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学生的审美想象与创新思维

来源 :今日中国教研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unnie009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课改的观念逐步深入人心,教师转变了教学的观念和角色,学生已开始找到自己的位置,把自己置于主体地位,主动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培养自主学习的能力。
  语文教学中,要将学生置于主体地位,在教学过程中必须培养学生的审美想象与创新思维。
  
  一、丰富的审美想象是引导学生思考的源泉
  
  所谓审美想象,是指审美对象的感性形象,引起审美主体在已有知识经验基础上产生联想而造出新的形象,审美想象就是想象的特殊类型。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传统的思维主要是接受式记忆,很少有审美想象,所以学生没有兴趣,失去激情,容易忘记所学内容,在自己的心灵深处留不下半点景观。所以,语文教学中,必须要有审美想象来加强记忆与联想。比如,朱自清先生的《背影》中描绘父亲越过栅栏,穿过铁道,爬上月台为“我”买橘子时的情景,若学生心中具有审美的想象,不难想象这是一幅父爱的图画,不难进入画的意境之中,不难想象父亲的年老体衰、脚步不便、走路蹒跚,对父爱的体会更深。
  爱因斯坦说:“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世界的一切,推动着社会进步,并且是知识的源泉。”可见想象力是人类共同拥有的能力,对于学生的学习更为重要。学生若是在接受知识信息的同时,发挥自己的想象力,扩展自己的思维空间,就会使学习兴趣提高,是提高学习成果的有效途径。比如在王维的《使至塞上》中有两句名诗:“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如果用审美的眼光去想象,简直就是一幅美丽动人的图画:从天边的落日到空中的烽烟到地下的河流,一望无际的沙漠上,纵的是烟,横的是河,圆的是落日,好像用素描的线条勾画出的景物的基本形态。我们可以想象广阔无垠的大漠、黄沙漫漫,黄昏橘红色的夕阳收敛了余辉,映着波澜不惊的闪着白光的河水,沙漠上升起一缕白色的烽烟,直上高空,雄浑辽阔的边塞风光如在眼前,心如水流在不停地跃动,之后让学生把这两句诗的意境用笔描画出来,更深刻地理解这首诗的意境,把自己和诗中事物融为一体,这又是一种更高的品德境界。
  
  二、创新思维是学生在理解基础知识之上的自我超越
  
  创新思维的核心是想象力(包括幻想和联想)。它是人们结合以往经过头脑加工改造,创构新形象或新事物的关键。因此,学生在学习活动中必须具有创新思维,而不是凭空说教。一般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接受式的学习方式;另一种是发现式的学习方式。在接受式学习中,学习的内容是以定论的形式直接呈现出来的,学生是知识的接受者;在发现式学习中,学习的内容是以问题的形式间接地呈现出来的,学生是知识的发现者。在新课改中,学生是知识的解决者,老师是引导者,所以我们要培养学生独立的创新思维,在发现式学习的基础上更深一层。
  突破常规的思维方式,打破一般的思维定势,在多向发散、比较、超常的创新思维过程中,形成并产生独到的见解、新颖的构思、别出心裁的创意,获得既出乎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的结论。爱因斯坦说:“人是靠大脑思维的。人的大脑中创新思维和创新知识,是一切创新活动的基石。”1997年获诺贝尔奖的朱棣文曾说:“科学的最高目标是不断发现新的东西。因此要想取得成功,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学会与别人不同的思维方式,别人忽略的思维方式来思考问题,也就是说有一定的创造性。”若是别人的成果我们能合理并有效利用的话,那么,这就是我们培养学生多角度思维的目的。
  锻炼学生与众不同的思维方式,必须结合学生的个性特征,才能获得新奇的效果。学生在教学活动中,必须充当教学活动的主体。比如在写作中抓住某个主题来创造,作为一般思维,基本能预测他们的创作方向和终极目标,倘若能在一般思维的基础上突破陈规,突破思维受限的界线,越过界线展示自己鲜活独特的思维方式,达到了思维方式的飞跃,学生的创作就是一支鲜活的奇葩。要促使思维超越自我,就必须在合作学习、探究学习和自主学习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作者单位:551800贵州省金沙县大田中学)
其他文献
孔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也。”同样,做好考前的复习工作,可以带来意想不到的效果。随着近几年的教学实践,我深深地体会到:要适应语文教改和考试题发展变化的趋势,语文课复习教学必须注意“全、新、活、实”四个字。  所谓“全”,即坚持以教学大纲为纲,以课本为本,且知识面要全,覆盖面要广。从课文方面讲:既要注重精读课文,还要抓住阅读课文;既要抓住现代文,还要注重文言文;既要注意记叙文、说明文,还要重视
期刊
作文评讲,是作文教学中不可或缺的一环。它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对已完成的这次作文是一个小结,对学生下次乃至今后的作文又是一个指导。与此同时,作文评讲的过程,既是让学生对“作”和“改”再认识、再提高的过程,也是提高学生评赏能力,激发学生写作动机的过程。可以说,作文评讲是提高学生作文能力的“催化剂”,显得十分重要。  作文评讲的方式有多种:对比性评讲、欣赏性评讲、挖掘性评讲、挑剔性评讲等等。不过,最为
期刊
【摘要】导语是教师在讲授新课时的前奏。它的好坏在某种程度上与此节课息息相关。因此好的导语具有很强的魅力,它能创设特定气氛,诱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将学生带进一个渴求知识的海洋根据不同的课文内容将导语设计如下:(1)情景式;(2)欲扬先抑;(3)诱发式;(4)景物比照式;(5)神话故事式。  【关键词】情景设置 欲扬先抑 诱导启发 景物比照 神话故事    导语,也叫课引子,是教师在讲授新课前的过渡
期刊
孔子云“思而不学则罔”。设计课堂教学要着重学生的“思”,课堂提问则是激发学生思维的一种重要手段。  在课堂教学中要以训练学生的发散思维为主,多设计些开放性、主观性、多解性的问题。多元化的答案会激发学生沿着不同的角度思考,给学生的思考有一个较大的空间,去开发学生的思维能力,从而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  例如:我在指导《项链》教学中,最后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当玛蒂尔德知道弄丢的那条项链是假的以后,如
期刊
预习,是教师在讲授新课之前,让学生预先自学将要讲授的新课,提前感知新知识的活动过程。它是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培养学生自学能力的有效学习方式笔者就这个问题,谈几点粗浅的看法。    一、预习的积极作用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自觉学习的良好习惯与意识,是新课程理念的要求,也是学生自身发展的要求。从初中生的身心发育特点看,他们正处于由少年期向青年期的过渡阶段。他们的自控能力较小学生有所增强,而与高
期刊
新民主主义革命在全国胜利后,中国的发展问题立即提上了中国共产党的日程,中国共产党在社会发展问题上,找到了符合中国国情的社会发展之路。    一、社会主义道路——中国人民惟一正确的选择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前途是社会主义,我国已经具备了进行社会主义革命的主客观条件。经过对个体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到1956年底,我国建立起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创造性地完成了由新民主主义革命到社
期刊
概念是思维的基本形式,具有确定研究对象和任务的作用。数学概念则是客观事物中数与形的本质属性的反映。数学概念是构建数学理论大厦的基石,是导出数学定理和数学法则的逻辑基础,是提高解题能力的前提,是数学学科的灵魂和精髓。因此,数学概念教学是“双基”教学的核心,是数学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应引起足够重视。  高中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教学中应加强对基本概念和基本思想的理解和掌握,对一些核心概念和基本思想要贯穿高
期刊
江泽民同志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创新人才,是时代 赋予教育工作者庄严使命,也是摆在每一位教育教学工作者面前无法回避的严峻考验。作为教学工作者其任务就是创设适宜的环境和条件,唤醒、培养和保护学生的创新能力。为了培养学生对思想政治课的创新能力,应着重采用以下方法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一、转变教育观念,落实素质教育是培养创新教育与能力
期刊
一、教材分析    1、教材的地位与作用  (1)《动力学方法测质量》是高中物理第一册教材P60的阅读材料,旨在开阔学生的视野,拓展学生的能力,使学生切实体会到物理知识和高科技的密切联系,从而激发学生对物理学习的兴趣。  (2)力学方法测质量在整个高中物理中教材中多处有具体的体现。如高中物理第一册P108天体质量的计算,P107关于卡文笛许被人们称作“可以称出地球质量的人”的论述,高中物理第二册教
期刊
求函数f(x)的解析式,是函数这一章的重点内容,也是本章的一个难点,又因为学生对函数概念理解不透,导制处理这类问题相当棘手,下面通过例题进行分类剖析,供解题时参考。        总之,求函数解析式的方法较多,具体选用哪种方法要结合题目的特点确定,还有许多方法没有列举,以上仅通过例题将常用类型作以介绍,供参考。   (作者单位:725751陕西省旬阳县神河中学)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