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折内固定术与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股骨颈骨折的临床有效性分析

来源 :中国伤残医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ingying8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研究股骨颈骨折用骨折内固定术和全髋关节置换术的价值.方法:2018年4月-2020年1月本科接诊的股骨颈骨折病患88例,用电脑随机双盲法均分2组.观察组采取全髋关节置换术,对照组采取骨折内固定术.对比术后下床活动时间与并发症发生率等指标.结果: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2.27%,比对照组18.18%低,P<0.05.观察组术中出血量为(238.65±11.79)ml、手术耗时为(91.79±5.82)分钟,与对照组的(96.73±10.24)ml、为(62.94±5.11)分钟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术后下床活动时间为(14.28±1.65)天、住院时间为(13.95±2.41)天,比对照组的(23.06±2.75)天、为(21.28±3.62)天短,P<0.05.观察组疗效优良率97.3%,比对照组79.55%高,P<0.05.结论:于股骨颈骨折中运用全髋关节置换术,可取得比骨折内固定术更为显著的疗效,且术后并发症较少,病情恢复更快,建议推广.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肌间入路复位内固定在胸腰椎骨折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7月-2020年2月收治的101例胸腰椎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50例,观察组51例.对照组接受后正中入路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观察组接受肌间入路复位内固定治疗.对比2组手术相关指标及2组术后3、6、12个月的疼痛程度、腰椎功能恢复情况.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术毕切口内残腔体积各指标均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3、6、9个月2组VAS、ODI评分评分均降低,观察组术后3、6、
目的:分析遥控经皮椎体成形术(PVP)治疗骨质疏松性脊柱压缩骨折的具体作用及优势.方法:选取2018年6月-2019年5月75例骨质疏松性脊柱压缩骨折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划分对照组38例和观察组37例,2组均行PVP治疗,对照组手动灌注骨水泥,观察组使用远程可遥控骨水泥自动推进器灌注骨水泥,比较2组骨水泥灌注时间、骨水泥灌注量、椎体高度、骨水泥渗漏率、疼痛程度、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骨水泥灌注时间短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椎体高度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骨水泥渗漏率低于对照组;治疗后,观察
目的:分析脑卒中偏瘫患者本体感觉训练对视觉代偿依赖的影响.方法:收治2019年5月-2020年5月脑卒中偏瘫患者116例,应用数字随机分配方式,将116例患者分为2个小组.对照组58例开展常规训练,观察组58例开展本体感觉训练;观察分析不同训练方案后患者的闭眼、睁眼情况,训练满意率,FMA评分,日常生活质量评分.结果:观察组患者在闭眼、睁眼状态下的左右偏移与前后偏移情况均低于对照组,观察组躯干控制评分高于对照组,互比,有差异(P<0.05).观察组训练满意率96.55%,高于对照组77.59%,互比,有差
目的:探究半髋与全髋置换术治疗股骨颈骨折的临床效果及对患者髋关节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通过选取我院共计100例接受股骨颈骨折患者纳入调查统计,所有患者纳入时间选取自2017年1月-2020年1月,根据2种不同髋关节置换手术对所有患者进行随机数分组,分为观察和对照组2组,各50例患者,对照组患者采用半髋置换术,同时与观察组全髋置换术进行效果对比,统计对比2组患者的手术效果以及手术前后髋关节功能的评分情况.结果:在进行相应的手术治疗后,观察组在接受手术后的优良率高于对照组;组间手术前后的功能评分对比,观察组术
目的:分析和研究3种不同入路方式全髋关节置换术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研究对象为2017年6月-2019年12月于我院进行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的120例患者,使用不同的入路方式将其分为A组、B组和C组,A组采取后外侧入路手术治疗,B组采取直接前侧入路(direct anterior approach,DAA),C组采取DAMIS微创入路,将3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进行对比.结果:将3组手术时间、切口长度、下床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及并发症发生率进行对比,C组均明显低于A、B组(P<0.05).术后3天、3个月及
目的:探究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FNA)内固定治疗股骨粗隆间股骨的效果.方法:研究对象为70例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分为2组,采用动力髋螺钉内固定术DHS治疗的35例患者,将其归类为对照组;采用PFNA内固定治疗的35例患者,将其归类为观察组,均在2019年1月-2020年1月入院治疗,对2组疗效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骨折愈合与手术时间、出血量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明显,P<0.05.观察组髋关节功能恢复评分为(86.4±3.6)分,对照组髋关节功能恢复评分为(75.3±2.4)分,差异显著,P<0.05.结论
目的:分析双钢板在高能量胫骨平台骨折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8年6月-2019年12月来我院骨科就诊的高能量胫骨平台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展开系统化调查,按照标准从中抽选出80例以随机分配原则均匀划分成2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行单钢板内固定术治疗,观察组行双钢板内固定术,比较2组固定效果及骨折恢复情况.结果:观察组的手术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术后1个月及术后半年,观察组患者的TPA度数和PA度数的改善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对比差异悬殊,P<0.05.结论:临床治疗高
目的:分析阻挡钉技术的应用价值与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9年1月,本院36例胫骨干骺端骨折患者作为此次研究对象,观察患者畸形程度、愈合状态、愈合时间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36例患者手术均成功完成;对患者进行X线片检查,所有患者畸形程度低于5°;36例患者骨折均愈合,平均愈合时间为(5.32±1.07)个月;所有患者均未出现诸如变形、红肿、热痛、断裂、移位等严重不良事件.结论:阻挡钉技术效果显著,可以考虑积极推广.
目的:研究治疗胫骨骨髓炎患者采取胫骨近端与远端截骨搬运的疗效.方法:以我院接受截骨搬运治疗的18例胫骨骨髓炎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手术方式分为2组,对照组7例接受胫骨远端截骨搬运治疗,观察组11例接受胫骨近端截骨搬运治疗,回顾性分析2组治疗效果和预后效果.结果:对照组EFI为(82.53±21.76),观察组EFI为(79.54±24.08),2组数据对比,无统计学意义(t=0.827,P>0.05).对照组AODFAS为(61.07±9.36)分,观察组AODFAS为(82.70±11.35)分,2组对比
目的:研究胫腓骨开放性骨折外固定支架中分期治疗方案与终末治疗方案的治疗效果以及对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于2018年1月-2019年3月收治的72例胫腓骨开放性骨折患者,根据患者的入院顺序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接受外固定支架分期治疗,对照组患者接受外固定支架终末治疗,对2组患者实施为期12个月的随访,使用SF-18量表评价患者的生活质量情况、使用Joher-wruh胫骨干骨折治疗量表评价患者的治疗效果,并统计患者的下肢功能评分;最后记录2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与再入院率等情况.结果:2组患者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