哪方将获胜。
  蛙泳时,两脚向后蹬水,受到向后的作用力,则人体受到向前的反作用力而获得前进,这个很容易理解。但是,在自由泳时,下肢是上下打水,为什么却获得向前的推力呢?假如下图是自由泳时下肢某一时刻的动作,左脚向下打水,右脚向上打水,由图示可知,由于双脚与水的作用面是倾斜的,故双脚所受的作用力P和Q是斜向前的,其分别产生一个向前方向的分力P1和Q1,也就是下肢获得的推力,另外,双手交替向后划动,也提供了一个向前的动力。并且,向前的动力随拍击水的速度的增大而增大,且是连续不断的,这也是为什么所有游泳姿势中,自由泳的速度最快。
  
  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的,比如跳远、滑冰、跳高、划船等。从以上分析中我们不难看出,运动和力是如影相随的,在我们进行体育运动时,不知不觉中会用到一些力学知识,并且理论和实践相结合找出最适合的发力方式和相应的身体姿势,以求发挥出最佳水平。
  收稿日期:2008-04-30
  
  注:“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注解、公式等内容请以PDF格式阅读原文。”
其他文献
【摘要】阅读教学应该是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以研究探索的方式来自主地阅读、获取和运用知识,用探究的方法去阅读课文,收集、分析和处理与课文阅读专题有关的课文信息和生活信息,在发展自己个性的同时,积极地将学到的知识加以综合和创新,真正成为阅读的主人。  【关键词】阅读教学;探究式学习;开放式教学    On the teaching of reading inquisitive learning   R
期刊
幼儿的主体性品质包括独立性,主动性、创造性。这些心理品质的培养训练离不开幼儿的感知体验、道之一行、习以成性、行为内化等。而我们所进行的主题活动在一定程度上为主体性的培养提供了有利的条件。    1.提供宽松自由的心理环境,使幼儿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好的心理状态能促使人的身体健康,同样好的心理状态也能激发人思维的灵敏度。在主题活动中我们积极鼓励幼儿好奇探索的精神,营造宽松和谐的学习气氛,鼓励幼
期刊
【摘要】小学阶段的英语教学,以加强学生听说能力,提高学生的交际意识为主,通过学习为今后学生的交际活动打下基础。为了达到这种效果,在教学中可创设各种情景,营造良好的语言气氛,培养学生良好听的习惯,在此基础上激发学生的兴趣,充分调动学生的说的积极性,从而达到英语教学的目的。  【关键词】小学;英语教学;听说能力;交际意识    Focus on listening and speaking abili
期刊
什么是主体作用?主体作用是指在教师的激励和指导下,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构建认知结构,发挥个性特长,丰富情感体验的过程。在学习新课程标准后,我进一步认识到在中學生物教学过程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的“教”是为学生的“学”服务的。因此,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把蕴藏于学生中的巨大学习潜力挖掘、开发出来,是提高生物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的关键所在,对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和创新意识非常重要。  近几年来,本
期刊
体育课和课余体育锻炼是我国学生锻炼身体的主要形式。在我国,上体育课的时间毕竟是有限的,体育课也只是一种手段,教会学生自觉地进行课外锻炼才是目的。小学生是祖国的新生一代,是国家和民族的希望,一个国家和民族的兴旺发达,提高全民族的素质,也就是要提高思想品德素质,文化科学素质和身体的素质。每位小学生不论是今天在本校学习,还是将来肩负起建设祖国和保卫祖国的重任,都必须争取做一个德、智、体全面发展的人。  
期刊
【摘要】利用计算机辅助英语句型教学,可以把教师从繁重的重复劳动中解放出来,让学生自己围绕教学目标,进行多次、反复、多种形式的练习。教学过程中运用多媒体教学软件创设英语教学视、听、说的环境,通过人机对话,情景创设,模拟发音,使学生对学习的兴趣和信心大增。而且由于视、听、说相结合,增加了学生对语言的感知与记忆,创设了类似母语学习的环境,从而达到了良好的效果。  【关键词】计算机;小学英语;辅助教学  
期刊
课程标准改革之前,我们往往这样开始上课:“同学们,昨天我们学习了什么?”学生回答,“今天我们继续学习。”非常简单、明了。可是,却把知识的前后联系语文的魅力、学生的年龄特点及他们的心理需求统统置之不理,这种教学模式无情无境,学生学习兴趣不能充分调动,所以,老师要在教学中重视创设教学情境。  我认为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研究:    1.创设问题情境,引发悬念    教师针对学生心理,针对学生的疑问发
期刊
最近几年来,我国中小学外语教师针对小学生天真活泼、好唱好跳、争强好胜、模仿能力强、记忆力好、听觉灵敏等特点,利用儿童智力发展的最佳期,积极挖掘教材,研究课程标准,提出了一些适合小学英语课堂教学的、具体的可操作的教学模式,并针对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在这些模式中加进了一系列轻松、愉快、有趣的教学方法,这些方法有机地结合起来,既重形式,又重实际效果,更重把儿童愉快的学习情绪带进课堂。笔者把一些主要的方法介
期刊
【摘要】课外阅读,是课外语文活动中最经常、最普遍、最重要的形式,指导学生课外阅读,必须做到质和量相统一:既要让他们完成量的规定,更要让他们在阅读中真正受益,努力使每一次阅读都成为丰富语言和精神的有效阅读。  【关键词】课外阅读;经典阅读;意志阅读;师生共读    How to guide students extracurricular reading   Sun Xun  【Abstract】e
期刊
教学的主渠道是课堂。课堂教学的优化应当是教育教学过程优化的基本环节。课堂教学中创设情境、激发兴趣、情境感染、启迪思维则是达到优化目标的关键因素。    1.激发兴趣,拨动学生求知的兴奋点    “兴趣是最好的教师”。课堂教学要达到的理想效果应当是:课未始、兴已浓、课正行、兴愈浓、课已毕、兴犹浓。要达到这样的教学境界,就要激发学生的兴趣,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才能拨动学生求知的兴奋点,才能达到优化课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