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调整生育政策可行性的思考

来源 :现代经济信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1357333853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我国生育率的持续下降,生育政策是否有立刻调整的必要性。生育政策在控制人口方面究竟起到了多大的作用,经济发展对人口增长率的持续降低贡献了多少力量,生育意愿与生育水平的差异、以及人口惯性的存在是否对生育政策调整有所启示?本文结合国内外经济发展和出生率的数据,探索经济发展与出生率之间是否存在显著的关系,以及存在怎样的关系,怎样对其进行解释;并从我国现行的人口政策与经济发展水平出发,结合生育意愿和生育行为的差异,并运用人口惯性理论,对生育政策提出自己的见解。
  关键词:生育政策;经济发展;二孩政策
  中图分类号:C924.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2)07-0-02
  一、研究背景及研究问题
  中国自建国以来至今,其人口的规模和结构都有所变化。人口的发展经历了起伏波折,完成了死亡转变,从高生育、低死亡转变为了低生育、低死亡的国家。而计划生育政策是这一转变的重要促成因素。从70年代计划生育政策正式提出、80年代正式实行之后,中国人口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出生率逐步下降,人口增长率也显著降低,人口基本保持低水平的缓慢增长。在第六次人口普查中,中国人口达到了约13.4亿人,人口粗增长率从建国伊始的1.90%降至0.37%(此数据是笔者通过《2010中国统计年鉴》计算得出)。
  本文想要研究的问题主要如下:从我国目前的人口状况来看,生育政策是否有立刻调整的必要性?经济发展对人口增长率的持续降低贡献了多少力量?笔者将运用回归分析的方法,结合国内外经济发展和出生率的数据,探索经济发展与出生率之间的关系,并从我国现行的人口政策与经济发展水平出发,思考生育意愿和生育行为的差异和人口惯性理论,对生育政策提出自己的见解。
  二、回归分析:经济发展的影响
  由于笔者想要论证的是经济发展对出生率有所影响,因此选用的经济体为已经发展得较为成熟、且人口发展状况也较为稳定的国家:美国和日本。数据来源主要为联合国数据、2010年美国统计年鉴、2007年日本统计年鉴及2010年中国统计年鉴。处理软件主要为Stata11.0和Excel。处理方法主要为回归分析。分别建立以下模型:
  1.出生率与GDP
  分别对美国、日本和中国历年的GDP与出生率做回归,以出生率为因变量,GDP为自变量,观察GDP对出生率的影响有多大的作用。
  回归结果如下:
  从回归结果可知,R2值最高为美国,即出生率的变化之中有43.97%的部分是可以用经济增长解释。最低的为日本,R2值为0.238。中国为0.382。当然,R2值不能说明所有的问题,但在一定程度上,这个模型中的自变量和因变量关系是较为显著的。
  但是此模型中存在一定的问题。自变量GDP只能反映全国的整体水平,会受到人口基数的影响,不能反映個体的生存状况。因此进行第二个模型的建立。
  2.出生率与人均GDP
  从回归结果可知,日本的R2最高,为0.83;其次是中国,为0.48;最后是美国,为0.44。不论哪个结果,回归关系都较为显著。且GDP的系数都为负,其中中国人均GDP前的系数的绝对值最大,即每增长一个单位,出生率会下降0.004个单位,呈现负相的关系。
  因此可推测,经济增长与出生率之间有反向变动的关系。
  3.出生率与生育政策、人均GDP
  将数据处理成为长数据之后,变量分别为国家代码、时间、人均GDP、出生率和是否有严格的生育政策。
  设:实行严格的生育政策时,P=1,宽松的生育政策P=0。则美国日本的P=0,中国P=1。
  建立三个模型。第一个模型之中的自变量只有人均GDP;第二个模型中只有生育政策;第三个模型之中的自变量有人均GDP和生育政策。回归结果如下:
  其中,不考虑生育政策时,只考虑人均GDP对出生率的影响时,模型的解释程度为0.40,且人均GDP的系数为负,意味着人均GDP增长时,出生率会下降。但是模型之中,这个系数非常的小。
  考虑生育政策之后,R2增加了2个百分点,模型的解释能力有略微的提高。但政策变量P的系数为2.04,意味着有严格生育政策的国家的生育率比宽松政策的生育率高2.04‰,这是由于中国原有的生育率较高,可见在此模型之中,政策对生育率水平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是该模型没有表现出政策对生育水平变动的影响。因此此处再生成一个新的变量,为生育率的变动。回归结果如下:调整R2为2.00%,政策变量的系数为-0.013。虽然模型的解释度很低,在5%的显著性水平下,P与生育率变化之间的关系不显著。但是P的系数为负,可以看出严格的生育政策对生育率下降起到了一定的贡献。
  4.对结果的理论解释
  从以上的实证和回归结果可以看出,经济发展确实与出生率下降有一定的关系。对这一结果的解释主要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解释:
  其一,随着经济的发展,子女的养育成本会提高,对孩子“质量”的追求也会逐渐代替对“数量”的需求,驱使父母自觉限制生育。在目前中国的社会保障发展程度来看,在子女数量有限制的情况下,子女的质量显得尤为重要。而父母花费在子女身上的时间、精力等成本也越来越大,机会成本大大增加,因此会自觉地限制生育数量。
  其二,经济的发展、社会的变迁改变了人们对生育数量的追求,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促成并强化了“少生、优育”观念的形成。生育观念与生育意愿不同,生育意愿会受到社会环境和政策等多方面的影响,而生育观念是深刻地植入骨髓的影响因素,对生育行为的影响较大。
  其三,劳动者的体力付出已不再是生产受益的主要手段。劳动方式的改变使得人数优势、性别优势逐渐地减弱,经济的多元化也为劳动者提供了更多的选择和可能性,从而使得家庭对孩子数量和性别的偏好逐渐淡化。
  其四,对独生子女潜在的风险认识不足,或独生子女风险未完全显现出来,也是人们放弃二孩生育的原因。独生子女集中出现是在80年代之后,其父母正在步入老年期,但大多数并为真正步入老年期,因此其风险并未完全显现。而死亡、伤残、素质问题,养老成本、就医成本等都是独生子女存在的风险。由于历史上并没有大批出现的独生子女,因此人们对此的认识明显不足。   三、推行宽松生育政策可能存在的问题
  1.生育意愿与生育行为之间的脱节
  一个值得注意的现象是,在一些国家的人口态势中出现了生育意愿和生育行为越来越相互背离的趋势。在日本、韩国等国家中,近年来的调查表明,人们在调查中所报告的生育意愿非常稳定地保持在2个孩子左右的水平,但实际的生育行为却出现了不断下降,甚至急剧下降,达到近乎1的水平。(顾宝昌)
  因此,从国际上的经验来看,生育意愿与生育行为往往可能是不一致的。这种“不一致性”表现为,在一个高生育率的社会进入人口转变的初期时,往往出现人们实际的生育行为高于人们报告的生育意愿的情况;而在一个到达人口转变的末期的低生育率的社会中,往往出现人们实际的生育行为低于人们报告的生育意愿的情况。对这种“规律性”现象的解释是,在高生育率的社会中,人们往往由于不能有效地避免人们所不希望的生育行为,从而造成了生育行为高于生育意愿的结果;而在一个低生育率的社会中,人们往往由于经济或社会的种种原因的限制而难以实现人们所希望的“理想状态下”的生育意愿,从而造成生育行为低于生育意愿的结果。
  2.人口惯性的影响
  人口惯性来源于人口年龄结构,而年龄结构又取决于过去历年的妇女生育率和总人口死亡率水平。因经济、技术、政策等因素的影响,人口生育率有可能在短时间内较大幅度地下降,以至降到人口更替水平以下。但由于人口中现有的和未来一段时期内积累的育龄妇女人数,将使人口出生率不能很快下降,总人口仍处于增长趋势。同样,惯性作用也会使原来人口减少的趋势在其生育率提高后,总人口仍保持相当一段时间减少的趋势。人口惯性还表现在人口生育高峰或低潮的重复性,重复周期与一个人口再生产周期吻合。
  如我国60年代的补偿性生育高峰,直接造成90年代初的总和生育率虽然处于较低的水平,但仍然迎来了一个相对而言的生育小高峰,这是由于人口年龄结构和历史已存在的人口的影响。待90年代初处于小生育高峰的这批人也处于生育队列之中,若以目前的总和生育率进行生育,通过人口惯性的理論可以预测,会再次出现一个较小的生育高峰。通过我国的试点经验可知,若完全放开了生育政策,生育率会出现暂时性的上升。如果这一外在的生育率的上升与内在的人口结构相互作用,想必会增大人口反弹的可能性。而有学者提出,中国的人口惯性将于2030年左右消耗殆尽,如果到那时的总和生育率仍然处于更替水平一下,中国将要迎来人口的负惯性,人口减少的趋势难以抑制(陈卫,中国人民大学)。
  四、总结及建议
  通过以上的对经济发展对生育水平影响的研究和分析,可以得到以下结论:
  经济发展在生育水平变化起到催化剂的作用,内在地促进了生育观念的转变。而经济发展和人们理性的逐步提高,人们在选择生育行为时会计算生育成本,对孩子的需求也从数量转为质量。只有在生育观念真正转变之后,生育意愿与生育行为之间才能达到一定的一致性,此时将生育意愿纳入政策制定之中才是有意义的。
  笔者认为,通过美国和日本的数据可以发现,当人们的生活水平达到一定程度之后,生育率将会自然稳定在一个较低的水平。同时,考虑到中国的生育意愿和生育行为之间的差距以及存在的人口惯性的影响,应该分地区、分阶段逐步放宽生育政策。突然全部放宽政策要面临的风险较大,而不进行调整等同于不做改变现状的努力而走向已知的人口负增长。但是,这种分地区分阶段的政策必须基于较为全面而真实的调查才能进行科学的决策,需要较大的人力物力财力。
  参考文献:
  [1]陶涛,杨凡.计划生育政策的人口效应[J].人口研究, 2011.
  [2]郭志刚.中国的低生育率与被忽略的人口风险[J].国际经济评论,2010(06).
  [3]顾宝昌.二孩生育政策地区的实践及启示[J].人口研究,2008.
  [4]陈卫.中国未来人口发展趋势:2005-2050年[J].人口研究,2006.
  [5]李希如,崔红艳.中国的生育率:到底下降了多少? [J].人口研究,2004.
  [6]郭志刚,张二力,顾宝昌,王丰.从政策生育率看中国生育政策的多样性[J].人口研究,2003.
  [7]周长洪.关于现行生育政策微调的思考———兼论“单独家庭二孩生育政策”的必要性与可行性[J].人口与经济,2005(02).
  [8]八百万人的实践——来自二孩生育政策地区的调研报告[R].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
其他文献
摘要:本文通过解析摩托罗拉(中国)的公司内部治理结构,系统分析这家公司的激励机制和公司治理层次,从而分析现代化企业在人力资源管理和绩效管理中的特点和问题。  关键词:绩效管理;人力资源;公司治理结构;管理标杆  中图分类号:F2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2)07-00-01  摩托罗拉公司于1987年进入中国,首先在北京设立办事处,于199
摘要:本文从偿债能力、盈利能力、营运能力和发展能力四个方面,对大唐发电2007年到2011年财务报表进行分析。  关键词:用友软件;财务指标  中图分类号:F27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2)07-0-01  一、基本情况  大唐国际发电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大唐发电”,601991),于2006年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大唐发电是中国最大的
摘要:研究服务外包的企业战略问题应从基本理论出发,黑龙江省保证服务外包企业战略发展的正确方向和激励其战略的实施分别在宏观和微观两个方面提出了相关政府支持政策和企业战略发展对策及措施。在宏观层面上,政府的战略政策激励包括提高发展服务外包战略的认识、创建战略环境、支持指导战略发展、实行品牌战略、创新人才战略、市场导向战略。同时,根据企业规模扩大和联盟的建立、企业内在的结构和品质的升级、企业服务能力、人
摘要: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环境恶化程度进一步加深。作为经济活动的一部分,物流活动同样面临着环境问题,所以就需要从环境的角度对物流体系进行改进,形成绿色物流管理系统。本文就绿色物流发展的必要性做出分析,并提出实施绿色物流管理的措施。  关键词:绿色物流;发展措施  中图分类号:F25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1)05-0209-01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物流活动日
摘要:我國经济型酒店在市场营销中存在价格竞争混乱、缺乏酒店品牌的形象营销、市场细分不够完全、缺乏专业营销人才、销售预定网络不全面、追求短期销售目标等问题;经济型酒店应实行产品策略、定价策略、营销渠道策略及促销等策略开展营销工作。  关键词:经济型酒店;市场营销;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F717.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1)02-0086-01    中國日益繁
摘要: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水平不断提高,城市化建设也获得长足的发展。但是不同的城市由于各自不同的地域、文化、政策,其发展水平也各不相同,其城市的金融竞争力也不一而足。了解我国城市金融竞争力的评价体系,建立起我国的多层次金融中心体系,进而分析各个城市金融业发展的优势与不足,对于城市的未来发展有着重要作用。  关键词:城市金融竞争力;评价指标;多层次金融中心体系  中图分类号:F127
摘要:小额贷款公司在改善农村金融和帮助中小企业解决融资困难的作用日渐显著,近年来,受到了政府、学者和相关机构的极大关注。因此,对小额贷款公司的研究,无论是从理论上还是从现实上来讲,都非常具有研究意义,尤其是在以小微企业众多而闻名的浙江沿海一带。本文以温州、建德、龙游为例,抽取这三地的60家小额贷款公司作为调查样本,采用实地调查、问卷对比等方法,并通过个别针对性座谈等方式进一步分析小额贷款公司的运营
摘要:体制改革不断推进的关键时期,更面临各利益群体需要科学均衡的情况,导致了不和谐因素的不断增加,企业管理压力也日益增大。在新的历史时期,如何发挥工会组织的核心作用,让工会真正成为职工之家,为广大职工服好务具有深远的意义,这关系到职工群众的切身利益,关系到企业的稳定发展大局。  关键词:工会;桥梁;纽带;作用  中图分类号:D412.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
摘要:上个世纪八十年代以来,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推进,大量农民工为寻找财富,谋求富裕,追求高品质的生活质量,从贫穷落后的西部地区到东部沿海地区务工经商,他们为城市的繁荣做出了贡献。但是,这种单方面的人口流动也造成了“留守儿童,社会治安,城市贫困化,农村劳力缺乏”等诸多社会问题。本文通过对恩施州返乡农民工回乡创业原因分析、现状特点分析找出其中存在的问题,就问题提出相关对策建议。  关键词:农民工;再就
摘要:即将毕业的我们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就业压力。中央政府及社会各界高度关注大学生就业问题并积极引导大学生创业,但创业资金的匮乏,成为了制约大学生创业的关键因素。本文对大学生创业资金来源解析,从大学生创业应采取的融资渠道以及各融资渠道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一些见解。  关键词:大学生;创业;融资  中图分类号:F83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1)05-0186-01