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物相交,因天之序

来源 :学术理论与探索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dasda16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接《学术理论与探索》2010年第11期人文与社会科学栏目“和理学”)
  和理学中关于物与物的关系,也就是自然与自然的关系,仍然是一个和的关系,是一个因天之序的关系,是一个求同存异的关系。
  物与物的和,它不是一个简单的和谐问题,而是一个很高深的交流和相处的过程。就好比一座森林,如果不是求同存异,以和为贵,它们怎么能和谐友爱、唇齿相依的共同生存在一起。你看,有的树长,有的树短;有的树大,有的树小;有的树木稀少名贵,有的树木则随处可见,名不刚经传;有的不是树木,是藤是茎是蔓,甚至是野花或杂草而已,但它们却都能和谐的缠绕在一起;有些树木之间相互交叉,甚至互相融汇,大树遮住小树,大树没有趾高气扬,小树一生不见阳光,但它们都能容忍接纳,且永远相安无事。
  到底是一种什么规律让它们同舟共济、和睦相处呢?
  是和的规律,是和的天理,是天的顺序或天的秩序。我们一定要认真的探讨,为什么自然界万事万物能够和睦相处在一起,面对狂风暴雨,面对严寒霜冻,面对烈日暴晒而面不改色,屹立不倒,无论什么都不能把它们摧垮,它们既互相扶持又互为勉励,相反相成可能又相辅相存,互为表里又相互内省,可能互相对立却又统一一体。为什么能一年四季、春夏秋冬、昼夜更替,是什么原因让自然界能够按照一定的规律周而复始、循环不已,其实就是因为他们能够以和的方式尽情演绎。
  上面讲到的主要是植物界的和谐。下面再说说动物界的和谐。我简单地把动物划分为陆地上的动物和海洋里的动物,动物类又分有脊柱动物与无脊柱动物,还有爬行动物与飞禽走兽等等,但自然界无论什么动物,从宏观的角度看,它们都能和睦友爱地生活在一起,你看那大草原、大森林、大海洋、大陆地,无处不生活着成千上万种动植物,它们均是和谐友爱互助地生活在一起,所以如果没有人为的破坏,他们均能生生不息,周而复始地繁衍下去。
  这里要提到达尔文的生存竟争理论,诚如他所说,世界上的确存在大鱼吃小鱼,大虫吃小虫之说,表面上看是形成了一种食物链的形式。但我认为:他只截取了动物的部分层次或者表面的现象在说问题。我个人认为他的理论是不完备和科学的。达尔文的生存竟争理论刻意强调生存竟争,物竟天择,适都生存,把这个世界所有存在都说成是大吃小,弱肉强食,搞得个成者为王,败者为寇,甚至这个世界都快形成了一个人吃人的世界,所以说厚黑学创始人李宗吾先生说达尔文的理论引起了第二次世界大战,不无道理。
  从这个方面看,我认为他的观点有点失之偏颇,他只获取了事物的一个表面现象,或者是截取这个世界一个横断面来说明问题,难免不会走偏或断章取义。
  我们来看,世界上并不是所有动物都形成了食物链,宇宙中更不是所有生物都形成了一种食物链,这只限于一些固定动物。仅凭我们的肉眼,我们看到的也不过是几条固定的食物链而已,凭什么能够以篇概全。比如:为什么江河湖海里仍有各种鱼类生存,鱼虾蟹欢游,其乐融融?但那一条江水河流里没有大小鱼之分,很多大鱼为什么不将各类小鱼通吃?为什么我们仍看到陆地上有那么多的飞禽走兽穿行,而没有被大动物咀嚼吞咽?说到天上的鸟,很多大鸟为什么并不吃小鸟,而以虫子或者其它草类等为生;人也是动物,照他的观点,人就有能力将这个世界的肉食动物和植物全部吃光,我们为什么只吃一些固定的天然的动植物,而要保护很多动植物呢?
  在我们人类的食谱里,为什么有些动物是不能随便吃的,并不是人连所有动物都可以弄来吃,那就是灭绝自然、灭绝物种甚至灭绝人性的做法。这个世界里一些动物,确实存在大吃小的情况,但有很多鱼类是吃一些泥沙和海生物如海藻、矿物质什么的,并不是什么大鱼都一定要吃小鱼的;而动物也是如此,并不是所有的动物都吃肉,它们有些是肉食动物,有些是食草动物,有些是食粮动物,那么这个食物链是怎么形成起来的,所以我总认为达尔文的生存竟争论就是一个偏激的学问。
  由此我看到了达尔文理论的漏洞,我并不想推翻他的论点,但我相信宇宙中的和谐理念一定会盖过他的生存竟争理论。
  如果世界诚如他所说,动植物均以竟争为天职,完全不顾宇宙和谐大同的规律,完全不因天之秩序,而是仅为一已私利而竟争角斗不止,那么这个世界还能够演绎几千年,几万年,鬼才相信。说到人,如果人人得而动物为食物,人人得而疯狂竟争,那么世界将永无宁日。就说现在这个地球上的人类,已经有不少人变得疯狂、自私和贪婪,甚至变本加厉的掠夺人性,虐待人性,歧视人性,严重的贫富不均产生的仇富心态,有过之而无不及,长此以往,成什么世界。再这样下去,这个世界或许真有完蛋的一天。
  这个世界本来是非常和谐的。比如老虎要吃小动物,那么它在这个自然界中的数量就不会太多,自然定会生出很多动物足以与之抗衡,在反击与自卫中求得生存。因为大动物太凶猛,那么自然就只能让很少量的这种动物可以生存,这样自然才能够平衡,这也是动物界能够和平共处的原因之一。如果说要改变大鱼吃小鱼的现状,那就是我们要改变动物的食物内容和途径。简单地就说是链条吧!我们人类的责任就是要改变这种链条,这就是我们人类要做的事情,要不然我们人类为什么叫高级动物呢?我们要维护天道轮回的顺序,要顺应天理,即因天之序。而我们有责任和义务要维护这个天底下的和平与稳定,更有责任发展和改善自然环境,使之趋于成熟和完善。这也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
  这个世界无论动物植物与人类,都不是为了谁消灭谁,应该只是为了达到和和美美、上善若水的境界。在人类,在世界各国,虽然有争执、有分歧、有利益相争,也就难免有自卫和战争,这些也都为了此消彼和,却并不是为了谁消灭谁。谁非要去灭绝谁,那本身就是一种强盗的行为,尤其是象有些超级大国要灭绝种族那些动作,难保不是已经犯下滔天大罪,罄竹难书也。但人类的战争应该完全是出于自卫,最终将以和为贵,这就与和谐中的对立统一理论相通。
  和的对立统一与相同相斥都是有非常特殊的意义,它保持在一个度上,也就是一个分寸的问题 ,否则就叫过犹不及,这个度无论什么时候都要把握好,而不能滥用,也不能随意更改规律。
  宇宙中自然与自然也即物与物的关系就是一种和平共处,求同存异的关系,就是一种顺应自然、因天之序的关系。我们不要你死我活,不要人之初性本恶。象植物界的亲密无间,象动物界的互相依赖,象人与人之间的和睦共处,这就是物物相交的定律,就应该求同存异,从善如流;就应该物我同化,上善若水;就应该天人合一,因天之序。
  佛道讲众生皆苦,讲悲天悯人,讲和,讲无为而治,讲天人合一,讲的就是一个和谐、求同存异的境界。为什么有那么人信奉儒释道,人们可能并非着迷什么神佛鬼怪之说,而是崇尚人间的一种善意,自然界的一种和谐,思想上的一种信仰,伦理道德上的一种明智。而不是什么物竟天择,适者生存,弱肉强食,成者为王,败都为寇。
  用脚趾头想一想,这个生存竟争理论疯行下去会带来什么后果,我们还要不要子孙继续活下去。这种观念只可用于激励青少年积极进取,奋勇上进,致力于改变环境,改善自然,而不是破坏自然。
  物与物相交,自然与自然之间相处,它就是一种和谐共存,求同存异的关系,我们作为自然界最高级的动物——人类,一定要维护这种和谐的关系,维护这种天道伦理,世代因天之序。
  说到了这里,和字已经呼之欲出,和字为天下最为宝贵之字,和理为天下最为正确之理。(待续)
其他文献
摘 要:我国高速铁路的大规模建设,给职工培训基地带来了巨大的培训压力。基地坚持走创新之路,强化师资队伍建设、教材建设,加强专题能力培训班建设,构建科学有效的培训体系等,推动基地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培训基地;发展;创新    随着我国铁路大量客运专线、高速铁路的建设和陆续开通,标志着我国铁路的发展水平已逐步与德国、法国、日本等先进国家接轨,我国的铁路事业已进入以高新技术为核心的知识经济占主导地
期刊
摘 要:本文从分析社区图书馆的阅读现状及形成原因入手,论述了社区图书馆的发展意义,并对社区图书馆今后的发展提出了具体方法。  关键词:社区图书馆;现状;方法    随着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不断完善,社区图书馆如雨后春笋般在各个城市小区中出现,由于其服务灵活,被居民亲切地称为“身边的图书馆”。然而社区图书馆的阅读现状却不容乐观,有的读者甚少,有的缺少书刊资源,有的则是图书资源没有得到充分利用。这给社区
期刊
“浭阳红”是丰润区林业局培育的耐贮运中熟桃新品种,改善了中熟桃品种结构,解决了生产中中熟桃易烂、商品寿命短、经济效益低、不能远销的技术难题。该品种于2005年12月通过“河北省林木品种审定委员会”的林木良种审定,2008年获河北省山区创业三等奖。  “浭阳红”桃7月底或8月初果实成熟,7月中旬开始着色,10天着全色,着色早,可早采。远途运输7月20日可以陆续采收,采前落果极轻,采收期可持续30天至
期刊
摘 要:本文在实地调查的基础上,对中古日母字在临沂方言中的今读情况进行了详细的描写分析,并且对临沂方言日母字的语言特征进行了共时与历时的探索。指出研究中古日母在临沂方言中的多样性今读,不仅能够了解中古日母在临沂方言中的今读特征,对探索中古日母字的发展演变过程也有重大的意义和价值。  关键词:日母;临沂方言;今读    中古日母在临沂方言中的今读情况比较复杂。临沂所处的地理位置非常特殊,就整个官话方
期刊
“牛妈妈枣”是河北省唐山市丰润区的一个地方品系。原产于丰润区王官营镇下水路村,具有50多年的栽培历史。2003年河北科技师范学院、河北省农林科学院昌黎果树研究所以及唐山市林业局的果树专家进行了实地考察和品尝鉴定,河北农业大学中国枣研究中心对鲜果进行了果实性状分析测定,并与其它鲜食品种进行了对比。专家一致认为:“该地方品系成熟期早、形状独特、品质优良、丰产性强。”是一个具有发展前景的鲜食类型。200
期刊
摘 要:本文分析了高中英语写作与教学的现状,介绍了建构主义支架式教学模式,并用实例说明了支架式模式在高中英语写作教学中的有效运用,通过研究表明,支架式教学有助于促进师生互动交流,提高学生的英语写作能力,使学生对写作产生兴趣。  关键词:支架式教学模式;写作教学;高中英语    1.引言  近年来,随着我国新一轮课程改革的实施,高中英语新课程标准也给高中英语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强调语言教学的首要目
期刊
摘 要:本文深入分析俄罗斯改革的方向和目的,介绍了俄罗斯装备管理改革具体措施,阐述了俄罗斯成功经验予我军装备改革的启示。  关键词:俄军;装备管理;改革;装备管理体系    从俄军装备管理较快进步的经验可知,只要坚定不移的扶持科技创新,使高新技术装备能够迅速装备部队,我军的战斗力定会加速增长,不负国家赋予我军的历史使命。  一、俄军装备管理体制改革的现状分析  俄军装备管理体制改革。主要包括以下措
期刊
外军十分重视民用运力的动员和征用,美军从60年代初期开始就把国防运输目标建立在世界级的、全球能力的联合运输系统上,该系统除具有反应快、效率高、综合性强的特点外,还特别强调与商业界和民运企业保持伙伴关系,以确保战备持续能力和生存质量。  一、外军战时民用运力动员征用的情况  在现代高技术局部战争中,民用运力为战争的持续保障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80年代的英阿马岛战争,英军征用商船共71艘,占特混舰队
期刊
摘 要:结合纳西族留传的关于玉龙雪山的故事传说来探析玉龙雪山的审美意象。玉龙雪山在纳西人的审美视野下是一座圣山,象征纳西族灵魂深处的信仰;他又是一座情山,象征纳西人至情至性的生活理想;同时玉龙雪山所象征的如梦如幻的“玉龙第三国”可以超越民族成为人类灵魂诗意栖居之所。  关键词:玉龙雪山;审美美意象;圣山;情山;诗意栖居    玉龙雪山,位于丽江坝子北端。东西宽约13公里,南北长约35公里。全山13
期刊
摘 要:传统的课堂教学文化是一种教师占统治地位的专断文化,教师和学生之间缺少对话,缺少交流,不利于学生的发展。本文从对话型教学文化的内涵、特征、建构策略三个方面论述了对话型课堂教学文化的建构。  关键词:对话;课堂教学;文化;建构    一、对话型课堂教学文化的内涵  (一)文化的内涵  要研究对话型课堂教学文化,首先要对文化和课堂教学文化的概念进行鉴定。“文化”一词,在汉语中,“文”的本义指的是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