类单亲家庭:如何做个好父亲

来源 :孩子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ezon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类单亲家庭指因工作或感情等原因,夫妻长期两地分居的一类家庭。这类家庭虽具备双亲的家庭结构,但其抚育功能却与单亲家庭类似,其对子女成长的负面影响,主要反映在个性心理特征方面,如对单亲的过分依恋等。
  这类家庭的父亲该如何做?下文能给您一些有益的启迪。
  6岁桐桐的父亲是一位远洋海员,每次出海的时间长达四五个月,然后回家来团聚一至两个月。对此,桐桐妈妈早已习以为常了,桐桐却压根儿习惯不了。爸爸要休假了,桐桐拽住妈妈,说:“桐桐已经是男子汉了,可以保护你,干嘛还要爸爸回来?”爸爸回到了家,桐桐非要跟妈妈睡,嘴里还飞出新名词:“你这个入侵者,入侵了我和妈妈的领地。你最好出海去。”
  孩子与父母中的一方长期聚少离多,处在一种类单亲气氛中,这对孩子的成长极为不利。像桐桐,就已经有了强烈的恋母倾向,他习惯于与妈妈同睡,将父亲的归来视作“入侵”。他对妈妈所说的“让我来保护你”,俨然已将自己作为父亲的某种替代。如果任其发展下去,对孩子在家庭中的角色认知将会产生不可轻视的负面影响。
  某些职业的性质,注定使其家人包括孩子,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要接受离多聚少的生活。这些无奈的父亲,可能是海员、军人,驻外记者、营销人员、驻外地办事处人员、演员……他们普遍在事业上有见地有招数,但是面对家中日渐对其有排斥感和陌生感、日渐桀骜不驯的孩子却束手无策,他们问:
  该如何建立父子亲情,让孩子认同我呢?
  从孩子特有的心理出发,建议你试试以下招数——
  首先,充分利用孩子的好奇心。
  想一想,久别重逢,你打算给孩子带去什么礼物?建议最好是与你职业有千丝万缕联系的:如果你是海员,就给孩子带珊瑚海的珊瑚、带出入港口的明信片、带奇形怪状的贝壳、带海龟蛋的标本;如果你是驻守在沙漠地带的军人,那就带一些葡萄干和沙漠动物的奇闻逸事吧;如果你是演员,买一些脸谱和面具来吸引孩子的注意力……有了这些,再讲上一箩筐你在外面的“历险”故事,很快地,孩子就会成为你形影不离的小尾巴。记住:不要一进门就把自己当作说一不二的家长、威严的父亲。不如暂且先做朋友,再做父子。
  其次,要做孩子货真价实的倾听者。
  类单亲家庭通常是繁忙和顾此失彼的。那些独自一人带孩子的妈妈们,常常是顾得孩子的衣食冷暖,就顾不了孩子的喜怒哀乐,所以在这类家庭中长大的孩子,比较敏感和缺乏足够的安全感。他会有很多秘密,包括谁欺负了他,哪位好友“背弃”了他,他不知道怎样扭转老师对他的印象,“尿床事件”成为他的奇耻大辱……但平时这些话只能闷在心里,一旦父亲作为一个“新鲜人”闯入,孩子尤其是男孩子是有意向他一吐为快的。可惜的是,不少父亲归来后忙于家中大事,忽略了孩子的情绪,极大地挫伤了孩子的亲近欲望,人为地给本已脆弱的父子亲情雪上加霜。为什么不寻找与孩子单独相处的机会呢?在游泳池里、在戏沙场上、在电动索道上……有时候,这种倾诉甚至应避开家中的“女管家”,尤其是小男子汉,他非常渴望这种两个男人之间的对话,这会使他感到自豪,使他模模糊糊地感觉到责任的重大:原来,爸爸每次离家是为了责任,而我,在家料理好自己的学习和生活,排遣妈妈的烦恼,也是一种责任呀!
  第三,与孩子建立热线联络。
  在经历了与孩子由敌意到友善,由友善到亲密的过程后,再次离家的你应该了解到类单亲家庭中“远游”的一方与孩子建立热线联络的重要性了。书信,电话、E-mail,它们能延续相聚时的浓浓亲情,也会将彼此的倾诉和了解变成一项日常功课。特别值得一提的是书信。作为父亲,可以在书信中解答孩子的困惑,排遣孩子的烦恼,鼓励孩子达观地看待成败,了解孩子微妙的心理症结。作为孩子,哪怕他还不太识字,连比带画写一封“拼音图画”信也能让你欣喜若狂。记住:要给孩子单独回信,就像给他妈妈回信一样。
其他文献
我给5岁的儿子讲儿歌“李小多分果果”:“李小多分果果,分到最后剩两个,一个大,一个小,大的留给小朋友,小的留给他自己。”儿子扬起小脸疑惑地问:“妈妈,为什么大的留给小朋友,小的留给自己?我特别想吃大苹果,不喜欢吃小苹果。”  我知道儿子说的是实话,因为他所做的完全是出自本能,他现在并不了解自私与无私的概念,也意识不到这么做是一种先人后己的品格,而且这种品格是如何高尚。他只接受和他切身利益相关,而且
期刊
传统教育理论认为,家长应在孩子的婴幼儿时期让他们尽可能多地接受日光浴、水浴和空气浴等“三浴”。这三浴无疑对孩子的健康成长至关重要,但新的教育理念在传统“三浴”的基础上,增加了一个“音乐浴”,认为儿童早期接受“音乐浴”,可为大脑提供无法估量的营养资源。  科学已经证明,人的右脑主管记忆、情绪、联想、形象、创意,能感知时间、空间,把握大局,能否将右脑进行有效的开发和使用关乎到孩子未来的成败得失。而音乐
期刊
谭怡雯:1995年12月6日
期刊
四年级时孩子转入华南师范大学的附属小学,一个本来各科成绩都很不错的学生,到了这个享誉全省、“人才”云集的地方,一下子从“鸡头”变成了“凤尾”。孩子的自尊心和学习情绪都受到了极大的伤害和打击,再加上我心急如焚之下,整天问分数、名次,孩子成绩一天不如一天,我们母女关系也由此紧张起来。  这种情形迫使我反思自己对孩子的“关心”是否恰当。孩子成绩下降的原因有多种,但其中肯定有一个原因是我过分地看重她的分数
期刊
一提起孩子学英语,不少父母都谈虎色变。但我的孩子从小到大,英语成绩却一直不用我操心。我想,这得益于我为孩子从小营造的一个轻轻松松玩着学英语的环境。  词汇是英语学习的基础,我根据孩子爱玩的天性,先让孩子玩出一定的词汇量。这种玩,首先是围绕着孩子的生活进行的。儿子还没有学会说话,我就每天对着他不断地强化奶瓶里装着“milk(牛奶)”,茶杯里盛的是“water(水)”。饿了吃“bread(面包)”,困
期刊
小麦是爷爷家的猎狗,长着一身金黄色的毛,十分威风,只是,它好像总是不太高兴。爷爷说,现在政府不让打猎了,小麦在想念打猎的日子。我觉得小麦很可怜。  那天趁爷爷出门办事,我拎上一根棍子,领着小麦进了山。  树林密了又稀,稀了又密。风冷嗖嗖地吹过林梢:脚下的腐叶,散发出酸腥味道:树根旁密密麻麻地长着花朵一般鲜艳的蘑菇:小鸟啁啁地叫着……不知不觉,天已经暗了下来。  忽然,小麦悄悄趴到地上,目光闪闪地盯
期刊
在一个名为“走进孩子的心灵”的训练营里,作为随营教师,我被安排和10岁的璐璐同吃同住。据了解,她来自一个四世同堂的大家庭。凭我的直觉,这种家庭氛围中长大的孩子,问题不会少。  果然,刚见到璐璐时,面对我热情的招呼,她只是抿着嘴唇,漠然地看着,一动不动。吃饭的时候也不说一句话,低着头慢慢咀嚼,时不时抬眼偷看我一下。  “你叫什么?”我试着问她。  “我叫璐璐。”她用只有我一个人才能听到的声音说完后,
期刊
《苹果熟了》连婉莹 5岁 广州市港湾幼儿园 指导老师:道斌
期刊
浙江杭州李阳妈妈:  我那8岁的儿子最喜欢看电视,什么节目都看得津津有味、没完没了,大人怎么说都不听,气得他爸爸直想把电视机卖掉……我该怎么办?    安徽舒城张萍妈妈:  我儿子吉吉今年6岁,平时顽皮好动、片刻不闲,可只要一打开电视机,神了,他马上就会老老实实地坐定,有时还跟着电视里头一起念:什么“果冻布丁喜之郎”啦,什么“清嘴的感觉”啦,一概囫囵吞下。  电视里的不少内容显然是儿童不宜的,而且
期刊
有一天,我和女儿走亲戚,亲戚家里养着盆不知名字的花。花开得十分艳丽,女儿很兴奋,蹲在那儿,对着那些花朵说着什么。  我问女儿:“你对花儿说什么呢?”  她回答说:“我对它们说,你们今天开得真好看。”我很惊讶:“那你为什么要蹲下来说呢?站着说不一样吗?”“那怎么一样?!花儿那么小,站着说话它怎么会听到呢?对花儿说话,一定要蹲下来,在花儿面前轻轻地说,花儿才不会害怕,花儿才会听到啊。”  我愣住了。是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