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语文教学实践研究

来源 :语文课内外·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ivide205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提问是语文课堂教学中重要的一种教学艺术,好的提问能体现出教师对教材理解的深度,也能表现出教师的教学技能,而不好的提问则因为抓不住主要问题而成为一种点缀,甚至影响教学的效果。
  新课程强调学习方式的转变,提倡现代学习方式。现代学习方式以弘扬人的主旨性为宗旨,以促进人的可持续发展为目的,是一个由许多具体方式构成的多维度、具有不同层次结构的开放系统。它具有以下的本质特征:主动性、独立性、独特性、体验性和问题性。
  新课程认为问题是思想方法、知识积累和发展的逻辑力量,是生长新思想、新方法、新知识的种子,学生学习必须重视问题的作用,没有问题就难以诱发和激起求知欲,没有问题,感觉不到问题的存在,学生就不会去深入思考,那么学习也就只能是表层和形式的。所以现代学习方式特别强调问题在学习活动中的重要性,一方面强调通过问题来进行学习,把问题看作是学习的动力、起点和贯穿学习过程中的主线;另一方面通过学习来生成问题,把学习过程看作是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
  面对这些新课程、新理念,如何在语文教学实践中来体现呢,下面我将从教育心理学的角度来谈谈自己的几点看法。
  一、教师如何来设计问题。
  在课堂教学中,提问是一种必要的手段,教师通过提问来引起和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同时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来提出相应的问题,来发现问题和检查教学效果,还可以提出一些需要复杂思维的问题来引发学生思考,培养他们的思维能力。在语文教学中,问题的设计很重要,特别是很多有争议或相似的地方。
  教师如何来设计问题,也就是语文课需要什么问题,是我们在提问之前应该思考的一个问题。我们可以参照现代教育心理学里学习分类与目标导向教学理论,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考虑:
  现代教育学分类分层的目标理论把语文阅读教学目标从以下四个方面来陈述:语文知识、阅读基本技能、阅读高级技能、情感态度。
  1、从语文知识的角度。语文知识属于陈述性知识,要检验这类目标的行为指标是学生能说出文章“写了什么”。所以根据这个层次的教学目标,我们可以这样提问:“学习本文后,请你说出文中主要记叙了一件什么事情?记叙文的记叙要素有哪些?”“文章作者主要有哪些作品?”“文中用了哪些说明或议论的方法?”等。
  2、从阅读基本技能的角度。阅读基本技能属于程序性知识,检验它的行为目标主要是学生会“做什么”,通过对学生阅读过程中行为表现的观察,教师可以判断学生是否掌握了这些基本的阅读技能,应该让学生指出文章是“怎样表达的”。在这个层次上,我们可以问学生:“请你读出某个字的字音,说出某个字或某个词的含义”“请你找出课文中使用了哪些修辞手法?”“请你仿照文中的某个句式再造一个句子?”等。
  3、从阅读高级技能的角度。阅读高级技能的目标主要是要知道是“怎样构思的”对于该类知识目标的陈述要让学生获得对文章“是怎样构思的?”的认知。如:“学习本文后,请你概括说出如何根据记叙文六要素来掌握文章的主要内容?”“请你说出说明对象的特征是什么?” 等。
  4、从情感态度目标的角度。情感态度目标是阅读教学的重要目标,其隐含的学习结果的本质是指学生学完一篇文章之后,当他面临一定的情境之时可能表现出来的个人行为选择,因此我们可以采取如下的陈述方式来提问:“学完这课之后,你有什么感想?”“学完这一课后,当别人需要帮助时,你会怎么做?”等。
  但对于语文课的问题,我们很难说清哪个问题体现了情感、哪个问题体现了知识,无论是从哪个角度提出的知识、能力与情感的关系都是相互渗透的关系,都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很难分清层次。阅读教学的目标是整体性的,它是一个无法细化的大框架。比如知识与能力的问题,究竟哪个问题是知识的,哪个问题是能力的,知识上升到应用就是能力,能力又靠知识来支持,这些是很难清楚地划分界线的。作为教师设计的问题,他遵循的是教学的目标,目标是整合的,那么问题也具有整合性。教学过程的实质就是教师先解读文本,然后根据教育目标、教材的内容、学生的实际设计目标,然后分解目标,设计引导性的问题。
  二、如何面对学生的问题。
  如何面对学生的问题,也就是师生如何交流的问题。语文教学有很强的生成性,在语文教学过程当中,由于阅读的主体是多元的,学生对课文的理解也是多元的,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学生经常会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下面笔者就以曾听到的一节公开课为例来看课例中的教师是如何来处理学生的问题的。
  一位老师在进行《幽径悲剧》一文的教学过程中,在讲到幽径悲剧是指作者每天都要经过的一条小路上一棵老树被砍时,有学生提出:“一条古藤被砍斷了,就认为是悲剧,是不是小题大做?”面对这一个问题,教师没有采取是或否的回答,而是带领学生去分析古藤萝的价值,学生在课文的第7到10自然段中,找到了正面描写古藤萝的文字,这些文字从视觉、听觉、嗅觉三方面来描写了古藤萝的美,学生得出了“古藤萝是美的,所以是有价值的”的结论。教师在此基础上又紧接着问:“那么古藤萝的价值就在于它的美吗?还有其他的吗?”引导学生去继续深入思考,学生通过再次仔细阅读课文和思考又得出了这样的结论:“除了藤萝外,作者还描写了幽径,这条幽径在四季有着不同的美丽的景色,作者在小路上走了二三十年,小路带给他的是一种情趣,同时写幽径是为了更好地衬托藤萝,幽径中的这一株藤萝是作者最喜欢的。作者和它已经有了感情。”
  答案至此似乎已经呼之欲出,教师再次把学生的思考导入更深层次:“作者为什么觉得藤萝被砍是悲剧,别人为什么不觉得是悲剧呢?”学生的求知欲被积极地调动了起来。纷纷投入到思考当中,学生联系作者在文革中遭到迫害的遭遇,觉得这株藤萝遭受砍伐的命运和作者的遭遇有相似之处,所以觉得这是一个悲剧。师生最后总结出这样一个结论:“在十年浩劫中,仅存的这株古藤是作者唯一的精神寄托和心理安慰,藤萝跟作者一样善良,它为人们带来了美,最后还是遭到了砍伐,正是整个社会的愚昧毁灭了这种美,所以作者说古藤萝被砍伐是一个悲剧不仅指藤萝被砍伐本身,还暗指整个社会对美的毁灭,这才是真正的悲剧。”   教师面对学生的提问,不是急于回答,而是借“问”发挥,给学生充分思考的时间与空间,利用了期待效应,把学生的思维引向深入分析。在交流中,师生双方以及生生之间,就所探索的问题展开交流,而且在对话中还可以体现出他们头脑中的高级活动,如辨别、推论、概括质疑等。而不只是表述一些事实和定义。并且学生能自由地发表自己的见解,提出疑问,随着交流的进行互动的双方能自然地达成共识,而不是靠教师事先地安排、控制来形成“共识”。至此,不但学生所提出的问题得到了解决,而且学生在探讨答案的过程当中享受了探求知识的乐趣,这样优化了问题,自然就提升了问题的价值。不但体现了课程目标中的知识与能力,还体现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三、怎样设计出好的问题。
  要设计出好的问题,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考虑:
  1、明确语文教学设计任务。现代心理学家认为任务分析是教学设计中最重要的环节。对语文教學来说尤其如此。语文知识的教学通常通过一篇篇的例文来进行,里面的内容包罗万象,从字词句篇、语修逻文、听说读写都有涉及,教师如果对教学任务不清楚,找不到教学重点所在,就会使教学陷入盲目和低效,而在这种不明教学任务的情况下提出的问题必然也不会是提纲挈领的好问题,在语文教学中明确任务可以使教师在进行提问设计时根据教学目标的分析和陈述步骤以及学生的起点能力、分析能力等来考虑。
  2、教师要吃透教材,吃透教材是设计出好问题的基础。我们应该做到以下几点:第一,理清作者的思路,教师通过认真阅读教材,揣摩作者的思路,沿着作者的思路前进。第二,要把作者的语言变成自己的语言,当真正理解了作者的思路后,就会与作者产生共鸣。第三,在理解了作者思路的基础上,跳出作者思路的小圈子,站在更高的层次上来审视课文,进得去还要出得来,做到以上三点就是吃透了教材。
  3、提问的内容要适度,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实际接受能力。教师的提问要结合学生原有的知识与能力的基础,因为学生的起点能力决定了后续学习活动的效益。因此在设计问题之前,对学生的分析是很重要的。如学生所具备的与理解文章内容相关的必备知识;与理解文章语言有关的语文基本技能;与语文学习有关的语文高级技能;与语文学习有关的情感态度等。教师如果能对上述学生的“起点能力”进行分析,就会知道学生已经知道了什么,同时也知道了学生还需要知道什么,就可以借此来有的放矢,提出适当的问题,把握好问题提出的角度和深浅难易的分寸。
  一百多年以来,心理学家对人类的学习研究表明,可以将复杂的学习现象区分为许多类型,并针对不同的类型来进行教学。对于语文阅读教学中的“问题”,前人的研究已经很多,本文把语文学习结果与分类思想同阅读课堂教学中的阅读联系起来,从心理学的角度来对课堂提问的艺术进行思考,简要阐述了学习结果与分类思想在教师问题设计和解决学生问题中的作用,以期探寻到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率的又一途径。
  参考文献:
  [1]加涅著,皮连生等译:《教学设计原理》,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2]皮连生主编:《学与教的心理学》,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
  [3]吴庆麟等编著:《认知教学心理学》,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0年版
  [4]程翔著:《语文课堂教学的研究与实践》,语文出版社,2000年版
  [5]孙春成编著:《语文课堂教学艺术漫谈》,语文出版社,1999年版
  [6]王荣生著:《新课标与语文教学内容》,广西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
其他文献
【摘要】小学阶段的语文教科书中有许多记叙文和叙事类的文章,可用于记叙文的教学过程中,合理地运用这些现成的材料能够有效增强学生分析问题、观察事物的能力,也有助学生增强对文本的感受能力,并有效掌握记叙文的写作手法。因此,教师应当充分挖掘教材中的资源,教会学生记叙文和叙事文的写作技巧,以促进学生语文写作能力的提升。  【关键词】小学语文;叙事类;记叙文;教学策略  记叙文主要以叙写人物的经历或者事物的发
期刊
【摘要】对于我们学生,暑假是自由放松的快乐时光,可对于家长,却完全没有平时轻松,推行暑假托管服务具有必然性和紧迫性。  【关键词】暑假;学生安全;托管服务  一、暑假中的孩子与家长  暑假无疑是我们学生最喜欢的假期,可以充分享受自由快乐的时光,但对于我们的父母,有一种“阴影”叫“暑假”,对我们孩子的看管一直是他們的痛点,充满了挥之不去的担忧。虽然无法得知学生暑期与非暑期事故率指标,但看到暑期几乎每
期刊
【摘要】新课改后,为了契合新课改的要求,改变旧教材的弊端,各种版本的高中语文教材的基本结构结构都发生了较大变化。本研究基于人教版教材适用范围的广泛性与所边内容的实用性,本文选取了人教版课改后的高中语文教材,从教材的基本体例入手,结合民族地区高中语文教学的基本情况进行分析与研究,以期发现其中的长短之处,为以后的民族地区高中语文的教材的选择与适用性提供参考与借鉴意义。  【关键词】民族地区;高中语文;
期刊
【摘要】文学教育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它又是高中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文学教育的实现,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不过,由于受到各种条件的限制和影响,高中语文课程教学容易被忽视,随着文化多样性的发展,继而影响着学生文学教育方面水平的进一步提高。本文旨在分析文化教育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渗透,通过分析文学教育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意义和价值,从而为提高高
期刊
【摘要】伴随中考的逐步改革以及新课标改革的逐步推广,语文教学的编排有了十分大的变化,当前语文课堂不单单注重基础知识的学习以及文章古诗词的记忆,还注重培养学生阅读理解能力以及写作,注重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的提升。所以,写作教学方法的改革势在必行。可是因为中考压力以及语文教学课程安排不科学。许多学校的语文作文教学仍然存在许多缺陷,改革也面临着十分大的限制。研究目前语文作文教学的基本情况,为语文写作的革新
期刊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提高及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现代教育手段在教育教学中的作用愈加引起人们的重视。特别是农村学校,开展活动少,校园生活单调,学生缺乏生活的体验,缺乏写作素材,更谈不上写作的兴趣了,但随着学校教学条件的改善,在小学作文教学中,如何运用现代教育手段提高作文教学质量,这是许多农村语文教师着力研究的一个课题。我认为:在作文教学中充分运用多媒体手段,有利于激发学生写作兴趣,培养学生的观察力、表达
期刊
【摘要】素质教育最棘手的问题就是差生转化的问题,它直接影响素质教育的实施效果,不容忽视。对差生要持之以恒,潜移默化地做耐心的教育工作,要给与更多关心和鼓励。转化差生为做好素质教育工作服务。  【关键词】教育;差生转化;持之以恒  实行九年义务教育以来,摆在我们面前最棘手的问题就是差生转化。有一位学者说:“转化一个差生,其功劳并不亚于培养一名大学生。”差生转化工作更重要、更繁琐、更细致,我们必须有“
期刊
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农村高中语文阅读教学水平较低,这是由于经济文化等诸方面原因造成的,使得学生存在阅读量少、阅读兴趣低、阅读教学效果差等问题。笔者结合自身教学实践,谈谈农村高中语文课外阅读研究。  一、明确阅读目标。  学生每次阅读都有具体要求、任务和目标,课外阅读也不得例外。学生每人备有阅读笔记本,读书时要作好记录。作品的文学价值,是由读者在阅读鉴赏过程中得以实现的。可在一段时间内
期刊
【摘要】初中班主任在初中学生的学习教育中充当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其肩负着管理学生的责任外还担负着学生的某科目教学任务,任务相对其他教师较重。班主任队伍中常常存在着较多问题,成为阻碍学生日常教育水平提高的拦路虎。因此,怎样加强教师队伍的建设成为摆在我我们教育工作人员面前的难题。本文基于此,对初中班主任日常班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提高管理班主任队伍水平的策略,旨在为广大同行提供一定的帮助。  
期刊
【摘要】作为语文教学中的一个重要内容,作文教学对整个语文教学质量的高低具有非常重要的影响,因此,每位初中语文教育工作者都要积极探索,寻找有效措施,努力提高初中语文作文教学质量。  【关键词】语文;作文;教学  初中语文是一门注重学生文学素养教学的重要学科,而在语文教学中又以作文教学为首位,是培养学生作文写作能力和语文应用水平的主要途径。作文教学能有效开拓学生思维,激发想象力,并且使学生关注身边点滴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